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刀斧 > 第一百三十章 西南攻略

刀斧 第一百三十章 西南攻略

作者:华太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29:39 来源:笔趣阁

大宋的早朝,是真的很早!

早得让李现觉得是不是在军中搞黎明拉练了,平时熙熙攘攘的御街在早朝时,只有零零散散的几个早饭摊,来不及在家吃早饭的官员,到时可以坐在摊位里喝口热汤,来几个羊肉包子。

“定西伯,能不能斯文一些,你喝汤的声音吓到老夫了…”

李现正在一家杨记汤饼摊,就着两个羊肉馒头大口喝着汤饼,因为人多,对面坐了个年老官员,正小心翼翼地啃着一个羊肉馒头,只是李现吃喝的声音太大,哗啦哗啦响彻了半条御街,那老官员就像看到了一只多年未进食的饕餮,手里的包子硬是颤颤悠悠只吃了一半。

眼看着就要上朝了,老官实在不忍浪费,只得开口提醒。

李现抬头一看,一个头发胡子俱是花白的老者,穿着六品官服,愣愣看着自己,周边又传来轻声讥笑,隐隐约约又是些“粗鄙…”、“邋遢武人…”之类的话语,只得匆匆将剩下的包子塞进嘴中,拱了拱手离开了摊铺。

武人形象如此不堪吗?李现立于宣德门外,心中怔怔想着,四周是打着灯笼的内侍,将宣德门外照得如同白昼,不断有到来的官员加入等候上朝的队伍中去,就在天边刚刚泛起浅浅一层鱼肚白时,宣德门开了,里面传来一声高亢的唱声:“上朝~~~”

按照上次的规矩,李现低着头排在王爷们的身后,随着大部队,缓缓向承明殿走去。

先是过了几条全境各地昨日报上来的要事,无外乎是一些水灾、旱灾、官员迁移等等,这些事情政事堂都有现成的提案可供选择,赵祯也只是听吕夷简将对应之策一一道出,就批了个“可”,然后就下一条,李现听得昏昏欲睡。

过了好一会,杂事过完,赵祯在御座上抖擞了精神,沉声道:“南征的事情安排的怎么样了,韩爱卿说说。”

韩琦出班:“回陛下的话,南征大军已经安排完毕,此次共计征调两万禁军,因为南方多为山地,故大军中骑兵只有龙卫军一小军。

另外,征发了一万民夫,会提前出发,将大军辎重向钦州转运,枢密院建议明日辎重就出发,南征大军五日后出发。”

赵祯满意地点点头:“甚为妥当,禁军各军都需要经常轮番出战,别弄得国朝好像就只有那么几支能战的队伍,你说是吧,定西伯?”

李现正百无聊赖回味着羊肉包子的美味,猛然身边一个勋贵捅了捅自己的腰眼,悄声提醒道:“定西伯,官家叫你呢…”

“啊,陛下…陛下说得非常对!大宋的强势靠的是千军万马,绝不只是一两支强军!”李现连忙出班答道。

“呵呵,定西伯最近在忙什么呢?昨日早朝为何不来啊?”

“陛下,您不是给了臣十日沐休吗?”

“……沐休你就好好待在家,既然闲不住,就要勤勉一些,你就这么不待见上个早朝?”

“……臣以后定当日日上朝!”李现还能说啥呢,你是皇帝,你说了算呗。

“定西伯年级虽轻,征战倒是有两下子,关于南征可有什么想说的?”

“陛下,这事儿相公们都谋划了许久,狄青身经百战也是一员猛将,臣觉得万无一失,料定两年内必定传来西南平定的消息,臣为陛下贺!”这有啥好说的,历史上狄青就是赢了,而且赢得还很漂亮,那就该怎么滴就怎么滴呗。

“朕让你说你就说,不说的话,要不你也跟着一块去,去给狄青提点一二?”

“啊?”李现猛地抬头,苦着脸丧了一声,只见赵祯脸色平静,倒看不出来是逗他玩儿还是认真的,广南西路崇山峻岭瘴疠横行,去一趟不得扒层皮,老子绝对不去。

“陛下,臣左右思量,关于南征却有些心中所想,不吐不快啊!”李现只得硬着头皮改口道,这脸皮翻的比书还快,倒是有趣,连宰辅们都有些忍俊不禁。

“哈哈哈,那朕洗耳恭听定西伯的高见。”

“臣以为,军事胜利仅仅只是平定西南的第一步,如果没有后续手段,西南日后只会麻烦不断,终有一日芥藓之痒终成心腹大患!”

承明殿中猛然响起嗡嗡之声,赵祯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西南没有崩坏到那种程度吧,李现莫不是在胡言乱语危言耸听?

“这…定西伯,此话从何说起,广南西路局势没有败坏到如此程度吧?”首辅吕夷简出班问道。

“吕相有礼,臣问一句,交趾国力如何?”

“蕞尔小国,不足一提!”

“吕相,还是让事实说话吧,恕臣斗胆,大宋打赢过交趾吗?”

“……”

“可据臣所闻,土司头人侬智高对交趾可是屡战屡胜!”

赵祯一听有些坐不住了,急忙道:“那南征大军可够?是不是还得在安排些强军?”

“陛下不用担忧,南征大军足够了,交趾并不可怕,土司也不可怕,可怕的事情在于,土司在绝境中投靠了交趾!”李现此时转身面对吕夷简,接着道:

“若是土司投靠了交趾,这才是西南最大的变局!”

吕夷简想了想道:“方才定西伯可口口声声说,土司与交趾征战不休啊,他们岂会合流?”

“吕相,国与国之间,决定敌友的是利益,而不是历史!三国时蜀汉与东吴之间的纠葛,不正是最直接的证据吗?”

吕夷简静静思索了片刻,对赵祯道;“陛下,定西伯言之有理,若我是土司头人,绝境中可能会投向交趾,毕竟他们同属一宗,皆非中原汉人!”

赵祯也点点头,又道:“李现,那你所说的后续手段又是如何?”

“陛下,土人居于深山,既不利于我军出击,也不利于政令传达,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西南的物资无法轻易转运,臣请修建贯通广南西路的官道。”

“西南穷山恶水,哪里有什么物资?”赵祯疑道。

“陛下有所不知,广南西路盛产甘蔗,可以榨糖;稻谷一年三熟,可为粮仓;更分布有储量丰富的金矿、铜矿、铁矿,这些都是我大宋中原稀缺之物,实乃宝地!”

“可这些都在土司头人们控制的地盘中啊…”

“那我们为什么要南征?”李现听到这匪夷所思的回答,不禁反问道。

“土人连年骚扰我境,教训他们!”赵祯随即道。

“陛下,臣觉得,这只是南征的手段,我们的结果应该是土司境内的土地和财物,战争应当为了国家的发展而服务,并不能为了打仗而打仗!”

大殿中又想起了阵阵低语声,赵祯也是听了一愣,又问道:“那修路就是为了抢地盘、抢东西?”

“对啊,打仗打的是后勤,若道路不通,就只能击溃敌军而不能深入,这样过不了多久,土人们又会被另一个侬智高给统一起来,又会来不停骚扰!

其二,若是道路畅通,也能促进商业交流,矿产和农产品也能更方便的进行转运,土人们的生活会在大宋治下越来越好,民乱源于饥寒,若是家家富足,谁会愿意干这杀头的买卖?

所以臣的意思就在于此,军事行动只是开始,后续的手段可不是我们武人可以做的,还需要相公与朝臣们多多谋划!”

赵祯听完长长舒了口气,这种论调倒是新鲜,只是心中还有一事有虑:“西南多山,这官道的修建怕是艰难,也不知得征发多少民夫,修建多少时日?”

“陛下,这不难啊,咱们有十来万西夏战俘啊…”

“哈哈哈,我倒是差点把这茬给忘了,好你个定西伯,还能想到如此深远,政事堂和枢密院,需按此再完善西南攻略,狄青的大军晚几日出发也无妨!”

吕夷简看了看赵祯,这就定了?也不用政事堂再议议?不过这李现倒是知趣,文武界限分得清楚,若是成功大功都是文臣的,武人也只负责作战,倒是暗合“以文制武”的原则,应当是有利无弊,随即应承下来。

李现又道:“陛下,为了保证政令畅通,杜绝情弊,可以多派御史监督!”

什么?!

御史中丞立马跳出来:“陛下此事不可,京中御史不到五十,哪里有多少人可以往外派啊?”

李现充耳不闻又道:“陛下,臣估计,西南政令必须通达各土司小民,尚需数千文臣官吏!”

三司使晏殊一听坏了,连忙出班道:“陛下,每年新补录的官员只有两百余人,这么多官吏,臣去哪里寻?”

韩琦微微一笑,出班道:“陛下,臣请复议‘贡举法’,增加秋试人数,以充官吏缺口!”

李现继续接着道:“陛下,西南诸事为重中之重,能否平定,官吏的能力和态度非常重要,混日子可是不行的!”

韩琦心中大乐,赶紧道:“臣请再复议‘考成法’,做为官吏升迁的凭据!”

赵祯听得连连点头:“对对对,朕现在想想韩卿所上的几个新政倒是十分切合,吕相!”

吕夷简算是听出来了,这父子俩在唱双簧呢,闻言连忙出班道:

“臣在!”。

“朕给你三天时间,政事堂将完善的西南攻略和新政实施,都拿出条陈,出来议议!”

“老臣遵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