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刀斧 > 第两百四十五章 军制改革(下)

刀斧 第两百四十五章 军制改革(下)

作者:华太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29:39 来源:笔趣阁

“各部长官都议议,赞画司需要三省各部代表,都由谁来担任?”

众人都在猜测李现的劄子中到底写了什么,怎么就让官家看了后如此上心?听到赵祯的吩咐后,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低声商议起来,不时还拿余光瞟几眼孤零零的李现。

切,能有什么?李现心里不屑,却又暗暗得意,老子活该受宠,整个朝堂基本上都与自己决裂了,这么安全的勋贵,哪个帝王不喜欢?

也不知道是不是赵祯感觉到了李现的被孤立,更加欣慰,不结党、尊重皇权、有能力有担当,这样的重臣,给朕来一打啊!

人们常说伴君如伴虎,依李现看来,什么伴虎,还不是因为自己的私欲?有了私欲就会被人抓住把柄,自己这样多好,就是爱财爱色,而且还不装,当着赵祯的面敢直接开口要,这就叫坦荡。

正在李现意淫得兴高采烈之时,文臣堆里走出一人,对赵祯拱手道:“枢密院全体臣工,尽管由燕王挑选!”

“杜知院识大体!”赵祯微笑道,心下释然,竖子终究不用自己操心,还有他义父罩着呢。

杜衍是什么人?韩琦的门客,只是没摆在台面上罢了。

李现当即拜谢:“多谢杜知院,我只要一人!”

“但说无妨。”

“北面房副承旨—包拯!”

杜衍当即点头:“行,下午就去把卷宗交到你值房!”

李现必须要挺,看样子这回要动大手笔,无论他是枢密院副使或是新党一派的军方代表,自己作为韩琦的门客,都必须站在阳光下,坚定支持。

韩琦微微一笑,站出班道:“政事堂由末相欧阳修作为赞画司代表。”

噗…义父你也太给力了,直接把这有宋一代的文坛领袖给扔了进来,李现心中暗暗给韩琦竖了个大拇指。

接着,礼部、刑部、吏部皆选出了代表,兵部只掌管仪仗就是个清水衙门,户部和工部的职权都算在三司辖下,晏殊眼看着就剩下自己孤零零一个,只得硬着头皮给出了名单。

赵祯抚掌微笑:“诸位爱卿都能以国事为重,朕心甚慰,记得下午都将人事卷宗送到枢密院去。天下很大,大宋很小,国事艰难,诸君勉励!”

“万岁!万岁!万万岁!”

……

御花园中,张美人陪着心情愉悦的赵祯漫步在翠绿间,忍不住问道:“官家今日遇到了什么喜事?”

赵祯哈哈一笑,欣慰道:“朕小看了燕王,这家伙是个人才!”

“哦?”张美人抬起一双美目,看着赵祯道:“官家以前不也经常夸奖燕王殿下吗?”

“那些啊…那些比不得今日。”

“那殿下今日给官家出了什么好主意?”

“他?怎么说呢…从此我朝再无兵乱!”

……

“…赞画司只是个引子,从此无论何处征战,军人不干政,文官不领军,文武分离却又捏在一起,文离不得武,武离不得文,既能保证军队战力,又再无藩镇之祸,这样的好事,官家怎么可能会不喜?”

望着依旧有些茫然的韩琦,李现心中微微叹气,这种来自于后世的军政分离的普遍做法,对于古人来说,由于发现了新大陆。

“上云…你还是想着提升武人的地位…”韩琦并未如李现心中所想,反而语出惊人,斜睨着李现,脚下并未停步。

“…义父慧眼,孩儿什么心思都瞒不住…”

“你觉得官家没看出来?还是觉得政事堂的相公们智商低下?”

“呃…”

“哼,官家支持你不过是觉得你手段了得罢了。”

李现紧紧跟在韩琦身边,接着道:“强盛的国家必须文武相得益彰,一味地打压一方或是抬高一方的地位,本身就会为未来埋下隐患!”

韩琦微微一笑:“老夫没说你的想法不对啊,你看今天,政事堂可是第一个站出来支持你的!”

“多谢各位相公们的支持,孩儿晚上在樊楼设宴,请相公们喝酒…”

韩琦连忙摆摆手:“吃喝就免了,可知道宰辅们怎么评价你的?”

“哦?愿听其详!”李现来了兴致,谁都想知道自己在别人心目中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特别这个群体还堪称国朝的最高精英代表。

“呵…他们说…你是个鬼才!”韩琦说完后,歪着头饶有兴致地看着李现。

“鬼才…”李现喃喃自语,暗自琢磨着。

“别琢磨了,你可知史上何人成为鬼才?!”

“…郭嘉郭奉孝?”

“哟!哈哈哈…你还知道?!那你可知还有谁也被奉为鬼才?”韩琦停步弯下腰凑到李现耳边道。紫琅文学

“…孩儿不知啊…义父明示!”

“…淮阴侯—韩信啊!”韩琦说完不等李现反应,甩开衣袖,头也不回地大步离开。

韩信…我去,李现背后出了一身冷汗,什么意思?!

夸我会用兵?亦或是…

李现不敢继续想下去,麻蛋,老子招谁惹谁了…都不是省油的灯啊,抬头望了望天,初春的汴京,天空蓝得发腻,阳光铺满全身,却带不来一丝丝暖意。

切,心里一阵不屑,管他郭嘉还是韩信,谁想动老子,自己先掂量掂量几斤几两吧!

想罢之后,脚步一阵轻松,昂着头哼着小曲儿,大步向宣德门走去。

……

庆历六年二月,朝廷颁布政令,春闺扩录两百名明算、明法科进士,一经录用即刻授官,引发士子轰动,众多明经科的学子们开始疯狂补算、法两科,以期能够避开万人独木桥的困境。

而理应在这一年被遣开封府尹的包拯,此时却被封枢密院直学士,在李现的授意下,差遣赞画司都承旨,他接到的第一个差事,就是完整描绘大宋边界,以及边界附近的地形沙盘制作。

“你在民间找一些手艺人,会捏糖人的,制作各处边界的地形沙盘。”

“这…”包拯不解。

“你自己看看这些舆图!”李现扔过来一堆地图,山川地理倒是画的有模有样,很符合传统美学,有几幅说不定还出自名家之手,有些飘渺的意境。

“挺好的啊!”

“……”

“有图不就行了?”

“我的老天啊,这些图挂在家里欣赏还行,行军作战怎么能用?!全部都要修改!”

“殿下你说怎么改吧?”包拯投降了,反正这些图在他看来,什么问题都没有。

“我和你说几个要点,第一是距离!用宋尺为标准,如果十里用一尺来代替,那么两十里三十里就必须是两尺或三尺!明白吗?!”

“下官明白,此策…高啊!”

“别怕马屁,还有山丘!以宋尺为标准,山有多宽就得画多宽,轮廓必须和地形一模一样,每五十步高就得在内圈画上五十步高的轮廓,山越高,轮廓越多,明白吗?!”

“……嘶,殿下惊为天人,如此不仅看图知山,还知道山的高度,在下叹服!”

“接着是城池!城池各门的方位!城池大概的形状!城池一定要分大小!道路的宽度!河流的宽度!每一样都要用用一种标准做出区分,必须要让带兵的军官一目了然!”

“……需要这么精确?!”

“当然!”李现狂忍住内心的鄙视,继续耐心道:“不过咱们大宋境内的地图稍稍来点意境也就算了,你的任务首要,宋辽和宋鹘边境!”

“下官领命!”

“画地图是第一步,每个城池、地区都要询问吏部、礼部,将民俗风气和气候特点标注起来,并且要按照地图制作绝对逼真的地形沙盘!”

“殿下,这工程量太大了吧…”包拯脑门上冒出来一层细汗。

“那你以为新招录的进士们来枢密院干什么的?”

“那两百名扩招?”

“对!是我向陛下争取来的!”

“呃…两百人也不太够…”

“本王知道,三年一千人!”

包拯张大了嘴,枢密院才多少人?这怕不是要另立衙门吧…

“枢密院各部,你去挑人,先凑齐五十个,优先完善目前的地图!知院大人问起来就说是本王的意思!”

“下官领命…那三省六部的代表们?”

“赞画司等春闺后正式成立,这段时间就辛苦你一下,六部先不要麻烦人家了…”

“下官领命!”

“对了,下衙之前拿着本王的手令去一趟武学,看看有多少学生,调三十名军官来,要求边军巡检以上、禁军指挥使以上,将他们的兵籍转到赞画司来。”

“属下领命,殿下还有什么吩咐?”

李现歪着头想了片刻,随即伸了个懒腰,道:“先去忙吧,想到了在和你说。”

包拯擦擦汗,被过堂里的冷风一吹,打了个哆嗦,这燕王,简直是把下属当成牛了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