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刀斧 > 第两百八十一章 辽东决战(下)

刀斧 第两百八十一章 辽东决战(下)

作者:华太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29:39 来源:笔趣阁

在古代,没有即时通讯的情况下,如何保持军事行动的同步?

答案就是优良的赞画制度,放在后世就是完善的参谋长负责制。

精细的沙盘,敌我力量的清晰对比,军事行动的无数次兵棋推演…兵棋推演,就是考察赞画制定战争计划能力的最终体现。

当然,还需要结合战场形势的变化,是否符合赞画在战前的判断,战前判断准确率五成以上,就是一个合格的赞画,准确率超过八成的,全军估计也就李现这个穿越而来的历史老师了。

可即便如此,更改后的历史也时常让李现头疼不已,比如说提前一个多世纪到来的女真反叛。

可谁让他提前将辽国打残了呢?

而战场又是一个意外频出的地方…

七月十四日,就是中军主力出击之日,坚守了近三个月的辽阳城,终于在数百门重型投石机的轰击下,坍塌了…

刚开始的围攻压力并不大,纯粹的肉搏战对于守城的辽军来说,压力比起野战轻松不少,可随着高丽军攻城器械的逐步到位——后者的材料、工匠、零部件都需要翻山越岭穿过长白山脉——胜利的天平渐渐向攻城方倾斜过去。

从六月中旬,第一批工匠和零部件抵达城外大营,辽阳城四周五里内的树林全部被砍伐一空,第三天,二十门轻型人力投石机就参与了攻城。

人力投石机射程不超过百步,投射的石块也就十来斤,皮糙肉厚的辽阳府城墙,毫不在意这挠痒痒的伤害。

正当辽军松了口气时,六月二十日,第一门投射五十斤以上巨石的配重式投石机在高丽大营中完成了组装,随即参加了当天的攻城战,第十七发投射,巍峨的辽阳府西门城楼,在遭受了第三发巨石的轰击后,碎成了齑粉。

接着,重型投石机就以每天五到十门的速度开始增加,每日的攻城战也变得越来越压抑和痛苦,辽军缩在城墙后,任凭城外呼啸的石弹,在三百步外不断肆虐着厚实的城墙。

先是东门,后来是北门,最后到了西门,除了南门,其余三面城墙每天就在投石机的轰击中日复一日,久而久之,城中的辽军越来越麻木,癫狂和失心疯症状越来越多,不少辽军受不了这日复一日的轰击,挥舞着弯刀从城墙上跳下,非死即残。

七月十四日,就在白岩城失守的消息刚刚传到完颜乌古乃手里的同时,也不知挨了多少发石弹轰击的辽阳府东城墙,塌了…

城墙向内塌了进去,而城外,堆积在此处城墙根下的碎石,已经形成了一条越过缺口的缓坡,大约有五十多名辽军,被坍塌的墙砖活埋,欣喜若狂的女真和高丽联军,兴奋地沿着缺口向城内发起了冲锋。

随即赶来的辽军官兵,也顺着堆在城内的砖石缓坡冲了上来,两军就在这缺口处,你来我往,互不相让。

未时初,城东又被轰开了一道缺口,两线接战的辽军迅速暴露出了最严重的弱点——兵力不足!

这一次,敌军的进攻更显章法,高丽人提供了大量的猛火油燃烧瓶,彪悍的女真士兵对准缺口将手中的燃烧瓶一**扔了进去,在缺口处造成了猛烈的大火。

大火顺着火油向城内流淌,一个时辰后,就隔离开了一片六七十步的空地,待大火一灭,养精蓄锐的女真重步兵和高丽长弓手一跃而入,迅速在城东占据了大片立足点。

破城已经无法阻止,越来越多的敌军从第二个缺口处涌进城内,一部分向辽阳城内纵深突进,另一部分转而迂回第一处缺口辽军的背后,两千余辽军精锐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无一投降全员战死。

愿意投降的在长白山之战中早就降了,他们这一万余重骑孤军死守辽阳,凭借的就是这无上的勇气和忠诚!

七月十四日入夜,辽阳府大半落入敌军之手,剩下的五千余辽军残兵退守东京行宫,战场又一次恢复了平静,辽军纷纷跪地向西祈祷,这一夜也许是他们为辽皇尽忠的最后一晚了。

行宫外的辽阳府火光冲天,敌军正竭力抢救被放火烧起来的粮仓,还有在城池内各个角落烧杀抢掠的敌军士兵,呼救声、哭喊声、叫骂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奏响了一首来自地狱的交响乐。

一向在女真人面前以文明人自居的高丽人,也在劫掠中失去了所有理智,对女真士兵保持沉默奉上财物或是**,事后尚且能够活命,可在高丽人面前,虐杀成了百姓面临的最终命运。

单单十四日那一夜,二十余万人的辽阳府,就有十二万到十三万人失去了生命,战后李现本来还计划让高丽军队去服苦役,收到辽阳府的损失清单后,直接签发了针对辽阳战役中所有战俘的处决令。

收到对军纪颇有微词的投诉后,完颜乌古乃却根本提不起精神去处理,两个多月的围困如今大功即将告成,战士们的身心都严重压抑,适当地放纵有利于保持士气。

此时最大的困扰在于下午刚刚传来的白岩城陷落的消息,五千多残兵从白岩城方向奔逃而来,一股不知道是从何处冒出来的敌军突袭了整个大军的后路。

南部敌军不是被挡在了辽阳府十里外吗?

这部敌军又是从何而来的?

宋人不是和辽人是世仇吗?干嘛要来打我呢?

无数个问号此时在完颜乌古乃的脑子里不断地徘徊,最终他决定,不管辽阳是否拿下,必须保证白岩城方向进山通道的畅通,随即从大军中拨出两万女真骑兵,五万高丽步兵,随同五十门投石机,向东进攻,务必在两日内将白岩城拿回来。

北部战线平静,那里的宋军也就一万来人,五万大军窝在盖牟城太浪费了,调两万人回来吧…

一道道军令在这个混乱灰暗的夜晚从中军大帐中飞向了四周,完颜乌古乃的一招招败笔,彻底断送了女真部落的未来。

收到军令的盖牟城守将立刻调集两万骑兵,趁夜向南出发,浑然不知城外五里处,十余万宋军主力早已运动到位,只待破晓的到来。

……

“咚~~~”一声昂扬浑厚的鼓声打破了拂晓的宁静,宋军在白色的雾霭隐蔽下,结成巨大的战争,铺天盖地地从盖牟城城北、西、东北三个方向围了过来,战争的最中间,是齐装满员的火炮集群。

就在城池的守军惊恐地向外眺望时,炮击开始了。

炮军采取集中射击的方式,透过雾霭将数百发炮弹一**倾泻在盖牟城的城墙之上,而对于城内守军来说,无异于天崩地裂,肝胆俱碎。

对于李现来说,唯一担心的,就是城内守军向北四散奔逃,炮击的目的,就是驱使守军南下,与辽阳府的敌军主力汇合。在城北宽达十里的区域内,埋伏着四万骑兵,任何一个向北逃窜的敌军都将受到绝对优势兵力的绞杀。

而与此同时,怀远城外围也正上演着同样的大戏,不到一个时辰,怀远守军弃城向东而逃,清朔和骁骑二军紧随其后。

此时的敌军已经从刚刚开始的混乱中逐渐缓和了过来,尽管面对宋军的火炮没有任何反制的方法,但是逃跑并不代表着放弃,向东逃窜的怀远城守军在离城二十里突然一个反冲击,结阵追击的宋军在猝不及防之下,遭到了致命的打击。

当时清朔军将轻炮第二军裹在阵中向东疾行,骁骑军大部领先前面两里,少部分骑兵分散在更前方,呈扇形警戒,胆大的女真人提前在道路两侧设下埋伏,一部继续向东逃窜,待宋军骑兵通过之后,埋伏在两侧的伏兵突然杀出。

等到萧鲁发觉身后异样的呐喊声后为时已晚,没有结成防御阵型的步兵在平原上遇到成建制的骑兵突袭,等待他们的就是被屠戮的命运。

不过清朔军主将在混乱之中还知道拼死保存炮军力量,轻炮第二军并未受到多少损失,整个清朔军战死两百余人,伤千人。

而他们的对手,三千余女真铁骑,在回援的骁骑军与清朔军的夹击之下,全军覆没。

整个怀远城总共也就五千骑,剩下的一千余骑头也不回地冲向辽阳,他们在路上已经得知,辽阳府城已经被攻克。

盖牟城支撑的时间并未比怀远长多少,一个多时辰猛烈地炮击后,整个盖牟城的北城墙已经再也找不到一块完整的墙砖了,失去了城墙保护的盖牟城守军同样选择了迅速向南汇合中军主力,城外至少十来万宋军,城里这三万人马,冲出去不够人家塞牙缝的。

七月十五日,宋军在全线各个要点发动了猛烈的攻势,完颜乌古乃接到从各处传来的消息后大为惊讶,宋军的打算已经昭然若揭,就是要把他们这几十万人马,摁死在辽阳府周围的平原上。

战场的北面,突然出现的十几万大军最让他感到意外,之前一直都说只有一万多人的啊,此时的他恨不得手刃跪在地上的盖牟城守将,十几万人的动静得有多大,为什么探查不出来?!

这些已经都不重要了,大军何去何从才是摆在面前最重要的问题!

按照之前的计划,面对可能存在的反击,拿下辽阳府后,以辽阳府作为前进基地,将战线推进到辽国的中京道、上京道,与大宋划燕山为界共处之。

可如今,辽阳府行宫里尚存的几千辽军让人颇为头疼,若是在战事最激烈的时候,这几千人冲出来,闹成炸营或是混乱,都会造成溃散的现象,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综合手上所有的情报,形势大概可以明了,北面就是宋军的主力,至少有十五万人,东面是宋军的偏师,不过听逃回来的人描述,两三万人应该是有的,西面两万人,而辽阳府南面,还有三万大军。

敌军人数与自己相当,但是却有一种无法抵挡的新式兵器能够数里外对自己造成巨大的伤亡,似乎连城墙都无法提供保护。

而且敌军,根本不在乎自己向南转移,从军队规模配比上来判断,敌军主将对非常注意防护向北的通道。

向西就是大辽泽,进去的话,宋军将两头一堵,自己这几十万人,就成案板上的肉了。

宋人此举是要将自己围歼,他们人数并不比自己多,凭什么这么大口气,要围歼我?

完颜乌古乃心中浮起一阵难耐的烦躁,高丽人的意见基本可以忽略,除了技术兵器,他们的战斗力都比不上契丹人,更别谈眼前的宋军了。

向北就要在四面的压力下进行决战,战局太凶险,万不得已不能向北去碰宋军的铜墙铁壁,如今之计,必须要保证向东撤入长白山的后路,这辽阳府,看来拿下来也守不住了!

卡住长白山口,依托长白山南的高丽国,源源不断地获取补给,把辽阳府的粮草全部带走,看宋军拿什么在这已经被祸害的满目疮痍的辽东存在下去?

之前派出去的七万人不一定够!再派些人去!

“来人!”完颜乌古乃当世枭雄,一旦决定之后,行事毫不拖泥带水!

“盖牟城退下来的三万骑向西攻击,务必明晚之前拿下白岩城!”

十万对两万,连续不停的攻打之下,断然没有拿不下的道理。

“行宫围而不攻,将城内所有的粮草全部装车,全军做好出击准备!”

既然要走,完颜乌古乃迅速斩断自己内心深处对城池的执念,辽阳城也只是一座城,拿下辽阳也只是为了城中的粮草以及战后的税收,既然大军压境,税也收不上来,何必被这鸡肋所累?

……

“殿下,怀远一线误中敌军埋伏,幸得三军用命,萧都知拼死回援,敌军尽灭,炮军无恙!”

李现刚听得西路军起了波折,心中“咯噔”了一下,所幸听得炮军无恙后,悬着的心思方才放下了。

“伤亡情况?所在位置?”

哨骑连忙上前,在中军大帐中那块巨大的地形沙盘上,用木杆指着辽阳城西不远处道:“小的出发时离辽阳府还有二十多里,按照脚程,应该已经进入辽阳府十里范围内!

清朔军战死和重伤一共两百七十一人,轻伤一千一百二十六人,骁骑军重伤六人,轻伤一百二十三人,轻炮第二军没有伤亡。”

李现稍稍放下心来,并未伤筋动骨,炮军也有自己的护卫,反正自己的大军距离辽阳也就剩下四十多里地了,全速前进之下,也就两个时辰的事,对身旁包拯道:“哼,萧鲁倒是捡了便宜,看样子他们那万把来人将会第一个抵达辽阳城下啊…”

包拯在一旁道:“殿下,我军主力也应加快速度,若是萧都知孤军冲到辽阳城下,没有友军接应,形势可能不妙。”

李现点点头道:“传我命令,全军疾进!赞画部收拾沙盘,中军随同大军一同向南!”

命令刚下,赞画司的赞画们连忙按照之前排演的顺序,一眨眼的功夫,就将这块巨大的沙盘分解成了无数方块,有专门的柜子进行存放,沙盘打包好后猛地一阵光明,中军大帐刚好被收起,露出明媚的初秋阳光来。

来来往往的中军护卫和官员们行色匆,忙而不乱,趁赞画们收拾的当儿,李现早已将盔甲穿戴完毕,腰悬长剑,八尺长枪由亲兵捧在身后,拎着头盔一转身,神驹“建龙”就刚刚好牵到了眼前。

一个飞身上马,五百重骑护卫也已经集结完毕,迅速将李现包裹在其中,包拯也跨上一匹战马,身穿皮甲跟在了李现身后,赞画们将笔墨纸砚和公文装箱收好,一个接一个把印有自己名字的箱子堆到了马车上,随同武学学子观察团,骑马加入了行军阵列。

整个中军行进速度明显加快,庞大的宋军军阵,结成一条长长的牵线阵,向南飞速疾进。

七月十五日未时正,千疮百孔的辽阳府城墙进入了萧鲁的视线中,同时,视野所及之处,奔腾的数万敌军骑兵,正从四面八方扑来。

清朔军迅速变阵,轻炮第二军分成四部,与清朔军配合结成一块方阵,而萧鲁的骁骑军则全部下马,手持骑兵手弩,临时客串起了弩军。

敌军不待大部人马赶到,只要集结起超过千人的骑兵,就迅速投入战场,向宋军发动冲锋,不过此时宋军防护严密,再也没有了上午被偷袭时的慌乱,炮军轰击、神臂弩齐射、手弩齐射,正好将一里半到三十步内的敌军完美做到了火力覆盖。

愤怒的女真人在战场上留下了上千尸体后,含恨后退,而此时,从不远处的南方,大批敌军骑兵朕狼奔豚突地向辽阳府奔驰而来,宋军特有的战鼓声越来越响亮,狄青率领的南路军终于赶到了战场。

萧鲁面前的压力瞬间消失,敌军在号角声中迅速向东撤入辽阳府城,值得一提的是,狄青与萧鲁这两位欢喜冤家竟然会有一天能够怀着如此兴奋和喜悦的心情期待着见到对方。

两军会师后军力膨胀到了五万余人,接下来的战事依旧围绕着炮军展开,女真高丽联军如今已经失去了城西、城南的战场控制权,更加让敌军丧气的是,就在南路军刚刚赶到城池西南角摆下阵势的同时,北方号角连连,战鼓阵阵,如林的枪尖和旗帜铺满了地平线,完颜乌古乃眯着双眼看了看无边无际的宋军军阵,摇了摇头道:

“留下五千勇士和三万高丽人,务必在辽阳府死守三天!其余大军,向东冲进长白山!”

二十余万对两万,小小的白岩城旦夕可下,到时候逃进深山,依靠自己对地形的熟悉,谁都对他无可奈何。

等宋军离开后,辽东,依旧是女真人的天下!

宋军太可拍了,这种分兵几个战场,最后竟然能够同步发起决战进攻的操作,自己自叹弗如!

宋军的主将,定是个奇人!

可现实带来的惊喜却是一个接着一个,旦夕可下的白岩城以及雷傲统领的宋军,将会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让他知道,什么叫做“铜墙铁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