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刀斧 > 第三百零四章 绝境(下)

刀斧 第三百零四章 绝境(下)

作者:华太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29:39 来源:笔趣阁

整个秦凤路、兴庆南路的敌军全部在西宁州集结的消息摆在了狄青的案前,今天已经是九月十六日的白天了,迂回战略还能保持多少奇袭的性质已经不得而知,但焦急万分的徐文定已经快要暴走了。

敌军主力就在侧翼虎视眈眈,主将却熟视无睹,刚刚在军事会议上竟然想要继续孤注一掷地向藏北路进军!

“大将军万万不可,敌军主力就在西宁州,哨骑回报,至少三十万大军就在我军侧翼窥探,迂回战略已经暴露,此刻我军应该整备兵马北进与敌决战!”

“藏北路边军汇合吐蕃弓骑兵精锐已经在青海湖南八十里处集结,以雷霆之势从青海湖东西两翼北进,拿下青唐城,边军坚守秦凤路各城,缺乏攻坚能力的胡人将会陷入绝境!”狄青面对咄咄逼人的徐文定,斩钉截铁地顶了过去。

徐文定说的是最好的办法,可他说的和李现说的一样,战线将会回到兴庆南路,就算最后获胜会有多少人说,我狄青需要燕王点拨才会打仗?!

他对禁军有信心,对炮军有信心,对骑兵有信心,曾经在藏南、交趾、东北,哪一次不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他需要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一场独自筹划的完美战役,来成就大宋新一代战神的威名!

“这简直就是多此一举,眼前的胜利不去争取,却要进入高原另辟蹊径,炮军,根本无法翻越祁连山!”

“放肆!!!”

狄青的胸膛剧烈地起伏着:“徐长官,我以龙武大将军的身份命令你,执行命令!”

帅帐里寂静无声,唯剩两人粗重的喘气声,唐渡见同僚一个个都闷头作者不说话,只得轻咳一声,站了出来。

“大将军,末将有话分说。”

他是李现旧部,用兵稳健,从无一败,关键为人低调稳重,又是“天下第一军”延兴军的军都指挥使,狄青平日里见了也要给几分面子。

“原来是唐都知,请说。”

唐渡先走到徐文定面前,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将他劝了回去,随即开口道:“大将军,末将对战略不做过多评价,只是有一点,积石军要塞的守军该留多少?”

此话一出,营帐内的都知们心中都有触动,眼神七七八八的都集中到了狄青的身上,进入藏北高原确实是抄西宁敌军的后路,可积石军却是自己的后路,留的兵多了,突击力量会受到影响,留的兵少了,呵呵,抄人后路的自己后路倒是被抄了,那可就危险了。

高原可不是随便上的,当年燕王平定吐蕃可是在大理足足适应了一个多月,就算如此,上了高原也各种反应,让士兵们叫苦不迭。

狄青:“积石军要塞由延兴军、天武第二军、皇家重炮第一军、龙卫骁猛军、外加三万西军驻守,当可万无一失!”

这加起来已经接近五万人了,而且都是精锐,在座的都知们频频点头,后路稳固,看来狄青做决断之时并不糊涂。

唐渡盘算了一下,这么多人就算三十万回鹘大军全都冲过来,自己也有信心据城坚守,当即放下心来。

其实狄青的想法也没什么大问题,就是有些画蛇添足罢了,十万精锐外加十五万搜刮来的西军,硬抗西宁州的三十多万敌军可以说胜算颇大,不过若是能够切断后路,出其不意地翻越祁连山,无论是凉州府或者宣化府,对回鹘人来说,都是蛇之七寸所在。

到时候,敌军只能选择回军攻打坚城,缓过气来的西军,就可以步步为营,逐步向西一路缠食,这种堂堂大仗才是宋军最喜欢的节奏。

唐渡摇了摇头退了下去,可萦绕在心头的不安却无法散去,进藏北路确实风险大了点,黄头回鹘、西喀喇汗…唉,头疼…

……

乌压压的秃鹫遮蔽了天空,战死的尸体堆满了山川,数万回鹘骑兵在战场中巡弋着,不时举起长枪尸体补着刀,尸体上的盔甲和战旗,赫然正是宋军样式。

此处距离青海湖南岸八十余里,一直驻守吐蕃高原的两军弓骑兵精锐在刚刚抵达一处山谷时,突遭数万回鹘骑兵的围攻,黄头回鹘对高原的熟悉程度并不亚于藏南的吐蕃人,半日之后,八千余吐蕃弓骑兵全军覆没。

“苏莱曼汗果然神机妙算,整个高原最后的宋军精锐全部命丧于此,希望他战后说话算话,我们的可汗并不贪心,只需要青海湖就满足了…”一名满脸虬髯的回鹘将领对身边人说道。

“放心吧,苏莱曼汗说话算话!”

周边的空气中弥漫着血腥味,中人作呕,可将领身边的锦袍男子却满面春风,他是苏莱曼汗的特使,正是他的斡旋,本来打算中立的回头回鹘最终决定,加入到对大宋的战争中来,十万大军保持着对青海湖南部地区的警戒。

他们在昨天晚上得到了宋军徘徊在青海湖南的情报,十万大军以猛虎搏兔之势,连夜出发,趁着黎明发动了突袭…

今天是九月十七日,就在狄青从积石军要塞向吐谷浑出发的同时,苏莱曼汗率领着自己的联军同时开始沿着大非川向青海湖进军。

他的联军已经不再是三十多万,就在昨日傍晚,二十万骑兵星夜兼程与之汇合,他的麾下已经膨胀到一个可怕的规模,五十万骑兵,哪怕其中有大半只是打打顺风仗的仆从军,可别忘了,还有十万精锐,已经埋伏在了宋军行军的侧翼。

苏莱曼汗很想宋军直接北上,与自己在西宁州外硬碰硬的来一场决战,到时候黄头回鹘的十万大军就是克敌制胜的生力军,可宋军的统帅却偏偏选了对回鹘人最有利的进军路线。

他知晓宋军的动向后简直有些不可思议,自己几十万大军就在身边,宋军的统帅到底吃错了什么药敢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还要迂回?!

你就算看不起回鹘人,你也得好好掂量掂量,我喀剌汗铁骑的实力吧!

天授不予反受其咎,既然你找死,我苏莱曼当然要好好成全你们,安心的迂回吧!

……

九月二十五日,狄青率部出现在青唐城(后世海晏)南三十里,此刻探马得报,青唐城周围遍布敌军营帐,人数不下五十万众!

狄青再不甘心也知道自己的迂回不可能成功了,此刻的宋军正沿着青海湖东岸逶迤北上,收到消息后,若是当即率军原路返回,依然可以处于不败之地,而且除宣化和凉州外,其余失地尽复,已经是大功一件。

接下来的战事哪怕一步一个脚印地沿着河西走廊平推过去,精于阵地战的宋军必将赢得最终的胜利,可此时,最坏的现象出现了!

狄青犹豫了。

他命令全军沿着青海湖东岸安营扎寨,谁都不知道他此刻到底想要干什么,但很显然,他并不知道在自己的南边,十万敌军正在密切搜寻着宋军的踪迹!

这个从铲除山贼成长起来的将领,显然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可以应对如此复杂的地缘政治。

二十五日夜,黄头回鹘的哨骑发现了宋军的营地,宋军的斥候全都派向了北方,他们对来自南方的威胁没有丝毫察觉。

二十六日白天,就在狄青下定决心向积石军要塞撤军的同时,苏莱曼汗尽起大军向南逼了过来,五十多万骑兵无穷无尽,翻腾的旗海犹如海浪汹涌而至,又如一朵朵墨云,在碧绿的大地上云卷云舒。

号角声、战鼓声响彻云霄,隆隆的马蹄声如闷雷在天边回响,他们在距离宋军营地三里处停了下来,敌军的右翼紧挨着青海湖,左翼更是不知延伸到了哪里。

狄青并不慌张,指挥着宋军展开了战线,炮军率先开火,掩护着装备长枪大盾的重步兵结成密集阵型向敌军发起突击!

苏莱曼汗挥动手中的宝刀,数不尽的骑兵向宋军发起了决死冲锋!

失去家园的蒙古人得到了重建的保证,他们驱赶着数万马群,蒙上了马眼,马尾浸油后点燃,发狂的马群不顾长枪和火炮的威胁,硬生生地冲开了宋军突击的军阵。

随后骑兵跟上掩杀,狄青见状连忙鸣金收兵,营地四周已经竖起数道土墙,仅有几个缺口供人出入,双方围绕着缺口展开了激烈的厮杀,在训练有素的宋军重步兵的绞杀下,一直到傍晚互相收兵,宋军营地依旧巍然屹立。

狄青打老了仗,军略虽说差了些,不过战场嗅觉十分敏锐,感觉到危险的他一等天黑就安排宋军向东南连夜撤退,可先头部队才出发没多久就撤了回来,带回来一个惊人的消息,数量不明的敌军骑兵已经从南边切断了宋军的归途!

这可就不好了,自己被包围了,狄青不禁傻了眼,南边哪儿来的敌军?不能连夜撤,一,不知道外面多少敌军;二,惊动了回鹘大部趁夜乱战的话,吃亏的是宋军。

可自己这是被包围了啊!

妈的,老子中了圈套!

狄青心中猛然揪了起来,自己一直以为后路畅通,而且撤军的决定下得不可谓不快,所以这营地周围,根本没有可供十来万人饮用的淡水水源!

而青海湖,更是一个咸水湖,距离营地最近的淡水水源,正是东北三里处的耳海,那里,正是敌军主力驻扎之处。

宋军,陷入了绝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