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新话红楼 > 第一百零九章 《红楼梦》历经二百多年 艺术魅力经久不衰

作者:张凯庆

《红楼梦》是一部古代完美的艺术小说和百科全书。曹雪芹在小说里几乎用尽了所有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展现出了文学艺术具有的几乎所有神采魅力。

一.国内外著名学者对《红楼梦》的评价

同治、光绪年间的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黄遵宪说:“《红楼梦》乃开天辟地、从古到今第一部好小说,当与日月争光,万古不磨者。”

***主席将《红楼梦》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认为“中国小说,艺术性、思想性最高的,还是《红楼梦》”。他说:“中国对世界有三大贡献,第一是中医,第二是《红楼梦》,第三是麻将牌。”还说:“中华文化五千年,绵延不绝,这也是世界无与伦比的古国;与之可以并列的,却只有一部《红楼梦》。”

***主席把《红楼梦》作为与外国文学名著相媲美的文学作品,“遍被华林,它所沉淀的中华灿烂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也是世界罕有的名著。”评价之高,是古今任何一部小说都难以比拟的。

***主席在他的著述和谈话中,经常评论和引用《红楼梦》的语言,他还说过:“中国的学者们对《红楼梦》的评价不高,还不如英国的一位教授。那位英国教授认为,《红楼梦》超过了托尔斯泰、巴尔扎克和莎士比亚。”他把《红楼梦》与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的长篇小说《红与黑》相联系,戏谑地说:“真是无巧不成书,两部书名的第一个字都是‘红’,可见东西方都有‘红学’。”

1973年5月25日,***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评价《红楼梦》的文学成就,说,“中国小说,艺术性、思想性最高的,还是《红楼梦》。”他非常欣赏《红楼梦》的语言艺术,认为“作者的语言是古典小说中最好的,人物也写活了。”

把曹雪芹及其《红楼梦》与世界著名文学家及其代表作相比,早在王国维时就开始了。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的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他在《红楼梦评论》中指出:“夫欧洲近世之文学中,所以推格代之《法斯德》为第一者,以其描写博士法斯德之苦痛及其解脱之途径最为精切故也。若《红楼梦》之写宝玉,又岂有以异于彼乎!”

王国维提到的“格代”即歌德,《法斯德》即《浮士德》。他还说:“《红楼梦》,哲学的也,宇宙的也,文学的也。此《红楼梦》之所以大背于吾国人之精神,而其价值亦即存乎此。”

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中有这样一段经典性的评论《红楼梦》的名言:“说到《红楼梦》的价值,可是在中国的小说中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它那文章的旖旎和缠绵,倒是还在其次的事。”

鲁迅认为,《红楼梦》在描写人物方面,突破了之前小说的弊病,其中的人物不再是脸谱化的标签化的形象,而具有了复杂性,如贾政,既有卫道士的虚假,也有对宝玉发自内心的舐犊之情。

老舍先生说:“只有一些绝对不管皇上的人,像《水浒》、《金瓶梅》、《红楼梦》的作者,才真写出了一些自由的、像样子的东西来,可是这样的东西实在不多见。”“曹雪芹”——敦诚敦敏,正是属于那种敢于藐视“皇上”的、对文学真实性执着追求的大作家,他继承了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有胆识,有骨气,所以,才能写出《红楼梦》这样反映乾隆皇帝和两位皇后真实人生的伟大作品。

老舍在谈到创作人物形象时,说:“创作主要的是创造人物。”“文艺主要的干些什么呢?是要创造,”要“创造人”。他说:“创作嘛,创造不出人物来,怎么能算是创作呢?《红楼梦》、《水浒传》尽管还有一些缺点,但是,《红楼梦》创造出了那么多人,一个姑娘一个样。”

莎士比亚是世界上非常著名的戏剧文学大师,影响巨大深远。茅盾先生在《关于曹雪芹》中,把曹雪芹与莎士比亚并称:“世人艳称,历来研究莎士比亚的著作,汗牛充栋,自成一图书馆。这番话,如果移来称道曹雪芹及其不朽的巨著《红楼梦》,显然也是合适的。”由此可以想见曹雪芹在茅盾先生心中的地位。

茅盾还说:“从中国小说发达的过程上看来,《红楼梦》是一个新阶段的开始,”“是一位作家有意识地应用了写实主义的作品”,“在世界的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库中,《红楼梦》不但居于前列,而且是出世最早的一部”;“《红楼梦》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优良传统而发展到空前的高峰”。

19世纪80年代,俄国著名作家瓦西里耶夫说:“《红楼梦》写得如此美妙,如此有趣,以致非得产生模仿者不可!”

1910年版《英国百科全书》称赞:《红楼梦》是一部非常高级的作品,它的情节复杂而富有独创性。2014年,英媒《每日电讯报》发布“史上十佳亚洲小说”排行榜,《红楼梦》位列第一。

2014年,英国《每日电讯报》介绍《红楼梦》时说:“这本史诗般的巨著以白话文而非文言文写就。全书中出现了400多个人物,以一个贵族家庭中的两个分支为主线,讲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充满人文主义精神。”

德国弗兰茨·库恩在译本后记中说:“这样一个关心精神文明的欧洲,怎么可能把《红楼梦》这样一部保持完整的巨大艺术品、这样一座文化丰碑忽视和遗忘了一百年之久呢?”

十几年前,斯洛伐克汉学家玛丽娜·黑山女士在北京见到中国红学会会长张庆善,第一句话就说:“中国人为什么不为曹雪芹申报诺贝尔文学奖?”她说“全世界最有资格获诺奖的就是曹雪芹。”

著名华裔旅法翻译家李治华,历时27年,于1981年译成《红楼梦》法文版,该书问世后引起强烈反响。法国评论界赞扬曹雪芹具有布鲁斯特的敏锐的目光,托尔斯泰的同情心,缪西尔的才智和幽默,有巴尔扎克的洞察和再现包括整个社会自下而上的各阶层的能力。

《红楼梦》近年来不断被西方国家学者接受,2015年3月,“纪念曹雪芹诞辰3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徐州召开,德国学着吴漠汀,他的名片上写有“欧洲《红楼梦》研究协会会长”。他是一位出色的汉学家、红学家,他和史华慈共同翻译了第一个德文《红楼梦》全译本,2006年出版。吴漠汀希望能在欧洲举办一次研究《红楼梦》的国际学术会议。

《红楼梦》内涵博大精深,作者堪称举世奇才,那一个个巧妙的布局、一层层诱人的陷阱、一座座神奇的迷宫、一首首精妙的诗赋无不令人心驰神往,多少人深深陶醉在其中,终身不能自拔。即使撞得头破血流,也义无反顾的勇往直前。纵观大千世界,能有哪一部著作能有如此神奇的魅力。

伟大的文学巨著《红楼梦》,历时二百多年其艺术魅力经久不衰,时间越久,其芬芳越艳。是因为:它是中国十八世纪最伟大的珍奇瑰宝,它是世界文学海洋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照耀着世界文学艺术之路,它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盛誉;它闪烁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思想光辉,它映照着人们的精神生活,拨动着人们生活的琴弦,给整个世界带来了美的享受。200多年来,《红楼梦》正是以这样神奇的艺术魅力,荣登全球文学之巅。

我们相信,随着时光的流逝,《红楼梦》,这部充满中华民族博大思想和艺术智慧的巨著,必将成为中华民族的千古绝唱!

本章参考资料:

1.《红楼梦红遍海外不是梦》,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何明星何抒扬

2.《***评点红楼梦》《文摘报》(2012年07月07日03版)

3.《***评点古今人物》作者:张明林

4.《***读〈红楼梦〉》,《党的文献》1994年第1期作者:徐中远:

对《新话红楼》的参考资料作者一并致谢。

全文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