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新话红楼 > 第一章 不知乾隆情史 难解红楼之迷

新话红楼 第一章 不知乾隆情史 难解红楼之迷

作者:张凯庆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33:06 来源:笔趣阁

作者:张凯庆

公元1791年,清乾隆五十六年,一部中外文学史上的伟大巨著横空出世,迅速传遍中国大地和海外列国,这部内容丰富、情节曲折、思想认识深刻、艺术手法精湛、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就是——《红楼梦》。

《红楼梦》问世后,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阅读和研究《红楼梦》的人不仅有皇上、王爷、太后,还有开国领袖、总理、文化部长和国内外著名学者,更有无数的青年学生和平民百姓,无不对《红楼梦》如痴如迷,并由此诞生了一门学科——红学。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又曰《风月宝鉴》,还有《情僧录》、《金陵十二钗》,等等。《甲戌本凡例》指出:“《红楼梦》是总其全部之名也。”故此,我们还是将此书称为《红楼梦》吧

《红楼梦》像一个巨大的迷宫,里面充满了神奇和诱惑。为探求红楼之谜,揭开《红楼梦》的神秘面纱,无数的人几十年如一日的探索、求证,义无反顾,如痴如醉。这就是《红楼梦》的魅力所在,中外文学史上,没有任何一部文学作品能和《红楼梦》相提并论

脂砚斋,是《红楼梦》抄本系统《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主要评点者。《红楼梦》正文多有隐讳,脂批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帮助我们理解这些隐喻和方法。脂砚斋明确指出:“作者具菩提心,提笔现身说法,每于言外警人,再三再四,而读者但以小说古词目之,则大罪过。”

戚蓼生直接把《红楼梦》比作春秋,把作者比作是小说野史中的左丘明、司马迁。脂批说:“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此书一字不可更,一字不可少”“读者但以小说古词目之,则大罪过”“史公用意……”,可见《红楼梦》一书,是传记,是史书,而不是小说,作者是史家,而不是小说家。

那么,《红楼梦》中到底隐于何事?是谁的传记?又是什么史书?以至于后人若以小说古词看待,“则大罪过”也。

《新话红楼》是张凯庆、张虓撰写的一部《红楼梦》的考证专著,2016年5月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发行。《新话红楼》提出一个全新的观点:《红楼梦》隐写的是乾隆皇帝的情史。迄今为止,张凯庆是红学界唯一一个提出这个观点的人。

《新话红楼》问世后,《香港商报》、《澳门商报》、《北京时间·时间煮茶》栏目、《北京时间·红楼梦中梦》栏目、《祖国》杂志、《祖国》杂志官网等多家官方媒体相继宣传报道了《新话红楼》的观点,引起红学爱好者的广泛关注。

张凯庆认为:要想解开红楼之谜,必须首先确定主人公贾宝玉的身份,而要确定贾宝玉的身份,必须从小说里寻找证据。很多人从小说之外寻找一个人,然后按照这个人的经历、遭遇去套小说中的人,那是无论如何也解释不清的。小说中贾宝玉被称为“龙种”、“活龙”和“凤凰”,而“龙”和“凤凰”都是皇权的象征。历代皇帝都自称“真龙天子”,“龙”是皇帝的专用名词。龙和凤一起使用,龙为帝,凤为后;凤和凰一起使用,则凤为帝,凰为后。宝玉是“活龙”,就是说是活着的龙,《红楼梦》问世时,只有乾隆是“活着的龙”。小说中数次提到宝玉是活龙,白纸黑字写在书里,实际上已经告诉读者宝玉是何身份了。这是考证《红楼梦》的唯一前提,离开这个前提,任何论证都不能成立。只有顺着“活龙”这条线索追寻下去,才能真正解开红楼之谜。

《新话红楼》一书中,列举了大量的证据,证明了《红楼梦》隐写的是清皇宫中的**荒***中的宁国府即是皇宫外朝,荣国府、太虚幻境就是乾隆皇帝的后宫,大观园就是圆明园,贾宝玉就是这后宫之主,即乾隆皇帝;十二钗、副十二钗,又副十二钗,就是居于后宫的乾隆皇帝的嫔妃,林黛玉的原型是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林红玉、薛宝钗、王熙凤、贾探春、史湘云、香菱是乌喇那拉氏皇后不同时期的形象,元春暗喻两位皇后的真实身份;警幻仙子则是那拉氏皇后的“魂”,这部巨著的真正主角是乌喇那拉氏皇后,她是大清朝最悲惨的女人。小说隐写的是乾隆皇帝和富察皇后及那拉皇后的情史!《红楼梦》就是为那拉氏皇后和富察皇后立传。

乌喇那拉氏是大清最悲惨的女人之一,她初入弘历潜邸时为侧福晋,是由雍正指婚的,乾隆一直不喜欢父亲硬塞给他的这个女人。那拉氏在富察皇后死后仰仗太后的支持晋为皇后,但乾隆一直对富察皇后念念不忘,根本没把那拉皇后放在眼里。那拉皇后在长期的孤独冷漠的生活中,抑郁悲伤、痛苦不堪,终于忍无可忍,在乾隆三十年(1765年)南巡时,对乾隆的直言相劝,招来一场大祸,这就是“南直召祸”的真正寓意。那拉皇后几十年被冷落、受屈辱的怨气一起迸发,和乾隆发生激烈冲突,愤然剪发。乾隆龙颜大怒,立即派人从水路将那拉皇后送回京城。乾隆南巡结束后,那拉氏被废,魏佳氏取代那拉皇后,代行皇后职权,这就是王熙凤“梦中夺锦”的寓意。那拉氏被打入冷宫,一年后含恨而死。小说作者通过各种巧妙的方式,将那拉皇后的一生遭遇特别是与乾隆反目成仇的整个事件,原原本本的还原出来,证据就存在于小说之中。本书作者将这些证据一一挖掘出来,在《新话红楼》第六章、第七章详细揭示了这一过程。

贾宝玉的生日一直是个谜,多少红学爱好者想方设法去探求宝玉的生日,甚至说宝玉的生日就是作者的生日。本书作者则另辟蹊径,巧妙地破解了宝玉的生日之谜——原来宝玉的生日就是乾隆皇帝的生日!这也充分说明了为什么原著作者不敢写出宝玉生日的原因,那是皇上的生日,妇孺皆知啊!

《红楼梦》的主线是“三春”和“三秋”。小说中的三个中秋节隐藏着几个神秘数字,这几个神秘数字与康熙、雍正、乾隆、富察皇后和那拉皇后有着直接联系,揭示了乾隆和两位皇后的命运。第一个中秋节贾雨村的咏月诗隐写乾隆诞生,雍正继位;第二个中秋节海棠诗社、隐写雍正暴亡、乾隆继位,富察氏被册封为皇后;第三个中秋节湘云和黛玉的联诗,暗示了两位皇后的命运结局,芦雪庵的联诗隐写那拉皇后被打入冷宫后惨状;宝玉、宝钗和黛玉的灯谜揭示了那拉皇后的死期和葬地。正照、反照风月宝鉴的玄机是那拉皇后的崛起和死期。《红楼梦》中很多重要诗句和情节都出自乾隆怀念富察皇后的诗作,包括黛玉别号“颦颦”。

小说作者对命相学和星象算命术研究极深,乾隆和两位皇后的生辰八字的干支甲子纳音在书中都有体现,和小说主人公的命运结局息息相关。花签名的花名、注诗和骰子的点数,揭示了两位皇后和哲悯皇贵妃、乾隆生母一生中的关键日期。

张凯庆认为:那拉皇后被废后,将自己长期的孤独、凄凉的生活境况记录下来或讲述给她的儿子永璂,那拉皇后死后,永璂发现了她的手稿或遗书,将其秘密藏匿,并择机转交给敦诚敦敏,敦诚敦敏依据那拉氏的手稿,创作了这部伟大的作品。敦诚敦敏是《红楼梦》的真正作者,“曹雪芹”是他俩的笔名,与曹寅家毫无关系。脂砚斋就是那拉皇后的儿子永璂,畸笏叟是敦敏。富察明义、裕瑞等人都是知情者和批书者。

这就是《红楼梦》之谜,更是历史之谜!不熟稔康熙、雍正特别是乾隆皇帝的历史,就读不懂《红楼梦》;不谙知乾隆皇帝的情史,则难以破解红楼之谜!

张凯庆的这一观点将逐步得到证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