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新话红楼 > 第三十四章 “风流”未必无深情 “木石前盟”真皇帝

作者:张凯庆

《红楼梦》第一回里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赤瑕宫神瑛侍者每日用甘露浇灌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草,这绛珠草便得久延岁月,逐渐幻化成绛珠仙子。后来,神瑛侍者思凡下界,绛珠仙子为报答神瑛侍者的甘露灌溉之恩,所以,随神瑛侍者一起下凡,用一生的眼泪偿还神瑛侍者的情债。

一.神瑛侍者就是神鹰使者

一位署名“风之子”的红学研究者得出结论:长白山是满族爱新觉罗家族的龙兴之地,他们认为自己的祖先是一只神鹰。鹰是满洲祖先神灵的象征,满族不仅将鹰奉为圣鸟,也认为鹰是英武吉祥的象征。满族先祖女真人驯养一种叫海东青的猎隼帮助捕猎,海东青是一种极具神话色彩的鸟类。女真一词的含义就是“东方之鹰”的意思,东方之鹰即指海东青。

据《契丹国志》记载:“五国(即黑龙江流域的五个部落)之东接大海出名鹰……”,名鹰“海东青”是古肃慎最高图腾,它是一种真正存在过的物种,是肃慎文化的最高神天神之母阿布卡赫赫。

海东青是满族祖先的最高图腾,有“万鹰之神”、“神的使者”、“最接近神的存在”、“神选中的子民”的高贵称谓,相当于基督教中上帝的儿子。在女真人的心目中海东青是最崇高、最神圣的英雄。在我国历史上,海东青曾经挑起了北方地区两个民族的仇恨,最终导致女真人起兵灭了辽国。

《红楼梦》中那个常常在西方灵河畔用甘露浇灌绛珠草的神瑛侍者,谐音正是神鹰使者!作者暗喻此人是皇子龙种,是将来的皇位接班人。

二.绛珠仙草是人参姑娘

著名红学家陈景河认为:林黛玉是人参姑娘的化身!“绛珠草”,即长着深红色珠子的草,人参果恰恰是深红色的圆珠。女真族世居人参产地长白山,人参生于椴阴下,柔弱多姿,怕日晒雨淋,性貌与书中绛珠草乃至林黛玉极为相似。绛珠,紫红之珠,是人参结籽时的形象,《珠河县志》把人参果直呼为“绛实”。世人一直把人参视为神草,对人参的迷信和崇尚由来已久,认为根如人形者神。黛玉常吃人参养荣丸,离开人参的滋补便无法存活。

早年已有学者指出,“黛玉”二字隐含“代玉玺”之意。玉玺是皇上的印鉴,国家的象征。

贾宝玉的前世神瑛侍者是“神鹰使者”,林黛玉的前世绛珠草是长白山的一棵人参。神鹰使者和人参都是来自东北满清的大本营,恰恰证明《红楼梦》与大清皇宫有关,《红楼梦》讲的就是大清皇宫内的宫闱秘史!

三.神瑛侍者就是宝亲王弘历

神瑛侍者和绛珠仙子的神话故事,隐藏着一个惊天的秘密。原来,神鹰使者就是宝亲王弘历。我们来看一下神话故事的原文:

那僧笑道:“此事说来好笑,竟是千古未闻的罕事。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灌溉,这绛珠草便得久延岁月。……”

请看脂砚斋的批语:“赤瑕”二字边[甲戌侧批:点“红”字“玉”字二。甲戌眉批:按“瑕”字本注:“玉小赤也,又玉有病也。”以此命名恰极。]在“绛珠”二字边[甲戌侧批:点“红”字。细思“绛珠”二字岂非血泪乎。]

“红”、“赤”、“血”,四次点“红”字。

无数阅者只注意到了作者和批者明点的“红”和“玉”字,却忽略了作者和批书人暗点的“历”字。

且看:那僧笑道:“你放心,如今现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结,这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趁此机会,就将此蠢物夹带于中,使他去经历经历。”那道人道:“原来近日风流冤孽又将造劫历世去不成?……”[蒙侧批:苦恼是“造劫历世”,又不能不“造劫历世”,悲夫!]那僧笑道:“……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

小说作者惜墨如金,可是在这段文字中居然出现六个“历”字,其实,作者和批者的目的是为了点出“历”字。从脂批中看出,作者本不愿点出“历”,因为这样做实在是太危险了,但为使“巨眼识得”,又不得不点出,所以才“苦恼是“造劫历世”,又不能不“造劫历世”,悲夫!”如果阅者把“红”和“历”连在一起,立刻就明白了作者和批者的真正寓意,“红历”即“弘历”也。

终于大彻大悟,作者和批者数次三番的明点“红”,暗点“历”,就是要告诉各位“看官”:神瑛侍者,就是宝亲王弘历。他是满清皇帝之子,是真正的“神鹰使者”。

四.乾隆就是三生石畔的旧精魂

第一回:和尚对道人笑道:“此事说来好笑,竟是千古未闻的罕事。只因

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甲戌侧批:妙!所谓“三生石上旧精魂”也。]有绛珠草一株……”

三生石是一块状貌奇钦磊落的巨石,在与杭州飞来峰相连接的莲花峰东麓,是“西湖十六遗迹”之一。该石高约10米,宽2米多,峭拔玲珑。石上刻有“三生石”三个碗口大小的篆书及《唐·圆泽和尚·三生石迹》的碑文,记述“三生石”之由来。

传说三生石能照出人前世的模样。前世的因,今生的果,宿命轮回,缘起缘灭,都重重地刻在了三生石上。千百年来,它见证了芸芸众生的苦与乐、悲与欢、笑与泪。该了的债,该还的情,三生石前,一笔勾销。

作者用“三生石”来述说宝玉和黛玉前世今生和来世的姻缘,实际上暗示的是乾隆皇帝与富察皇后的生死之恋。乾隆作为一代皇帝,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叱咤风云,大显神威。然而,他在情感方面也异于常人。虽说他是个“风流天子”,但他对富察皇后的那份情感,非常人可比。

乾隆十三年三月,富察皇后随乾隆东巡泰山途中不幸病逝于德州运河的龙舟上。乾隆与富察皇后生前感情挚笃,皇后的去世让乾隆痛不欲生。之后数十年中,乾隆对痛失皇后之悲始终不能释怀。皇后去世十年之际,乾隆又一次来到泰山,他想起富察皇后曾与他同登岱顶却染疾而逝,伤心不已,便写了一首诗,命人制成碑置于碧霞祠西碑亭内:“瞬息十春岩电影,年来忧乐忆从头。谁能石上三生认,且看烟中九点浮。”并在结句自注:“岱顶行宫名,戊辰三月孝贤皇后得病实于此。”

乾隆说,在茫茫人烟中,谁能做到“石上三生认”啊?只有我这个帝王能做到。且看,乾隆自己以三生石作为肝胆相照的依据,与富察皇后缘定三生,不正是“木石前盟”吗?难怪脂砚斋批道:“妙!所谓“三生石上旧精魂”也。”乾隆就是那三生石畔的旧精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