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新话红楼 > 第二十二章 睁大眼睛仔细看 荣国府挂满宫灯

作者:张凯庆

贾府的陈设物和生活用品中有什么逾制的东西呢?

贾府的珍奇宝物数不胜数,宋代五大名窑的汝、官、哥、钧、定,明代的成化瓷、清代的珐琅彩应有尽有,妙玉还有“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成窑”是指明成化朝景德镇生产的瓷器。传说明万历时,成化五彩杯一双,价值10万钱,可见成化五彩在明代后期已是罕见的瑰宝。

荣禧堂“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多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錾金彝,一边是玻璃海(上台下皿,音“海”)。”秦可卿的卧房中,有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两边有宋学士秦太虚写的对联,武则天用过的青铜宝镜等。大观园中各处陈设的名贵器物更是令人咋舌。这一切,都彰显着宁荣二府的帝王气象。

我们重点说说贾府的“宫灯”。

宫灯,顾名思义就是皇宫中用的灯。主要是些以细木为骨架镶以绢纱和玻璃,并在外绘以各种图案的彩绘灯。封建时代的宫廷建筑都是体现着宗法礼制和帝王权威,等级制度甚至超越本身的实用功能,这一观念在宫灯上同样体现。

可是,荣国府里竟然挂满了宫灯。

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宁国府:“廊檐内外及两边游廊罩棚,将各色羊角、玻璃、戳纱、料丝、或绣、或画、或堆、或抠、或绢、或纸诸灯挂满。”

荣国府:“每一席前竖一柄漆干倒垂荷叶,叶上有烛信插着彩烛。这荷叶乃是錾珐琅的,活信可以扭转,如今皆将荷叶扭转向外,将灯影逼住全向外照,看戏分外真切。窗格门户一齐摘下,全挂彩穗各种宫灯。”

在清代,宫灯的制作由皇宫内务府造办处统一管理。随着海外贸易的增加,南洋的紫檀、楠木、花梨、红木等不断进入大内,用以制作各种配套的宫灯。陶瓷、珐琅、玉器、料器配合使用,技法涵盖雕刻、填漆、描金、镶嵌等,式样繁华,精美绝伦。清朝时,宫灯由于珍贵成为皇帝奖赏王公大臣的赐物。《清朝野史大观》有载:“定制岁暮时,诸王公大臣,皆有赐予。御前大臣皆赐岁岁平安荷包一、灯盏数对。”

宁国府的“羊角灯”也是“宫灯”的一种,清末夏仁虎在《旧京琐记》里记载:“宫中用灯,当时玻璃未通行,则皆以羊角为之,防火患也。陛道上所立风灯,高可隐人,上下尖而中间椭圆,其形如枣。”由此可见,“羊角灯”当时是皇宫里的专用灯。

第14回:“凤姐出至厅前,上了车,前面打了一对明角灯,大书‘荣国府’三个大字,款款来至宁府。”明角灯就是羊角灯。第75回写到中秋节“当下园之正门俱已大开,吊着羊角大灯。”

乾隆中晚年,羊角灯从宫中逐渐流传到贵族府邸,直到清朝末年才走向民间。

2017年8月北京故宫为找工匠修补仅存的一对羊角灯,找到了诸暨大唐箭路村的羊角灯制作传人张方权,并对其羊角灯制作流程和修补技艺进行考察。张方权祖上四代做灯,几代单传,只传儿子不传外人。到了张方权这一代最后学会全套手艺的,只有张方权一人。制成后,羊角灯灯罩薄至几毫米,几乎就是透明的,点燃蜡烛后,看上去玲珑精致,像琉璃做成的一样,后人又称之为羊角琉璃灯。故宫的羊角灯可证明羊角灯是皇宫中的用灯。

荣国府的贾政只是个工部员外郎,官职从五品。王公大臣、御前大臣年终时也只能得到皇上赏赐的灯盏数对,可荣国府的窗户上居然挂满各种宫灯,这是一般的官宦贵族家庭吗?

不仅如此,荣禧堂还有皇家专用的楠木交椅。

明代至清代,楠木是皇家的专用木材,民间如有人擅自使用,会因逾越礼制而获罪。和珅当年的罪行中就有“房屋竟有楠木厅堂”,是其被赐死的“二十大罪”之一。可贾府的荣禧堂却堂而皇之的摆着十六张楠木交椅。

第三回:黛玉初进荣国府,进入堂屋中,但见:“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

楠木是一种优质木材,属于樟科,种类很多,都属于非硬木木材,常见的有水楠、香楠、金丝楠等,其中最珍贵的要数金丝楠,木料的香气也如同木色一样清新淡雅。在明代至清代,楠木已为皇家专用。金銮宝殿、金漆宝座、祖堂佛龛及敕造坛庙、佛像建筑中,处处可见楠木的身影。

北京北海“西天梵境“中的大慈真如宝殿和明长陵祾恩殿,是我国现存规模较大、保护完好的明代楠木大殿。楠木,是当之无愧的帝王专属之木。历史上楠木专用于皇宫宫殿、少数寺庙的建筑,民间如有人擅自使用,会因逾越礼制而获罪。

和珅当年定罪的二十大罪状中就有关于内檐装修的“潜侈逾制”的问题,如其中的第十三款“查得和珅房屋竟有楠木厅堂,其多宝格及隔断门窗解仿照宁寿宫制度”。

恭王府西路的四合院落较为小巧精致,主体建筑为葆光室和锡晋斋。精品之作当属高大气派的锡晋斋,大厅内有雕饰精美的楠木隔段,是和珅仿紫禁城宁寿宫式样建造的,此为和珅僭侈逾制,是其被赐死的“二十大罪”之一。

《红楼梦》中多次点出贾府用的是“宫”中之物:宝玉、熙凤和湘云等人系的是“宫绦”;薛姨妈送给黛玉、熙凤和三春姑娘的是“宫花”,薛姨妈明确说“宫花”是“宫里头的新鲜样法”;元春送贾母“富贵长春”宫缎四匹;江南甄府送给贾府的是“上用宫绸”;林黛玉为大观园题诗曰“宫车过往频”;元春省亲时“进了行宫”;大观园“琳宫合抱”、“琳宫绰约”、“桂殿兰宫”,荣国府窗户上挂满各种“宫灯”;荣禧堂里摆着十六张楠木交椅,等等。现代的读者们不懂得清朝时的清规戒律,难道小说的作者也不懂得朝廷的规定吗?非也,作者不断点出贾府中用的都是皇宫中的物品,其实,意思已经非常明确了,那贾府绝非寻常的富贵之家,而是帝王的居住之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