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新话红楼 > 第二十六章 中国从何时使用玻璃窗? 答案竟隐藏在红楼之中

作者:张凯庆

雍正之前,皇上的寝宫里也没有玻璃窗,可贾宝玉和李纨的屋里竟有玻璃窗。笔者认为:《红楼梦》作者的目的是要暗示读者,故事发生的年代在雍正之后。

在现代人看来,安个玻璃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可是,雍正皇帝继位前,几千年来中国一直是用纸糊窗户。中国首次见著于文献资料的玻璃窗记录是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安玻璃的地点是圆明园“观剧处”。雍正元年,养心殿雍正的寝宫装上了玻璃窗,这是中国自唐代以后的第一个玻璃窗。在此之前,皇上的卧室里都没有玻璃窗,可是,李纨和宝玉的屋里却有玻璃窗。宝玉比皇上还牛!

庚辰本第七回:周瑞家的,“穿夹道从李纨后窗下过,隔着玻璃窗户,见李纨在炕上歪着睡觉呢,逐越过西花墙,出西角门进入凤姐院中。”

第四十九回:宝玉起床后,“只见窗上光辉夺目,心内早踌躇起来,埋怨定是晴了,日光已出。一面忙起来揭起窗屉,从玻璃窗内往外一看,原来不是日光,竟是一夜大雪,下将有一尺多厚,天上仍是搓绵扯絮一般。”

看清楚了吗,李纨和宝玉屋里的玻璃窗是真正的透明的玻璃,从外面能看见里面的情景,从里面也能看见外面的风光。绝不是某些红学家解释的那样,玻璃是什么“石英类透明晶体”。

那么,中国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玻璃窗呢?

我国古玻璃在建筑上的使用最早出现在南北朝。南北朝小说家刘义庆的笔记《世说新语》中记载:“满奋畏风,在晋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实密似疏。”文中的“琉璃”即指现在的玻璃。这是“琉璃”首次用于建筑装饰的记载。到了唐代,“琉璃窗扉”作为建筑装饰材料在宫廷中得以应用。唐懿宗年间的进士王綮曾奉旨写过一篇《琉璃窗赋》:“彼窗牑之丽者,有琉璃之制焉。洞彻而逛凝秋水,虚明而色混晴烟。……”通过文中的描述,可见琉璃窗之珍贵、精美。但由于材料稀少,琉璃窗仅为宫廷所用。唐以后,五代、宋、元、明的文献古籍中再没有“琉璃窗”的记载。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董说所著《西游补》第47页写道:“寻了半日,再不见个楼梯,心中焦躁,推开两扇玻璃窗。玻璃窗外都是绝妙朱红冰纹阑干,幸喜得纹儿做得阔大,行者把头一缩,趱将出去。”

董说,明末小说家。明亡后,隐居丰草庵,改姓林,名蹇,字远游,号南村,又名林胡子,并自称槁木林。入清后,随灵岩大师出家,前后30余年。董说在小说中提到“玻璃窗”,与他丰富的知识有关。

网上有人说,苏州拙政园里的“三十六鸳鸯馆”的蓝玻璃可证明明朝就有玻璃窗。

苏州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园主是官场失意而还乡的御史王献臣。后几经易手,至乾隆初,园子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园子。

光绪三年(1877),园西部花园的汪姓宅园,以价银六千五百两售于吴县富商张履谦,易名为“补园”。当时园中亭台只存一、二处,残破不堪,已非昔日景况。经张履谦大加修葺,遂有塔影亭、留听阁、浮翠阁、笠亭、与谁同坐轩、宜两亭等胜景,又新建了精致绮丽三十六鸳鸯馆、十八曼陀罗花馆。“三十六鸳鸯馆”的蓝玻璃是光绪年间的张履谦从国外购进蓝玻璃安装的。

明朝的有关文献中,没有发现关于玻璃窗的任何记载。

康熙朝的重臣高士奇在《蓬山密记》记载:“康熙癸未,三月十六日,臣土奇随驾入都。二十一日,御前内侍到直庐传旨:‘尔在内历有年所,与众不同。今日令尔遍观园中诸景。’……隔岸即万树红霞处,桃花万株,今已成林。上坐待于天馥斋,斋前皆植腊梅,梅花冬不畏寒,开花如南土。转入观剧处,高台宏丽,四周皆楼,设玻璃窗。上指示壁间西洋画令观。复至雅玩斋,所列彝鼎、古磁、汉玉、异珍、书画之类,咸命观之。古色满前,应接难遍。赐武彝蕊茶毕,谕令:‘且退。数日后,再命汝来观。’”

高士奇随康熙皇帝“遍观园中诸景”,这“园”是指圆明园,“观剧处”应是“同乐园”,它是圆明园最大的戏楼,是圆明园四十景“坐石临流”景区的一部分。“四周皆楼,设玻璃窗。”这是中国自唐代后首次见著于文献资料的玻璃窗记录。

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屈大均(1630—1696),在其所著《广东新语》舟语>522洋舶中记载:“帆以布,凡七张之,绳以棕细藤。窗牖以玻瓈嵌之。舱以辟支缎铺之,凡十数重。酒以葡萄以香春,器以宝玉椀”。

《广东新语》成书于屈大均晚年,约在康熙三十年左右。其描述的“窗牖以玻瓈嵌之”,“玻瓈”即是“玻璃”,他写的是一条船舱的窗上镶嵌着玻璃,可他是在“舟语、洋舶”一文中记载的,显然,这是条外国的船。

雍正元年,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木作》记载:“十月初一日,有谕旨养心殿后寝宫穿堂北边东西窗安玻璃两块。”养心殿是当时雍正的住所,乾隆曾写诗称赞:“西洋奇货无不有,玻璃皎洁修且厚。”乾隆诗证明圆明园“观剧处”和养心殿的玻璃窗用的是进口的西洋玻璃。

京都热线网的圆明沧桑网页刊载:雍正三年(1725年)九月十八日,奉旨于圆明园后殿仙楼下做双圆玻璃窗一件。此系圆明园内安玻璃窗之首次记载。

雍正七年(1729年),雍正皇帝起复遭到罢免的原广西巡抚,满洲上三旗包衣奴才祖秉圭,出任粤海关监督一职,直接秉承内务府的指令。祖秉圭官居二品,兼监察御史衔,而且有密折直奏之权。据清宫档案记载,雍正九年,祖秉圭送往宫中“大玻璃片一块,长五尺、宽三尺四寸,随白羊绒套木板箱”。时在雍正七年至十年之际,皇宫之中开始使用这种进口的洋玻璃。直到乾隆中期,皇宫和圆明园的主要建筑上才安上进口的西洋玻璃,结束了中国历史上几千年一直用纸糊窗户的历史。

上述史料均证明,中国自唐代后,首次出现玻璃窗,是在康熙四十二年的皇家最大的园林里,至雍正元年,雍正皇帝的寝宫里才安上玻璃窗,用的都是西洋玻璃。如果《红楼梦》写的是曹寅之孙“曹雪芹”的家事,或如某些红学专家考证的写的是明末清初的事,那么,康熙年间皇上家都没有玻璃窗,曹家或明末清初的官宦人家哪来的玻璃窗?

这是一条铁证,证明《红楼梦》描写的是乾隆年间皇宫里的事,和江宁的曹家毫无关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