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新话红楼 > 第八十九章 贾宝玉与侄媳妇玩暧昧 为何发生不伦之恋?

作者:张凯庆

很多读者对宝玉和秦可卿的关系感到非常奇怪,宝玉第一次梦中行**之事,居然是在侄媳妇的卧室里。

那警幻仙姑对宝玉说:“将吾妹一人,乳名兼美,字可卿者,许配于汝。今夕良时,即可成姻。不过令汝领略此仙闺幻境之风光尚如此,何况尘境之情景哉?而今后万万解释,改悟前情,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说毕便秘授以**之事,推宝玉入房,将门掩上自去。

那宝玉恍恍惚惚,依警幻所嘱之言,未免有儿女之事,难以尽述。至次日,便柔情缱绻,软语温存,与可卿难解难分。

宝玉是秦可卿的小叔叔,虽然年幼,但毕竟是长辈,居然梦中与侄儿媳妇行**之事,梦见有许多夜叉海鬼要将他拖下深渊里去。吓得宝玉汗下如雨,一面失声喊叫:“可卿救我!”很多人解释这是宝玉的“意淫”,还有人认为,警幻仙子将可卿许配与宝玉,意欲让宝玉领略人间仙界第一等美色,从此看破男女之情,回归孔孟经济正路。

张凯庆的看法是:秦可卿本来就是宝玉之妾。我们解读《红楼梦》时,不能按照书中描写的人物关系和年龄来理解,那样,永远也读不懂《红楼梦》。小说中的姐姐、妹妹、嫂子、婶子、侄媳妇等等,都是作者故意混淆的人物关系,就像宗璞在王蒙的《红楼启示录》的序里说的那样“红楼中的时间,是个老问题。……各人年纪只有个大概。姐妹兄弟四个字不过乱叫罢了。”作者如果写得太明确了,不就露馅了吗?那还得了,那是要掉脑袋的。所以,表面上一通乱叫,其中的隐意则时时闪现。

作者用“兼美”一名,暗示可卿身上有两个人的身影,这两个人都贵为皇贵妃。难怪秦可卿的卧室里摆放着武则天、赵飞燕和杨玉环的用品。

脂砚斋在“兼美”二字边批道[甲戌侧批:妙!盖指薛林而言也。],乍一看,脂批的意思“兼美”是指林黛玉和薛宝钗,但联系前面的批语就明白脂批的意思了。歌毕,还要歌副曲。[甲戌侧批:是极!香菱、晴雯辈岂可无,亦不必再。]、那警幻“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甲戌侧批:难得双兼,妙极!]警幻道:“尘世中多少富贵之家,那些绿窗风月,绣阁烟霞,皆被淫污纨绔与那些流荡女子悉皆玷辱。[甲戌侧批:真极!]如世之好淫者,不过悦容貌,喜歌舞,调笑无厌,**无时,恨不能尽天下之美女供我片时之趣兴,[甲戌侧批:说得恳切恰当之至!],吾所爱汝者,乃天下古今第一淫人也。”[甲戌侧批:多大胆量敢作如此之文!甲戌眉批:绛芸轩中诸事情景由此而生。]等等,脂批告诉我们,宝玉所淫之人何止“兼美”,大观园里那一大堆红粉女儿都是宝玉所淫之人。这足以证明,宝玉就是那个“风流天子”乾隆。

第十一回,宝玉和熙凤去看望病重的可卿,宝玉正眼瞅着那《海棠春睡图》并那秦太虚写的“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的对联,不觉想起在这里睡晌觉梦到“太虚幻境”的事来。正自出神,听得秦氏说了这些话,如万箭攒心,那眼泪不知不觉就流下来了。

第十三回:宝玉……从梦中听见说秦氏死了,连忙翻身爬起来,只觉心中似戮了一刀的不忍,哇的一声,直奔出一口血来。

这两段描写,道出宝玉对可卿情感至深,宝玉眼见可卿病入膏肓,又说出一番凄凉之语,“如万箭攒心,那眼泪不知不觉就流下来了。”宝玉听到可卿病故的消息,竟急火攻心,口吐鲜血,可想可卿在宝玉心中是什么位置。脂批说[宝玉早已看定可继家务事者可卿也,今闻死了,大失所望。急火攻心,焉得不有此血?为玉一叹!]又说[如何自己说出来了?],更表明可卿与宝玉的关系非同一般。

宝玉看定唯可卿能继承家务事者,正是乾隆对高氏的期待。在乾隆心目中,除了富察皇后之外,高贵妃就是他的最爱了。每年在宫中的家宴位次,高贵妃和富察皇后都是头桌宴,分坐在乾隆皇帝两旁的东西首位。在乾隆帝的《心写治平》图中,只有乾隆帝、富察皇后和高贵妃三人是乾隆元年郎世宁亲笔所画。此图中高贵妃和乾隆皇帝、富察皇后一样身着明黄龙袍,按例贵妃只能着金黄龙袍,太后、皇帝、皇后、皇贵妃级别才能使用明黄色。由此可见,高氏在乾隆心目中的位置和她在宫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乾隆是顺治的重孙子,那么,慧贤皇贵妃当然就是“重孙媳”。

小说中秦可卿无子女,高贵妃也无子女,乾隆帝把和亲王心爱的女儿赐给高贵妃抚养,并封为和硕和琬公主。公主典雅有度,与高贵妃母女情深。秦可卿的丫鬟宝珠在可卿死后自愿离开宁府,为可卿守灵;和硕和琬公主在高贵妃死后也离开皇宫,痴心为高贵妃守灵一年。宝珠暗示的就是和硕和琬公主对高贵妃的深厚感情。

第十三回,秦可卿临死前托梦王熙凤,俩人在梦中有一段对话,这段对话实际上是慧贤皇贵妃对乌喇那拉氏的警告,有着极深的隐意。

王熙凤在睡梦中恍惚看见秦可卿走进来,秦可卿说:“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可卿的话隐喻的是富察皇后不久就会去世,乌喇那拉氏的机会来了,她将晋为皇贵妃,并最终成为后宫之主皇后。这对那拉氏来说真如同“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

但是,秦可卿警告说:这一切“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诗书旧族了!”

秦可卿已料到王熙凤的结局,劝熙凤早做准备,为自己留条后路:“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於此。……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这段描写,暗示的是王熙凤即乌喇那拉氏的结局。

秦可卿托梦给王熙凤的寓意是:乌喇那拉氏在富察皇后去世后,有机会登上皇后宝座,但这一切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但乌喇那拉氏却错误的估计形势,她以为皇后一死,自己的机会来了,可她忘了富察皇后在乾隆心中的位置有多么重要,忘了可卿说的“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登高必跌重”的警言。在富察皇后去世前,乾隆已经失去两位心爱的女人,即哲悯皇贵妃和慧贤皇贵妃;而富察皇后的不幸离世,彻底摧垮了乾隆的情感世界,在他眼里,还有谁能和富察皇后以及慧贤皇贵妃相比呢?

秦可卿最后对王熙凤说:“我与婶子好了一场,临别赠你两句话,须要记着。

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富察皇后在春天的三月永远的去了,在乾隆心里造成巨大的伤痛,所以,千万别到皇上面前争宠,那只能是自寻烦恼,还是各自寻找妥善的退路吧。

这是慧贤皇贵妃对那拉氏的最后忠告。可惜,那拉氏执迷不悟,终于落了个“树倒猢狲散”的悲惨结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