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历代王朝更迭 > 第139章战争天平的趋向

历代王朝更迭 第139章战争天平的趋向

作者:汤加盐大伯伯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33:11 来源:笔趣阁

廉颇最擅长的战术,并不是如何进攻,而是如何防守。在冯亭兵败退到长平关处之时,正好遇见了廉颇来援救的大军。于是,廉颇便顺势在来路的金门山附近构筑防线。这道防线以营垒为基础,呈列星状分散驻扎。廉颇将赵军精锐拨了一万给冯亭,让他驻守光狼城(康营)。西鄣城由大将盖同率领一万大军守备,东鄣城则交给了领兵一万的盖负守备。这三人都堪称良将,镇守一方绝对不成问题。

只可惜赵军阵营中的新任裨将赵茄,却是个贪功冒进之人。关于这个人,历史上的资料很稀缺,但是可以知晓的是,他对当时秦军和赵军的时局并没有全面的把握。

自公元前265年以来,秦军在“远交近攻”外交政策的指导下,对韩国进行了一系列的进攻。韩国的少曲(今河南济源东北)、高平(今济源南)、径城(今山西曲沃东北)、南阳(今河南南阳)、野王(今河南博爱县)都被秦国占领。自此,秦国完成了对韩国的战略分割,切断了其以都城新郑为中心的本土地带和战略要地上党之间的联系。自此,秦军可谓一石三鸟,既能够将韩国一分为二,将上党地区彻底的孤立;也能够削弱韩军,扫清秦军东进的壁障;更能够抢占太行山地区的战略重地、军事要点,在地利上占尽优势,进而更大范围的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和冯亭不同的是,韩桓惠王并不想和秦军发生正面的冲击,因为他知道韩军绝对抵挡不住秦军的猛烈攻势。于是,韩桓惠王便选择了遣送使者前去秦国请和。其实,和战的结局对于秦国而言已经不重要了,只要能够稳住韩国,让秦国全力对付赵军就行了。为此,秦国还不惜许韩国以重利,直至攻克上党地区。自此,秦军完成了对赵军的军事围困,同时秦国也完成了对赵国的外交围困。

但是赵茄不仅不了解当时赵国面临的国际局势,连战争中赵军面临的局势也不了解。赵茄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决定先搞清楚秦**队的态势如何。这一日,赵茄率领5000赵军前去打探秦军情况,竟然让他碰巧遇见了没带多少兵马的将领司马梗。

司马梗何许人也?史书虽然对司马梗着墨不多,但与其有关联的另外两个人,只要提起来,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个是秦国占领蜀中的大将司马错;另一个则是后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写成史家圣经《史记》的司马迁。前者是司马梗的父亲,而后者就是司马梗的子孙。司马迁是西汉人物,对司马梗自然构不成任何影响,但是司马错对于司马梗却有很深的影响。“虎父无犬子”,司马梗在战术上有其父风范,也是秦军的猛将之一。

赵茄见到司马梗后,马上率领5000雄兵直接扑杀了过去。岂料司马梗虽然没有多少兵力,战斗意志却极为顽强。“强将手下无弱兵”,司马梗区区千余兵马,硬是将赵茄的5000兵马牵制得无法动弹。不久,秦军的援兵便到了,这率军的正是另一员猛将张唐。猝不及防之下,赵茄顿时慌了手脚,司马梗见机,将其一刀斩落马下。赵军见主将被杀,顿时四散奔逃。司马梗并没有追击,因为他知道,赵茄之死已经宣告了秦军和赵军的强弱,甚至还很有可能让赵军出来还击。

但廉颇非同常人,见赵茄兵败被杀,心中虽然很是震惊,脸上却丝毫没有表现出来,更没有意气用事,率部还击。他反而营造壁垒,依旧坚守不出。

但是,秦军太强大了。就在廉颇以为自己的防线固若金汤之时,东鄣城的盖负兵败而走。西鄣城的盖同也没有抵挡多久,很快失去了西鄣城。只有冯亭抵挡得稍微久一些,但是最终还是免不了丧师失地的结局。廉颇再一次展现了其沉稳、睿智的作战风格,在这几路人马都兵败之时,廉颇依然坚守不出,并下了死命令:谁敢擅自出战,即使打败了秦军,也定斩不饶。

这时的王龁大军,就在距赵军十公里之外的地方,听闻赵军竟然坚守不出,便迅速率部前去金门山,距赵军四五里位置时派遣人马前去金门山城池处叫阵,希望能够引赵军出来,与其决战。岂料廉颇依然不为所动,一连三次,秦军都无功而返。无奈之下,秦军只能另思良策。

恰好这时偏将王陵进入中军大帐,王龁一见,忙将自己的思虑说了出来,并向他咨询破敌的计策。这王陵虽然在作战之时,并不显得多么的骁勇,但是脑子却很灵活,在王龁的军中,算得上是智囊般的人物。见王龁问自己对策,王陵当即把自己早就准备好的计策献了出来。原来,在此之前,王陵就对金门山一带的地形进行了考察,他发现赵军所需水源竟然全部取自金门山下的阳谷涧溪流水,只要秦军切断了赵军的水源,到时不用秦军前去挑战,赵军就会乱成一团。到时赵军要么撤退,要么和秦军决战。

当年的晋阳之战,智伯截水攻取晋阳,和今天的一幕何其相似!战争的结果,又会是怎样的呢?王龁在思考这个问题。他采纳了王陵的建议,将手下千余人马派出截水去了。而廉颇在数月之前,就已经在想这个问题,因此,到了金门山下筑营垒之时,便下令让人掘地取水。如此,王龁、王陵的计策只能宣告无效。

如此这般,一晃三年过去。

赵军和秦军在长平形成了长期对峙的态势,这时掌握长平地区的地形,对于战争的成败至关重要。这就是所谓的:“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秦赵双方都懂得这个道理,因此他们派遣出许多人马前去了解和探查敌情之时,顺便将地形情况也做了深入的了解。

今天历史上著名战役长平之战的发生地,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其具体位置也只能依据历史记载和考古资料一探究竟。很多资料都表明,战国时期的长平,就是今天高平市西北长平村。当然,这只是个狭义的范围。广义的长平应该包括了今天高平城乡的全部境域。因为秦赵双方后来在此地集结的兵力达到了百万之众。战略前线、战略缓冲加上战略纵深,前后起码有数百里之遥。据考证,长平之战的主战场,就是包含长平村为中心的丹河两岸东西10千米、南北30千米的狭长地带。

廉颇选择在长平设防,一来是上党失守,赵军被逼无奈的选择;二来也是廉颇自己深思熟虑以及与众将领商议的结果。

在此之前,秦军已经占领了魏国的河东地区,并且以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为中心构筑了防线:不仅如此,秦军还在以野王为中心的地带构筑了另一道防线,进而形成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势态。退守自然不必说,秦军如果进攻,其兵锋所指主要是两个方向,一个是攻占上党地区(已经实现),第二个就是兵临城下,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秦军要攻取邯郸,只有从长平出发,才能够最大地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同时也能缩短行军时间。兵贵神速,秦军自然不会忽略这一战略捷径。但赵军中不乏谋略和见识的将领,对此地的战略地位自不会忽略,他们必定会在此地严防死守。所以一场恶战是难以避免的。

廉颇便是赵军中有见识的将领之一,对于长平的战略地位,自然心知肚明。所以廉颇的那支精锐之师,即使没有经历上党的败绩,也会分兵在此地固守,以待时变。当然长平本身的战略位置、地理优势也决定了其重要性,这也决定了秦赵双方必然会对其展开激烈的争夺。

长平之地,总面积相当于如今一个普通的乡镇。秦军如果占领了此地,并在此地扎营驻寨,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强其战略缓冲,到时大营之巩固,六国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军队能够攻破。这不仅仅因为长平是个狭长的矩形盆地,还因为长平在东部、西部和北部三面环上的同时,西北向东南还有明显的倾斜,是个易守难攻之地。

长平境内有一条丹河和地势平行而走,它能够解决军队至关重要的水源问题。丹河有五大支流,即许河、小东仓河、东仓河、东大河、永禄河,它们构成了一个水网,遍布整个长平境地。长平以山地为主,任何一方军队占领了此地区,就能够借助山地进行伏击和掩藏,借助丘陵进行攻击和快速回防,借助平原河流进行粮草辎重的调度。如此,只要夺取了长平,进而巩固其防卫,就能够在敌人攻来之时,处于长期的对峙状态,只要不出意外,敌人必定会被拖垮,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廉颇正是认识到了长平的地理优势,才带着从邯郸来援助上党的20万大军在此设防。战场上的经验是弥足珍贵的,廉颇虽然已经是个老将,但是经过无数次血与火的洗礼,他的战略智慧远远高于一般将领。这也正是为何廉颇能够最终名列战国名将之一的原因所在。

廉颇在盖负、盖同和冯亭都兵败之后,马上加固了以丹河为依托的防线。如此,赵军有了水宽谷深的丹河作为屏障,更有大粮山和韩王山两大军事制高点。虽然整个战争的主动权已经掌握在秦军的手中,但是凭借着长平之地的地理优势,赵军也掌握了秦军不及的优势。只要秦军胆敢进犯,赵军立马就能发现,进而凭借险要死守。任秦军战力如何强劲,谋略如何高明,也不会将赵军打败。

秦军也认识到了这些,所以他们一直在寻求和赵军决战的机会,但对赵军的“以守为战”的作战策略实在无能为力。

如果战争照此发展下去,双方的这一场对峙本来应该是赵军完胜的。但客观事实却是,赵国国力明显弱于秦国。特别是商鞅变法以来,秦国的国力可谓与日俱增,军队的战力也是蒸蒸日上。而反观当日的赵国,除了军队实力还可堪与秦国一比之外,其他方面就远远不如了。秦国可堪大任的良将,除了白起、王龁等人,还有司马错之后司马梗以及名将王翦。而赵国则只能派出垂垂老矣的廉颇。赵奢死后,其子赵括只是个纸上谈兵之人。其他将领独当一面尚且吃力,更别谈主掌一场战争的胜负了。其实,如果赵国能够一直信任和重用廉颇,赵军或许能够抵御秦军更长的一段时间,但是战争的天平似乎总乐于偏向大势所趋的一方。

而秦国的大势所趋早有征兆。比如,奇才范雎辗转来到秦国,为其制定了当时秦国最为可取的外交政治策略;又比如,白起从一名小小的士兵逐渐崛起,并在魏冉集团倒台之后独善其身,掌控秦军的军事大权,并在一次又一次战役中所向披靡;再比如,秦昭襄王在军事上独具慧眼的战略眼光,在人才上的选贤任能,在政治上的老谋深算等。

这一次,赵军之败,就是这三个人合力的结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