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历代王朝更迭 > 第107章第二战场的开拓

历代王朝更迭 第107章第二战场的开拓

作者:汤加盐大伯伯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33:11 来源:笔趣阁

西域,历来是汉族与匈奴的第二战场。早在汉朝张骞出使西域之前,匈奴就已经在西域建立势力,并设有西域总督(撞仆都尉),驻扎在焉耆一带,管辖西域诸国。可见那一时期匈奴所掌控的区域范围已经是极大的了。

汉武帝时期推行了一系列扩张政策使得大汉王朝声威远震,特别是张骞通西域后,汉使开始在西域各国间往来不绝,并屯田渠犁。汉匈关系愈发复杂,二者在西域展开了拉锯战,你来我往,此消彼长。

汉匈的强弱关系也很明显地体现在西域各国对待使者的态度上,匈奴强盛时,所有匈奴使节到西域,一切费用,都由所在王国供应。汉朝出于弱势时,其使节在西域的一饮一食,却要用钱购买,这让汉朝情何以堪?再加上各国在匈奴的压力下,往往截杀汉朝使节,遂使汉朝终于发动一连串报复性的战争。

傅介子是北地(今甘肃庆阳西北)人。昭帝登基、霍光辅政之时,面对西域龟兹、楼兰均联合匈奴杀汉使官、掠劫财物的现状,傅介子遂要求出使大宛,汉昭帝和霍光准许了他的请求,并让他路过楼兰和龟兹时,责备两国国王背叛汉朝,杀害汉朝官员和使者的行为。到达西域之后,傅介子以汉帝诏令责问楼兰、龟兹,并杀死匈奴使者,返朝后被任为平乐监。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又奉命以赏赐为名,携带黄金锦绣至楼兰,于宴席中斩杀楼兰王,另立在汉楼兰质子为王。以功封义阳侯。最后,还由汉朝向其送去一位宫女做新王的王后。傅介子以百人入虏廷,取番王首级如拾芥,其过人的胆略和高超的智谋为世人所推崇,至上世纪五十年代仍然在其故乡有“傅家巷”流传,可惜后来被拆毁。

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汉朝与乌孙王国(吉尔吉斯伊什提克城)最终达成一致,决意联合出兵,夹攻匈奴,企图使匈奴在两面作战的苦境中崩溃。其中,汉朝派遣了田广明等五位大将,发铁骑十六万余兵马,分别自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西河(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南)、张掖(今甘肃张掖)、五原(今内蒙古包头)、酒泉(今甘肃酒泉)五路出兵。乌孙王国方面,则派遣校尉常惠前往,节制乌孙骑兵五万余,与汉军东西并进,形成一个巨大的钳形攻势,夹击匈奴。

匈奴得到消息,立刻做大规模紧急撤退。以致汉朝声势浩大的五路大军,深入沙漠一千余公里,仍捕捉不到敌人主力。惊惶西逃的匈奴主力,竟然恰遇乌孙兵,一场激战后大败而归,乌孙俘虏匈奴亲王以下四万余人,常惠也因此被封为长罗侯。第二年冬,匈奴不甘心自己竟然败在曾被自己奴役的小国手中,遂率领大军袭击乌孙,然而天不佑匈奴,待得大军行至半途,却遇大雪,生还者不及十分之一。乌孙、乌桓与丁令等闻讯,急忙调集大军乘势攻击,匈奴“国人亡十分之三,畜亡十分之五,国力大为削弱也。”

自此不久,汉军三千骑北击匈奴,都能捕得几千匈人而还,匈奴亦不敢报复,遂产生了与汉朝和亲的意图。这次胜利不仅是武帝以来坚决执行联乌击匈政策结出的硕果,更是张骞断匈奴右臂的西进政策在半世纪之后显出的功效。从这一点而言,张骞敏锐的眼光能远瞻到六十年之后,这样的智谋表明他不仅是伟大的探险家,更是伟大的政治家。自此,匈奴更加衰弱,此消彼长之下,汉朝更加强盛,也就直接决定了西域诸方的局势,大部分国家从此就归附于大汉朝麾下。

位于天山以北的面积广袤的车师王国(新疆吉木萨尔),是汉朝前往乌孙王国的要道之一。车师国王乌贵娶了匈奴的公主,所以跟匈奴结盟,继续遮杀汉朝使节。

宣帝地节三年(公元前67年),汉朝在渠犁王国的屯垦长官郑吉在汉宣帝的授意下,率领屯垦兵团一千五百人,同时调发各**队,集结一万余人,攻击车师,不久便将其军队打得溃不成军。匈奴派兵来助阵,郑吉领兵迎击,两军遭遇,匈奴竟害怕退去。乌贵自知不能抵抗,但投降又恐惧匈奴报复。两难之下,乌贵索性放弃王位,向西投奔乌孙王国。汉朝就把车师国民东迁到交河城(新疆吐鲁番),而在车师故地屯垦,并派遣三百汉兵屯驻车师。宣帝元康元年(公元前65年),南道的莎车王弟呼屠徵,杀了亲汉国王万年。

万年何以会被其王弟呼屠徵杀害呢?

这涉及西域各国与汉朝和亲的公主地位。无可厚非,当时的冲国和亲公主,虽然可能是汉朝皇宫的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宫女,但是到了西域,却成了西汉帝国的象征,可想而知其地位的高贵和显赫。

刘细君作为西汉的第一位进驻西域的公主,嫁给了乌孙王岑娶。及至刘细君逝世,汉朝再将另一位公主刘解忧嫁给继任的乌孙王翁归靡,生了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一个女儿嫁给龟兹王绛宾,绛宾亦深以当大汉的外孙女婿为荣。汉朝公主还有一位侍婢冯氏,嫁给乌孙王国大将,她是历史上被誉为最美丽而且最成功的女政治家之一,经常代表公主和汉朝政府,出使西域各国,调解纠纷,各国对她有崇高的尊敬。

公元前65年,龟兹王绛宾夫妇为了加强汉朝和龟兹的关系,一同到长安晋见大汉宣帝刘询,刘询为其忠诚,感动万分,赐予了他们大量的钱财。等到绛宾夫妇返回西域,隆重的队伍让各国都羡慕不已,连远在西域西陲的莎车王国(新疆莎车)也心向往之。因此,在此之后莎车国就百般与汉朝使者交好,希望得到汉朝的大力支持,莎车国国王死后,没有子女,为倚仗大汉国威,就迎立刘解忧最小的儿子万年当国王。想不到万年是一个不成才的流氓,使国人大大地失望。故王的弟弟呼屠徵就把万年杀掉,自己继位。

与此同时,呼屠徵还杀掉了汉使奚充国,还煽动南道诸国叛离大汉,南道因此阻断不通,大汉震动,因为他不仅杀死了汉朝在西域的象征,更是直接侵害了大汉在西域的战略利益。于是,汉宣帝决意让汉朝在西域的使者,严厉地打击呼屠徵。

当此之时,大将郑吉还在北道屯垦区,恰奉宣帝派遣冯奉世正出使大宛途中。冯奉世果断行动,在郑吉的支持下,冯奉世以大汉使者的名义,征发西域诸国兵一万五千余人,进攻莎车,不久便打下了都城,平定了南道,并把惊惧自杀的呼屠徵首级一路传送到长安。冯奉世顺势进驻大宛国,国王畏惧大汉天威,对他尤其礼敬,冯奉世更因此还得到该国名马“象龙”,带回了长安,汉宣帝大悦。

可惜,郑吉在北方的屯垦区大大地威胁了匈奴的利益,因为此前匈奴和汉朝都是以天山南北为界限,分开治理的。此次汉军深入到匈奴势力范围内,匈奴便不断派兵骚扰。三年后,汉朝认为在天山以北不可能保持据点,便把屯垦区撤销,退回天山以南,与渠犁王国的屯垦区合并。

此屯垦区虽然不复,但天山以北郑吉所部的中心交河城,并没有就此损坏,被称为车师前王国,故地则称车师后王国,而且对于天上北麓的控制,因为不需要担心匈奴的骚扰,遂变得更为方便。

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匈奴日逐王先贤掸,仰慕汉朝天威,遂带着数万人投降大汉,宣帝特派郑吉,发渠犁、龟兹诸国兵五万,前往迎降,一直护送至京师长安,路上有逃亡者,即斩杀。郑吉破车师,降日逐王,声威大震西域,宣帝乃拜之为西域都护,封安远侯,兼护车师以西北道诸国。郑吉遂在西域中心,大汉政府任命郑吉担任首位西域都护,都护府设在乌垒王国(今新疆轮台东北),并修筑乌垒城,距阳关两千七百余里,统领天山南北,大汉号令得以正式颁行于辽阔广大的西域地区。

西域都护的设置,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大事件。从此之后,汉匈相斗七十余年,东自车师、鄯善,西抵乌孙、大宛,西域诸国尽归大汉之列,匈奴在对汉的交锋中,则处于弱势。

有人评论道:“张骞之始,郑吉之终,汉武之愿,汉宣实现。”

大汉在西域势力,不断增强,连一向强势的匈奴也不得不甘拜下风,不敢再与汉争锋西域,以前设置的僮仆都尉,也在形同虚设之后,被废除了,从此以后,天山南北广袤之土,雄阔之地,终属大汉之域。

经过不断的和亲、战争等出色的外交政策,汉朝在天山南麓的统治逐渐巩固,匈奴对于汉朝的压力也有所降低,使得汉朝得以将触角一度伸到了天山以北的匈奴控制地区。

匈奴在经历了西域的沉重失败之后,其颓败的趋势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匈奴为了巩固自己在西域的势力,与汉朝军队在天山南北展开了生死角逐,然而,匈奴没有料到,自己没有被强大的汉军击败,却在曾经的弹丸小国、自己的附庸乌孙王国的迎头痛击下,兵败如山。匈奴本希望东西两面同时进军,可以花开双朵,皆大欢喜,及至西域的失败,他们不得不将目光重新锁定在东方。因为此时的西域,已经逐渐被汉朝铸炼得如铁桶一般,匈奴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在天山北麓地区不断袭扰,同时构筑一定的防线,防止汉军的乘胜追击。

毫无疑问,匈奴的做法是行之有效的,汉朝军队其实并不想在这时候彻底地打垮匈奴,因为他们找不到一个理由,可以允许汉王朝以举国之力去霸占一个贫瘠的草原荒漠构成的大陆。而且匈奴此时还是很强势,汉朝军队和西域联军的攻击,并没有伤害他们的元气。马上民族灵活机动的性能,使得过去吃过无数次亏的汉朝军队不敢轻举妄动。即便如此,匈奴竟然也未能够挽回颓势。它在东方的战争中,被新兴的乌桓部落(内蒙古西辽河上游)击败,国势日渐萎缩。国势衰微,单于的权威也日渐下降,国人对此怨声载道,又加上此时在位的单于暴虐好杀,更促使危机加重,匈奴帝国陷入了即将四分五裂的困境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