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历代王朝更迭 > 第118章进退维谷

历代王朝更迭 第118章进退维谷

作者:汤加盐大伯伯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33:11 来源:笔趣阁

王融前来,名为乞求仪仗队,实际想趁机敲淳于长一竹杠。淳于长脑子一转,当即笑嘻嘻地牵着王融的手,一起走进内堂。王融年纪轻尚未在官场历练,对于淳于长的举动好不纳闷。淳于长扶王融坐好,马上搬出金银珠宝,只见那些财宝如一座大山般堆在桌上。

淳于长心想,只要能用金钱请王立向刘骜美言几句,也许能够留在长安。俗语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能留在长安,淳于长的作秀总有一天能发挥功效;如果被贬回封地,即使作秀功夫天下第一,也是徒有其技无处施展。淳于长偷眼瞧着王融这根救命稻草,只见王融看着财宝眉开眼笑。见王融中计,淳于长不容他三思,命人包起桌上金银送给王融。贪婪是会遗传的。即使不会遗传,王融也在王立的言传身教下耳濡目染学会了几分。王融带上金钱立刻坐上马车,飞驰回家。

没想到王融一竹杠就敲回那么多金银,王立十分高兴。王融将淳于长的嘱托说了,王立马上写封奏书,言辞恳恳,请求刘骜留淳于长在长安。

看王立的奏书后,刘骜百思不得其解。这一对生死冤家突然和好了,他一点风声都没听到。南郡土地一事,王立恨淳于长入骨,巴不得将淳于长生吞活剥。淳于长被贬,王立应该高兴,而非奏请留他在长安。官员之间的私下联系本来就是皇帝所忌惮的,现如今这对仇敌突然握手言和,让刘鹜不得不小心谨慎。为了自己的安全,刘骜命有司查报此事。

在刘骜时代,长安的官员中并无厉害之人,民风尚算淳朴。有司调查起来毫不费力,很快就知道王融曾向淳于长索取贿赂。刘骜想顺藤摸瓜,命人抓捕王融审问。王立听说刘骜发怒欲捕王融,他担心王融供出自己,心一狠就将亲儿子王融逼自杀了。

为了一件小小的受贿案,竟然有人自杀。出人命了,刘骜更加关心此事。不是出于爱惜人命的慈悲心理,而是关心事件背后的阴谋。自王政君为后,王氏集团就是长安最强大的外戚势力。外戚专政深深伤害了大汉的心灵,大汉君王时常警惕外戚作怪。

淳于长听说王融自杀,害怕事情越闹越大马上溜走。刘骜决定,此事必须查个水落石出。平素只知道风流快活的皇帝突然发话办正事,有司勤勤恳恳,追回淳于长,关押大牢候审。刘骜不喜欢杀人也不喜欢整人,他只想将事情弄清楚。平素和善的刘骜发怒,顿时将淳于长吓傻了。淳于长立刻将贿赂王立父子之事说了。

古语说“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这样的人才沉稳。淳于长容貌生得颇为出色,没受到过大惊吓,他不知道沉稳为何物。看见凶神恶煞的有司凶神,淳于长顿时吓破了胆。他将诈骗许皇后,调戏许皇后,答应扶持许皇后为左皇后的事都说了。王莽向王根进言时,只说淳于长通奸许孊和诈骗许皇后,并不知道其中细节。

调戏皇后就是惑乱后宫,刘骜对心爱的淳于长不再手软,当即命人斩了他。许皇后本来就受冷落,既然她想伸伸头,想吹吹风,刘骜就成全她。刘骜命孔光持节,前往看望许皇后。看望是假,孔光一去,自然领了赐死许皇后的命令。许皇后很听话,孔光走后,服毒自杀。既然是冷人,就不要凑热闹,否则不被烧死,必被烤化。

连杀两人的刘骜,已经承受不住这样的杀戮。丞相翟方进出身低微,勤奋好学,深谙察言观色之术,见王立不能全身而退,立刻上书弹劾王立,奏请逮捕王立。刘骜不喜欢关押人,他喜欢踢人屁股,将他们踢回封地。王立很幸运,刘骜没深究,只将他和他的党羽踢回封地。王姓“五侯”,有的死了,有的走了,长安如暴风雨之后的海面,有点安静。

长安原本可以安静的,可是刘骜只懂男女之事,不懂政治。眼见王氏集团就要灭了,刘骜偏偏将大司马之位拱手送给王莽。公元前8年,十一月,时年三十八岁的王莽被封为大司马。当上大司马后,王莽一如往昔,不但不骄傲,反而越发谦卑。身居高位,内孝外贤,行止有礼,路人有口皆碑,交口称誉王莽。想当年,萧何功高盖主,刘邦嫉妒之心大作,差点将萧何弄死了。而如今,面对名声如日中天的王莽,刘骜只想躺在温柔乡,不禁让人感叹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踢走了王立,迎进王莽,长安似乎很平静。

“燕啄皇孙,知汉祚之将尽。”这是骆宾王《讨武瞾檄》里的名言。“汉祚将尽”还好理解,什么是“燕啄皇孙”呢?原来,赵氏姐妹进宫后,侍宠骄奢。渐渐的,她们姊妹二人成了后宫的掌权者。起初,一名姓曹的宫女为刘骜生了一个儿子,他姐妹将曹氏母子害死;后来,一位姓许的美人为刘骜生了一个儿子,刘骜竟然眼睁睁看着儿子被赵氏姐妹闭气而死。刘骜宠幸赵氏姐妹,致使自己无后,应了长安燕啄王孙的民谣。

三月十八,刘骜暴毙。三月十七晚上,刘骜还在赵合德怀中,两人恩恩爱爱,次日一大清早却人鬼殊途,好不令人伤心。

赵氏两姐妹恃宠惑乱后宫,致使刘骜一个孩子都没留下来,王太后对此十分痛恨。如今,刘骜已死,赵氏姐妹的靠山倒了,在权力过渡期间执掌大权的王太后自然不会放过这对姐妹。

刘骜暴死,王太后匆匆掌权。赵氏姐妹令王太后没有孙子,王太后就要她们不得好死。王太后命孔光立刻接任丞相一职,联合王莽,共同调查刘骜之死。王太后调查刘骜之死,旨在杀了赵氏姐妹。刘骜暴死于赵合德闺房之中,赵合德无论如何都脱不了干系。不出王太后所料,孔光和王莽刚刚开始调查,赵合德就畏罪自杀。赵合德之死并没有解决问题,调查仍在继续。

皇权过渡时期,乖巧的过继孙子任由王太后体验掌权人的滋味。直到四月八日刘欣才宣布登基。时年十九岁的刘欣就这样坐上了高高在上的皇位,不过皇帝的位置对于他而言并不意味着无限风光。按汉朝规矩,刘欣一旦过继给刘骜当儿子,就要和他的生身父母脱离关系。然而,刘欣的生祖母傅昭仪极富手段。她不仅养大了刘欣,还贿赂长安贵人如赵氏姐妹等,帮助刘欣取得太子之位。可以说,刘欣与傅昭仪的关系,就像李密与他祖母的关系:没有傅昭仪,就没有当上皇帝的刘欣。

刘欣登基称帝,也将他定陶的老家一起搬来。十九岁的刘欣光是与王太后家族搞好关系已经非常艰难,再加上两大家族相斗,他注定左右为难。活着就是痛苦,生命的负担太沉重了,他举步维艰。

刘欣称帝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封赏。他封王政君为太皇太后,封美人赵飞燕为皇太后,封他的准妻子、祖母傅昭仪堂弟的女儿为傅皇后。刘欣娶傅皇后,全是傅昭仪安排的,这个事实就证明傅昭仪很有心计,非常厉害。

选立太子之时,朝中上下所有人都觉着刘欣更适合,因为能说得上话的人都收了傅昭仪的贿赂。刘欣当上皇帝后,王太皇太后突然发现刘欣的外戚势力很大,仅傅昭仪就是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王政君以太皇太后的身份自居,不屑于跟傅昭仪较劲。然而,傅昭仪看见孙子刘欣坐稳皇位后,不免想一偿所愿,飞上枝头当凤凰。

傅昭仪的身份低,她无法一飞冲天。不过她认定了这样的目标,全然不顾这样做的后果。掌权的滋味人人想尝试,英布曾经也想尝当皇帝的滋味,最后只落得身首异处。

论玩心计,王政君不是傅昭仪的对手,傅昭仪最会利用人类的感情欺骗对手的理智。刘欣被立为太子后,刘骜拒绝傅昭仪和丁姬前往看望刘欣。刘骜觉得时间最是无情,不见的日子久了感情自会生疏。刘骜不愧是风流致死的高人,懂得日久生情。王太后深怀慈爱之心,允许傅昭仪和丁姬每十天看望一次刘欣。亲情不比爱情,他们相见得如此频繁,其中必有阴谋。

女人都有一点注重名号,不像男人看重实际,傅昭仪更是爱封号爱到狂。然而就是这名号使得傅昭仪、丁姬和刘欣在阴曹地府相聚。傅昭仪和丁姬天天缠住刘欣,就像刘欣小时缠住傅昭仪一样,天天问刘欣,她俩应该住哪里。应该住哪里,这是一语双关句,暗含着对她俩名号的期盼。

生祖母如此相问,刘欣心中一酸,马上招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开会,商议安排傅昭仪和丁姬的住处。刘欣招人开会,却没招大司马王莽。这就说明傅丁二人多么让他难为情。招朝廷要员开会,大司马王莽不到,这是一个多么畸形的会议。刘欣这个皇帝注定一辈子在两个家族的夹缝中生长。

在说傅昭仪和丁姬名号册立之事,不得不提一个人——何武。何武是蜀郡郫县(今四川郫县)人,他知道大汉的丞相一代不如一代,上书奏请刘骜恢复古代三公制度。刘骜不懂改革,想都不想就下旨通过。如果贾谊生在刘骜的时代,他就不会郁闷而死。

古代三公指:丞相、大司马、大司空。大司马对应太尉,大司空对应御史大夫,丞相还是丞相。何武上书改革,其实什么都没有改,只不过换了一下名字而已。与贾谊相比,何武就是欺世盗名之辈。也因此何武被提拔做了官。

开会的时候,孔光发现大司马缺席了,他立刻嗅到其中的火药味。当初朝臣全都同意选立刘欣为太子,孔光力排众议,拒绝选择刘欣。孔光觉得,选立刘欣,无疑是引狼入室,因为傅昭仪生性如狼,诡计多端。孔光以周勃迎立刘恒为例,主张迎立一位外戚势力单弱的皇帝。众人皆醉,孔光的声音听起来又单调又好笑,选立刘欣为太子的大潮不可阻挡。刘欣称帝后,孔光害怕傅昭仪发展一支傅氏外戚,与王政君的王氏外戚分庭抗礼,最终会卷入派系之争的旋涡。孔光知道,现在是自己再一次站出来的时候。他遗传了祖上孔子的正直之气,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害怕天空出现两个太阳,孔光极力阻止第二个太阳的升起。傅昭仪这个太阳就要升起了,孔光不能将她灭掉,只能将她转化为月亮。孔光提议另造宫殿给傅丁二人居住,他想隔断傅丁二人与刘欣的联系,让她们不能干政。

大家都是玩政治的,即使不会政治,也懂心计。孔光话刚出口,谁都知道他打什么主意。刘欣面有难色,因为他害怕傅丁二人责怪。谁都知道如果傅丁二人不想跟他住在一起,根本不会向刘欣开口。她们开口,自然是希望跟刘欣住在一起。刘欣明白孔光的心意,就是不敢点头。

假改革家何武见刘欣脸有难色,提议让傅丁二人住在北宫。北宫是个好地方,不仅紧挨未央宫,还有直通未央宫的紫房复道。历史对傅太后真的很好,居然为她留有这么一个得天独厚的宫殿。遇此大好消息,傅丁二人火速搬往北宫,以逃避战乱的速度住进北宫。

北宫,傅太后来了;王政君,傅昭仪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