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历代王朝更迭 > 第26章刘邦入蜀

历代王朝更迭 第26章刘邦入蜀

作者:汤加盐大伯伯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9 05:34:34 来源:笔趣阁

接下来好好介绍一下陈平,这个汉朝开国元勋。

陈平,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出身贫寒,自幼酷爱读书,尤其喜欢黄老之学。古时候的风气,亲兄弟感情特别好,有道是“长兄如父”,当哥哥的真有担当,当兄弟的真拿哥哥当长辈。按说家里穷,一家老小就都得去干活挣饭吃。可是陈平的哥哥心疼弟弟,看陈平爱读书,就让他专心求学,家里所有的活,哥哥都包了。陈平的嫂子看着不高兴,就在一边说风凉话:“天天读那些文章有什么用,还不照样全家跟着吃糠咽菜!有这么个小叔,还不如没有!”陈平的哥哥一听这话,当时就把妻子休了。

哥哥本是出于爱护弟弟的一片真心,可是他这一休妻,却把陈平给坑了。虽然那时候休妻不讲究“七出”(即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口多言、盗窃,始于汉代,在唐代成为休妻法规),但是也不能凭一个“感情不和”的理由就可以离婚。乡亲们不知道做哥哥的为什么突如其来就休妻了,暗地里揣测,觉得必然是当媳妇的有大过错。什么大错呢?有人就猜:别是陈平和他嫂子通奸了吧?说着说着,猜测就说成了真事,舆论成真呢!群众的力量是强大的!陈平平白无故地背了个“通嫂”的恶名。

哥哥全力支持陈平,陈平也是不负众望,学习很用功,十里八村都出了名。但是因为陈平不事生产,家里又穷,还有“通嫂”的名声,乡里的人无论贫富贵贱,都不愿意把闺女嫁给他,陈平就一直没有娶妻。

当地有个富户叫张负,有个孙女先后嫁了五个丈夫,而五个丈夫都是成亲没多久,年纪轻轻就死了。大家就说这小寡妇命硬,克夫,没人敢娶。一个没人嫁,一个没人娶,陈平就动了心。张负也到陈平家考察了一番,发现陈平虽然穷,但是他家门前有不少车辙,也就是马车停留过的痕迹。现在有车是一种身价的标志,那时更甚,不是大富大贵的人家,没资格用车,也用不起车。陈平家门口车辙特别多,说明许多有地位、有名气的人总来拜访他。因此,张负认定陈平的未来不可限量,就做主把孙女嫁给他。

因为陈平当时穷得拿不出聘礼,张负还特地倒贴钱给孙女婿遮羞。张负也是个厚道人。孙女出嫁那天,他对孙女千叮咛万嘱咐,告诫孙女千万不要因为丈夫家里穷,就对丈夫慢待无礼,对大伯、大嫂要像对待父母一样。陈平有个有钱的好老丈人做后盾,交际越发地广了。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大泽乡起义爆发,姬咎被立为魏王。陈平觉得这是个光宗耀祖的好机会,辞别兄长赶奔临济投靠,随后又因为不得赏识,转投到项羽手下做谋土。项羽有个癖好,他非常喜欢自己的体格,欣赏的人也是那种膀大腰圆、威风凛凛的,最好是武将。陈平则是个美男子,细皮嫩肉,身体纤长。长成这样,项羽自然不待见他。郁郁不得志的陈平在鸿门宴上见到了刘邦,觉得这才是他应该追随的人。

陈平早有心归汉,此刻张良前来拜访,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张良一番试探之后,最终说出了来访的意图。陈平乍一听也皱眉,思考片刻后,说:“要让项羽放汉王回封地,本来容易,因为有范增在,所以才成了难题。既然这样,要救汉王就得首先把范增弄走,不然就绝无可能。这事你别管了,看我的吧!”

第二天,陈平求见项羽,给项羽献了一条妙计:“您不是讨厌怀王吗?您不如给怀王封个‘义帝’的尊号,以‘帝王当居上游’为由让怀王迁都到郴县(今湖南郴州),您占据彭城为都。这样,您不就可以逐渐名正言顺地号令天下了吗?”

陈平的这个建议正好对上了项羽的心思,真是个好主意!所以等到范增来拜见的时候,项羽迫不及待地把陈平的建议说了一遍,谎称是自己想出来的。范增听项羽说完,眼泪下来了:老天终于开眼,以项羽的脑袋终于也能想出一条妙计!他立即响应,甚至声言自己要亲自去办。此举正中陈平下怀。

当即,项羽便向诸侯宣布了决定,尊楚怀王为义帝,为其再加封一块地,将其送走。本来帝的地位大于王,但是对于熊心而言并非如此——项羽把他明升暗降,予以架空了。

人家都是帝封王,而我呢,是自己属下的王封自己的。其中之辛酸,谁人可知啊?

当时的诸将谁敢指责项羽不对?他们的老板就是项羽,众位诸侯也都纷纷点头:“项将军提议甚好,您做主就行了,我们全都赞成。”于是,楚后怀王成了义帝,国都被迁到郴县,彭城成了项羽的都城。

项羽宣布决定之后,范增就出发了。动身之前,范增一再叮嘱项羽:千万不能让刘邦回封地。项羽信誓旦旦地保证了一番。

等范增走远了,陈平又跑来见项羽说:“大王,这么下去不行。诸侯们都聚集咸阳,现在一共五六十万人马,每日耗费钱粮无数,老百姓负担不起不说,我们也得天天往里搭钱。不赶快让诸侯们回国,可就要出乱子啦!”

项羽一听,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马上下令让各路诸侯立即回国,远者限期十天动身,近者限期五天动身,即刻准备,不准耽搁;汉王暂留在咸阳,与楚王共商大事。

单独扣住刘邦,项羽此举完全在陈平的意料之中。在陈平的授意下,刘邦突然向项羽请第一卷灭秦兴汉,治国之路步履维艰11.66%

当即,项羽便向诸侯宣布了决定,尊楚怀王为义帝,为其再加封一块地,将其送走。本来帝的地位大于王,但是对于熊心而言并非如此——项羽把他明升暗降,予以架空了。诸将谁敢指责项羽不对?众诸侯都纷纷点头:“项将军提议甚好,您做主就行了,我们全都赞成。”于是,楚后怀王成了义帝,国都被迁到郴县,彭城成了项羽的都城。

项羽宣布决定之后,范增就出发了。动身之前,范增一再叮嘱项羽:千万不能让刘邦回封地。项羽信誓旦旦地保证了一番。

等范增走远了,陈平又跑来见项羽说:“大王,这么下去不行。诸侯们都聚集咸阳,现在一共五六十万人马,每日耗费钱粮无数,老百姓负担不起不说,我们也得天天往里搭钱。不赶快让诸侯们回国,可就要出乱子啦!”

项羽一听,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马上下令让各路诸侯立即回国,远者限期十天动身,近者限期五天动身,即刻准备,不准耽搁;汉王暂留在咸阳,与楚王共商大事。

单独扣住刘邦,项羽此举完全在陈平的意料之中。在陈平的授意下,刘邦突然向项羽请假,要求回故乡沛县省亲。项羽犹豫了。不让刘邦回去,是不近人情;让刘邦回去,又不知道刘邦此举有什么图谋。

这时张良站出来故意反对,说:“汉王回去,肯定是要接取家眷或者占据沛县称王。您不能让他回去,莫不如以巴蜀急需安定为由命他赶紧去汉中,同时派人去沛县取他的家眷做人质,让他不敢有异心。”

陈平也在一旁接道:“大王既然封刘邦为汉王,且已经布告天下,如果硬是不让他上任,恐怕不足以取信天下,造成恶劣影响。倒不如依张良的计策而行,既可以保全信用,又可以约束汉王。”

项羽想了又想,同意了,命令刘邦以国事为重,赶紧安抚巴蜀,省亲之事以后再说。

刘邦得了项羽的命令,唯恐夜长梦多,马上整顿队伍准备出发。当时刘邦原本有十万人马,但是被项羽使了手段分给别人,最后只剩三万,刘邦却不露声色,毫无怨言,使得天下豪杰刮目相看。诸侯中有数万人就因为觉得跟着刘邦比较有奔头,转投刘邦,愿意跟着他去汉中。

汉王元年(公元前206年)的四月,正是早春时节,刘邦率军赶赴汉中,张良一路相送,直送到汉中境内这才止步,君臣洒泪而别。临走的时候,张良叮嘱刘邦务必烧掉沿路走过的栈道。

栈道指的是沿悬崖峭壁修建的一种道路,又称阁道、复道。从关中至巴蜀,之间到处是横山断岭,无路可通。为了往来,于是古人便在悬崖绝壁上凿出孔洞,插入结实的木方,如同今天铁路上的枕木一样排列,再在木方上铺接木板,形成空中走廊,这就是栈道。这些栈道都是穷年累月才能铺好一段,一旦烧毁,没有三年五载难以修复。

张良让刘邦烧掉栈道,一是为了防止在刘邦还未站稳脚跟的时候,诸侯通过栈道前来袭击;二是为了向项羽表示自己没有重返中原的打算,使项羽放松对刘邦的警惕;三是为了减少将士的逃亡,没有返乡的坦途,除非艺高人胆大,不然谁敢翻山越岭地逃跑?

所以说,为了称王称霸,手底下没有一个谋士为你出谋划策,这是绝对不行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