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历代王朝更迭 > 第39章四方楚歌声!

历代王朝更迭 第39章四方楚歌声!

作者:汤加盐大伯伯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9 05:34:34 来源:笔趣阁

虞兮虞兮奈若何!

在汉楚双方的盟约订立之后,楚王项羽率先撤兵东还。眼见项羽信守约定,刘邦也开始安排撤军。然而对于张良和陈平而言,这盟约不过是几行字罢了。更何况,张良视韩王被杀之仇不共戴天。此刻的良机就在眼前,天予弗取,反受其祸!

于是两人当即建议刘邦背弃盟约,追击项羽。

汉高祖刘邦绝非善男信女。战争仅仅是战争,战争的性质向来由战胜者书写。譬如秦灭六国,对诸侯而言是残暴无道,但对华夏而言却是百利的大一统。在这巨大的诱惑面前,刘邦立马就同意了张良和陈平的建议。

汉高祖五年(公元202年),刘邦率领二十多万大军追杀项羽。同时,刘邦向韩信和彭越发出命令,让他们发倾国之兵赶到固陵(今河南太康)与他会师,合击项羽。

当带着兴奋和忐忑的心情打到固陵时,刘邦惊讶地发现,韩信和彭越并没有赶来!孤军作战的刘邦恐慌了。天大地大,人命最大。

得知刘邦背约而来的项羽火冒三丈,恨得咬牙切齿,立誓要杀刘邦而后快。第二天清晨,十万楚军悍然出动,向汉军发起猛攻,斩汉军两万余人。刘邦被打得狼狈逃窜,退至陈下(县名,今址不详),筑壁自守。

刘邦急得直转圈,焦作不安地对张良说:“子房啊!子房,你害苦我了。这些个诸侯不遵号令,我该怎么办哪!”

张良连忙安慰道:“大王,您别急。韩信被封为齐王,他清楚地知道这不是你心甘情愿的,心里自然有所猜疑。彭越在梁地打游击,为您立了许多功劳,但是因为当时姬豹还活着,你封彭越做魏相。现在姬豹已经死了,彭越还没当上王。况且,楚国都快要灭了,韩信和彭越的地盘却没有增加。所以,他们不肯来是当然的事。

我建议大王把从陈县以东到海滨一带地方给韩信,把睢阳以北到谷城的地方给彭越,他们要想得到这些封地,就得跟项羽交战,我们还怕他们不肯出力吗?这样一来,何惧楚军?大王如果能和他们共分天下,他们肯定马上前来。如果您不肯,形势就难以预料了。”

刘邦恍然大悟:“哦,原来他二人是打着这个主意啊。好!子房,我听你的,先许给他们!”嘴上答应着,刘邦心里却想着怎么跟韩信和彭越算总账的问题。

世间的险恶永远逼迫着人们做着自己最不想做的事。

刘邦依张良之计而行,韩信和彭越果然大为满意,忙不迭地率大军前来援助。在韩信和彭越行动的同时,刘邦的堂兄刘贾渡过淮水,成功利诱项羽的大司马(专司武职的最高长官)周殷叛变。周殷领兵清除了占据六县的楚军,迎接英布归来。刘邦当即封英布为淮南王,让他和刘贾、周殷等向东集结,会战项羽。

在刘邦的部署下,齐王韩信率齐军南下,占领楚都彭城和今天苏北、皖北、豫东等广大地区,兵锋直指楚军侧背,自东向西夹击项羽;彭越率数万梁军先南下,然后后西进,与刘邦军共同逼迫楚军;淮南王英布、刘贾、周殷率军数万自淮北出发,从西南方发动对楚地的进攻,先克寿春,再攻下城父;刘邦率本部人马二十余万,出固陵,由西向东进逼。五路大军,近七十万之众,由韩信居中调度,从西、北、西南、东北四面形成了对楚军的合围。面对这种不利局面,西楚霸王项羽被迫向垓下(在今安徽灵壁县东南)后撤。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在垓下这个高岗绝岩之地,项羽第一次尝到了被围困的滋味。诸侯将不可一世的项羽重重围困。刘邦自起兵以来,败绩无数,更没有大兵团作战经验。因为出身卑微,他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战略战术教育。韩信自从暗度陈仓,大小数十战,未闻败绩,堪称军中之胆,且极具军事天赋,战略战术水平一流。因此,刘邦让韩信担任作战总指挥,全权负责对项羽的最后一战。

韩信当仁不让,发出号令。通过对项羽的研究,韩信发现,项羽最善于打奇袭战、硬仗,不善于打阵地战、持久战。项羽其人,在战斗中的韬略相当匮乏,全凭气势。针对项羽的特点,韩信命令英布、刘贾、周殷军从南面将楚军出路全部封闭;命令彭越军从北封闭项羽可能逃脱的出路;韩信自己亲率三十万齐军,会同二十万汉军,进攻困守垓下的十万楚军,展开决战!

这时,项羽已经处于绝对劣势:西楚位于长江以北的全部土地已全部失陷,十万楚军成为绝对的孤军;楚军已经几个月粮草不足,士兵吃不饱饭,战马喂不饱草料,没有半点补给;相对于疲惫的楚军,诸侯联兵近七十万,士气高昂、体力充沛、粮草充足;决战之时已是数九隆冬,楚军刚从广武撤下来,大多穿着秋季的装备,不能抵抗寒冷;联军分五路有序推进,步步为营,没有留给楚军任何逃脱的可能;楚军此时离江东五郡路途遥远,即使冲破包围圈,也很难在汉军的追击下及时回到故土。

一切准备就绪,韩信率先向项羽发起攻击。项羽泰然不惧,率领楚军倾巢出动,直奔韩信中军杀来。在这种绝境中,与士兵拼杀,只能增加己方的消耗。项羽耗不起。他要用猛烈的进攻拔掉联军的指挥部,为逃脱制造机会。

面对楚军疯狂的进攻,韩信麾下的齐军根本抵挡不住。韩信立即命令主力后撤。韩信退得果断,项羽追得决绝。而在这紧要关头,刘邦麾下的汉军又从左右两翼杀了过来,援救韩信,迅速将冲在前面的楚军骑兵和落在后面的楚军步兵的联系切断,并对楚军步兵展开屠戮。

项羽见击杀韩信已不可能,急忙转身往回杀,试图援救步兵。就在这时,韩信立即命令大军停止撤退,转而追击项羽。面临前后夹击的项羽只好拼命杀回垓下。

在这场被称为“东方滑铁卢”的垓下之战中,楚军死亡四万,被俘两万,只剩四万随项羽退回大营。汉军伤亡更加惨重,死亡十几万,但是终归汉军威势大,仗着人多,欺负人少。事实就是如此残酷。

项羽退回垓下后,重新陷入了诸侯的重重包围中。

夜,深了。在清冷的夜色中,两军营内的篝火与天上的繁星呼应,点点闪耀。此刻饥饿的楚军将士围在篝火前,相拥取暖。

然而,前心是暖的,后背是冷的;脸是热的,心是凉的。很多人都在想:江东,我的家乡,我还能否活着回去见我的爹娘?

没有人说话,没有人走动,整个楚军大营除了偶尔走过巡逻的小队,就如同死一般的寂静。正在这时,汉军营里传来了楚歌声。

大家都知道,刘邦发迹于楚地,又占据了楚地,他的麾下有颇多楚人。当他们看见昔日的同乡被重重围困,又想起几年来倒在沙场上的同袍,也可能是有人授意,他们哼起了楚国的歌谣。

那幽咽的楚歌声,像利箭,像铜钩,射入楚军的胸膛,钩住了楚军的心房。悲怆的歌声里,楚军将士泪都流满面,遥望南方。那里有残破的茅草屋,那里有倚门而立的白发苍苍,那里有月光下缝补衣裳的娇柔,那里有衔着指头的稚嫩。

为了谁的霸业,为了谁的江山,为了谁的**,为了谁的梦想,他们就要客死他乡吗?

楚军军心乱了。那一个个流着泪水的身影,留恋地看了看他们的王的营帐,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

项羽也被楚歌声惊醒了。他驻床而听,心情惆怅,叹道:“难道刘邦已经把楚国全部都攻陷了,怎么这么多人在唱楚歌?”

此刻,美丽的虞姬此时正陪侍在项羽身边。她不是项羽的结发妻子,甚至也不是项羽的正妻。但她一直坚定地守在项羽身旁。这位来自江南的婉约女子,无数次跟着眼前这个粗鲁的男人东征西讨,眼见着她的男人越来越焦躁,越来越苦闷。见项羽久久不睡,乖巧的虞姬端来酒菜,哄项羽开心。

望了望跟着自己到处奔波的心爱女子,项羽长叹一声,拔剑而起,慷慨悲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垓下歌》

我有拔山之力,也有盖世霸气。然而,时不利于我,乌骓也不得飞驰。乌骓不得飞驰我无可奈何,虞姬啊虞姬,我该当如何?

男愁则唱,女愁则哭。

项羽不住地歌唱着,大声歌唱着,宣泄着自己的苦闷。虞姬倚在项羽身边,轻轻地和着: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和垓下歌》

唱着唱着,项羽的泪水终于止不住地喷涌而出,其左右侍从也哭得抬不起头。

据传,虞姬歌罢,强颜欢笑,随后便拿过项羽的宝剑,为自己心爱的男人最后一舞,然后横剑自刎。

她香消玉殒,魂归天籁,独留项羽独自一人站在猎猎风中,悲痛万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