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历代王朝更迭 > 第50章尔忘越王之杀尔父乎?

历代王朝更迭 第50章尔忘越王之杀尔父乎?

作者:汤加盐大伯伯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5 17:08:19 来源:笔趣阁

吴王阖闾在除掉了庆忌这个心头大患之后,开始继续巩固他的王权。鲁昭公三十年(公元前512年),吴王阖闾让徐国人和吾国人分别把逃到他们那里的公子盖余和公子烛庸给抓捕起来,但是两人逃到了楚国,楚王把他们安置在了养邑,并给他们筑城,还把城父和胡邑的土地封给了他们。吴王阖闾对此十分恼怒,于是出兵抓住了吾国的国君,并随后进攻徐国。在吴国用水淹了徐国的国都之后,徐国被灭,徐国的国君也逃至楚地,楚国则在城父筑城给其居住。

在攻灭徐国之后,吴王阖闾开始筹划攻打楚国。于是,吴王阖闾问伍子胥怎么攻打楚国。伍子胥建议吴**队分成三支,轮流袭扰楚国的边境,让楚国的将卒疲于奔命,然后再三军合于一处猛攻楚军,则必定大获全胜。吴王阖闾听从了伍子胥的计策,开始对楚军进行了袭扰战术。

鲁昭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11年),吴军进攻楚国,攻打夷邑,偷袭了潜邑和六邑。楚军于是派兵救援,吴军则转战他地。吴军接着包围了弦邑,并到达了豫章一带,楚军又来救,吴军则当即撤兵。楚**队在这种情况下,变得疲惫不堪,逐渐失去了警惕。如此三年以后,附属与楚国的桐国叛楚,于是吴王派舒鸠氏诱骗楚国出兵。吴军诱使楚兵深入,并在豫章击败了楚军,随后又包围攻克了巢地,俘虏了守将公子繁。

鲁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吴、蔡、唐三国开始联合进攻楚国。吴、蔡、唐联军在淮水登陆,至豫章与楚军隔汉水相望。楚军左司马戍向令尹子常献计:由他率领一支军队顺汉水而下毁掉吴军的船只,然后再回军与子常率领的大军前后夹击吴军。计谋商定以后,戍率军依计出发。然而,子常又听信他人挑拨,决定率楚军渡过汉水,速战速决。可是,从小别山到大别山楚军与吴军连打了三仗之后,子常自知己方不利,遂想逃走,但被部下阻止。随后,吴、楚两军在柏举拉开阵势进行大战,吴王阖闾之弟夫概率部下五千人抢先进攻楚军,子常大败,兵卒奔逃,楚军进而溃不成军。战败的子常逃亡郑国,而大胜的吴军则继续追赶楚军,并连战连捷,很快就打到了楚国的都城郢城。

就在吴国对楚国全面用兵之前,吴国率先出兵越国。吴国一直想要称霸中原,而吴国要想称霸中原就必须先要解除后顾之忧,那就是打击越国。此外,吴越之间的积怨也由来已久,鲁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4年),吴国侵犯越国时所获取的战俘刺死了吴王余祭,因而此后吴越彼此之间的战争也是十分频繁。

鲁昭公三十二年(公元前510年),吴军与越军进行大战后,吴军占领了檇李。随后,吴楚之间大战爆发,吴军连连得胜,并进驻到了楚国的都城。然而,就这此时,吴军内部发生动乱,吴王阖闾的弟弟夫概率部谋反,回到吴国后自立为王。吴王阖闾遂率军与夫概进行交战,并将其打败,夫概战败后逃到了楚国。

同时,在吴军攻占了楚国国都郢城之时,越国也不甘于被吴国压制,遂率兵入侵吴国。鲁定公五年(公元前505年),越王允常趁吴国空虚率军侵入吴国。吴军在楚国战场被秦、楚军打败之后,吴王阖闾才率兵回国。

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去世,其子勾践即位。吴王阖闾闻讯之后,认为这是进攻越国的大好时机,以报当年偷袭吴境之仇。于是吴越双方大战于檇李,越王勾践担心吴军的实力强大,于是派出了敢死队冲击吴军,致使吴军阵脚大乱。随后,越王勾践又命死刑犯在阵前自刎,吸引了吴军的注意力,越军借此进行突然袭击。在越军的这种攻击之下,吴军最后大败,吴王阖闾也被越军击伤。在吴军退出檇李不久,吴王阖闾便因伤死去。

吴王阖闾死去之后,他的儿子夫差继承了王位,并立志要为父报仇。吴王阖闾在位期间,使吴国成为了春秋后期重要的军事强国,并开始逐鹿中原。吴王阖闾的儿子夫差在继承了王位之后,则在其基础上成就了吴国的霸业,使吴国走上了最为鼎盛的时期。

吴王阖闾在征讨越国的战争中负伤而亡,他在临死前,特意嘱咐儿子夫差不要忘记这个屈辱,要替他报仇。后来,夫差继承了王位,成为了新的吴王。他命人站在庭院中,每天路过庭院之时,就向吴王夫差喊话:“夫差!尔忘越王之杀尔父乎?”吴王夫差听后便回答说:“唯,不敢忘!”吴王夫差就是以这样的方式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忘记杀父之仇。

当上了吴王的夫差任用伍子胥为相国,命大夫伯嚭为太宰,积极发展国力,扩大生产,增强兵力。这些都被越王勾践看在眼里,于是,在吴王夫差即位两年后,越王勾践想要在吴国出兵攻打越国之前,率先出兵征讨吴国。但是,越王勾践手下的重要谋臣范蠡劝谏说:“国家有持盈、定倾、节事三件大事。”越王勾践便问范蠡说:“这三者对国家有什么作用呢?”

于是范蠡继续说道:“持盈者,在于天;定倾者,在于人;节事者,在于地。您如果不问,臣不敢随便说。天之道虽然盈满却不会溢出,虽然盛大却从不骄矜,运作繁忙而不会炫耀功劳。圣人随时准备采取行动,这就是守时;天时不到,就不能到别人那里去做客。人事没有机缘就不要开始做事。”

“现在君王你未盈而溢,未盛而骄,不劳而矜其功,时机不到却要先进攻其他国家,机缘未生却要挑起事端,这是天时不利、人事不合。您这样做,会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和您自己的命运。”然而越王勾践并不听劝。范蠡只好再苦谏说:“勇猛,是不好的道德;兵器,是不祥的器物;争斗,乃是解决事情的最下策略。暗中策划争勇好斗,是由人引起,最后人也因此而亡。这种事情是违背天意的,谁先行此事就对谁最为不利。”越王勾践则坚决地说:“不用再多说了,我的主意已定。”

于是,越王勾践率先发兵伐吴。吴王夫差则抓住时机,派出所有精兵,与越军大战。吴越双方在水上进行大战,越军被打败。越王勾践带领残兵败将五千人逃到了会稽山,被吴军团团包围。在此种状况之下,越王勾践召见范蠡问道:“当初我没有听从你的意见,以至于今天这种下场,现在还有什么办法吗?”范蠡回答说:“君王忘了我说过的话了吗?持盈者,在于天;定倾者,在于人;节事者,在于地。”

越王勾践赶紧又问道:“那么对于人该怎么做呢?”范蠡则说:“卑身请降,献上厚礼。将子女玉帛一切珍宝都献给吴王。如此还不行,就请您亲身为质,亲自侍奉吴王。”越王勾践说:“好吧。”于是越王派大夫文种去吴国求和。

文种到了吴军大帐之后,毕恭毕敬请求说:“越国愿意把士大夫女儿嫁于吴国,并附送上珍奇异宝,请求两国讲和。”吴王当即否决。文种随后又用非常谦恭的语气说:“陛下的亡国之臣勾践请求做您的奴仆,妻子做您的奴婢,并将国家献给您。”吴王夫差听后准备答应,而伍子胥则急忙劝阻道:“大王不能答应,如今上天已经将越国赐给了您,不可养痈遗患。”

文种回到会稽山上,向越王勾践说明了事情的经过。越王勾践盛怒之下,准备杀掉妻子,烧掉宝物,与吴军拼死一战。文种则急忙劝阻道:“我听说吴国的太宰伯嚭是个贪婪爱财之人,不妨送给他美女和宝物来收买,让他帮我们在吴王面前多说好话。”越王勾践无奈之下也只有此法,于是让文种带着美女和财宝去送给了伯嚭。伯嚭见到了文种带来的礼物后,非常高兴,并欣然接受。随后,伯嚭就带领文种去见了吴王夫差。

文种见到吴王后,立即下跪,并说道:“请大王饶恕勾践吧,勾践愿意向您称臣,把国家和一切财富都献给您。如果您不同意,勾践只有杀掉妻子毁掉所有的财宝,与您死战。那样大王您不仅得不到好处,反而还会损兵折将。”正在夫差犹豫之际,伯嚭则插嘴说:“既然勾践投降称臣了,不如就赦免了他,这对您也有好处。”

吴王正准备答应的时候,伍子胥又进言说:“大王还记得少康中兴的故事吗?现在吴国不如当时的过氏那样强大,而勾践却比少康更有野心有作为,如果现在不趁着大胜之威一举消灭越国,以后一定会后悔的。何况勾践手下还有文种、范蠡这样的贤能之臣,如果让他们返回越国,将来也必定生乱。”可是,吴王最终还是没有听信伍子胥的话。贪财的伯嚭还因为妒忌伍子胥的功劳,于是竭力怂恿吴王夫差接受越国的请降。最后,吴国接受了越国的降服,越国也成为了吴国的附属国。

接受了越国降服的吴王夫差当然对勾践也并不放心。于是,吴王夫差便把勾践和范蠡留在了身边当做奴役。时间久了之后,吴王夫差看到他们甘心做奴役,而且也看不出有反抗之心,同时又在伯嚭的劝说之下,便将勾践和范蠡放回了越国。吴国在吴王夫差的经营之下,国力逐渐强盛,而在吴国降服了越国之后,吴国实力更是达到了鼎盛。吴王夫差因此也开始逐渐骄横起来,放松了对越国的警惕,开始一心专注于争霸中原的伟业。

越王勾践回到越国之后,则时时不忘复兴国家,从此卧薪尝胆,不忘亡国之恨。他任用了贤能的范蠡和文种,越国就在吴王的轻视与忽略之下开始慢慢发展起来,逐渐成为春秋末期最后一个强劲的诸侯。这样,也才有了后世广为流传的“勾践灭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