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 第31章 各方云动2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第31章 各方云动2

作者:观书二十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37:47 来源:笔趣阁

李氏祖宅,灯火通明的客厅中,李家主李黄坐在主位上,吴家主吴盱和任家主任胜在左侧坐着,卓家主卓棽和朱家主朱演在右侧坐着。

“李兄,你将我们四位请来,所谓何事?我们还急着回去通知族人呢。”

吴盱性子急些,当先问道。他还打算回去与族人商议吴咏的事情,毕竟吴咏是吴家后人,以后有好处也希望他多照顾吴家众人,现在最紧要的是能用到的关系先用上再说。

“哎!”李黄叹了口气,“咱们五姓同气连枝,我李氏现在的情况,诸位也都清楚!先祖李通以平民之身倡导起事,帮助光武帝成就帝业,更是娶宁平长公主为妻,备受恩宠,家族一时荣耀至极,然而时过境迁,百十年过去,现如今我李氏除了一个固始候的爵位,昔日风光都已不在。”

其余四人对视一眼,一时竟不知道怎么安慰。他们各自的家族也差不多是这个情况。

吴家先祖吴汉,出身寒微,起家亭长,后率众归顺萧王刘秀,又忠心支持光武帝刘秀称帝,为东汉建立立下汗马功劳,曾经一门五侯爵,荣耀一时。然而现在吴氏家族除了一个平春候的爵位,族人的生活大多与庶民无异,就连他这个家主平日里也是过得紧巴巴的。

朱家先祖朱佑自幼与光武帝刘秀相识,两人关系极好,自刘秀起兵就一直跟随左右,多次受到光武帝的赏赐,恩宠有加。然时移世易,到了第三代子孙因参与皇家的巫蛊事件所牵连,被免为庶人,还是后来邓太后念及先祖恩情,续封后人为鬲侯,至此朱家才算是没有继续没落下去。

任家先祖任光原为宛城小吏,在刘演攻破宛城后,投降汉军,后多次献计光武帝刘秀,为东汉的建立做出卓越贡献,列土封疆,何等荣耀。然三代之后,家族衰落,现如今任氏家族只有北乡侯这个爵位,俸禄食邑还不够侯府的日常开销,更不要提接济族人了。

卓家先祖卓茂因才学而受到光武帝重用,就任东汉第一任太傅,对东汉初的社会稳定有突出贡献。后因才学而被封侯,及至去世,光武帝身着丧服送葬,何等荣光。然族人大多淡薄名利,三代之后,去爵罢官,现如今卓氏家族已与庶民无异矣。

众人各自想着心事,客厅一时静默下来。不知过了多久,吴盱率先打破沉默。

“李兄可是有什么打算,不妨说出来,大家参考一下?”

“惭愧啊!”李黄想了想,“今日吴贤侄说的关于农家肥一事,我想几位贤弟也都明白其中的价值。咱们相处这么多年,我也不拐弯抹角了,实话直说吧,我打算将这方法交给固始候,由他上报朝廷……”

“不行!”

李黄的话还没说完,吴盱就大声反对,“既然是我吴家后人发明的,当由我吴家平春候上报!”

李黄盯着吴盱看了一会,见他不甘示弱,于是叹了口气,“有望贤弟,我这是也是为了咱们五姓家族的共同利益着想!咱们五姓家族没落至此,如今有了农家肥这个机遇,当齐心协力助一家恢复昔日的荣光。”

吴盱扯扯嘴角道:“为什么不能是吴家?”

李黄看着他,觉得这吴盱有点不顾大局,“原因有三,这第一呢,我李氏再怎么落寞,也是和皇室有点血缘关系,以前没什么大功劳,也就不敢乱动这层关系。第二,功劳就这么多,总不能五家各分一点,那这功劳又有何用处。第三呢,有望贤弟也清楚,吴家的声誉在朝堂上不是很得人心。”

“李兄所言甚是,与其功劳分散,不如让与一家。”

其他三位家主这时也纷纷赞同,毕竟这么多年过去,五个家族一直都是以李家为主,现在若是吴家上位了,不知会出现什么变故呢。

“我要先跟平春候那边通通气,这事牵扯到整个家族的利益,不能我一个家主说了算。”

思考很久,吴盱最终还是没同意,说完这句话,告罪一声,然后快步离去。

吴盱一离开,李黄就有点气急败坏了。

“这吴家就是一个养不熟的白眼狼,以前我李家给了吴家多少关照,现在这么一个小小机会都不愿意让出。他们真和自家先祖吴汉一样,吃里扒外,杀妻归汉的事都能做,还有他们不敢的吗?以后咱们都离吴家远点。”

“话不及先人,李兄慎言啊!”其他家主急忙劝道。

李黄收拾一下情绪,苦笑道:“一时失态,让几位贤弟见笑了,今日天色已晚,我也不留诸位了,想必你们现在也着急与族人商议关于复望里的对策。都是同族之人,勿要惹的他们反感,对大家都没好处,可以先让相熟之人多去复望里走动。”

……

“咚咚咚”

孝者赵光回到林虑县时,夜幕已经降临,在里门报备后,匆匆赶到家门口。

妻子韩氏听到敲门声,拖着瘦弱的身体,打开大门。见丈夫风尘仆仆抱着一个竹篮,疑惑道:“医师呢,怎么就你一个人?”

“医师要晚两天过来,你去将篮中的解忧馍拿出一些加热一下,我去东屋回禀母亲。”

赵光将竹篮递给妻子,匆匆来到东屋,看着躺在床上不断咳嗽的老人,眼泪止不住往下掉,“阿母,孩儿无能,涅阳医师外出就诊,需要晚两天到才能咱们家来……”

老人抬头看了儿子一眼,打断他话,虚弱道:“你能平安回来就好,家里人很都担心你。我这身体这么多年一直这样,不在乎多等几天。

倒是你,家里竟是病弱,什么事都指望你一个人,以后勿要这么晚归来。”

说着,老人流下悲伤的泪水,“有时我就想自行了断算了,可是想到你一个人撑起这个家,也没叔伯兄弟帮衬着,我就不甘心啊。总要看到你出人头地,才能瞑目啊!”

“祖母,我们舍不得你。你不要离开我们好不好?”

一直守在床前的两个孙女,这时也跟着呜呜哭起来。顿时整个东屋弥漫着浓郁的悲伤气氛。

也不知过了多久,韩氏走进东屋,明显楞了一下,随后看似指责赵光道:“你怎么就惹了姑母不高兴了,不知道她不能动气吗?”

老人急忙擦擦眼泪,替儿子辩解道:“花娘,不关光儿的事,是我自己想到伤心事了。”

随后又安慰两位孙女,“乖女,不要哭了,看你们父亲给你带什么好吃的了。”

两位孙女比较年纪不大,因为生活穷苦,**岁看起来只有五六岁。此时看到母亲手里端着的吃食,隔着很远就能闻到香气,不自觉的咽了咽口水。

赵光这才反应过来,拍了一下脑袋,懊悔道:“阿母,我刚才忘记跟你说了,这是回来路上遇到的太虚吃食,据说此人神游太虚,学会不少太虚吃食的做法,此人还感念我的孝心,答应将这些做法传授与我,我明天还要早起去学呢。”

为了缓解母亲的病情,此刻赵光也顾不得说谎了,他打算明日到复望里,无论如何也要学会这太虚吃食的做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