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 第55章 茶汤和茶饮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第55章 茶汤和茶饮

作者:观书二十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37:47 来源:笔趣阁

外面的一桌人暂且不提,吴咏这边却是在厨房喝着羊汤,就着葱花饼。

今日他忙活一天,却是一点东西没没吃,这会吃的全身舒爽。

两位伙夫,看的直流口水。

吴咏看两人如此,心下有些过意不去,“不好意思,忘记两位大哥也在,都是小子的过错。”

说着,就给两人各盛一碗羊肉汤,又拿来几个包子。

两人急忙摆手拒绝,“府中有规矩,仆人自有仆人的吃食,不能随意偷吃主家的食物。”

吴咏笑道,“这些都是我做的,不算偷吃,有人问起,就说是我吃的。”

两人实在抵不住美食的诱惑,就接了下来,开始吃起来。

正当两人吃的香甜,却不想王管事突然出现在厨房门口。

他见两人正在大吃特吃,心里顿时升起一阵不痛快,他一个管事还在外面伺候府君,伙夫却在厨房吃的满嘴流油。

于是便怒喝一声:“谁让你们吃的?”

两人噤若寒蝉,吴咏这时笑道:“哈哈,王管事可是错怪了人,这并不是羊汤,而且是小子涮锅的水,我想着如果扔了也是可惜,就给两位大哥喝了。”

王管事听吴咏这么一说,面色一板,“这次某给吴家小郎面子,就不追究了,下次你们一定要注意,不可在厨房偷食。”

接着又对吴咏笑道:“小郎君在厨房可是自在,某在外面可是馋的直流口水。”

吴咏哈哈一笑,“早就给王管事留着呢,只是一直没看到您老的身影。”

王管事也是呵呵一笑,“这事不急,府君他们吃完了,请你去客厅说话。”

不一会,两人来到客厅,刘宗正看到吴咏进来,笑着说:“吴家小子,你也来来尝尝陈府君家的茶汤。他一般可不轻易拿出来招待客人,今日若不是他吃了你的美食,有些撑着自己的肚子,他可不会这么轻易拿出来。”

陈球苦着脸,说:“宗正大人莫要取笑陈球,这些茶叶还是某任零陵太守时,重金求得,平日里某都舍不得喝上一口。”

吴咏一愣,这汉代就有茶叶了吗?在他的印象中,茶好像是从唐代的陆羽开始受世人推崇。

其实这是他的误解,先秦时期,就有人发现了茶叶的很多功效,甚至传说神农氏尝遍百草之后,认为茶叶有解毒的功效,之后茶叶的药用价值被普遍承认,但并不作为人们日常的饮品,而且茶的烹饮方法也较为复杂,只在贵族间流传。

很快,一旁伺候的仆人换了一个壶,熟练地开始煮茶起来。

只见他先将茶团捣碎放入壶中,然后注入开水,并加入葱段、姜丝、和橘子来调味,最后一起煮。

等到茶汤煮好之后,仆人倒出一碗,端放在吴咏的面前。

吴咏举起茶碗小心的啜了一口之后,顿时眉头皱起来。

这哪是茶啊,分明就是姜汤,一点茶味都喝不出来。

刘宗正见他这样,摇摇头说:“这茶汤可是解腻圣品,你做了一天的菜,饮用此汤,最有益处。”

吴咏吐出一口浊气,迟疑一下,还是开口说道:“不瞒两位大人,小子在太虚之境见到,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庶民百姓,都有每日饮茶的习惯。”

陈球一愣,疑惑的问道:“百姓也能喝茶?”

吴咏点点头,继续说道:“他们的饮茶之法,极其简单,只是捏一小撮茶叶,放入饮具中,开水冲泡一会,即可饮用。”

刘宗正正品着茶汤,听吴咏这样一说,差点将口中的茶汤喷出来,还好及时止住,呛的他连咳几声,顺了口气,才开口道:“这样的泡茶之法,以前也不是没有人尝试,不过因为泡出的茶水又涩又苦,难以入口,最终都放弃了。”

吴咏当然知道是什么原因,这是没有经过炒茶工艺,茶叶全部都是草木苦涩的味道。

于是吴咏站起身,拱手道:“请府君大人给小子一块茶饼,小子去厨房试下能不能做出太虚之境的茶饮。”

陈球也比较好奇吴咏所说的太虚茶饮,于是让下人重新取来一个茶饼交给吴咏。

吴咏拿着茶饼,告罪一声,就来到厨房,招来一个伙夫帮忙烧火,然后将茶饼放在铁锅中,小火慢慢炒制。

他也不知道这样有没有效果,但他相信炒过的茶叶,肯定要比那个茶汤,喝起来更有口感。

随着吴咏将茶饼全部揉开,又经过一段时间铁锅的炒制,一股茶香味弥漫整个厨房。又过了会,吴咏看茶叶炒的差不多了,就让伙夫熄火,他则是不断用手翻动茶叶,好让它们快速冷却。

这时吴咏让厨娘找来一个干净的陶罐,将已经冷却的茶叶全部装进去,然后抱着陶罐来到客厅。

这时他发现身着道袍的春龙郡主也在这里,于是朝她点点头,便来到一旁的火炉旁,取来一个小水壶,抓了一把刚炒制好的茶叶放进去,然后倒入开水。

稍顷,吴咏找来四个小杯,先倒出一杯茶水,尝了尝,还是有点苦涩,但已经和后世的茶味差不多了,于是便将其他三个杯子满上,让仆人端到三人面前。

吴咏担心他们不会品茶,于是笑着解释说:“这茶水跟茶汤不一样,需要小口品尝,方得茶中三味。”

刘宗正好奇问道:“何谓茶中三味?”

吴咏想了想,根据自己后世喝茶经验,总结说:“初饮入口暂驻,含而未咽,舌尖轻触,苦涩入喉,谓之滋味;稍后甘由舌底生,绕唇齿留香,闭嘴涵韵,谓之韵味;最后脑海中回味无穷,感念人生的无常,谓之道味。”

刘宗正和陈球对视一眼,心中好奇。他们两人好歹也是见过世面的人,还是第一次看到茶水,耶稣第一次听到所谓的茶中三味。

于是两人各自端起面前的茶水,喝了一小口。随后脸色僵硬,一句话也没说出来,再次抬起茶杯,喝下了第二口。

这第二口过后,两人脸上露出了惊讶的神色,眼中带着复杂的情绪。同时内心非常疑惑:这就是茶叶泡出来的水,怎会如此奇妙!

这边春龙郡主也是疑惑两人的神情,她本来是来向陈球告辞回玄妙观的,听到吴咏要制作太虚茶饮,才特意留下来看看。

带着心中的疑问,春龙郡主也端起面前的茶水,轻嘬一口,顿时美目一亮,同时用心体会吴咏刚才说的话,顿时娇躯一震,站起身来,对着吴咏躬身拜道:“此物与我玄妙观有缘,请道友教我制茶!”

吴咏一脸懵逼,这汉代的郡主这么直接吗?看中什么就直接索求!难道不知道这个是别人的秘密吗?

你好歹也是个郡主啊!情商呢?利益互换呢?再不济口头许诺一些,也算是求人之道!

这时刘宗正轻咳一声,开口道:“吴家小子,你的机遇来了,我这宝贝女儿,平生只对和‘道’有关的事物感兴趣,一生从未开口求过人,她这次求你教她制茶,你只管答应就是,千万要用心的教,到时少不了你的好处。”

春龙郡主这边也是想到什么,从腰间取下一块玉牌,递给吴咏道:“此玉牌是我玄妙观的信物,若是今后遇到棘手的事情,可来我玄妙观寻求帮助。”

吴咏急忙摆手:“郡主要学制茶,这些都是小事,小子岂敢藏私,只是这制茶工艺,小子也只是照葫芦画瓢,还需要继续完善。小子也不瞒诸位大人,这制茶工艺也是简单,只需要铁锅慢炒即可,最重要的还是茶叶的选择,最好使用茶树上刚采摘下来的新鲜嫩芽,这样炒制出来的茶才是最正宗的好茶。”

刘宗正点头:“这个你放心便是,你只管教,刚好我庄园里就有几棵茶树,等采摘时,试试便知。”

吴咏见两人吃定了自己,心里虽然有些不痛快,但也无可奈何,只好将自己后世在网上看到的炒茶经验都讲述出来。至于他们能不能炒出茶,这就不管自己的事了,反正自己已经做到仁至义尽了。

春龙郡主得了这制茶之道就匆匆离开了,客厅只剩下陈球、刘宗正和吴咏三人。

这时陈球才开口说道:“这茶水真是奇妙,刚入口苦涩,是有点难以接受。但第二口之后,便甘甜生津,还有茶的香气,回味无穷。”

刘宗正也惊叹道:“没想到同样是茶,这茶汤与太虚茶饮竟然有如此大的差别,以后再让我喝茶汤,肯定是难以下咽了。”

陈球有些唏嘘道:“今日之后,这太虚茶饮恐怕要盛行在民间了!”

刘宗正认同地点点头。两人又说了会话,眼看天色越来越晚,刘宗正起身告辞。

走到门口时,突然又想到什么,于是对吴咏道:“哎,年纪大了,牙口不好,就想吃点软烂的东西。吴家小子,你可有什么好的建议?”

吴咏顿时会意,“小子回去之后,将这些吃食的做法整理一下,列一份食单,送到大人府上。”

刘宗正哈哈一笑,“孺子可教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