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 第79章 教陈王养生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第79章 教陈王养生

作者:观书二十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37:47 来源:笔趣阁

陈王刘承见陈球惊骇地看着他,不由叹气道:“本王也不瞒伯真你,我陈国虽有九城,十一万户,五十四万人口,但如今的处境也不容乐观。何况陈国离河南尹不远,若是让这些流民跑到陈国地界,势必会给陈国的百姓造成困扰。

到时我这个陈王就要面临两难的选择,一是接纳这些流民,这势必会导致陈国的百姓不愿意,一个操作不好,就可能导致陈国的动荡。

二是赶走这些流民,可是流民也是我大汉子民,他们千里迢迢来到陈国,本王若是将他们赶走,无异于将他们逼上绝路,本王实在又不忍心!”

刘承瞥了一眼皱眉沉思的陈球,继续开口道:“而你南阳郡就不一样,不仅有三十七城,五十二万户,二百四十三万人口,更是我大汉天下郡国之首,接纳这些流民,压力相对较小。

何况本王听刘宗正说,伯真你已经找到一条快速解决流民问题的途径,本王这才厚颜相求,还望伯真念在多年交情的份上,答应本王的请求。”

刘承说完,又要拜倒下去。

陈球眼疾手快扶着他,这才苦笑着说道:“下官也不瞒王爷,下官这计策全靠吴家小子的帮忙才能实施下去,若是没有他,流民问题,下官也很头疼。”

“还有这事?快快说与本王听听!”刘承来了兴趣,他十分想知道这计策能不能在陈国施行。

当下陈球三言两语简要讲了吴咏教流民做太虚面食,然后他出具路引,将学成的流民分散到南阳郡各城池去教百姓做面食。

刘承听完,皱眉思索一会,才勉强笑道:“此法倒是奇思妙想,可惜天下只有吴咏一人,不然的话,河南尹相邻的陈留、颍川和弘农三郡,都效仿此法,朝廷何愁流民之困。”

陈球默然无语,他何尝不知道这流民的问题历来都是朝廷最头疼的问题。南阳郡若不是出了吴咏这个奇人,他现在还在为流民围城的处境而犯难呢。

这时许久没说话的刘宗正开口说道:“只怕这三郡的太守没有陈伯真的胸襟气度!这件事做成,不知会得罪多少权贵士绅,我想这大汉天下,恐怕也只有陈太守有胆量敢这么做了。”

陈球急忙摆摆手,“宗正大人谬赞了,某年事已高,做事只求问心无愧而已。”

接着又指着吴咏说道:“这吴家小子才是真正的为国为民,小小年纪,不计得失,敢于立下誓言,倾囊相授,救助流民,某不能及也!”

刘宗正点点头,他虽然只与吴咏接触两次,但却十分欣赏他,当下哈哈一笑道:“这些年能让本宗正看上眼的少之又少,你吴小子可以算一位,本宗正今日就大言不惭一次,你吴小子的前程,本宗正给你包揽了,以后遇到棘手的事情,只管来找我。”

吴咏倒没觉得什么,五姓家主可是大喜过望。有宗正大人这句话,以后吴咏到哪里都被人高看一眼,他们五姓家族的人也会跟着沾光。

陈王刘承看着吴咏宠辱不惊的模样,也有些求贤若渴,也笑着开口道:“待吴小子冠礼之后,可来我陈国,郡国的官职随你挑选。”

不等吴咏回答,刘承拍了自己脑袋,说道:“哎呀,这怎么说流民问题,又扯到吴小子身上了。”

接着又对陈球说道:“伯真既然决心救助流民,本王就不给你添乱了,这传言一事就当本王没提!不过本王丑话先说在前头,若是陈国有流民到来,本王可是会派人将这些流民送到宛城来哦。”

陈球顿时苦着脸,“王爷这是非要跟下官的宛城过不去啊!”

刘承哈哈一笑,“本王也不会让你这个太守太难做。本王可以承诺,只要这些流民学会做面食,就立刻接回陈国,并且来回所需的粮食,都由本王来出。

另外本王还承诺你,这些学会做面食的流民,本王还可以推荐他们去其他郡国,这样就能免去伯真的后顾之忧,不知可否满意。”

陈球听后,大喜过望。他一直担心后续流民过多,无法安置到南阳郡的各城池中去。如今既然有陈王的承诺,这流民的出路就有着落了。他也可以卸下心理负担,放手一搏了。

当下就屈身拜道:“下官替这些流民感谢王爷的仁慈。”

刘承伸手将他扶起,两人又交谈一会,陈球便跟刘承提出告退,准备去外面跟权贵士绅商议豆食和猪宴换粮食一事。

刘承这边还急着要吴咏给他写养生守则呢,便将吴咏喊着一起,借陈球的书房一用。

等到了书房,吴咏这才想起,他还不会写时下的汉字呢!为了不出丑,只能跟刘承实话实说。

“你竟然不会写字?难道没去过蒙学吗?”刘承也是惊讶了,他一直觉得吴咏无所不会,竟没想到他不会写字!

时下朝廷的政策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蒙学是乡里必有的,不仅涉及到官员的政绩,也涉及到百姓的教化。

一般到吴咏这个年纪的儿童,无论男女差不多都会读书写字了。

这已经不知是第多少人对他说上蒙学的问题了,吴咏心里暗下决心,等这几天忙完,一定要去蒙学读书,不然总是被人说道,别提多闹心了。

心里这样想着,口上却解释道:“不瞒王爷,小子二岁时就开始神游太虚,直到前不久醒来。这些年身体一直处于懵懵懂懂状态,无法蒙学。”

刘承听后,叹道:“真是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当下就信了吴咏的解释,喊来随身的侍从,让他来执笔,由吴咏述说。

吴咏思考一会,就将后世他在网上看到那些烂大街的养生知识,一股脑的都说出来。

侍从记录一片竹简,刘承也不等墨迹干透,就迫不及待地拿起来观看。

“养生不止是延年益寿,也是对天道、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领悟。”

“养生先养心!与人为善,与自然为善。这样你的心灵才会平静,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每日正午是身体活动的一个低潮期,可以适当休憩一会,保证接下的充沛精力。”

“每餐要营养搭配,蔬菜、豆食、肉食、主食要均衡搭配,不宜暴饮暴食。”

“多喝茶水……”

看到这,刘承突然问道:“什么是茶水?”

吴咏只好停下思索,回答道:“就是泡茶叶的水,刚刚王爷还喝着呢。”

“那个就是茶水啊,本王倒是小瞧了这茶水的功效,看来以后要经常喝茶才行。”

说完,就继续看侍从写的养生竹简。

他这么一打岔,吴咏都忘记说到哪了,为了避免陈王再问东问西,他只挑那些一看就明白的,却大而宽泛的养生知识说。

“知喜怒之损性,故欲情以宽心;知思虑之销神,故损情而内守;知语烦之侵气,故闭口而忘言;知哀乐之损寿,故抑之而不有;知**之窃命,故忍之而不为。”

“节嗜欲以善养精,节烦恼以养神,节愤怒以养肝,节辛勤以养力,节思虑以养心,节悲哀以养肺。”

“食宜早些,不可迟晚;食宜缓些,不可粗速;食宜**分,不可过饱;食宜淡些,不可厚味;食宜温暖,不可寒凉;食宜软烂,不可坚硬;食毕再饮茶两三口,漱口齿,令极净。”

“这么多养生方法?”刘承一边看,一边啧啧称奇,“果然是太虚仙境,对养生之法钻研的如此仔细!”

这次刘承倒没有再问什么,只是沉浸在这些养生知识中不可自拔。

也不知过了多久,等侍从停下笔来,吴咏的养生守则正式述说完毕。

“这就完了!”刘承有些意犹未尽地问道。

吴咏这次是真的无语了,刚才还嫌多,现在又嫌少了,当下便耐心解释道:“养生之法,因人而异,因时不同,又因地而变。

养生守则也只仅仅是指点给人一种心神与自然合道方式而已,养生不单单是锻炼身体养筋骨,更要滋养心神,荣养心智!

王爷要记住,在养生不仅要时刻调整,不停适应,还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养生之法,这才是养生之道,延年益寿的秘诀,诸如人云亦云方式是万万行不通的!”

刘承看着吴咏神情严肃地侃侃而谈,不禁频频颌首,显然很认同他说的话。趁此机会,便不停提问。

吴咏也不藏着掖着,既然你喜欢听,那我就使劲吹。

什么十二时辰养生法,什么益寿养生经,还有那眼保健操,广播体操等等,凑给陈王刘承演示一遍。

两人越说越投机,大有相见恨晚的感慨。

直到陈球忙完豆食猪宴换粮食之事,来到书房时,看到陈王刘承一边走,一边拍手,还一边念叨着。

“养生戒浮躁,静心寿比高。焦虑处紧张,精气徒伤耗……”

陈球看着新奇,不禁开口问道:“王爷,你这是做什么?”

刘承呵呵笑道:“这是吴小子教我的静心运动歌,说是每天这样做,延年又益寿。”

陈球不可置信,转头问吴咏道:“王爷说的都是真的?”

吴咏挠挠头,用不确定的语气说道:“小子也不知是否可以延年益寿,但在太虚仙境中,确实看到很多老人都是这样做的,也听到听他们说经常这样做,可以长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