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 第107章 麻馓和麻花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第107章 麻馓和麻花

作者:观书二十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37:47 来源:笔趣阁

转眼又是两日过去,吴咏已经开始习惯没有何莲在身边的日子,这并不是他薄义寡恩,而是何莲不知受了什么刺激,坚持留在善居里的老家中,不论谁劝都不能使她改变心意。

这几天吴咏担心她,寝食难安,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不过令他欣慰的是,昨日何进来拿香料包时,吴咏从他口中得知,何莲开始教善居里的乡亲做面食,因此在那边颇受尊敬和爱戴。

而何莲那边的几个亲戚现在受到所有乡亲的抵制,平日里连家门都不敢出,自然不会再找何莲的麻烦。

再则何进也指派了何大妹陪着何莲,两女同吃同住,也算有了照应。

吴咏知道了何莲的近况,也松了口气,同时为了感谢何进对何莲的照顾,就多给他一包香料包。

何进千恩万谢地带着香料包离开后,吴咏也跟母亲郭氏说了何莲的情况,让她也不要太过担忧。

谁知郭氏却是瞪他一眼,“你以后少去善居里看她,她就会过得很好。”

搞得吴咏对这话有些摸不着头脑,但碍于母亲的面子,他也不敢多说什么。

其实这两日一直无事,吴咏干脆在卓文宣的书房中静下心来,研读五经。将这些经文翻阅了一遍又一遍,每一句话,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让他受益匪浅。

对此,卓文宣是十分地赞同,他是极为看好吴咏的前程,很希望他能多学习儒学经典。

不过也就清闲了两日,昨天晚上,朱里典突然带着一对父子找上门。

问及原因,朱里典不禁叹息道:“实不相瞒,今日某带他们来,是恳求贤侄替他们想想办法。”

接着朱里典又说明了对方的情况,期间两父子都是一副手足无措的模样。还是老夫人开口说:“都是乡亲,帮忙是应该的。”

两人这才放松下来,配合着朱里典说了事件的来龙去脉。

吴咏听后,这才反应过来,原来朱里典过来是为了眼前这少年的婚事而来。

少年名叫朱旺,去年定下一门亲事,本来两家说好今年二月就办婚礼,可是前几日女方那边突然来人告知,若是下聘礼的时候,不能让他们满意,就可能会取消这门亲事。

为了这件事,一家人都是垂头丧气的,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最后只能找到朱里典那里。

若是放在以前,朱里典就他们找朱氏的家主出面协商了,但如今复望里有了吴咏的存在,朱里典第一时间就想到找吴咏帮忙。

吴咏有些懵,下聘礼的事,他可是一窍不通。不过他对朱旺倒有些印象,以往吴家收成时,他们父子倒是义务帮了许多忙。这么多年过去了,吴家欠他们家不少人情呢。

吴咏倒是很想帮忙,可是他不知道怎么帮啊!一时间竟完全没有头绪。

这时朱里典似乎也明白他心中所想,就笑着说道:“其实聘礼早就准备好了,只是女方突然找来,朱旺家也不清楚对方来意,就想找你问问,太虚中的百姓人家结婚时最常备的东西有哪些?可否做出来?”

“当然是钱了,”这是想都不用想的,不过吴咏却没说出口。这时候对方问话的意思肯定不是钱。

吴咏仔细想了一下以前小时候农村结婚时下聘礼除了礼金外,就是三金,而除了这些那就是一些食材了。

这些食材是给女方家准备的,用来招待她们的亲戚朋友,从另一方面来说,食材的贵重程度也体现出男方的经济实力。

想到这,吴咏突然想到一样东西来,那就是麻馓子,这个东西可是后世在他小的时候,农村人结婚必备的东西。

那时候各家各户能吃到的油水都不多,这麻馓子就成为一种很奢侈的食物。只有过年的时候,或者亲戚家有喜事,才能尝到一些。

而且这麻馓子可谓是百搭的食物,煮面条时放一些,做汤的时候放一些,炒菜的时候放一些,甚至蒸包子的时候也可以放一些。

于是吴咏把自己的想法跟众人一说,其他人都是一脸茫然看着他。

不过众人虽然不知道这麻馓子是什么东西,但听到要用到芝麻和盐巴,还要经过油炸,顿时就有信心了。

最后还是朱里典拍板决定道:“那明日先做一些看看效果,若是大家都认可,就用这个麻馓子,另外再准备一些豆腐和卤猪肉,到时一起当做聘礼,送过去。”

吴咏当然没有意见,于是众人商定明日来吴家看看这麻馓子的做法。

所以今日一早,朱旺家就往吴家送来磨好的面粉和菜籽油。后面还跟随着一群等着看热闹的乡亲。

妇人们听说吴咏又要做新的太虚吃食,顿时就抛开手中的活计,都跑到吴家来。

于是吴家又挤满了来观望麻馓子制作过程的乡亲,每个人都好奇地看着吴咏,等待他做出新的太虚吃食。

其实这炸麻馓子是个极其累人的活,既然来了这么多免费的劳力,吴咏当然不能再让母亲郭氏动手。

接下来吴咏滔滔不绝地说着,他一边说着,一边不停给众人示范。

“大家听我说,面和盐的比例一定要适当,盐太多,面团扯不开,面粉太多的话,吃起来没口感。”

“先将面团划成长条,别划断了,然后用手捏成细条,多抹点油,然后搓成细条,注意别搓太细,也别把面条搓断了。不过搓断也没事,接上就可以了。”

“盘条的时候,一定要每一层都抹上油,防止一会扯条的时候,粘连到一起。千万不要为了省油,少放,若是粘连一起,这盆面就白”

“大家不要着急,面至少还要醒两个时辰才可以,大家有事的可以先回家,等下午的时候,再过来。”

大家都侧耳认真倾听,仔细观看,生怕错过吴咏任何一句话及一个动作。

其实对于吴咏来说,这麻馓子就是一种记忆,就跟蒸馍和猪肉一样,他之所以免费教大家,就是为了找寻后世生活的记忆,不然他一个后世之人处在这样的时代,没有熟悉的事物,很容易让他迷失自我。

只有这些熟悉的事物,经常出现在眼前,他才感觉自己虽是来自后世的人,但也并不孤独。同时心里会升起一种自豪感,这个世界因我而改变。

等到下午要炸麻馓子时候,吴家屋后挤满了人,不仅来了许多妇人学习经验,还有一些男子过来看热闹,他们也想知道这作为聘礼的吃食到底长什么样。

朱里典更是带着朱旺父子紧张地看着吴咏指挥着一切,这可是关系到一家人的希望,容不得半点马虎。

“不要缠太多线条,恰好够满手掌就行,多扯动几下,一定要慢慢地扯,不可用蛮力。”

“扯好之后才撒芝麻,不要撒太多,多了的话,也没关系,就在面盆上面抖动一下,下批可以接着用。”

“油温不必太高,先用一个面团下锅看看油温,等下锅的时候,一定缓慢拉动,让所有的线条都炸开,然后再交叉叠放到一起,这时可以撤掉铁撑子,让油温将它炸熟即可。”

吴咏讲的极为认真,又给大家示范一遍,最后才放心交给两个手巧的妇人来操作。

没过多久,第一锅麻馓子就炸好了,吴咏吩咐拿铁撑子的妇人将麻馓子出锅,放在一边,控油。

又过了一会,等放凉后,吴咏用馍罩头盛放,将麻馓子端到朱里典面前,请他带头品尝。

朱里典捏断一根,仔细品嚼后,不禁发出一声满意地感叹:“此物真是人间美味,可为聘礼中上上选。”

朱旺父子尝过之后,也是喜出望外。这次他们是真的安心了,若是女方连这麻馓子都看不上,只能说明对方是摆明在为难他们,这婚不结也罢。

等吴咏将手中的一把麻馓子都分食给乡亲们后,吃过的众人顿时开始议论纷纷起来。

“这个麻馓子好啊,以后做面条时,抓一把放里面,油都不放了,绝对够味。”

“做汤的时候,也可以放吧,我感觉有了这麻馓子,以后做饭都用不到油了!”

“我感觉包包子的时候也可以放,这包子馅有时水太多,蒸出来的时候都烂了,放入这麻馓子,可以将包子馅中多余的水分吸走。”

众人看着一把接一把的麻馓子出锅,都是情不自禁地咽咽口水。这玩意实在太香了,刚才吃那么一口,却是把胃里的馋虫都勾出来。

吴咏看着好笑,心里不禁暗道:等过一会麻花出锅,你们还不知道要馋成什么样呢!

其实吴咏今日不仅打算做麻馓子,还打算做麻花。

不过这搓麻花最是考验人技巧,他在麻馓子快要炸完的时候,就开始准备搓麻花了。

于是他点开系统,示范几次,众多妇人还是掌握不了其中的技巧,没奈何,吴咏只好自己动手。

因为有系统在手,吴咏搓的麻花不仅十分匀称,而且他的速度极快,锅里的还没炸好,他便又搓出一排来。

等麻花出锅,众人看着这与麻馓子完全不一样的形态,于是便开始议论起来。

“这又是什么?看起来比麻馓子要好吃!”

吴咏笑着解释道:“这是麻花,麻馓子可以在做饭时用到,这麻花平日里可以给孩童当零嘴吃。”

众人一怔,然后看着吴咏哈哈大笑道:“我看你是自己想吃,才找的理由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