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 第23章 打包带走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第23章 打包带走

作者:观书二十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9 20:00:25 来源:笔趣阁

郭肥听罢,先是有些羞怒,这是把他当傻子呢。随即又想到什么,不禁眼睛一亮。

“按理说这钱花出去,我本不该问做什么,但是呢,既然吴兄说了吴贤侄要教人做吃食,那就必须有我郭氏族人,我呢,也不求多,只要给两个名额就行。”

吴盱突然有些后悔了,他的本意是将吴咏的这些太虚吃食的做法传给五家本族,不能让复望里一支独大,影响到主家。没想到被郭肥抓到借口,妄想得到这天赐的秘法,这是他万万不能松口的,否则就是五大家族的罪人。

不过还不等他开口,其他商贾也反应过来,这可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区区几万钱就能得到太虚传承的秘法,若是错过这个机会,他们岂不会后悔的天天睡不着觉。

那位和郭肥身材差不多的商贾,趁着吴盱还没开口,赶紧插话,“哈哈,我何倝一生痴迷美食,有这等好事,岂能少了我。”

说完,从怀中掏出两枚金叶子,也不管吴咏答应与否,直接塞到他手中,潇洒转身离开。

郭肥见状,也不再怜惜两枚金钱,赶紧塞到吴咏手中,拍了拍他弱小的肩膀,语气鼓励中又含着告诫的味道。

“贤侄,你可要用点心啊,这次寿诞,可能会有宫中的贵人到来,若是办得好,得了贵人赏识,前途可谓是一片光明啊。”

郭肥之后,剩余的商贾都学着何倝,笑哈哈地塞完钱给吴咏,就走开,绝不多说一句话。

吴咏捧着一把形状各异的金子,有些不知所措,两世为人,他还是第一次切身接触到这么多金制品,晃的他有些眼晕,这其中金豆子最多,其次是金叶子,还有几枚小金环,但是金钱就两枚,可见很稀有。

五位家主各自交换了一下眼神,李黄走到吴咏面身边,示意他收起那些金制品,这才拱手道:“既然诸位如此看好这太虚秘法,大家又同为南阳之人,我复望里岂有藏着掖着之理,但无规矩不成方圆,咱们事先说好,各家只能出一人来学习,期限为半年。”

“期限一到,各家可以重新派人带着礼金来学,至于这期间学到多少,全凭个人天分,不得借口寻事。”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若是不让这些商贾参与其中,指不定他们会在背后弄出什么动作。倒不如给他们一些甜头,安抚一下他们以及他们背后的势力。

再则他不相信吴咏会把所有的秘法都传出来,人都是会有私心的,虽然吴咏才十二岁,但这更有利于掌控,到时晓以利害,这太虚秘法还不是都牢牢掌握在他们五大家族手里。

诸多商贾虽不满意这个结果,但也明白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事实,能从五大家族手中抢下这份名额,已经实属不易,后面的事,只能徐徐图之。

当下商贾们也不再纠结,众人又相谈甚欢起来。

至于当事人吴咏,众人好像完全没有考虑他的意见。

而吴咏自己呢,其实也没把他们所谓的太虚秘法当回事,不就是一些吃食做法吗,后世随处可见,只要想学,宫廷御膳的做法随便看。

何况这些人给的实在太多了,若是不用点心教,他都感觉对不起自己良心。

他们这边表面上倒是一团和气,里门外可是乱成一锅粥了。

起因是因为一位路过的孝子觉得解忧馍实在太好吃了,想要带些回去给家中的老母吃,于是便要将竹篮和解忧馍一起买下。

“在下乃是林虑县的赵光,此行乃是去往涅阳请医师为母亲治病,医师怜吾孝心,许诺两日后登门,不想我归来途中,有幸遇到太虚吃食临世,念及家中卧病老母,还望这位兄台成全。”

本来排队的人群顿时传来一阵躁动。

“是那位效仿郭巨埋儿奉母的赵光吗,这可也是一位孝子啊。”

“我也听说过他,他母亲卧病多年,花光了所有祖上积蓄,最后不得不卖掉两个年幼的女儿,继续替母亲看病。后来被县令得知,举为孝者,又有富户怜其孝心为他赎回两个女儿。”

汉代以孝治国,孝道观念是一种占社会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它的影响波及汉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凡是与孝字沾边的,都是了不得大事件。

里典朱昮自然也不敢怠慢,扬言要白送两个竹篮解忧馍给孝者。

赵光却是只接过一个竹篮,拜谢道:“吾之孝,人性使然,岂可有巧取之意。”

说罢,按照说好的价格,数出三十枚钱交给朱昮后,转身离开。

本来这只是一场简单的买卖关系,因为孝子赵光的举动,一下子就升华了。

好嘛,这下路人开始有样学样了,大家都在买解忧馍的时候,说是要送给家中长辈尝尝。

这样的说法,朱昮也不好意思收回竹篮。他本来就没打算出售解忧馍,只想快点打发走里门前聚集的人群,所以也没太把竹篮当回事。

虽然竹篮值不了几个钱,但是里中各家除了家中常用外,也没有多余的,而且这个时节,时令也要求不可以伐竹木。

竹篮本就不够用,想要表孝心的人又太多,基本上各家装解忧馍的竹篮只要一提出来,马上就被抢走。

因此没过多久,朱昮竟然发现没有竹篮可用了,不得不宣布停止买解忧馍送竹篮的活动。

这下剩余的人群不愿意了,顿时吵吵嚷嚷起来。

“凭什么啊,他们都有竹篮,我们却没有?”

“就是啊,没有竹篮,我们买这么多解忧馍回去孝敬长辈,这可怎么装啊?”

朱昮也是被吵的头大,一时不知怎么处理才好。

好在有个小子机灵,指着人群中一人大声喊道:“你们自己不是有包裹吗?干嘛非要抢我们的竹篮?你们再这样,我们就不卖解忧馍了。”

吵闹的人群顿时寂静下来,朱昮适时站出来打圆场,道:“小儿戏言,诸位不必在意,我朱昮在此立言,只要诸位还有意买,复望里的解忧馍就会一直卖。”

“好,朱里典大义。”

人群不再纠结竹篮的事情,开始用随身携带的包裹装解忧馍,大家都是尽可能的多装。有的实在没有包裹的,就往怀里装。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里门外的人群渐渐消失。

眼看时候不早,郭肥这时假意轻咳一声,道:“家中长辈还没吃过解忧馍呢,不知复望里是否还有多余的解忧馍出售。”

这些商贾都是给过一吊钱的,于是卓倧安排李忠从里中找出多余的竹篮,每个都装满解忧馍,送与他们。

吴咏看着眼前的场景,突然脑海冒出一句话:难道这就是汉代的打包带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