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 第137章 面见天子的考核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第137章 面见天子的考核

作者:观书二十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37:47 来源:笔趣阁

鬲候府大门口,程璜先由谒者扶着上了马车,接着吴咏也跟着上车。两人同乘一辆马车,向着洛阳南宫方向缓缓前行。

这时程璜斜靠在车栏一侧,随意地对吴咏说道:“你可知道老夫为何非要亲自来一趟,接你入宫面见天子?”

“小子不知,还请大人示下。”吴咏在马车中正襟危坐,他可不敢在程璜面前放肆。

程璜看他一眼,见他稚嫩的面庞,不禁叹口气道:“你也算福运无双了,在宛城做出几件大事,影响颇大,又因为你年纪尚小,连三公都为你的封赏而感到棘手,这才在朝会时,与天子商讨,却没想到天子因你跟他年岁相差不大,便起了爱才之心,将你召到宫中当天子侍读。”

顿了一下,见吴咏仍然面不改色,没有因为他这几句话,而沾沾自喜,不禁又对他高看一眼。

古往今来,十几岁的少年人是最不经夸,同时也是最不经打击的年纪。这个年纪的少年喜形于色,坚强又脆弱,大条又敏感,往往是这个社会上最容易拿捏的一群人。

程璜这次来,一是观察吴咏的心性,二是看看有没有机会将他掌控在手中。毕竟以后吴咏作为天子侍读,对他中常侍的地位稳固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今他看到吴咏并不像一般的孩童那般喜形于色,就知道吴咏并不是轻易可掌控的,他也渐渐收起心思,将吴咏当做一个可以结盟的对象的来看。

因此,他不自觉坐起身子,继续对吴咏说道:“老夫也不瞒你,就实话跟你说了吧,老夫这次来,是为你,同时也是为了我自己。”

“大人此话怎讲?”吴咏看着程璜,有些疑惑地问道。

“你可知道你这天子侍读并不是容易当的!就拿这百万人口的洛阳城来说,多少达官贵人家的子弟盯着这个位置,他们自然是不愿意你一个乡野小子得位。你不要以为天子开口就万事大吉了,今日面见天子时,会有太傅胡广,太尉闻人袭、司空刘嚣和司徒许训四人亲自考校你的学问,若是过不了他们这关,只怕你还当不了天子侍读。”

这也是程璜亲自来接吴咏的主要原因,他当然希望吴咏能当天子侍读,不说有陈球这层关系,就是他收的义女,有一位就嫁给了鬲候朱泚的弟弟朱羡为妾,朱家四风中的朱宝凤就是他那位义女所生。

因此只要吴咏能名正言顺当上天子侍读,凭着这两层关系,他们就可以在这洛阳皇宫中守望相助,岂能还在看其他人脸色行事。

“大人可知这次考核的内容有哪些?小子也好有个心理准备。”

吴咏听到程璜这样一说,也是一愣,他没想到这十拿九稳的事,竟然中途又有了变故。他这都从家乡宛城跑到洛阳了,而且还闹到了人尽皆知的地步,若是被这次的考核刷下来,可真是丢脸丢到姥姥家了。

只见程璜摇摇头,叹道:“这次是太傅和三公当着天子的面考核你,谁也不清楚他们要怎么考核,只能靠你自己的聪明才智了。我这次来也只是提醒你一下,让你有个心理准备!”

吴咏皱眉思索一会,也是毫无头绪,反而越想越头大。

程璜看他一会紧锁眉头,一会摇头叹气,也没有打扰他,毕竟这次的难关要全靠他一个人撑过。

两人各自想着心事,谁也没有再出声。就这样,马车一路穿行,不久之后,来到巍峨壮丽的南宫朱雀门前。

这时,车队忽然停滞不前,紧接着,谒者从前方的马车上下来,快步向程璜的马车赶来,恭敬道:“常侍大人,咱们到南宫了。”

吴咏惊醒过来,连忙也从车上下来,凝望着远处,高达数十丈的宫阙,仿佛矗立在云端的洛阳北宫,吴咏心中不禁升起了一丝震撼之情。

哪怕是在后世,见惯了摩天大厦,当直面着这汉家皇宫,依旧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东汉洛阳的皇宫分为南、北两宫。南宫是皇帝及群僚朝贺议政的地方。北宫主要是皇帝及妃嫔寝居的宫城,地位比南宫更加重要,因而建筑极尽豪华气派。

这时,程璜也由谒者扶着下了车,见吴咏震撼的样子,便低声对他嘱咐道:“走吧,过得今日难关,以后有的是时间来欣赏。”

“诺!”吴咏躬身应命,紧跟在谒者身后,一起迈步向前走去。

“南宫的正殿是德阳殿,殿高三丈,陛高一丈,殿中可以容纳上万人朝贺议政。不过今日只有太傅和三公在,天子便选在崇德殿见你。”

大约走了十几分钟,程璜带着吴咏来到崇德殿前,而后从怀中取出一块精致的玉符交给门口的侍卫验看了一番,接着侍卫便打开殿门,放开了道路。

“你在此等候一会,我先进去通传一下。”

程璜吩咐吴咏一声,便匆匆进了殿门,不久,里面便传来谒者的唱道:“陛下有旨,宣吴咏入觐!”

吴咏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抚平衣角的褶皱,这才迈开大步向殿内走去。

进入殿内,吴咏一眼便看到坐在正中央的少年天子刘宏,和下首两侧各做的四位老者,想来就是程璜所说的太傅和三公了。

他也不敢多看,连忙按照谒者之前教的礼节,趋步向前,躬身敬拜,道:“小民吴咏,拜见陛下,愿吾皇千秋万代,开万世太平。”

“哈哈,你倒是会说话,不愧是朕选的侍读。”刘宏听了这话,很是开心,笑过之后,才继续开口道:“你先平身吧,今日好好应对太傅和三公的考核,若是能通过,朕不吝赏赐。”

“谢陛下!”吴咏连忙再拜,然后才缓缓起身,对着两边拱手道:“不知四位大人要考校小子什么?小子由于身体原因,蒙学不过数月,还请诸位大人看在小子年幼的份上,不要太过为难小子。”

四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惊异来,他们没想到吴咏会来个先入为主,以蒙学不久和年幼两个因素,将他们的多数路数都堵死了,这让他们一时有点难办。

他们要是出题考核太难吧,就算难住了吴咏,到时被外人知晓了,还可能嗤笑他们以大欺小。

若是出题容易吧,让吴咏轻而易举当上天子侍读,他们又有些不甘心。毕竟天子侍读的位置只有一个,他们还想为自家的后辈争取一下。

刘宏坐在上首的圈椅上,也是饶有兴趣地看着吴咏,他没想到吴咏竟然这么大胆,上来就和太傅和三公对上了。

最后还是太傅胡广最先开口了,“没想到你小小年纪,竟能做下数件轰动天下的事件来。今日老夫等人也不为难你,听闻你曾神游太虚十年,不知你对我大汉边疆时常受到异族侵扰,可以好地解决对策?”

吴咏一愣,他没想到对方会提出这么一个问题,这个让他有点难办了,一是他对此时的边疆地区不太了解,按照他后世记忆,再过几十年就是“五胡乱华”,\"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但事实上五胡是西晋末各乱华胡人的代表,数目远非五个,想来此时还是应该这五个胡人部落最为强大。

二是这个问题本来就是一个坑,即使他给出了解决对策,朝廷的诸公也不一定会采纳。他一个孩童提出的建议,就算再完美,大人们采纳了,岂不显示他们很无能,连一个稚童都比不了。

所以回答这个问题,既不需要多深刻的见解,也不需要多完美的计策,能表现出他吴咏确实与众不同就可以。说得太多,反而会给自身带来麻烦。

想到这里,他又想到后世漂亮国制霸全球的手段,谁不听话,就让一帮小弟去干他,或许此时也可以拿来用用。

因此,吴咏踟蹰一阵,便朗声道:“不敢欺瞒诸位大人,小子对边疆之事也不甚明了,恐怕不能给出见解,但小子在太虚幻境中,曾看到有一大国为了维持自己的安定,会不断挑起他国之间的矛盾,想来咱们大汉也可以用此计策对付胡人,只要他们争斗不休,咱们便可作壁上观。”

胡广点点头,表示认可,随后又问道:“此计策尚可,就是有伤天道,你可还有其他计策?”

吴咏认真思考一下,随即想到后世的一个推测,因此便开口说道:“小子以为咱们大汉可以迁民到关中地区,将已经凋敝的土地,重新开垦出来,以便更好更快驰援北部边疆地区。”

太尉闻人袭、司空刘嚣和司徒许训三人听后,直愣愣看着吴咏说不出话来,心中不禁暗道:“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这关中地区一直是朝廷的禁忌,也只有他这样的稚童才敢说出这种话来,换做其他人,估计早被捉起来问罪了。”

同时他们对吴咏当天子侍读一事也没那么抵触了,当朝近几代天子对胡人一直都是怀柔政策,他们这些做臣子的也有些憋屈,吴咏的想法虽然有些激进,不可采取,但若是他能影响到天子以后对胡人态度,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胡广也有些汗颜,吴咏提出的两条见解都是想常人不敢想,或许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改变天子对宦官的依赖,让他当天子侍读,说不得还有一举多得的效果。

因此他与其他三人交流一下眼神,才轻咳一声道:“当天子侍读,最重要的才学,老夫听闻你能五步成诗,接下来,你五步内若能成诗一首,今日的考验就算过关。”

吴咏笑道:“这有何难?刚才说到边疆,小子便以边塞为景,作诗一首。”

说完,他开始迈步,正好走到第五步时,开口吟道: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这首诗出自后世唐代王维的《使至塞上》,算是写边塞诗不可多得的佳作。

殿堂上的太傅和三公,听完都是大声叫好。

天子刘宏也是听得如痴如醉,眼中流露出憧憬之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