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 第151章 只想种田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第151章 只想种田

作者:观书二十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37:47 来源:笔趣阁

花甲老臣刚刚落座,便有一人手持玉圭,越众而出,上前对天子拜道:“老臣牟御,有要事启奏陛下!”

天子刘宏闻言,微微颔首,温声道:“博士年岁已高,当坐下奏对。”

“谢陛下!”牟御也没有故作矜持,闻言便回到席垫位置坐下,然后开口道:“陛下前几日派人送到太学院的二篇半文章,我等五经博士日夜查阅史料文献,确定为《尚书》佚文,特来向陛下汇报。”

刘宏一愣,他没想到太学院的五经博士们这么快就确定下来,倒是令他有些措手不及,因此不无迟疑地问道:“《尚书》佚文一事,干系重大,博士们定下如此结论,可有依据?,莫要让天下人闹腾起来。”

牟御拱手道:“二篇半文章构思严谨,行文精巧,是不可多得的奇文。其中,《厚父》是孟子曾经熟读并引用过,此为《尚书》佚文毋庸置疑;而《封许之命》是周王朝分封许国的文件,汝南召陵的家谱可以为证;最后一篇《保训》,内容看似简单,却蕴含极为复杂的哲理,非上古智者不能书之,此为《尚书》佚文,实乃众望所归。”

说着,牟御一指站在前面的吴咏,说道:“二篇半文章都是吴侍读从太虚仙境无意中听得,实乃天降福瑞,我大汉之兴也!”

“哈哈,博士所言甚得朕心!”刘宏听罢,开怀大笑起来。

一边说着,刘宏一边环视满朝百官公卿,微笑着询问道:“诸卿以为何如?”

“陛下圣明!天佑大汉!”德阳殿中的所有百官公卿异口同声拜道。

这时若是有人再提出不同的建议,那真是愚蠢至极了。

赞扬声持续了近一分钟,才停歇下来,这时有心思灵巧之辈,俯身对天子拜道:“陛下,吴侍读既然愿意无私献出二篇半《尚书》佚文给朝廷,还请陛下赐赏于吴侍读,以表彰其功!”

“准卿所言!”接着刘宏看了一眼吴咏,笑着询问道:“你想要什么封赏?”

“陛下且慢!”吴咏还没答话,牟御便出声阻止道。

刘宏一愣,转头看向他,有些疑惑地问道:“博士因何阻止朕赐赏于吴侍读?他献文的功劳,百官公卿们都有目共睹,若是不加封赏,岂不让天下人耻笑?”

“陛下所言差异!老臣并不是阻止陛下赐赏于吴侍读,而是还要继续为吴侍读表功,赐赏一事可稍后再议。”牟御不紧不慢地说道。

“还有这事!朕这位侍读又做出什么事?让博士亲自出面为其表功?”刘宏现在是好奇心爆满,吴咏可以说几乎每日都陪在他身边,何时又与五经博士搭上线。

他看了吴咏一眼,见其目不斜视地站在那里,心中对他又多了几分亲近,自从吴咏当天子侍读以来,百官公卿们对他的夸赞比以往多了许多。

牟御这边却是不慌不忙地从怀中掏出一册线装书,微笑道:“陛下看完此书就明白了!”

“善!”刘宏微微颔首,并吩咐左右道:“去,将博士手中的书册取来与朕一观!”

“唯!”刘宏身旁的谒者闻言,连忙躬身应诺,并疾步来到牟御面前,将书册接过来,捧着呈给天子。

刘宏翻看着牟御带来的线装书,当真是爱不释手。

都是竹简,翻看起来那是相当麻烦!尤其是竹简拿的时间久了,还有些手腕疼,而放在案上看,时间一长,脖颈又有些受不住。

哪有今日这书册方便,想怎么看就怎么看,薄薄的一个小册,上面含括了《尚书》的所有内容,当真是越看越喜爱。

吴咏用余光瞟了一眼,刘宏此时看的正是《保训》一篇,心下不禁有了推测:这书册应该是《今文尚书》,外加他献出来的二篇半《尚书》佚文。

刘宏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喜悦之中不可自拔,德阳殿内,百官公卿们都面面相觑起来,都在好奇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竟让天子如此沉迷,但谁也不敢出声打扰。

也不知过了多久,还是牟御轻咳一声,提醒道:“陛下,老臣今日带来了五百本书册,可命人去将其取来,分与殿内诸公一览。”

“啊!博士怎么会准备这么多!”刘宏惊呼一声,随即吩咐左右道:“你们安排侍卫去将所有书册都取来。”

“喏!”两名谒者快步跑出德阳殿。

这时刘宏才惊叹道:“博士刚才所言为吴侍读请功,难道就是因为这书册?”

“正是如此!陛下当真是慧眼如炬,能从乡野之中发现吴侍读这样天下难得一见的奇才!”

牟御先是夸赞两人一番,接着说道:“陛下可不册,老臣仅仅只用数日时间,就刊印了五百册,这还是因为雕版所花费的时间甚多!如今雕版已成,匠人若是交替不停歇,一日可刊印两百册。”

随后他神情颇为激动地说道:“陛下想想,若是如此下去,我大汉天下百姓都是人手一本《五经》,这是多么大的造化啊!哪怕文景之治,也没出现如此盛况!”

刘宏这次是真的惊呆了,他刚才只想到这书册轻便,方便观看和携带,却没往印刷上想,倘若真如牟御所说,他这位天子必能名垂千古!这是多么大的荣耀啊,容不得他不心动。

因此他颤颤巍巍地问吴咏道:“你是如何想到这样做的?”

他作为天子,自己都无法想象,当大量的线装书出现在世人眼前的时候,那将是何等的震撼。

吴咏立刻躬身道:“回陛下,小臣曾在太虚仙境中看到里面的百姓们印书过程,恰逢博士们让小臣到太学院解释二篇半《尚书》佚文一事,小臣在太学院之中看到许多太学生都是几人共读一卷竹简,便想到刊印书籍一事。”

刘宏盯着他看了又看,最终惊叹道:“看来朕选你当侍读,是做出的最明智选择。”

“小臣惶恐!当不得陛下如此称赞。”吴咏急忙拜道。

刘宏见他这样,轻声安慰道:“你很好!一会朕一定会不吝赏赐。”

两人说话间,两位谒者已经带着一群侍卫走进来,禀告说:“陛下,所有的书册都已经取来。”

“每人一册,分给殿内诸卿。”

刘宏一声令下,德阳殿内顿时忙乱起来,每位拿到书册的百官公卿,看到这些线装书,也都是喜欢的不行。

他们刚才对《尚书》博士牟御和天子的对话,听得云里雾里。此时看到手中的书册,方才明白其中的含义,这令他们都十分震惊!

尤其是那些在《古文经学》上有大成就的百官们,只的厉害之处,若是真如刚才牟御所说,一天能刊印两百册,那么天下的太学生估计都要学习《今文经学》,谁还会花费时间,慢慢抄录钻研古文经学。

这对蓬勃发展的古文经学一脉来说,无疑是严重的打击。

因此他们对献出此法的吴咏,不禁有些恨得牙痒痒,又见天子刘宏与他亲近,顿时心生一计,于是彼此对视一眼,立刻有人站出来,躬身拜道:“陛下,吴侍读此举,将造福天下百姓。如此高尚的德行,更是令人钦佩不已。陛下何不下旨,让吴侍读将书籍的刊印之法公之于众,到时所有百姓都将受益,感念朝廷的恩德,何其幸哉。”

此言一出,顿时引来诸多百官公卿们的附和。

“请陛下下旨,传下刊印之法,造福万民!”

十四位五经博士听罢,顿时出言阻止道:“陛下不可啊!此乃太虚仙法,怎可轻易公之于众?”

他们只顾得高兴,没想到对手会提这样要求。这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若是被古文经学得到这刊印之法,他们今文经学的优势又没了。

“这……”刘宏有些犯难了,一方面他不想让太学院的今文经学一家独大,另一方面他又不想让刊印之法流传出去。不论如何太学院都是朝廷的官学,都在掌控之中,一旦流传出去,被有心人利用,恐怕会给朝廷带来动荡。

他思索良久也拿不定主意,便有些试探性问吴咏道:“吴侍读,刊印之法是你所创,你有何想法?”

一时间,德阳殿内的百官公卿们都盯着吴咏,看他给出什么建议。

吴咏作为后世人,当然知道刊印之法有两面性,一方面它能极大限度传播文明,另一方面它又会给人类文明带来破坏。

正如后世人常说的:好的书籍是人生走向光明的指南,人类的一切发展都离不开书籍。而那些坏的书籍则会使人走向堕落腐化,有时甚至会让人难以想象其恶果。

刊印之法没有出现前,不良书籍的传播非常有限,但是随着刊印之法的出现,以后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不良书籍。甚至会出现故意修改对方学说的事件!

最可怕的是官方有意“改错”,简直就是对文明的一种践踏!

如今自己传下这刊印之法,也不知道是好是坏,只能尽量避免不良影响吧!

想到这,吴咏不顾百官公卿们异样的眼光,假装轻咳一声,开口道:“回禀陛下,小臣觉得这刊印之法,还是不要公之于众为好,毕竟小子曾在太虚仙境看到过,有胆大妄为之徒,借助刊印之法,大肆修改经典,误导百姓!”

“怎么有如此丧心病狂之人!难道不怕遭天谴吗!”

不仅刘宏被震惊得目瞪口呆,连殿内的百官公卿们都纷纷出言指责,他们此时也有些后怕,真要是将刊印之法公之于众,说不定真有人敢这样做。

等议论声小一些,吴咏这才接着说道:“小臣建议陛下,单独建立一个刊印官署,由知名大儒审议核定后,方可刊印成书。而民间私自刊印,将视为大罪。”

“此言大善!”吴咏刚说完,就得到天子和百官公卿们一致认可。

就是原本对吴咏有敌视的古文经学研究者,也赞同支持吴咏的建议。毕竟他们古文经学中,不乏知名大儒。只要能参与到刊印的官署中,对他们来说也是有利的。

其实吴咏说了修改经典后,他们才是最担心的,因为古文经学对于今人来说,毕竟都说看不懂的文字,就是被篡改了,也很难被人发现。

见百官公卿们都支持吴咏的这个建议,刘宏也是心情舒畅,因此他笑着问吴咏道:“今天你立下如此功劳,你想要什么封赏?”

吴咏可不敢随意开口要赏赐,但这是天子今天第二次问他了,总要给个回答才行,因此他想了一下,开口道:“小臣出身乡野,对种田比较感兴趣,陛下若想赏赐小臣,就给小臣几亩田地即可。”

刘宏一愣,随即哈哈一笑道:“朕今日可算长了见识,碰到一个只想种田的臣子。”

笑过之后,他郑重地对吴咏说道:“如此,朕就将洛阳皇庄中的田地分与你一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