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 第157章 大司农曹嵩和中黄门吕强

当天晚上,送走吴咏之后,十位中常侍就聚在一起商议。经过反复计算,就是不算卖粪水的钱,每日只要有一万人上厕所,他们一年就有三百多万钱的收入。

何况凭借他们的身份地位,建造厕所的费用根本不用他们自己出一分钱,等建好后,坐等着收钱便是,这可是会下蛋的金鸡啊!

别看他们强取豪夺多年,占了不少田地,但每年收入百万,除去日常开销能剩二三十万钱就不错了。

如今有这样天上掉金子的好事,他们岂能不疯狂。

侯览首先建言道:“不如咱们将入厕的费用提高到两钱一次,这样咱们每人都能多分一些!”

赵忠犹豫道:“这样不太好吧,就怕到时去入厕的百姓少了。再说那些粪水,咱们不是也可以卖钱吗?”

侯览冷笑道:“粪水能卖几个钱,到时有没有要,还不一定呢!”

王甫立刻阴笑道:“呵呵,这还不好办吗,等咱们建好厕所后,就让城卫每日巡查,抓住一个大小便不入厕的,给他按个有伤风化罪,罚钱一百。这样几次下来,看他们谁还敢随地大小便。”

众人听后,眼睛一亮,一直被当做透明人的封易,也适时建言道:“我看还可以这样,将整治随地大小便的通告发往各里典处,每半月派人检查一次,有不合格者,直接罢免职务。”

“好,就这样干!咱们赶紧先将厕所建起来,这每耽搁一天,都是数十万钱的损失,想想都心疼。”

于是他们便一起找到天子刘宏,声情并茂地说:“陛下,奴婢们想在洛阳城中建造一些厕所,用来改善洛阳百姓的生活环境,也好给那些个番邦外臣看看,咱们大汉才是真正的文明之邦!”

当然这些都是吴咏给他们说的,他们当时听后就十分激动,何况年幼的天子刘宏,听后只觉热血上涌,接连夸赞道:“诸位常侍不愧是朕的心腹,能如此为百姓着想,朕心甚慰啊!”

接着他又想到什么,冷着脸问道:“是不是有人逼迫你们这么做的?”

十位中常侍这时也反应过来,他们太心急了,以往他们给天子刘宏留下的印象都是谨小慎微,清白廉洁的形象,今日突然跟,他们要出钱为百姓做好事,一下就露出破绽来。

因此他们对视一眼,才不得不将吴咏推出来,打消天子的疑虑。

“陛下误会了,并没有人逼迫我等。陛下也知道,最近我等宦者与朝廷诸公的关系甚为紧张,我等不想让陛下为难,就拜托吴侍读想想办法,他就给我们提了这个建议,我等商量一下,感觉花费并不算多,就同意下来,特来向陛下请示。”

刘宏一愣,随后叹息道:“真是难为你们了,既然如此,你们就放心去办吧,如有人阻扰,就说是朕的口谕。”

“谢陛下!”众人大喜,立刻拜道。有天子刘宏这句话,以后就是出了问题,也没人能奈何他们。

刘宏摆摆手让他们起身,随后又想到什么,笑着说道:“上次吴侍读传下刊印之法时,朕就赏赐给他一顷洛阳皇庄中的田地,想来是朕小气了,这样吧,曹节,明日你去告诉大司农曹嵩一声,直接赏赐吴咏一座小型皇庄,连同里面的佃农一起给他吧,也省得他还要雇人耕种。”

“喏!”曹节应答一声,心情愉悦地跟着其他几位中常侍退了出去。

接下来数日,只要吴咏空闲下来,曹节等十常侍就会将他喊过来商讨建厕所一事。

显然他们对于这种既能赚取大量钱财,又能获取名声的事情,十分热衷。

对此,吴咏也没有藏私,将后世公共厕所的模式简单说了一下,像公厕的选址建造,男女厕分开,每日派人打扫清洗,多建在人多的闹市等等。

这些建言让曹节等人茅塞顿开,纷纷表示等厕所建成,会给他一个惊喜。

本来吴咏以为他们这都是客套话,并未放在心上,却没想到昨日洛阳金市内首批四个厕所刚建好,今日他就受到大司农曹嵩传召,而且给他传令的还是一位中黄门。

这待遇可不是什么人都有的!中黄门,宦官,属少府,秩比三百石,居禁中,在黄门之内给事者。可以说宫中除了中常侍,就数中黄门最亲近天子。一般情况,除非天子接见,否则不会出现中黄门传令引见的情况。

吴咏在宫中陪天子读书也有段时间,当然知道中黄门的厉害之处,因此他有些汗颜道:“大人亲自传令,真是折煞小子了。”

“哈哈,吴侍读勿要在意这些,今日我正好去大司农府有事,实属顺路之举。”

“原来是这样啊!”吴咏一愣,接着问道:“敢问大人贵姓?”

“某姓吕名强,字汉盛,河南成皋人也!”

吕强?这名字有些耳熟!应该是位名人。吴咏飞速思考着,突然他想到了,这位应该就是侯览死后接替中常侍位置的那位吕强吧。

按照记载,吕强少时入宫成为宦者,初入皇宫就很受大太监曹腾的赏识,被识为心腹而重用。后来曹腾任中常侍大长秋,封为曹亭候时,提拔吕强为小黄门。到刘宏登基时,吕强升为中黄门,等过两年侯览畏罪自杀后,吕强会接替他中常侍的位置。

后世史料记载,吕强为人清正忠诚,奉公守法。天子刘宏封他为都乡候,吕强坚决不接受。光和七年,黄巾起义爆发,天子刘宏问计于吕强,吕强提出“先诛杀皇帝左右贪污腐化官员,大赦党人,考察刺史及秩二千石官员的优劣”的意见被天子刘宏采纳。

之后,吕强的意见引发中常侍赵忠、夏恽等的不满,于是共同诬陷吕强与党人共议朝廷,经常读霍光传,想废帝另立皇上。并说吕强兄弟所在的地方都贪污枉法。天子刘宏很不高兴,派中黄门持兵器召吕强。

吕强生气地说:“我死,国家就会乱起来。大丈夫尽忠国家,岂能听从狱吏的处置!”

于是吕强不愿意在牢狱中受辱,就在外面野草中自杀。于是赵忠等人更坐实吕强的罪行,将他的宗亲收捕,并没收了全部财产。

想到这里,吴咏又想起这吕强和曹腾的养子曹嵩称兄道弟,为世交。曹操称吕强为世伯。吕强还有一个兄弟叫吕伯奢,怪不得他要去大司农府办事呢,原来是去见老朋友曹嵩啊。

想到曹嵩,吴咏又想起曹腾和曹嵩的一些资料来。

曹腾的祖先原姓是夏侯。此应追溯到汉朝开国之时,当时刘邦跟前有个名臣是曹参,也就是曹节的祖宗。在当时曹参手下有个姓夏侯的将军,对其忠心耿耿,后来曹参让其改姓为曹,这就是沛国谯县曹氏与夏侯氏互称兄弟的原因,其实他们本来就是一家。

曹家在曹腾的父亲曹萌那一代开始衰落,曹腾的父亲为了振兴曹家,于是把幼子曹腾送到朝廷当官宦,本是为了庇荫本家子弟。

曹腾在汉安帝时,升为黄门从官。永宁元年,刘保被立为皇太子。邓太后诏选中黄门从官年少温谨者侍奉皇太子读书,曹腾入选。太子特别与他亲爱,饮食赏赐,与众有异。及刘保即位,曹腾由小黄门迁中常侍。

本初元年,曹腾与长乐太仆州辅等七人以定策迎立汉桓帝有功封侯,曹腾被封为费亭侯,迁大长秋,加位特进。

曹腾在宫廷三十余年,奉事四帝,未尝有过。好进达贤能,他所推荐的陈留虞放、边韶、南阳延固、张温,弘农张奂、颍川堂溪典等皆致位公卿,而不夸耀自己的功劳。

蜀郡太守通过计吏修书于曹腾,被益州刺史种暠查出,乃弹劾曹腾身为内臣,结交外官,所为不当,请免官治罪。桓帝认为书自外来,不是曹腾的过错,所以没有治罪。曹腾不但没有把此事放在心上,反而称赞种暠为能臣。

曹腾混出名堂后,就把自己兄弟的儿子,也就是自己的侄子曹嵩过继而来,并通过关系进入官场,完成父亲的遗愿。

延熹二年,曹腾因为生病久治不愈,在洛阳去世。曹腾死后由养子曹嵩嗣为费亭侯。按照当时的制度,曹腾要被送回到家乡安葬,而他的子嗣还有亲眷必须辞去官职。

汉桓帝末,依靠曹腾的关系,加上得体的待人处世,曹嵩官拜司隶校尉。

到了天子刘宏即位,依靠曹腾以前留下的人脉关系,曹嵩升为大司农,掌管着国家的财政,位列九卿,可谓是位高权重。

大司农秩为中二千石,为九卿之一。掌钱谷,为国家财政长官,与管理皇帝私财的少府并列。属官有太仓、均输、平准、都内、籍田五令、丞,斡官、铁市两长、丞,及郡国诸仓农监、都水共六十五长、丞。

大司农每年从百姓赋敛所得达四十余万万钱。凡百官俸禄、军费和工程造作等用度,都由大司农支付。官田和煮盐、冶铁和其它官营的手工业也都归大司农主管。

曹嵩并不像养父曹腾那样是个清廉之人,做大司农的这几年,他因权导利,使曹家开始兴旺起来。

吴咏不知不觉想得有些多了,等他反应过来时,已经到了大司农府内。

有吕强的带领,也不需要通传,两人径直走到曹嵩办公的地方。

曹嵩看到吕强,颇为惊喜,隔着一段距离就迎了过来,“哈哈,今日哪阵闲风将吕兄吹了过来!”

两人互相见礼后,吕强笑道:“曹常侍亲自吩咐我来办理吴侍读接管洛阳皇庄一事,岂敢怠慢啊!”

曹嵩一愣,随即又看到吕强身边吴咏,不禁感慨道:“吴侍读如此年幼,便受到天子青睐,当真是羡煞旁人矣!吾曾在德阳殿中几次目睹吴侍读的风采,不得不令人信服啊!今日得见,三生有幸矣!”

吴咏急忙见礼道:“大人谬赞了,小子倒是对司农大人钦慕已久!”

“哈哈,老夫虽贵为九卿之一,如今论起名气来,却是远远不及你。我若是将你这句话传出去,不知要羡煞多少同僚。据说现在多少人想见你一面,都很难实现。”

说着,曹嵩对里间喊道:“伯奢,你为吴侍读找一处上等的洛阳皇庄,务必要土地肥沃,佃农殷勤!”

“喏!”里间传来应答声。

接着曹嵩又笑着介绍道:“那位是籍田令吕伯奢,也是这位吕大人的胞弟!”

吴咏一愣,没想到现在吕伯奢就与曹嵩混到一起了,也不知这时的曹操在做什么!

接下来,吕强又说了吴咏给十常侍提议修建厕所一事,让曹嵩对吴咏更是高看一眼,接连感叹道:“生子当如吴侍读也!”

吴咏谦虚道:“听闻司农大人家的几位小郎,个个都是人中之龙,恨不能一见也。”

曹嵩开怀大笑道:“好说,等过几日我介绍阿瞒他们与你认识,你们年纪相差不大,应该会志趣相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