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 第170章 澡堂计划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第170章 澡堂计划

作者:观书二十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37:47 来源:笔趣阁

吴咏见众人听到他的话,并没有表现出高涨的情绪,于是继续开口到:“诸位大人,小子所说的澡堂计划是这样的……”

按照吴咏的规划,这个澡堂可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

低档次的是面向所有人,里面就是一个公共的大浴池,外加一些冲洗的地方。

中档次的是对一定有身份地位的人,分建为许多小型浴池包间,私密性比较好。

而高档次则是针对权贵富贾,都是单独的大包间,每个包间都要单独浴池和休息的地方,当然这个浴池的水也是从外面运来的温泉水。

《黄帝内经》云:“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

说的就是热水洗浴,可起到祛风散寒、消热解毒、通行气血等功效。

其实古人很早便发现温泉具有治疗疾病的功能,早在西周时,便有叫\"星辰汤\"的温泉。至秦始皇以石砌池,名\"骊山汤\"、\"神女汤\"。时下距离洛阳百里处有一座温塘,更是成为皇帝的沐浴游猎地。

当然要想澡堂实现盈利,单单只是洗浴功能可还不行,吴咏还将搓澡、修脚、推拿按摩等项目也加入其中。

除此之外,吴咏打算加入百戏娱乐项目和餐饮吃喝项目。

按照吴咏这一系列操作下来,这澡堂就是就是集休闲娱乐一条龙服务。

不过吴咏说了半天,众人还是情绪不高,他们显然还是不能理解吴咏所说的这些建言。

刘合听完,沉思许久,才开口对吴咏说道:“你先回去吧,我们再商议一下,等确定下来,再找你详谈。”

吴咏一看如此,只能无奈退出偏厅,同时心里碎碎念道:“这么好的机会,都不抓住,若不是实力不允许,我都想自己单干了!”

不一会,吴咏重新回到袁绍这桌,众人见他神情沮丧,不禁有些好奇地问道:“刚才诸位大人找你过去所谓何事?你怎么看起来有些不高兴!”

吴咏叹气道:“也不算是什么重要的事……”

当下,便说了建造澡堂一事,同时也给众人说了他的那些计划。

众人听后,都被吴咏这天马行空的想法震惊得无以复加!

最后还是袁绍擦了擦额头的虚汗,苦笑道:“你这想法太匪夷所思了,别说诸位长辈,就是我等也不敢随意这么做啊。”

接下来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开始为吴咏普及汉朝的沐浴文化。

这时吴咏才明白自己有些想当然了,原来这沐浴和洗澡还是两回事!

许慎的《说文解字》云:沐,濯发也。浴,洒身也。洗,洒足也。澡,洒手也。

吴咏这才明白,把许慎对“沐”、“浴”、“洗”、“澡”的解释合起来,才是完全意义上的后世所谓的洗澡。

早在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沐浴”的记载。沐,字形像双手掬盆水沐发状,会意为沐,是洗发之义;浴,字形像人置身于器皿中,并在人的两边加沙锅内水滴,会意为浴,是洗澡的意思。“盈”字字形则向人们展示了先秦人用浴器沐浴的情景。

到了西周时期,沐浴礼仪逐渐形成定制。不仅仅把沐浴单纯地看做洁身净体,润肤养身;而视为隆重礼仪。祀神祭祖之前都要沐浴净身,这已是个定法,表示内心洁净虔诚,称之戒,亦称斋戒。斋戒之礼始于殷商,至西周已成定制。斋戒沐浴已是西周朝廷祭祀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专职官员执掌。这在《周礼》中均有记载。

《礼记·内则》载:“男女夙兴,沐浴衣服,具视朔食。”居家过日子,男女要早起,沐浴更衣。作为夫妇之礼,妻子不能和丈夫共用一个浴室,所谓“外内不共井,不共湢浴”。因为古人认为,与女人一起洗澡不仅带坏社会风气,还会沾上晦气,致阴阳失调,不利养生。

在家庭里还有尊老礼节,“五日则镡汤请浴,三日具沐。其间面垢,镡潘请缋;足垢,镡汤请洗”。意思就是:晚辈要五天烧一次温水,为父母洗一次澡,每三天烧一次温水,为父母洗一次头。期间如果父母脸脏了,要烧淘米水为父母洗干净;脚脏了,则用温水为父母洗干净。

《礼仪·聘礼》载:“管人为客,三日具沐,五日具浴……飧不致,宾不拜,沐浴而食之”。意思是掌管客馆的官员接待来客时,要满足客人三天洗一次头,五天洗一次澡的要求,主人用飧礼招待来宾时,来宾不用拜谢,但要沐浴之后再就食,以表示对主人的尊重。

《礼记·玉澡》载:“浴用二巾,上絺下绤,出杅,履蒯席,连用汤,履蒲席,衣布曦身,乃屦进饮。”

这是规定了洗澡一套程序,洗澡的时候,要用两种浴巾擦身:擦上体用细葛巾,擦下身用粗葛巾。从浴盆中出来,要先立在蒯席上面,用热水冲洗双脚,然后再脚踏蒲席,穿上布衣以吸干身上水滴,最后穿上鞋子,接着再喝点酒,吃点东西,听听音乐,以恢复疲劳。

《礼记·玉澡》载:“日五盥,沐稷而靧粱,栉用椫栉,发曦用象栉,进禨进羞,工乃升歌。”

大体的意思是:君子每天要洗五次手,用淘樱的水洗发,用淘粱的水洗脸。梳理刚洗过头的湿发,要用白理木作的梳子;头发干了以后容易发涩,这时要用象牙梳子。洗过之后,要喝点酒,吃点东西,同时命乐工升堂唱歌,这对恢复疲劳有好处。

随着秦汉两朝的社会发展,沐浴的礼仪臻至完备,也渐渐深入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形成全社会性的沐浴习俗。

就像《礼仪·聘礼》所载的“三日具沐,五日具浴”的良俗,在时下已经正式以“休沐”的形式被法律固定下来。所谓“休沐”是汉代朝廷官员法定的假期。

汉制,中朝官五日一下里舍休沐。天子每五日给官吏放假一天让他们回家去洗澡浣衣,这算是历史上第一次以沐浴为理由而制定的假日。

“啊!还有这么一回事呀!这倒是我孤陋寡闻了。”

吴咏听完,是真的有些懵圈,他没想到这时的沐浴习俗已经在世俗间广泛流传,并且许多人都有经常洗澡的习惯。

他本以为古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一说,所以想当然以为古人不爱洗澡,或者缺少沐浴洗澡的条件。

其实,古人认为头发体肤是指本身的发肤,而不是头发和体表上的灰垢。经常洗去这些灰垢,才能更好地体现对父母的敬谢之意。特别是遇到重大事件,都要先行沐浴更衣以表示对天地君亲师的敬意。

而且事实证明吴咏的想象力还是匮乏了,就拿他计划建造的那个高档次澡堂来说,跟时下洛阳王孙沐浴的场所比较,简直就是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相较,这些人沐浴洗澡时,不仅有吃有喝,还有乐者演奏放松心情。

不过这样的沐浴至少是士绅贵族的人家才可以为之,或者说是权贵的沐浴享受,贫苦百姓根本无法享受到。

吴咏忍不住感慨一句:真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这时袁绍开口安慰道:“其实你也不必沮丧,你的这些想法,我觉得还是有可取之处的。我觉得建造中档次的澡堂,然后取温泉水充盈浴池,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应该会吸引不少外地人来沐浴。”

一旁的袁术也插言道:“我倒是觉得低档次的澡堂有利可图!”

“兄长,何出此言?”本来已经对澡堂不抱希望的吴咏,听到袁术这样说,急切问道。

袁术看了众人一眼,呵呵笑道:“其实你们都忽略一个重要原因,洛阳看起来水系极多,但对百姓而言,还是会感到用水紧张。况且我们都知道沐浴时,最好使用温水,而洛阳的百姓却时常缺火材用。因此许多百姓春秋冬三季基本都是一月沐浴一次,或者数月沐浴一次。”

说到这里,袁术的声音提高了一些,“只要咱们建的澡堂沐浴价格足够低廉,我想一定会有许多百姓来光顾。到时就算是没有盈利,咱们也可以获得巨大的声望,说不得朝廷还会赏赐我等,这可是莫大的殊荣!”

这时曹操也开口说道:“民间用水,只能用开凿的明渠或水井。近些年洛阳附近旱灾频发,我在府里也听人说过百姓用水紧张的问题。咱们这样做,或许真能帮百姓解决一些沐浴难题。”

说完,他又叹息道:“自从濯龙园修建完成以后,天子每年三月都有祓禊的习惯,朝廷为了避免污染水源,却禁止百姓夏季去上游沐浴,许多百姓有苦难言,咱们这样做,或许也能为朝廷减轻骂名。”

接着,他又转向吴咏问道:“你说的那个修脚是什么意思?”

吴咏想了想,开口道:“你们有没有发现洗过澡之后,脚部皮肤、趾甲膨胀变软,这时修治脚上的死皮和趾甲会容易许多。”

时下的人们认为指甲是凝滞之物,不属于身体发肤范畴,不剪会抑制浊气外发,从而影响生产生活,因此也会经常修剪。

众人俱是一愣,然后又问了一些其他关于澡堂建造的问题,吴咏也都一一如实回应。

众人边吃边聊,等筵席结束,袁绍才最终拍板道:“明日开始,我使人建一处中档澡堂,袁术使人建一处低档澡堂,诸位若想参与其中,可自行选择一处,到时咱们看看效果如何,再另行商议,大家以为如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