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 第201章 衣锦还乡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第201章 衣锦还乡

作者:观书二十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37:47 来源:笔趣阁

“咦?兄长,小昭姐姐!祖母,阿母,快出来啊,兄长他们回来啦!”

两辆车刚刚停在吴咏的家门口没多久,听到动静的何叶便从门里探出头来,当她看到大门口的吴咏一行人时,瞬间惊呼一声,然后“嗖”的一下,转身欢呼着向屋内跑去了。

这才吴咏一行人都是低调出行,在经过复望里的里门口时,除了与守门的朱里典照面外,其他乡亲并不知道,吴咏已经回来。

而且现在正是临近年关,各家都在忙碌着,准备年后,整个复望里也没多少乡亲在外面。

所以吴咏四人回到复望里,才没有卓倧回来时那般轰动的景象。

“这丫头~”吴咏看到何叶撒腿便跑,不由莞尔一笑,然后从马车上跳下来,转头对身边的鄢展和岑晟吩咐道:“岑晟,鄢展,你们两个帮我把东西卸下来一些,余下的,你们就赶着马车带回去分了吧!等年后你们再来接我和小昭,咱们再一起回洛阳!”

“是,主君!”岑晟和鄢展齐声应是,然后便纷纷从马车上下来,开始动手搬起肉干以及海货等物。

而吴咏则是招呼成昭一声,双手捧着自己的官袍,绶带,以及那一方官印,迈步向自家院子里走去。

这是岑晟给他出的主意,他们这次回来,应该是没有比看到孙儿当官,更让老夫人开心的事了。

要知道吴咏这个天子侍读,可是正儿八经朝廷任命的官身,俸禄虽只有三百石,但多少王公子弟想要这个位置而不得。

当吴咏两人刚刚跨过吴家大门时,正巧撞见了从厨房走出来母亲郭氏跟何莲二人,郭氏见到吴咏后,不禁长舒一口气,道:“谢天谢地,咏儿你总算回来了!”

说话间,何叶何花搀扶着祖母任氏从内院走出来。

老夫人看到孙儿,神情顿时激动,巍颤颤的伸出双手,双目含泪道:“我的孙儿呀!你可算是回来了,可算是回来了!”

这时吴咏也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眼眶顿时有些湿润,情不自禁地拜倒在老人面前,低声道:“祖母,孙儿回来了!”

一旁的郭氏,看到祖孙俩深情流露,也跟着眼含泪花。良久之后,见祖孙俩情绪稳定下来,便小心翼翼地上前,尝试着说道:“姑母,今天是大喜的日子,咏儿他们好不容易回来一趟,我们应该高兴才对,可不兴一直哭呀!”

“对对!”经郭氏这么一提醒,老夫人恍如初醒,连忙伸手摸了摸眼角的泪水,并顺势拉起吴咏道:“乖孙,别哭了,快起来吧~”

此时,老夫人身后的何叶忽然闪身而出,非常惊讶地瞪大眼睛,看着吴咏双手捧着的那件官袍以及绶带等物,惊奇道:“咦?兄长,你手里拿的衣服是谁的?看起来好漂亮呀!”

“哈哈…”

吴咏还未来得及回答,一旁的岑晟便大笑两声,抢先道:“好叫夫人和老夫人以及诸位小娘得知,主君这件衣服就是天子赐给他的官袍!你们看,这里还有个官印呢!如今主君已经是官身,就是见到南阳太守,也可并驾同行。”

“我儿当官了?”

郭氏脑袋嗡的一下,满脸不可置信地看了开怀大笑的岑晟一眼,然后又转头看了看吴咏捧在双手的那件皂色官袍以及绶带等物,不由震惊道:“咏儿,岑大人说的可是真的?”

“嗯!”吴咏微微一笑,重重的点点头道:“不瞒阿母,这天子侍读其实就是一个官职!”

岑晟也在一旁摆手道:“夫人以后勿要再称呼我为大人,如今我为主君办事,让外人听得此言,我可是有嘴也说不清了。”

说着,岑晟又语含夸张地说道:“夫人可能不知,别看主君的官职俸禄比较低,但在洛阳,主君出入皇宫,就犹如在自家一样,就是天子宠信的十常侍,也时常问计于主君。朝中的百官公卿们都对主君高看一眼,就是太学院的五经博士也抢着收主君为弟子,三位帝师更是夸赞主君的才学。”

郭氏闻言,掩口惊呼,良久之后,才有些犹豫道:“这……咏儿的官职比之朱里典如何?”

“…….”

听了郭氏的话,岑晟不由闷哼一声,心中也是有些无语:“你拿一个小吏,与三公九卿都看好的人相比,是有多么看不起天子侍读这个职位!”

就在岑晟满心郁郁之时,门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就见卓倧带着一家人鱼贯而入。

卓弢一看见吴咏,便快速跑到他身边,哈哈笑道:“刚才我在门口看到鄢展架着马车路过,便猜到是你回来了,跟我父亲母亲说了,他们还不信!”

说着,他炫耀似的对着父母那边喊道:“我就说吴咏回来了吧,如今见到真人,你们这回总该信了吧!”

卓倧瞪了他一眼,然后转头问向吴咏道:“何时出发的?怎么不提前通知一声,叔父也好去接你。”

吴咏上前施礼,接着笑道:“路途遥远,不敢劳烦叔父!何况临近年关,叔父家里也一定有许多事情要忙。何况有岑晟和鄢展相陪,已经足够了。”

卓倧叹息道:“你是真的长大了,知道为他人考虑,看来你在洛阳这段时间学会不少东西。”

说完,他又瞪了一眼卓弢,厉声道:“还杵在那里做什么!过来搬东西!吴咏比你大不了几岁,如今都得到天子的赏识,你还成天只知道跟你的姊妹胡闹!”

卓弢耸搭着脑袋,跟随卓倧一起去搬肉干和海货等物品去了。

他们走后,叔母李氏将吴咏叫到面前,仔细看了又看,才笑着对郭氏说道:“没想到咏儿这才半年不见,愈发俊逸非凡了。”

郭氏满心欢喜道:“我刚刚才听说他这天子侍读是朝廷的官职,这可真是祖宗保佑,祖宗保佑啊!”

李氏见状不由微笑道:“我听文宣说过呢,天子侍读才是刚刚开始,等咏儿成年,天子肯定还会有更多赏赐,说不准还能当更大的官呢!到时候,你就等着跟着儿子享福吧!”

“呵呵...”郭氏轻轻点头,看着正与众多姊妹说笑的吴咏,叹息道:“我可没那么大的奢求,只愿他能够平平安安便可!”

说话间,岑晟等几人已经将马车的东西都卸了下来,连吴咏让他们留下的物品也一点没留。

看着院内堆积如山的货品,母亲郭氏忍不住询问道:“咏儿,你弄这么多肉干和海货做甚?”

“都是不值得的东西,正好临近年关,分给乡亲们过年用!”吴咏笑着解释道。

这次没有外人在场,郭氏立刻埋怨道:“我儿当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的贵。你上次让你卓叔父带回来的皮货和珠宝首饰都已经分给乡亲们了,这次回来竟然又要给他们分肉干和海货。”

说着,她又叹息道:“所谓升米恩斗米仇!你每次都要给乡亲们分东西,倘若哪次回来不分了,岂不是要得罪乡亲们!”

一旁的卓倧听罢,也是皱眉思索一阵,才开口道:“要我说,今年乡亲们都挣了不少钱财,也不缺这点东西,倒不如用这些货品大摆筵席,请全里乡亲族人一起庆贺庆贺!”

“我看可行!”祖母听罢,也点头同意。

老人家一辈子节省惯了,每次见到乡亲们分自家的东西,都有些心疼舍不得。

“好!”吴咏闻言也跟着大手一挥道:“咱们就摆他个三天的流水宴,请全里老少一起乐呵乐呵!”

“富贵不还乡,如衣锦而夜行!”

这个时代的人对于同宗同族大都有非常高的认同,强如项羽,刘邦这样的大人物对此也不能免俗。

据传刘邦当初做了皇帝之后,曾经在老家沛县大摆筵席,邀请沛县父老一起畅饮一月之久……

就是十常侍的郭胜,在吴咏刚穿越到这个时代,在其母亲过寿时也是大摆筵席,宴请乡亲。

吴咏现在虽没有郭胜那么大的本事,但在复望里摆上个三天的流水宴,请乡亲们一起吃吃喝喝高兴高兴,还是没啥大问题的。

何况他刚去洛阳时,还得到不少五姓家族的支持,这些都是人情,需要归还的。

如今他也不差那些那些钱财,这里作为他的家,与乡亲们打好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此外,他还想宴请伏牛山的十二寨的寨民,今年的棉花和甜菜能如此顺利的收成,他们功不可没。

来年,他还得拜托他们种植这些作物,总不能只宴请复望里的人,而忽略伏牛山的人。

相对于复望里的乡亲,伏牛山的寨民对吴咏更加崇拜。

所以,在征得母亲和祖母同意之后,吴咏便让鄢展和岑晟先回去与家人团聚,接下来几日都过来帮忙,准备一应事务。

同时吴咏还让叔父卓倧将朱里典和李田典请来帮忙,由他们通知复望里的父老乡亲们明日赴宴。

当然,五姓家族的族人也都在邀请之列,这些都交给卓叔父来处理。

本来吴咏也想一起去的,不过祖母和母亲都不许,强行将他留在家中,让他讲述被天子召见后,这大半年发生的事情。

对于长辈的这点小要求,吴咏自然不会拒绝,于是便搬了个竹凳坐下来,一点点向家人们讲述在洛阳发生的那些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