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 第239章 刘悝自尽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第239章 刘悝自尽

作者:观书二十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37:47 来源:笔趣阁

两汉时期,由于朝廷时常宣布大赦天下,因此很少有犯人被处死的事例。

除非是因为谋反大罪被当场处死,否则一个人即使犯了很重的罪行,要不了几年就会被赦免出狱。

当然还有一个方法,那就是有钱,朝廷也会让犯人用钱财赎罪。这就导致百姓不怕事,一言不合,大打出手的事件,时常发生。

再则两汉时期,也没有那么多法律条文,大多数犯罪事件还是以人治为主。

加之这时期的社会比较推崇公羊学说,讲究

“九世犹可复仇乎”的大复仇思想,主张有仇必报,有辱必报。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

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这就导致各郡县的监狱牢房,时常人满为患,不够用。就如这南皮监狱,渤海国大多数的犯人都会被送到这里,而大牢里也是等级森严,不同级别的犯人也会被关押不同的区域,比如在大牢最深处,乃是关押那些罪大恶极之人以及死刑犯的地方。

渤海王刘悝这次涉及到谋反,虽然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他参与谋反,但他这些年做下的诸多恶事,已经引发了包括刘祖在内三位朝廷使者的不满,因此他最终还是被关押在大牢最深处。

昏暗的地牢里,不见天日。潮湿的环境,带着难闻的味道,时不时还能听到老鼠啃噬着什么的声音,偶尔也能见到蛇虫鼠蚁爬过。

这令平时养尊处优惯了的渤海王刘悝,简直跟坠入地狱中生活一般。没两日就生了一场大病。

狱卒们不敢怠慢,急忙向上禀告。刘祖一行人也担心刘悝出了事情,就派了医师给他诊治,同时也放开了对他的管制,让渤海王府的亲人可以去探望他。

于是在这种前提下,长子刘元和次子刘攀则在狱丞的带领下,前来看望渤海王刘悝。

两人小心地穿过狭窄阴暗的通道,盖因两侧关押的全都是蓬头垢面的犯人。

当他们进来时,也吸引了所有犯人的目光,这些目光中有麻木、阴冷、绝望等等神情,可以说人世间最负面的感情几乎全都集中到了这里。

两人感觉很不舒服,并不是因为那些犯人的眼神。事实上他们有狱丞的护佑,对这些没有任何实质威胁的眼神基本是无视的。

只不过这个大牢里实在太臭了,对于平时养尊处优的他们来说,十分的不适应。

毕竟犯人的吃喝拉撒睡全都在牢房里,估计这里的狱卒也不可能经常打扫,结果长年累月下来,这大牢里的各种臭味交织在一起,简直能把人给熏晕。

无奈之下,两人只得用袖子捂住鼻子,同时心中也在暗自发誓,以后一定不能落到被关进大牢的地步,否则生活在这种环境里,简直比死还要难受。

两人穿过前面的区域后,终于来到关押刘悝的区域。相比前面那些区域,这个区域反倒是干净了许多,气味也不像之前那么浓烈。

想想也很正常,毕竟刘悝的身份摆在那里,说不定日后还有东山再起的一天,他们也不敢轻易怠慢。

所以这里算是大牢中条件最好的区域了。当刘元和刘攀两人被带到刘悝的牢房前时,却发现牢房中的刘悝红着眼睛,坐在牢房潮湿的地上,头发上沾满了草屑和泥土,凌乱地披散着,不停哀号着。

“快放本王出去,我一刻都不想呆在这里,再不放我出去,我就死给你们看!”这时狱丞敲了敲牢房的栅栏轻声喊道:“大王,两位世子来探望你了!”听到狱丞的声音,里面的刘悝立即停止哀嚎,随后一翻身站了起来,快步来到牢门前激动地问道:“你们怎么来了,可是来接我回去?”刘元摇摇头,道:“朝廷的旨意还没下来,刺史大人不敢放人。”刘悝的脸色立刻冷了下来,愤怒道:“那你们来做什么?是来看为父的笑话吗?”两人噤若寒蝉,不发一言。

“大王,两位世子,属下先行告退了,有什么事情,你们再喊我。”狱丞拱手道,然后扭头就出去了。

狱丞在底层厮混这些年,人情世故自然是很清楚。此时大王正在训斥两位世子,他站在这里也不合适。

再说两位世子此时来探望大王,肯定要有许多重要的事情的述说。狱丞走后,刘悝突然问道:“府里的情况怎么样了?”

“放心吧,父王。有宗正大人在,没人敢对咱们王府的人动手动脚!”刘元这时挤出一丝笑容,安慰道。

听到这话,刘悝也不由得长出了口气,他被抓之后,就担心家产保不住,现在总算是放下了心中的一块大石。

接着,他又想到什么,于是开口问道:“太傅和国相可有找过你们?”刘元神色复杂的说道:“王府外还有官兵守卫,这些时日府中并未有其他人出入。”刘悝一愣,不可置信道:“怎么会这样!那你们怎么能到牢狱中来看我。”

“是宗正大人的安排,他担心父王的身体,因此吩咐我们来看望,并安排官兵放行。本来母亲她们也要跟着来,被我阻止了,我想着牢狱并不适合她们来。”

“你做得对!她们要是看到我这样,不知会有多伤心。”刘悝感慨一下。

沉默一会,刘悝继续追问道:“刘蕴她们可有消息从洛阳传来?”

“还没有。”刘元摇头说。刘悝再次愣住了,随即想到什么,冷着脸质问道:“你们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我?”刘元沉默不语。

刘悝指着刘攀道:“你来说。”刘攀的心智毕竟没有刘元那么坚定,他听到刘悝的问话,立刻嚎啕大哭道:“父王,阿姐传来消息说,舅父和姑父他们都不愿帮忙,满朝公卿也是持观望的态度。天子有意要将父王的渤海国罢黜,然后贬为庶民。”顿了一下,他擦了擦眼泪继续哭诉道:“就是太傅和国相听闻此事,也都在准备离开渤海国,另谋出路。”刘悝听罢,顿时两眼发黑,瘫坐在地上,喃喃自语道:“我乃先帝的亲兄弟,他们怎么敢如此待我……”刘元见状,瞪了刘攀一眼,然后关切地问道:“父王,你没事吧。”刘悝充耳不闻,好似失了心智一般,自言自语,刘攀这才害怕起来,不停呼喊着刘悝。

“父王,父王……”这样的动静立刻惊动了守在远处的狱丞,急忙过来打开牢门,查看刘悝的状况。

刘元和刘攀两人也赶紧进去把刘悝扶起来,驾到里面那个简陋的床铺上坐下。

这时他们才发现,刘悝身上也瘦得厉害,全身上下几乎只靠着骨架撑着,整个人也憔悴的不成样子,如果只是牢房里的条件差,还不至于让他变成这样,恐怕更多的还是心理上的折磨。

也不知过了多久,刘悝从自己的意识世界中醒悟过来,他看了一眼两个儿子,摆摆手道:“我没事,你们回去吧,别让你们母亲担心。”刘元和刘攀对视一眼,再三确认父王确实没事后,才施礼退了出去。

两人走后,刘悝思量许久,抬头看了看屋檐横梁,瞧了瞧自己的腰带,突然萌生了一个可怕的想法。

“或许我这样体面地死去,对所有人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于是刘悝搬来了一张高凳,战战兢兢地爬了上去,将自己的腰带挂在了横木上,打了一个死结。

然后伸头入圈,高度正好合适。想到满朝公卿竟然没有一个为自己说话,他活得真是失败。

接着,他又想到曾经罢黜封国的苦日子,刘悝双目圆睁,呼吸急促,嘴巴微张。

这时各方压力临身,刘悝直接奔溃,于是脑子一懵,一片空白,双腿一瞪。

就在他意识逐渐模糊,一些尘封多年的记忆逐渐涌上心头。

“阿弟,今后我若是发达了,定然不会忘记你的!苟富贵勿相忘!”

“刘悝,我虽然是你的兄长,又贵为天子,但也不能时时刻刻护着你,你以后一定要谨慎行事,不可再如此任性妄为下去。”

“皇兄,我悔不听你言啊!”蓦然间,刘悝双目圆睁,眼中意识重现,双腿奋力挣扎……第二天一早,狱丞送来朝食,一进来就看到刘悝的尸体挂在横木上晃晃荡荡,立刻吓得魂都没了,踉踉跄跄跑出去,大声呼喊道。

“不好了,渤海王上吊自杀了……”宗正卿刘祖第一个赶到现场,他摸着刘悝冰冷尸体,口中不停絮叨着:“刘悝,你糊涂啊,再怎么着,也不能在这个时候自尽啊……”这时大鸿胪卿袁隗、廷尉陈球和冀州刺史刘焉三人也走了进来。

他们看到刘悝僵硬的尸体,都是默然不语。接着他们又发现一张写了一半的纸张还在桌子上,也许是写了一半,也许已经写完,字数虽然不多,可意思完整。

“悝,愧对先帝,愧对百姓,愧对列祖列宗......”刘焉最先开口问道:“现在该怎么办?”刘祖叹息道:“我等联名上书朝廷吧,等待天子的回复。”

“只能这样办了……”众人都举手赞同。消息很快传开,整个渤海国都炸了,渤海王悬梁自尽的消息不胫而走。

在这个时候,涉及到谋反大罪,渤海王自尽身亡,一下子给整个渤海国蒙上一层阴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