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 第48章 全猪宴1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第48章 全猪宴1

作者:观书二十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9 20:00:25 来源:笔趣阁

等李黄命人将家中的肉桂取来,交到吴咏手中时,这边早就搭起了五个锅灶。

桂皮一到,吴咏拿在手中,发现只有两节食指长短,心里便有了主意。

一截仔细收藏好,这东西可是有钱也不一定买到,指不定下次做菜要用到。

另一截放在石头制作的蒜臼子里捣碎,挑出几个大块状的,剩下的桂皮,加入少量丁香花椒八角茴香,让张机帮忙捣成粉末状,简易的五香粉就算制作完成了。

吴咏这边拿走大块的桂皮,又取出一些其他香料,分成三份,分别用纱布裹上系好,再依次投入三个铁锅中。

一个锅中煮着清洗干净的猪头、猪蹄和猪尾巴。

另一锅中煮着脊骨、颈骨和大腿骨。

最后一个锅中煮的是大块白条肉和精瘦肉,满满一锅,看着就流口水。

等水开后,撇去浮沫,再投入姜,葱,蒜,挖一大勺酱,转小火慢煮。

趁着这个时间,吴咏准备做血肠和猪肺了。

猪血里配上些切碎了猪肉,再加些蒜末、姜末,还有一些其他的他调料,搅拌的不稀不稠的,恰好能够灌倒肠子里,两头一系,便可下锅煮了。

清洗干净的猪肺,里面灌入鸡蛋面浆,凉水下锅,和血肠一起煮。

等煮的差不多定型后,还要用针在上面上扎眼儿放气,以防被煮爆。

这会,浓郁的肉香味早就铺满了整个复望里,别说现场围观的大人们直咽口水了,就是远在卓家上蒙学课的孩子们也没了学习的心思,都在思索香味从何处而来。

好在卓文宣看着躁动的学生,很通情达理地宣布下学。孩子们就好似疯了一般,争先抢后地循着香味,往吴家跑去。

甚至里门口等着买解忧馍的众人,闻着肉香味,四处打听怎么回事。

等听到是吴咏在用太虚秘法煮肉,更是嚷嚷开来。

“今日某若是尝不到这秘制的猪肉,就赖在你们复望里不走了!”

这也不能怪他们无理取闹,毕竟能跑这么远,来复望里买解忧馍吃,就证明大家都是吃货一枚。现在听到有更好吃的美食,换做谁,不动心呢。

吴咏却是不管这些,他现在正忙着指挥众人帮忙处理食材,准备接下来的菜式。

今日郭肥等人之所以晚来,是因为他们先去宛城采购了很多食材。

汉代在初春这个时节,可以吃的青菜真不多,除了窖藏的萝卜、莲藕、菘菜(白菜)这些不易腐烂变质的,剩余就是平日晒制的干菜和腌制的咸菜了。

至于新鲜蔬菜,像芹菜、蒜苗、瓠瓜、小葱、韭菜等,这些都是可遇不可求,都是大户人家利用自制的暖房,少量栽培。

今日还算幸运,这些青菜都有,也不知郭肥等人怎么弄来的,也算是不枉费吴咏家杀了这头养一年的肥猪。

这边指挥着众人摘洗蔬菜,另一边又指挥任老三和任老四帮忙切肉,剁排骨。

将煮好的大白肉捞出,全部切成寸宽的肉方块,抹上蜂蜜,这是一会做大肉皮用。

将生的梅肉切成条状,打入几个鸡蛋,加入荸荠淀粉,用手抓拌均匀,这是做小酥肉用。

将排骨按拇指长短剁好,加入荸荠淀粉和鸡蛋清,搅拌均匀,下油锅炸,这是后世中原地区农村大席中著名的炸排骨。

炸过的排骨,加糖红烧就是红烧排骨,加菜清炖就是排骨汤,做法简单,还易储存。

今日杀的这头猪,看起来不算太肥,出的猪肉说多也不多,整个复望里,人口过千,现场大人小孩加一起就有百十人,若是都做成菜,估计还不够现场的人吃。

这自家杀的猪,总要给自家人留一些吃,不能都便宜了外人。吴咏打算一会做菜的时候,留出一些给自家姐妹尝尝味道。

吴咏一边想着这些有的没的,一边让人添材烧火,用最后一个空余的锅灶开始炼猪油,这是他重生到这个时代第一次做炒菜时就想干的事,毕竟植物油没啥油水,不如动物油炒菜香。

将先前嘱托吴老三割下的板油、水油切成段状下锅,小火熬成金黄色的油渣后,用铁漏勺捞出控干油,然后加入菜籽油。

待油热,盖上木制锅拍,只留一个小口,将抹了蜂蜜的方块肉迅速下锅,然后盖上锅盖,防止热油溅到身上。

一阵噼里啪啦的油炸声后,方块肉中的水分被炸干,待锅中渐渐没了动静,表示大肉皮已经炸好,捞出控干油,以待备用。

接下来油炸小酥肉比较费劲些,需要一条一条的手动下入热油锅,期间还要不断翻动,防止粘连,稍不小心,就有可能热油溅到手上。

炸排骨也是如此,不过因为块大,比较容易下锅,热油溅到手上的机会就少些。

最后是炸肉丸子,这个准备时间最长,先是百十个凉馒头剥去外皮,温水浸泡,接着葱姜萝卜剁碎,又剁了十数斤猪肉进去,鸡蛋打了数十个,一把五香粉,一把盐巴,光是搅拌均匀就花费任老三差不多半个时辰。

别看他今天忙前忙后的一点空闲没有,但要说谁收获最大,非他莫属。因为今天整个杀猪过程,他都有参与,各种内脏和猪头处理,整个天下,除了吴咏,就数他最清楚。以前杀一头猪十文钱,现在不给五十钱,他是不会干的,除非主家把猪头和内脏都让给他。

当然这些话,任老三只是在心里想,看着一锅接一锅肉丸子出现,他是对吴咏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单是这捏丸子的手法,就够他学一年了。

等丸子炸的差不多,就可以撤下材火,出锅后,油温尚有余热,这时吴咏又找来一些昨日剩余的凉馒头,一个接一个,轻轻放入油锅中,余温将这些馒头外皮炸成焦黄酥脆。

至此,吴咏带着一群人忙活差不多两个时辰,全猪宴的所有的前期准备工作算是完成了。

这时郭氏走过来,替吴咏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温声说:“我儿先停一下,一会祭祀仪式结束再忙。”

吴咏笑着点点头,就看见卓文宣和朱里典一起抬来一张两人宽的供桌走过来,后面跟着的是叔母李氏和祖母任氏。

吴咏扫视一圈,发现不知何时李忠夫妇领着一双儿女和卓姳姐弟三人在帮忙摘洗食材。

此时李忠看到吴家要准备祭祀活动,便停下手上的动作,一行人走到李氏身边,等待吩咐。

吴咏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祭祀,感觉十分新奇。他按照朱里典的指示,一碗大肉皮,一碗肉丸子,分别摆放在这供桌两端。

随后将叔父卓文宣递过来的三支燃着的香插在一个小香炉中,吴咏退后几步,按照指示站在一个最中间的位置。

他的前面是祖母和母亲,两侧是何莲和成昭,后面则是两位幼妹何叶何草。

这时除了吴家人,其他不相干的人自动远离供桌。

一切准备就绪,朱里典拿着铜锣敲一下。

“拜苍天,祈佑家宅平安。”

吴咏一家开始对着供桌鞠躬,等起身后,铜锣声再次响起。

“拜厚土,祈愿健康长寿。”

一家人再次鞠躬,很快又响起第三声铜锣声。

“拜祖宗,祈求人丁兴旺。”

吴咏又鞠了一躬,接着朱里典一声‘礼毕’,人群顿时聚了过来,四周不断传来恭维声。

“恭喜老夫人又要添新宅院了,祝您福如东海水,寿比南山松。”

“恭喜贤侄建新房,预祝以后能封侯拜相,封妻荫子。”

“恭喜诸位小娘起新居,愿你们以后都能寻得如意郎君。”

……

吴家人对于这样的应酬显然有点不知所措,毕竟这种情况很多年没在吴家出现过了,久的连老夫人都差点愣住,记得上次吴家有如此热闹的场景,还是十多年前,吴咏刚出生的时候。

要不说古代一个家庭缺不得男人,毕竟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根深蒂固。让女人接人待物不免会被人说闲话,因此老夫人简单说了几句感谢的话,就回到了东屋。

外边很快便由卓文宣接手,开始周旋于各式各样的人之间。女人们则是进了吴家的内院,由郭氏和李氏接待。

吴家现在情况大家也清楚,因此也没有人不满卓家的喧宾夺主。而且今天大多是自愿过来帮忙的邻里乡亲,也没人在意这些。

当然这要排除后来的五姓家主和郭肥一行人,但他们更不在意这些了,因为来的时候还不清楚吴家这边要举行动土祭祀仪式。

吴咏这边则是开始忙碌起来,准备上菜事宜。

先是拆分熟猪肉,将煮烂的猪头和猪蹄捞出,接着捞出脊骨和颈骨,再捞出一些煮好瘦肉。

割下猪耳朵,然后切成细薄片,加些蒜苗头,少许醋,少许盐,凉拌好,一个猪耳朵也才装了一碗,还要分出几份来。另一个猪耳朵吴咏打算送到太守府,若是让陈娴知道自己做了好吃的没有给她送,指不定会怎么闹呢。

剩下那些剔除猪头骨的猪鼻和猪脸肉,切成大片状,全部装入一个大盆,盆中摆上一碗调制好的蒜泥汁。

煮好的瘦肉切成薄片,再加入一些萝卜片,盐和醋往里面一倒,抓拌均匀,又是一大盆。

这三个凉菜一做好,吴咏就让人端到旁边早已准备好的方桌上,新奇的菜式很快就吸引了一群人过来围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