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 第63章 虚惊一场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第63章 虚惊一场

作者:观书二十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9 20:00:25 来源:笔趣阁

等吴咏再次来到宛城外时,身边不仅跟着四位道长和张机,还有济世药堂的全部人员。

此时太守陈球正坐在一处凉亭中,监察着小吏们统计流民的身份信息。看到吴咏一行人到来,急忙走出凉亭迎接,等众人到近前,他才躬身拜道:“四位道长能来,流民之幸也。”

张老道将他扶起,肃声说道:“府君既能屈尊救助流民,我等闲云野鹤之人岂能坐视不管!”

就在众人说话之际,张阳匆匆来到近前,禀告说:“府君,刚才小吏们统计流民信息时,发现有几人出现发热现象,他们也不敢靠近查明情况,特来请示。”

陈球听后,心中一凛,对众人拱手道:“劳烦诸位道长前去查看一番,本府担心有些不知情的流民会引发恐慌!”

众人面色凝重点点头,流民群最可怕之处便是染上瘟疫,这样不仅会导致流民大批大批死去,而且随着他们的流窜传播,很多正常的百姓也会在不知不觉情况下,被传染上,如果不及时控制,还会导致很多城池遭到灭顶之灾。

在这个没有特效抗菌素的时代,吴咏更知道瘟疫的可怕之处,若真是瘟疫,估计就算是他,也不能幸免,他才穿越过来几天,身体还是十二岁,实在是不想就这么英年早逝。

于是急忙喊住要去查看发热流民的众人,“诸位且等一等!小子有几句话要说。”

见众人停下,疑惑地看着他,吴咏对陈球拱手道:“劳烦府君大人先派人将这些发热的流民单独隔离起来,在没有病情的好转的情况,严禁他们外出走动!”

接着又对张老道等人说道:“诸位道长先不要急着去看病人,等小子准备些防护措施再去也不迟。”

吴咏见他们一点防护措施也没有就敢去替发热的流民看病,真是替他们捏了把汗,若真有瘟疫,这些人估计一个都跑不掉。

陈球虽然不知吴咏这么做的目的,但想到他曾游历过太虚,这样做肯定有一定的道理,便让张阳喊来两个小吏,让他们找些身强体壮的流民,再找个空余的地方,将那些发热的流民都集中隔离起来。

这边吴咏让人烧了一锅开水,又找来一些白色的麻布匹在锅上蒸,蒸好后裁剪成相同形状的长方形,递给众人道:“好了,你们戴上这个面罩,可以有效隔离病毒,防止自己被感染上。”

后世的经验证明,防治瘟疫,最为重要的便是口罩,虽然这时代的医疗条件有限,制造不出来后世那个轻巧方便又防护严实的口罩,但是找一些心灵手巧之人,制造一些防护口罩还是可以的。不过现在时间紧急,只能先弄块麻布面罩遮挡,总比好过他们直面病人要强上许多。

四位道长面面相觑,他们活了这么久,还是第一次见到给人治病之前,先戴上面罩的。

张机却是接过面罩,好奇问道:“此物真能防住瘟疫?”

吴咏摇摇头,“不能,但是可以减少得病的几率!世兄应该知道这世间有各种各样的细菌,这瘟疫就是细菌的一种。只要我们不接触到这些细菌,就不会感染到瘟疫。”

站在一旁的华旉一脸茫然地问道:“何谓细菌?”

于是吴咏将对张机说的那些浅薄的细菌理论,再次重复一遍。

在场几位老者都是行医多年,此时听到吴咏的话,不禁茅塞顿开,很多以前他们想不明白的事,此时再一想,犹如一声平地惊雷,让人心神荡漾。

张老道哈哈笑道:“古人云:壶中有洞天,胸中有乾坤,于方寸之间见天地,于细微之处有乾坤。以前只道古人夸大其词,今日听闻‘细菌’之说,方知自己见识浅薄,夜郎自大。”

其他三位道长也是点头道:“小道友的点拨之恩,贫道们愧领了!今日便去探寻这‘细菌’之道。”

吴咏一脸懵,他只是随口一说,没想到四位老道长会有这样的理解。若是按照他的意思,先将发热的流民隔离开,再单独找一位医师专门为这些人诊治,然后将医师和病人都隔离一起,等确定了没有瘟疫才将他们放出来。

可是四位道长确是为了研究这‘细菌’之道,竟然全部进入到隔离的发热流民那里,张机等人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也都进了里面。

发热流民那边,刚开始被人抬走隔离起来,虽然有些惊恐,但因为有官兵压着,他们自然不敢造次,只能老实待着,心里却是焦躁不安。等看到有众多医师进来为他们诊治,这才放下心来。

看到医师们都离开了,陈球不禁问向发呆中的吴咏道:“吴小子,你这‘隔离’之法究竟有何意?”

吴咏躬身行了一礼后,才开口说道:这‘隔离’之法其实就是将发热的人和健康的人分开,以防交叉感染。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虽然不知道这些发热的病人是不是瘟疫所致,但发热感冒也有传染性,将发热的流民单独安置在空地处居住,可以有效防止发热病情传染出去。

再则除了日常给他们运送食物和水的人外,其他人皆不得靠近他们。如有人违反,接触了发热病人,就将此人一起隔离起来。一旦流民群还有人发病,则立刻隔离起来,同时,所有喝的水,以及吃饭做菜的水都必须煮沸才可使用。

这样之后,没有了病原体的存在,发热病情很快就能阻止,即使是瘟疫发生,也能将损失降到最低。”

说道这,吴咏又想到口罩之事,便继续说道:“府君大人,我曾在太虚之中看到一样东西,叫作口罩,是用纱布一层层重叠制成的,可以有效地防止疫病传染。若是医师戴上它在给病人看病时,也能很好地避免感染。”

“哦?还有这等神物?”陈球一听,眼睛顿时一亮,就连一旁的张阳都听得来了劲。

当下吴咏也不多说,将多余的麻布,一边裁剪出口罩的形状与样式,一边给陈球解释一些细节。

陈球在弄清楚口罩的用处和制作方法后也大为叹奇,当即便嘱咐张阳进行试制,所需纱布及裁缝尽可在宛城内调用。

吴咏却是笑道:“府君大人何必如此麻烦,流民群里应该有许多妇人,她们以前在家经常织布做衣,做这些口罩还不是信手拈来!”

陈球一拍脑袋,惊叹道:“本府怎么就没想到用这些妇人呢!吴家小子,你还有什么建议,一起说了,也省得小吏们跑来跑去。”

吴咏思索一会,才开口说:“按照小子的想法,所有的流民最好是都用热水清洗一遍身体,而且他们穿过的衣服也要蒸煮清洗后才能再穿!”

这时人们哪里知道,人身上的跳蚤也是疫病传播媒介!流民们由于长期不洗澡,从他们胡须,头发,领口,不时有一些跳蚤爬来爬去,看着就让人毛骨悚然。如果任由这些跳蚤猖獗,稍有一些传染病,就会很快传播开来。所以后世的防疫工作,都要提到环境卫生。

陈球听后却苦笑道:“吴小子,你这是将我这个太守往绝路上逼啊!先不说这洗澡用的水源和木材从何处来,单是这洗澡的地方就让人有些头疼!再则蒸煮旧衣服时,肯定要先给他们准备一套换洗的衣服,这一时间也没有这么多衣服啊!”

吴咏回答不上来,他的想法是好,但实施起来却有很大的难度,这也是古代生产力水平不足的社会,为什么国家很难解决流民问题。不是不想解决,而是没有那个能力。

这时华旉领着几个济世药堂的伙计从隔离区走出来,只见华旉吩咐几句,几个伙计就匆忙赶着马车向宛城内驶去。

吴咏也是头大,这刚从隔离区出来,就敢向城内跑,也不怕灭城啊!刚想开口阻止,却看到华旉向这边走来,吓得他拉着陈球赶紧向后面躲躲。

华旉一愣,然后想到什么,笑着说道:“吴家贤弟不要担心,刚才几位道长给发热病人都检查过了,没有疫病的存在,都是些常见的寒病,并无大碍,吃些草药就好了。我已让伙计回药堂取药了,道长他们稍后就会出来。”

吴咏顿时松了口气,笑着走上前道:“哈哈,世兄不愧是济世药堂的华佗,不仅胆识过人,仁者之心也是难得一见!竟是免费为流民熬煮汤药。”

华旉摇摇头,“和吴家贤弟一比,愚兄自愧不如!刚才发热的流民说的最多的就是学做太虚吃食,贤弟将所得秘技传于世人,我不能比也!”

陈球这时也反应过来刚才吴咏为什么拉着他后退,实在是担心真有疫病,传染给他!好在一切都是虚惊一场,不过还是不能掉以轻心,该准备的东西还是要准备好,于是便吩咐张阳道:“显清,你到流民里寻些心灵手巧的妇人,做一批口罩,以备不时之需!”

张阳点头领命,正要离开时,吴咏又开口了。

“哦,对了!如果郡府库中还有皮料,大人不妨赶制一批皮制手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