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 第78章 太守宴客7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第78章 太守宴客7

作者:观书二十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9 20:00:25 来源:笔趣阁

等猪宴上席后,吴咏本以为没他什么事了,正指导厨娘们做豆食时,王管事却急匆匆地找来了,“吴贤侄,快跟我走,陈王指名要见你。”

吴咏还处于茫然的状态,就被王管事拉到了前院。

刚进入院内,吴咏就看到郭肥等人,赶忙上前见礼,“诸位叔父也来了啊,小侄一直在后厨忙活,未及时过来迎接,失礼之处,还望海涵。”

郭肥今日自从进了这太守府,就低调起来,别人找他搭话也是一副爱答不理的模样,这会见到吴咏,却是哈哈一笑道:“贤侄不必多礼,我一看这豆食和猪宴,就知道是出自贤侄之手。没想前两日你做了猪宴,却还留了一手豆食。幸亏今日我等得了府君的邀请,不然还不知贤侄要藏到什么时候呢!”

吴咏苦笑道:“非是小侄私心,实在是这两日因为流民之事,忙的焦头烂额,等忙完流民之事,诸位叔父来复望里,小侄一定盛情款待。”

郭肥还想说些什么,却被王管事及时打断,“诸位,陈王还在屋里等着见吴咏呢!”

郭肥一怔,室内发生的事,他不太清楚,他还以为吴咏只是来打招呼的,没想到是得到了陈王的召见,当下也不敢多说,只提醒吴咏一嘴,“你们五姓家主刚才也进了室内,你见到陈王,不必紧张。”

吴咏点点头,谢过郭肥的提醒,这才跟着王管事来到门口。

这时有两名侍卫拦住吴咏的去路,王管事示意吴咏等候,就进屋禀告去了。

稍后,面白无须的老者对吴咏说:“进来吧,王爷在屋里等着见你。”

吴咏跟着老者来到东屋,便看到陈球、刘宗正、五姓家主、王管事及一干人等陪着一位胡须花白、衣着华丽的老者,不用猜想,这位肯定就是召见自己的陈王了。

当下便走到近前施礼道:“小民吴咏,拜见陈王,不知王爷召见小民,所谓何事?”

陈王刘承的眼神如同扫描仪一样上下打量了吴咏七八遍之后,这才指着站在旁边的五姓家主,面带微笑说:“你不必多礼,也不必紧张,你们五姓家主也在此,本王召你过来,是有几件事想问询你。”

吴咏起身,又跟陈球、刘宗正和五姓家主施礼后,才重新站到原来的位置。

刘承也没有半点生气,反而点了点头,一脸的笑意看着吴咏打完招呼。

接着刘承才确认的问起了吴咏,“吴小子,陈太守说豆食可以延年益寿,这是真的吗?”

听到刘承的问话后,吴咏楞了一下,看到一眼陈球,又发现陈王的脸上有些阴沉,随即反应过来,恭敬的抱拳回道,“回王爷,府君大人说的对,但也不全对。”

刘承的面色有所缓和,随即又急切地问道:“这话怎么说?”

吴咏想了一下,开口道:“不敢欺瞒王爷,小子神游太虚时,听那里的神医说,这豆食有清热、润燥、解毒、补中、生津、宽肠等功效。

同时这豆食的营养成分有十几种,这些都对人的健康非常有益,经常吃豆食还能预防许多疾病。

因此,陈太守说豆食可以延年益寿,并没有说错。”

说到这里,吴咏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凡事过犹不及,这豆食虽然好,但是不宜天天吃,一次食用也不要过量,否则又会给人体带来伤害。而且这豆食也不是人人都可以吃的,一些脾胃虚寒的病人,就不建议吃豆食,否则会病上加病。”

刘承听罢,捋了捋胡须,笑呵呵的说道,“确实是,凡事都不可过度!”

接着又问吴咏道:“对了,你在太虚中神游这么多年,可还知道其他延年益寿的方法?”

吴咏这次学聪明了,他皱着眉头,假装思考一会,才开口说道:“小子曾在太虚仙境之中,看到过一份养生长寿的守则,本想着留给小子祖母用的,既然王爷问起,小子就献给王爷吧。”

“哈哈哈!你很不错!小小年纪,不骄不躁,还有孝心。”刘承捋了捋胡须,大笑道。

大笑过后,刘承站了起来,直接走到吴咏跟前,来回走了几步,而后抬起头扫视了一眼吴咏,微笑的说道,“今天本王高兴,你可有所求?不论是加官进爵,还是荣华富贵,本王都会尽量满足你。”

吴咏摇摇头,表示没有需要。

刘承看着一旁不停给吴咏打眼色的五姓家主,不由提醒道,“你们五姓家族如今落魄了,只要本王愿意上书朝廷,凭借你传下太虚吃食,并救济流民的举措,不说恢复家族荣耀,但却可以让你们五姓家族重新进入当今天子的视线中。”

吴咏还是摇头拒绝道:“先祖的荣耀都是赫赫战功换来的,我等后辈岂能假借王爷之手来求取天子关注!”

“说得好!你有此志气,本王替你们先祖感到欣慰。”

接着刘承又叹气道:“只可惜这些年朝廷被宦官把持,多少有志之士都被打压排挤。”

屋内没有人敢接话,刘承感慨一下,又对吴咏微微一笑,随后说道,“既然你不愿意本王插手你们五姓家族的内部事,那本王就助你立志。刚刚听你们五姓家主所说,你前两日曾立下誓言:凡你目光所及,必不见饿殍。”

吴咏点点头,他当时看到流民的惨状,又想到后世史书的记载,这才头脑一热,立下誓言,可是这两日的流民情况,又让他有些怀疑自己,只是一个粮食问题,太守大人几次出面都未能解决,他以前把流民问题想的太简单了。

此时陈王刘承问起,倒让他有点不知所措。

刘承见他一脸茫然,也在在意,转身对陈球说道:“本王愿意出一万石黍米换下这豆食和猪宴的做法,不知陈太守可否愿意?”

陈球大喜过望,急忙拜谢道:“王爷仁义,下官替宛城的流民谢谢您了。”

刘承摆摆手,示意他不用多礼,随后又走出东屋,让随行的太监管事将今日到场的权贵士绅都召集过来。

待人都到齐后,陈王刘承面无表情地对众人说道:“本王今日不管你们是存了什么心思,既然陈太守想要用这豆食和猪宴的做法换取粮食救济灾民,你等身为大汉的中流砥柱,就应该做出表率来。

本王也瞒你们,本王刚用一万石黍米换取了这两种吃食的做法。所以,你们应该知道该怎么做了吧?”

刘承扫视一圈,在场的众人,无论是权贵阶层,还是士绅阶层,都纷纷低下头。

刘承见众人都不说话,语气更加严厉了,“若是让本王得知谁家用低于一万石的黍米得到了这两种太虚吃食,别怪本王翻脸不认人。”

说罢,刘承又回到东屋,只留下门口面面相觑的众人。

“哎,早知道如此,今日就不来参加这太守府宴了!一万石粮食换这两种吃食,感觉亏大发了。”

“那你就不要换,以后也别吃这豆食和猪宴不就行了。可别怪我没提醒你,陈王都发话了,你可别动歪心思,别到时弄个家破人亡。”

“我觉得还行吧,一万石粮食也就是你我一年的余粮,不过这豆食和猪宴以后可就是你我这等阶层才能吃到的食物,普通百姓想吃还吃不到呢。”

“是啊,你们刚才也听说了吧,这豆食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只为这一点,就是五万石粮食,也是值得的!”

众人想想也是,一万石粮食对他们来说不算多,何况这样做,不仅可以换得太虚吃食的做法,还可以在陈王面前露露脸,以后说不得还有机会跟陈王套上关系。

于是便不再纠结粮食之事,反而三五人聚在一起,谈论今日哪个菜式才最好吃。

到此为止,这次的太守宴客可谓相当成功了,甚至远远超过了陈球的预期。

为了筹集粮食,陈球举办了这次宴席,更是宴请了整个宛城的权贵士绅,一开始他还担心今日到场的权贵士绅不给面子,对于换粮一直耿耿于怀,没想到陈王刘承的到来,让这一切变得顺当起来。

因此当刘承进来后,陈球再次拜谢道:“感谢王爷鼎力支持,下官时刻铭记于心。”

刘承将他扶起,叹道:“是本王要感谢伯真你才对!说来惭愧啊,这大汉的子民遭了灾,成为流民,而本王身为王爷却只能眼睁睁看着,无能为力啊。”

陈球劝慰道:“王爷身份特殊,有这个济世救民之心就够了,剩余的事情还是交给我们这些朝廷的官员来做吧。”

“哎,有伯真这句话,本王甚是欣慰。”

刘承感慨一下,随后对着陈球躬身拜道:“本王有一事,还请伯真应允。”

陈球大惊失色,急忙扶起刘承,“王爷这是做什么,折煞下官了,王爷有事尽管吩咐,下官一定照做。”

刘承有些羞愧地说道:“本王打算将南阳有余粮的事情传播出去,让河南尹和河内郡的流民,都到南阳来。”

陈球被刘承的话惊呆了,他怎么都不会想到陈王的要求竟然是这个!这两个地方的流民加起来怕不会有百万之多,此时南阳郡一共才两百万人口,这如何能接收的过来,就算是他肯接收,其他郡也不愿意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