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冠军侯 > 第二十四章 兖州牧屯田抚民心

三国之冠军侯 第二十四章 兖州牧屯田抚民心

作者:田氏代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9 21:41:00 来源:笔趣阁

初平三年,诸侯之间的乱战愈演愈烈,长安天子被李、郭二贼裹挟,也是威权渐衰,本来汉室还是可算虎死威犹在,但以今年的年景来看,这层虎皮也要被人扒干净了。

时间进入到初平四年。

在北边公孙瓒与袁绍争夺冀州的行动也已经告一段落。这场大战持续了将近一年有余,个中跌宕起伏,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两人的战斗最终以一个平局终结,并未分出胜负,但不得不说,平局对于袁绍来说已经便是胜利了。

从袁绍谋夺韩馥冀州基业开始,两人便由小规模的冲突逐渐爆发,最终形成了对峙的大战。

袁绍的基业毕竟是谋夺韩馥而来,更何况这韩馥不明不白的死在了袁绍手上,任袁绍几张嘴也解释不清。故而他这在冀州的名位也不是那么稳固。

但与这公孙瓒一场大战下来,袁绍可算是通过战争将这冀州各处力量全部统合到了一处,虽然地盘兵马没有增加,可战争潜力却增加了不止一筹,成了名副其实的冀州牧。

袁绍这一战得了好处,公孙瓒却也不差。这场战争中公孙瓒北地骑士最强大的优势显露无疑。

公孙瓒这大汉朝对待异族最锋利的刀砍向自己人的时候,仍然不失锋锐,刀毕竟是刀,无论朝向哪边,都不失刀锋利的本质。

在与袁绍对峙的同时,公孙瓒竟然还留有余力,将青州、徐州黄巾都胖揍了一顿,抢了不少地盘,奠定了北方霸主的地位。

此时公孙瓒虽然名为太守,但可比刘虞这个正经的幽州牧风光了太多。这人一派武人作风,丝毫不给朝廷脸面,竟自行委派了三州州牧,将这冀州、兖州、青州都纳到了自己的地盘下面,州牧下面又各置官吏,丝毫没把袁绍、曹操二人放在眼里。

这次与袁绍相持一年多,公孙瓒虽然没能进取冀州,但威名仍胜,开始自己拉帮结派,遍交盟友,就准备来年恢复一阵继续讨伐袁绍。一时间公孙瓒动作不断,这边刚拉了陶谦,那头又一眼相中了袁绍的兄弟袁术。

袁术虽然是袁绍同父异母的亲兄弟,但他对袁绍可没有太好的观感。袁术便是那种天生的豪门贵公子,素来瞧不上自己的这个庶出哥哥。

当然袁绍要是没有这么大的才干,也许二人也会兄友弟恭,但袁绍实在是太优秀了,处处都压制着袁术,袁术当然不会承认自己不如袁绍,二人自然矛盾重重。

袁术这个时间可不是后日里那个冢中枯骨,论实力来说,他可是天下间有数的强力诸侯了。

都说袁绍四世三公,受了先人很大的遗泽,但身为袁家嫡流的袁术又哪里差了?袁家可是把一个偌大的南阳郡都给袁术当作基业了。

可不要小瞧南阳乃是一郡之地,好歹也是大名鼎鼎的帝乡,这南阳人口数百万,繁华好似洛阳一般,一郡之地便堪比别处一州之地。袁绍取了冀州还要软硬兼施,与公孙瓒生死交战方才事成,可这袁术起家就是一州精华之地,起点可以说是极高了。

然而这南阳好歹分属荆州,袁术却丝毫不卖刘表面子,刘表自然也没跟袁术客气,这两年来二人互有攻伐,倒是拖住了袁术进取的脚步,两年来无主的豫州都没占住,堪堪只取了数郡之地。

却说公孙瓒遣人联络了袁术,当真是和袁术一拍即合,袁术当下便表示要与公孙瓒联合,共讨袁绍,袁术这边摩拳擦掌,就准备休整一阵等公孙瓒消息便起兵北上。

袁术和袁绍毫无兄弟之情,恨不得置对方于死地,却是要从袁绍打算立刘虞为帝开始的。

话说连当时都算不上是强力诸侯的曹操都收到了袁绍书信,这袁术如何收不到?

只是袁术毫不犹豫的便将袁绍给回绝了,倒不是他对长安天子有多么大的忠心,纯粹是出于自己的不甘心理罢了。

袁术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便经常暗暗想道:“为何他袁绍一届庶出的妾生子便能行那废立之事了,这种事不是应该像我一般的天生贵胄来干的吗?”

当然,袁术还有些不足为外人道哉的小心思。彼时之人迷信,笃信谶语,代汉者,当涂高也,袁术窃以为这是说的自己,自然不愿意拥立成年的天子,此时长安那还是小孩子的皇帝正合袁术的心意。

袁术的好些行为在后人看来自然是十分可笑,但不得不说他本人还是有几分眼光本事的,不然也守不住这么大的家业,孙坚如此豪杰,不也是被袁术压的动弹不得?只是袁术乃是失败者,对敌的又是魏武帝曹操,自然没得什么好的评价。

他这个时候也看出来了,这大汉朝明显就是命不久矣了啊,自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四百年前是刘氏胜了,这次为何不能是袁氏?想想那天下至尊之位,谁的心里能够保持平静?

本着袁绍想干的就是袁术反对的原则,袁术自然是不同意袁绍的想法,至此,兄弟二人多年的矛盾一朝爆发,彻底的决裂了,故而收到了公孙瓒南北合围袁绍的书信,这袁术反而成了急先锋。

一笔是写不出两个袁来,那袁绍手下的门生故吏何尝不是袁术的门生故吏了?你还别说,袁术要真打到了冀州,能够合理的接收袁绍遗产的可就不是公孙瓒了。

兄弟二人反目,冥冥之中也算是大汉朝命不该绝。不然以此时二袁的实力,只怕这天下便要改旗易帜了。

......

初平四年春,兖州。

初平三年对曹操来说何其的波澜壮阔,一年的时间,曹操由东郡太守进位兖州牧,可以说是完成了人生的三级跳,彻彻底底的人生赢家。

不仅如此,曹操如秋风扫落叶一般横扫兖州四处,将黑山黄巾、青州黄巾打的七零八落,可以说的上是声威大震了。在这兖州可谓是全无敌手,加上一路收降纳叛,取其青壮成军,共拉出了十几万的大军,号称三十万人马,一时间曹操实力暴涨,声势大振。

便连在冀州的袁绍也不得不为曹操这一年来的成绩感到叹服,他着实没想到自己只是给了曹操一个跳板,表了个东郡太守的位置,短短一年的时间曹操竟然横扫兖州,兵锋锐不可当,真真小看了他,这个时候袁绍见公孙瓒遍交盟友,他自然也不能闲着,曹操从地理上刚好堵住了袁术,自然成了袁绍最重要的盟友了。

袁绍其实本想遏制下曹操的发展,但自己前面被公孙瓒拖的束手束脚,哪里又能够腾出手来?曹操就抓着这个时间差,成功的脱颖而出,成了兖州之主,袁绍这个时候正是需要帮手,只能捏着鼻子人了,曹操有威胁也是未来的事情了,这时候最大的敌人可不是曹操。

......

此时偌大的一个兖州,除了泰山郡盘踞着几只很有实力的贼寇之外,其余地方都已经归属了曹操所有,兖州四战之地,曹操也不想太快的大面积与公孙瓒、陶谦接壤,便接受了泰山地头蛇臧霸等人的投靠,表臧霸为琅琊相,让其屯住在泰山郡。

这里不得不说曹操玩了一手阳谋,这琅琊可是陶谦的地盘,曹操用陶谦的名位来养泰山的割据势力,这可就给陶谦上足了眼药,陶谦可不会认为是曹操有意为之,只会认为一向不服统帅的臧霸定是以琅琊为由要挟曹操要官,毕竟臧霸着实是摆过陶谦好几道,二人天生就没什么信任的基础。

曹操安定完四方之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论功行赏了,毕竟大家出生入死跟着他可大都不是为了心中理想,所求者不外乎名利二字。

一时间曹操身边的谋臣武将俱都各有封赏,此时曹操在兖州拳头最大,也没人跳出来跟他作对,一股脑的把兖州大大小小的官位都安插上了自己人。

......

贾援这厢已经回了济阴郡,毕竟他可是正经的济阴太守。

鲍忠却是留在了济北国,曹操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竟然将鲍忠任命为了济北相。

那日曹操破了章县,便亲自率众来了一遭济北国,他和鲍信本就是好友,鲍信又一力将他推上了兖州牧的位置,此时骤闻鲍信身死,如何能够安然自若?

贾援在济北国见到了曹操的时候,可是真正的在他眼中看到了泪光,没想到一向坚韧的曹操也有这样的时刻。

由于当日管亥大军践踏着实是找不到尸首,曹操亲自给鲍信起了个衣冠冢,用以凭吊,祭拜完了鲍信,这厢又叫荀彧上书长安天子,表述鲍信之功,以鲍信此时的地位,又是对战黄巾军而死,大概率会被封侯的。

曹操又叫人取了鲍信二子鲍邵、鲍勋养在府中,却是要给自己的好友尽上自己最后一点心意了。曹操嘴上虽然不说,可行动上当真是做到了汝若死,儿女吾养之。

曹州牧这一连串的行动早就将于禁给感动的不行,后面贾援将于禁带到曹操面前的时候,曹操没费什么功夫就得到了于禁这员良将的效忠。

其实这也算是曹操地位改变的极佳证明了,曹操起家之时自然是没有太多的豪杰来投,彼时便只能够靠着自己的一干亲族来维系军队,军中大将就多以亲族为主,但此时曹操为兖州牧,手下带甲十几万,手握一州权柄,有些话不用他来说,自会有豪杰前来相助。

贾援这次回了济阴,便老老实实的从马上将军成了牧守一方的太守大人了,战事虽然已经告一段落,可曹操却没有给贾援换个位置的想法,看来是要把他往马上打江山,马下治天下的方向培养了。

不得不说,曹操这个时候的人才实在是捉襟见肘,高端的智谋之士,猛将帅才自然不差任何人,可要说深入到一县一乡的行政长官,曹操就要欠缺很多了。

彼时他是东郡太守,手中人才还算够用,但这个时候成了一州州牧,手里的这些人进入郡国还算可以,但要说深入到县乡就要差太多了。

兖州的世家大族被屠戮一空从长远来看自然是十分有利于曹操的统治,但就目前来看,对曹操不利的一面反而要居多。

曹操以贾援为太守,未尝不是没人可用。

.....

时以至初平四年,正直开春之际,兖州经过了俩年的战乱,已经着实是疲惫不堪。

曹操带甲十几万不假,但要养十几万的职业军队,曹操也负担不起,正自忧愁之际,又是曹操的第一谋主荀彧向曹操举荐了自己的颍川同乡,阳翟人枣祗。

这枣祗文韬武略只能说是尚可,可这人却有一项大本事,精通农事。要知道古代这全靠天时的生产方式,一位精通农事的人才可谓是极为难得的,不能说万家生佛,但起码是活人无数。

枣祗向曹操提出了一项十分重要的制度,便是屯田制。趁着兖州残破,地主大都死绝,推行起来更为适合。

这套制度说来也不难理解,便是把招募到的大批流民和黄巾军降卒,按军队的编制编成组,由官府提供土地、种子、耕牛和农具,由他们开垦耕种,获得的收成,则由官府和屯田的农民按比例分成,如此一来,便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毕竟干的多自己拿的也多。

......

此时整个济阴郡在贾援的主持下俱都开始了屯田的工作,随着一粒粒的种子下地,田间劳作的农人麻木的脸上也多了几分生气,这日子终于是有几分盼头了。

“曼成兄,此时看这田间地头的劳作场景,倒是令我颇有几分感叹啊,明明不过两年时光,此时看来竟恍若隔世,上次这般景象还是我刚从洛阳回乡,彼时在谯县....”

“谁说不是呢伯济,你和文谦在主公帐前比武就好像昨天的事一样,不想都两年过去了,昔日军中帐前吏,此时竟已经是一郡太守了!命运果真神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