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冠军侯 > 第四十七章 曹孟德回师据陶谦

三国之冠军侯 第四十七章 曹孟德回师据陶谦

作者:田氏代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9 21:41:00 来源:笔趣阁

袁术打仗先不论如何,这逃跑的功夫还是有一套的。他决定弃守阳夏无疑是大胆之极,这意味着他的大军从此再也无险可守,将暴露在荒野之中,若是运气不好,只怕还会任人宰割。

但也正是因为他的大胆,反倒是给了他死里逃生的机会。

曹操因为自身顾虑太多,在兵进陈县觉得已经堵住了袁术归路之后,便停止了进军,开始让哨骑四处散播流言,直说这豫州已经举州皆反,顺从大义,投入到了他曹兖州的麾下了,而这却反而让袁术躲过了堵截。

曹操这么快的攻略下了豫州,你说他兵锋正盛,无可匹敌倒也不是妄言,至少大家都是这么认为的。可你要说曹操自己是咋想的呢?

此时的曹老板自己都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啊!他确实是十几日间一跃成为了支配两州之地的大诸侯,可是他这两州都是什么样的地方啊?

简直是可以说是贼窝了。兖州倒还好些,可这豫州真真可以说是十里无人烟,百里无鸡鸣,除了土地什么都没剩下。

而且这些豫州官吏既然能反了袁术,那会不会来个比曹操更大的诸侯便从了?此时刘表、陶谦在侧,你让曹操如何放心的下。刘表名义上还算是盟友,可这陶谦却真真的是公孙瓒阵营的走狗了,即便是打了曹操也是应有之理。

曹操损失不起,他这一切的功勋名望都是建立在他一路上百战百胜的情形下,这里面有了太多的偶然和必然,谁也不知道一旦他经历了一场失败,这些底下的人到底还会不会反复。

他的时间还是太少了,没办法牢牢的将豫州掌控住,不然凭他的政治手段,又有荀攸、荀彧等豫州士人相助,想要完全都将豫州拿下,想来不是问题。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曹操虽然靠着豫州人对袁术的不满顺利的拿下了豫州,但毕竟人心不齐,不敢轻易用兵,只是以势压人,让袁术自行从陈留退却。

但所有人都料错了袁术,这个人取舍之道很是了得,竟然放弃了南阳这片大业之基,不走陈国过颍川而返南阳,反而顺着河水而下,取道去了扬州。

袁术一路疾行,加上军中又有孙策军这些从小在水域中长大的老卒相助,轻舟而下,竟然一息之间穿州过郡,逃出升天了。

虽然这路过汝南之时被人发觉了不对,可这袁氏在汝南何等实力,大家也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虽然叛了你袁公路,但也是理念不同,没必要对你打生打死的。

你不得不说,在汉末的时候有个名号是多么的好用,这袁术率着几万残军,一路南下,便到了庐江郡。这庐江的大小官吏听了袁术至此,一方面仰慕袁氏声威,当然最重要的方面是他们也打不过袁术这数万精兵,一时间竟然全都争相景从,投入到了袁术的麾下。

这袁术在庐江恢复了一些元气,便遣大将纪灵领着两万大军近抵安丰,去防备曹操进攻庐江。

此时他也不想着反攻豫州了,毕竟想从曹操嘴里把吃下去的肉再给叼出来,可不是现在的他能够做到的。

袁术经过了这一顿的社会毒打,身上倒是少了许多的骄纵之气,细细盘算起自己家底起来。

袁术这一想才发现自己当真是已经快无人可用了,手下能像孙策这般攻城略地进取如风的大将竟然一个也无。

袁术当下便打定主意,定要好好的拉拢孙策一番,若能有了这孙策效命,乱世中安身立业也能更加轻松。

此时袁术坐困庐江,但眼光却不再局限于北方大地了,回身去看,这大汉朝最大的扬州除了人口稀少竟也没什么缺点,左右不过是些不入流的小势力而已,扫平扬州定也不会太难。

袁术并没有因为一场失败而丧失了斗志,反而雄心复起,一面令人去南阳向刘表传达了和解之意,并表示愿意将南阳献出,一面又叫孙策整顿军备,竟是打算两面出击,前往九江郡寻那扬州刺史陈温的晦气。

......

刘表这边得了袁术书信,心中也是满意。他这个人说的好听点叫温和谦恭、谨守礼仪,不是自己的治下绝不多事,但说的难听点也可唤做“守户之犬”。

刘表也算是打定主意了,无论天下风云如何变幻,只要这天子还是我汉家的,我自然是谨守荆州门户,不做他想,此时袁术将一统荆州的大义名分给了他,刘表自然并无不允。

要知道这南阳虽然被张济、刘表二人两面夹击,但毕竟底蕴深厚,名城大邑数不胜数,此时还有不少城池从属于袁术,南阳核心之地宛县也同样还在袁术军的手中。

此时袁术一封书信送来,倒是能够省了刘表不少力气。

于是刘表投桃报李,在袁术使者将袁术的命令晓喻诸县之后,接收了袁术降卒的同时,也将袁术麾下文武的一干家小全都送还了回去,倒也算是全了君子绝交不毁家眷之意。

至此,南阳事了。

......

而袁术在庐江便就没了后顾之忧。

他在兖州陈留郡的时候就跟孙策说过,待到功成便将其封为九江太守。

这次虽然狼狈逃到庐江,袁术却也没有忘了自己誓言,还真就上表表奏孙策为九江太守。

袁术的这一番举动让孙策感动莫名,本来还以为这次兵败,袁术就会就此赖账,却没想到这袁术竟然未曾食言,虽然这九江还在陈温的手中,但孙策这人可是志气不小,陈温又怎样?扬州刺史又怎样?

反正黑锅都有袁术背着,即便是宰了陈温,世人也只会说袁公路无道,可不关他孙策什么事。

头一次孙策体会到了上头有人罩着的好处!这边孙策自然是摩拳擦掌,准备攻略九江不提。

袁术既然已经失败,便也暂时退出了中原争霸的行列,将重心全部倾注到了南方这片在汉代时还是不毛之地的地方。

.....

却说这厢曹操攻略了豫州之后,在陈县整整停住了十日方才收到了袁术已经弃归南阳,南下扬州的消息,内心里也是不由得感叹着袁公路胆略非凡。

曹操轻易得了一州之地,自然是占了天时地利人和,若不是公孙瓒和袁绍各组盟友,造成了两路联盟牵一发而动全身,也不会让曹操如此轻易的就捡了这样一个大便宜。

虽然说这兖州、豫州残破,论实力还不及冀州一州之力,但好歹曾经也都是大汉朝的腹心之地,但凡时间充足,恢复起来的力量也是不能小视。

随着曹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败了袁术,这此时大汉朝最强大的两个联盟也开始动作了起来。

袁绍这边得了曹操胜利的消息,心中又是欣喜又是警惕。

欣喜的是自己这路联军可算是有了个好消息,警惕的是曹操这人以前倒是小看了他,谁能想到当年小小的东郡太守不过几年的功夫,竟然都爬到了手握两州之地,成为影响天下局势的绝世凶人!

要不说天命属曹呢?这袁绍正在和公孙瓒相争的紧要关头,自然没法得罪自己这个最是得力的盟友,非但如此,还得小心的拉拢着曹操,生怕曹操撂挑子不干了。

此时袁绍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面对着公孙瓒三面合围,实在力有未逮,若不是曹操击败了袁术,只怕都要四面楚歌了。

这第一面自然是来自幽州的公孙瓒本部的压力。第二面则是来自徐州的陶谦陶恭祖的压力,只是这人若是想来必然要走青州、或者兖州,给袁绍的压力还不算大。

至于这第三面,则是来自那在虎牢关前威风八面的吕布吕温侯了。

却说这吕布被李、郭等人赶出了长安,带着手下人马一路逃窜,却是回到了起家之地的并州。

并州这里一直以来都作为大汉朝攻略匈奴的战略要地,在西汉初期的时候完全就是军屯管理,当兵的都快比百姓要多了。

到了后面击败了匈奴,这并州又着实苦寒荒凉,也没什么百姓来这里充边,自然也没什么大的发展,反而因为失去了匈奴这个大敌而更加的凋敝。

若不是后来的鲜卑崛起,只怕这并州就更加的变成小透明了。可即便是如此,并州仍是没啥大的发展。

但这里虽然其他的不行,可这兵马却是着实雄壮,出了吕布、张辽、高顺等等一等一的好汉。吕布回到了这里,可算是有种天高任鸟飞的感觉了。

事情发展到这个时候便已经与历史上有所不同了。本来这吕布被击败后并未回到并州,反而是应了袁绍的邀请去投靠了袁绍,帮助袁绍进缴黑山军。

后来在袁绍手底下待的久了,又起了二心,进而与陈宫、张邈等人联合谋夺兖州,险些就要了曹操的老命。

可现在曹操强势崛起,比历史上强大了许多,一战将冀州、兖州黄巾打的半残,袁绍对吕布这只客军的渴求也就没有历史上那般大了,吕布自然也没机会去冀州。

但留在这并州却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吕布这些年在董卓手底下也不是白混的,加上帮助王允拨乱反正,谋了董卓,官爵地位很是了得,也是混到了一任九卿的位置,拿到现在起码也是个“长老”。

这样的人到了并州还算是很有名望,加上手中的军队彪悍还多是并州乡人,不到半年的功夫竟然就战据了云中、五原、西河、太原四郡之地,又与并州的老牌豪强上党太守张扬交好,声势可谓壮大。

吕布也是个闲不下来的,自接了公孙瓒的书信,便也起了心思。公孙瓒在信里可是说了,若是能够击败了袁绍,到时候取了冀州便分一半的土地与吕布,这你让吕布如何能够忍得住?

其实上党太守张扬还是比较偏向与袁绍联盟的,毕竟他们张氏跟袁氏很是有几分香火情。

只可惜这吕布真是不当人子,将张扬骗到了晋阳商议事情,一股脑的给裹挟进了公孙瓒的反袁绍联盟,自己的小命可是捏在吕布手中,张扬也只得捏着鼻子认了。

即如此,这吕布的声势也十分浩大,领着三万精兵出并州,直取冀州,对袁绍的威胁程度竟然还在“老牌豪强”陶谦之上。

袁绍这边自然是一面交好曹操,催促曹操尽快回军,进攻青州、徐州,减轻冀州压力,一面积极分兵备战,寻匿战机了。

.......

却说这曹操胜了袁术,便将自己的心腹谋臣,荀彧荀文若给留在了豫州,并让满宠、毛玠、枣祗等人从旁辅助,又叫曹仁、夏侯渊等人扫荡豫州境内的余寇,防备袁术反扑,倒是打算好好的经营一番豫州了。

而他自己并没有在豫州停留太久,在得知袁术已经去了庐江之后,曹操就启程拔营,望兖州而去。

毕竟这豫州再好,此时仍不是他的根本之地,他本人只有在兖州了,心才能安定下来,不然这袁术丢南阳可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同时,曹操的心中也存了尽快回师帮助袁绍的心思。

你要说二人之间没有龌龊,精诚合作,那是胡扯,但此时曹操已经接到了线报,尽说了这公孙瓒拉起的几路大军,便连曹操听了也是心惊,若是袁绍就此倒下,下一个可就轮到他曹操了。

毕竟唇亡齿寒,如是而已!

然而就在曹操刚刚抵达陈留,见到了贾援、夏侯惇二人之后,一个噩耗也同时传到了他的耳中。

“报主公,济北相鲍忠遣人来报,言说那在泰山盘踞的贼人受了陶谦好处,此时态度不明,竟然已经拒绝尊从我军调配了,而陶谦也顺势而出,取了泰山,此时兵锋已经进抵任城国啦!同时又有那徐州下邳人阙宣聚众数千人,自称天子,也是在徐兖边境处生事,整个兖州西线只怕就要全线开战了!”

曹操听了这军报,也很是意外,看来这陶谦果然是有点水平,出乎意料的没有走青州去与公孙瓒夹击袁绍,反而鼓动泰山郡来给曹操找麻烦,此时曹操没得办法,却是只得回师山阳郡,整军备战去与陶谦对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