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冠军侯 > 第六十七章 昌邑城曹操定人事

三国之冠军侯 第六十七章 昌邑城曹操定人事

作者:田氏代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9 21:41:00 来源:笔趣阁

一个优秀政治领袖,尤其是乱世之中的政治领袖,他的人生注定是分裂和矛盾的。曹操此时在大汉朝也是举足轻重的一只政治势力领袖了,整个兖州、豫州的各类世家大族有一说一,都以曹操马首是瞻。

像曹操这么大的政治团体,自然不可能是铁板一块,在他的底下还要分出许多的小团体,但这些人中,拿到了最大好处的无疑还是一路跟着曹操起兵的亲族集团。

但曹操一路走来,自然是不可能只靠着亲族,于是这次早昌邑城召开的大会,无疑便是一场利益的划分,个中的政治博弈,其背地里的刀光剑影着实是不下于进行一场局部的战争。

曹操也没有办法面面俱到,于是即便是他不喜欢的许多豫州士族,却不少都提拔到了高位,而一向立功无数的贾援,却被曹操免了济阴太守的位置,与了贾援一个州中别驾的职位。

这便是政治上的妥协,曹操在利益的交割中,选择将贾援拿了出来。

这倒不是说曹操对贾援失去了信任,反而可见曹操对贾援的信任实在是其他人无法比拟的,因为曹操知道,即便是贾援失去了太守之位,也并不会在他的心中留下什么怨言。

这是二人之间的默契,也是君与臣之间的默契。

当然,贾援也不是什么好处都没捞到,至少他成了虎豹骑真正的统帅。

这支由贾援草创,曹操耗费了无数的人力物力精心打造的虎豹骑,终于成为了一只独立的军队!

全军共计五千人,俱都是骑卒,每个人全身披重铠,持利刃,且又通过了实战的检验,可谓是天下强军!

.......

贾援对于卸任济阴太守倒是没什么感觉,毕竟自己着实不是什么保境安民的料,你让他一阵冲锋斩将夺旗倒是没得话说,只是劝农种田之事,多少还是有些不妥。

待到见到了已经到了昌邑城的妻子和女儿,贾援则是更加的将其他问题都抛诸脑后了.....

他对自己的定义十分的清楚,只是一把十分好用锋利的刀!刀是不应该有太多的自己的思想的,只要认真的听从老板的命令,后事自然也会有老板来去解决。

贾援难得的一番征战过后,再次享受起了家庭的温馨,看着都已经会叫爹的女儿,贾援的心的仿佛快化掉了,一时间只觉得金戈铁马,刀枪剑戟都不算什么,只要能一辈子守护好女儿脸上的笑颜,哪怕是黄沙百战又有何妨!

而曹慧此时则是静静的看着着一对父女,脸上挂着连自己的都没意识到的灿烂笑容。一向大大咧咧英姿飒爽的她此时竟然颇有些小女人的姿态,个中风情,自然是不能与外人道哉!

.......

而此时的曹操则在昌邑城中召见各地前来的太守国相,一时间曹操的州牧府门庭若市,很有几分当年洛阳城中高门大阀的景象。

曹操的家族堪称是汉室近臣,门第虽然不及袁氏,但也算是大汉朝里顶尖的那一批了,他的爷爷官至大长秋,算是九卿一般的人物,而他的父亲更是当过太尉,这可是三公高位,汉室对他家的礼遇不可谓不重。

所以曹操对汉室有着极强的归属感,故而他才会和荀彧搭伙,一个领着兖豫豪族,一个带着兖豫士人,宛如鱼水相逢,并试图一起兴复汉室,使天下重归那个理想中的‘人耄耋,皆得以寿终’的古典‘圣世’。

没错,在曹操看来,荀彧作为他的臣下,二人此时都是为了复兴大汉朝而努力的,这个时候的曹操可还没有那么多的野心,便是后世他位极人臣,也始终恪守了人臣的本分,至死也没有迈出最后一步。

曹操的雄心壮志止于赤壁之败。他一生的努力,一生的奋斗,全都被孙刘二人给葬送了。他的前半生,可谓是开挂的人生,虽然屡有挫败,但都能够重新奋起起来,而且每每对敌,都是以少胜多,兵法韬略可称世间无双。

但偏偏是对他最重要的一战,他败了。

其实曹操在击败了袁绍之后,天下间便已经呈现了一统的趋势,彼时荆州举州来降,便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若是江东一战而下,蜀中刘璋、汉中张鲁、西凉马腾、交州士燮定然望风而降。

只可惜天下间没有那么多的如果了,曹操孙刘成了气候,一统无望之后,便也开始了放纵自己,于是便有了称王建制,毕竟他知道,作为一个权臣,若是家族势力衰落了,等待后人的也只有被清算这一条路了。

若使天下无孤,不知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不是曹操的自夸,个中也有着许多的心酸无奈。毕竟到了最后,曹操最初的战友可没剩下几个了。

有些是他亲手宰掉的,有些是间接因为他死掉的,而更有些是死于这乱世只见的诸侯攻伐。

这也就是刚刚说的政治领袖的复杂性了。到了他们这个位置,没有事情的对与错了,大家都是在为着心中的理想而努力,只是中间所用的方法各不相同,于是便产生了厮杀争斗!

........

且先不说曹操此时的心态了,直说这次曹操在昌邑召集群臣,待看到了昌邑城中络绎不绝的仪仗车马,曹操这才惊觉,原来不知不觉之间,自己已经有了这么大的势力了。

拿下豫州给曹操带来的不只是土地上的收获,荀彧这个本土的豫州士族领袖,可也是送了他一份大礼,那便是数不胜数的基层人才,无数的士人投效。

你不可否认,这个年代到底还是士人垄断了知识,而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简直就是放诸千年而皆准的道理。

“文若啊,我今日才真正的觉得自己是兖州牧了!”

荀彧听了曹操的话,知识淡然一笑,开口说道:“主公,这许多的人才随意主公取用,天下英雄不莫如是,主公又何必妄自菲薄,今主公威势日盛,则我汉家复兴便越有希望啊!”

“没错,汉家复兴,当在我曹孟德的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