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老朱跪求我贪污! > 第二十三章朱成:这件事,得第一、第三位皇帝来做

徐达和蓝玉能够想象到,如果朱成的提议,完美的在大明运转。

那么士族门阀在朝廷面前,将再难有翻身之地。

士族门阀裹挟朝政的情况,就算是皇权衰退之后,也基本不可能发生。

“康王殿下大才。”

朱元璋捋着胡须,发自内心的赞叹道。

就算是朱标再世。

光从才华上,或许也比不上朱成许多,当然,并非朱标差。

在老朱心目中,朱标就是他最佳继承人!!

哪怕是现在。

朱标也不觉得,在继承大统方面,朱标弱于朱成,毕竟朱标的宽厚、仁德。

目前来看,都是胜过朱成的。

朱成太……

……阴损?

好像也不能这么说。

反正朱成每次在给他大惊喜之后,总要给他一个惊吓,让老朱也不知道应该喜欢他,还是应该狠狠的惩罚他。

很微妙。

“康王殿下既然有如此才华,为何久居于王府中,不在应天活跃,以搏得当今圣上关注?”

朱元璋下意识的问道。

这个问题困扰他许多,明明朱成才华不弱,但是却总是在王府里摆烂。

奇怪非常。

蓝玉等人也不解,都看向朱成,等待后者给出一个答案。

“很简单,我不喜欢做无用功。”

朱成耸了耸肩。

“父皇将我等召集回应天,无非是想缓解心疼而已,并不是众人猜测的,想要从藩王中寻找一个继承大统的皇子。”

朱元璋:???

“这不可能吧?”

朱元璋笑着一摆手。

他的想法,他难道还不清楚么。

朱成终于有第第一次……哦不……是第二次说错的时候咯。

第一次是预言三晋之地的旱灾。

刘基都说了,三晋之地未来不会有灾害,老朱肯定更信任刘伯温。

“当然了。”

朱成打了个哈欠。

“这皇位,必然会落在我的侄儿手中,也就是归属于朱允炆。”

“嗯?”

朱元璋原本没想听朱成说太多,毕竟谁也没有他,对自己的想法知道的更准确。

可是朱成提到皇位传给朱允炆,让老朱心中微微一凛。

他还真有这个想法。

而且从来也没对外人说过,朱成能猜测到这一点,还真是有些不可思议。

历来王朝,都是嫡长子继承制。

兄死,理应从弟。

也就是说,应该从朱标的这些儿子中选择一位,成为新的太子。

隔代立皇孙。

这是亘古以来都未发生过的事情,从尧帝走出伊祁山以来都未有过。

老朱并不在意什么规矩、礼法,所以有隔代立皇孙的念头。

但能猜出这一点。

足以见得朱成不是信口胡说,是有的放矢,有依据的猜测。

“这不太可能吧,隔代立太孙,这不是从来也未有过的事情么。”

朱元璋不着痕迹的问道。

“如果没有立皇孙的念头,我爹就不会让朱允炆上朝,皇孙上朝,难道就不奇怪?”

朱成回答道。

“光这一点?”

朱元璋微微眯起眼睛,如果仅凭皇孙上朝,就猜测他要隔代立太孙,未免有些捕风捉影。

“当然不是。”

朱成没有注意到老朱的表情变化,侃侃而谈道。

“你有没有听过一句话——将所有可能都排除掉,那么剩下的哪怕再不可能,也是答案。”

“首先呢,皇位得是朱家人。”

“……”

朱元璋微微翻起白眼。

这不是废话么。

“朱家人中,从十六弟往后,年纪都太小,甚至比允炆还小,故不做考虑。”

“我这十五个兄弟,都已经就番啦。”

“也就是藩王。”

“别看我们都是父皇的孩子,说句实话,父皇并没有完全信赖我等。”

“就番不就地,就是不信任的体现。”

“当然,这是正确的抉择。”

大明藩王,虽然有番地,但是却并非是番地的主人,有职位而没有实际的土地。

也就是就番不就地。

防止藩王拥兵自重,非但没有起到拱卫京师的作用,反而成为大明心腹之患。

“……”

朱元璋点了点头。

朱成对于藩王的解释深得他心,他就是防备藩王,分封制的弊端老朱比谁都清楚。

所以他才在就番上有所限制。

“老伯,你有没有想过,世间这人呐,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朱成突然坐起来,用手扔着草帽。

“不患寡而患不均?”

朱元璋三人喃喃自语道,品味着这句话里的意思,几秒种后,心中都对这句话感到认同。

嫉妒嘛。

大家都一样穷,没问题;一旦穷村子里出现一个富户,那就不行了。

“这个道理,同样适用在我们这些藩王身上,大家都是藩王,没问题。”

“可如果谁从藩王,变成这大明的皇帝……”

“……凭什么你做得皇帝,我们其他藩王就做不得??”

“藩王,可是拥兵的啊。”

“嘶——”

听到朱成所言,朱元璋三人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

‘凭什么你做得皇帝,我们其他藩王就做不得’,这句话,简直杀人诛心啊!!

是啊。

不患寡而患不均,一旦有一位藩王,从藩王身份摇身一变。

变成天下之主。

其余藩王会怎么想???

就算其余藩王没有想法,成为天下共主的那位藩王,会不会对兄弟有所防备?

裂隙。

一旦产生,就再难以恢复。

就像是猜忌。

会让藩王们逐渐形同陌路,甚至走上仇敌的位置。

有兵者。

相互猜忌、相互怀疑、相互忌惮,最终会演变成什么结局。

朱元璋都不敢想。

但肯定。

那结局一定充满血腥,是朱元璋绝对也不愿意见到的局面!!

“不行,藩王不可成太子!”

老朱下意识的脱口而出。

“对嘛。”

朱成咧嘴一笑。

“老伯你都能想到的事情,我父皇肯定也想得到,所以我还是在王府里开开心心的摆烂吧。”

“其实不光如此,父皇对朱允炆的感情,也远超我们几位皇子。”

“他最疼爱的孙儿是朱雄英,朱雄英薨了;最疼爱的皇子是我大哥,我大哥也薨了。”

“现在大哥的二儿子朱允炆,在父皇心目中,地位可是超出寻常哦。”

朱成侃侃而谈。

关于这点。

朱元璋无话可说,在金殿上,朱允炆竟然提出问题,‘士族门阀为何不兼济天下’,要是没有那份特殊的感情,他又怎么会保护朱允炆?

——早就哪凉快哪呆着去了。

“唉。”

老朱暗叹一声。

朱允炆啊朱允炆,哪怕有朱成一半……不……五分之一的才华。

他都能放心的将江山交给他。

可惜。

徐达和蓝玉都沉默不语,天家之事,哪怕他们是开国重臣,也不能随便参与。

垂首当做没听见,才是正确选择。

“不谈这些了。”

朱元璋甩了甩首,将困扰自己的烦心事驱散干净,今天能从朱成这里得到解决土地兼并的方法,甚至还得到税改的思路。

应该高兴才对!!

烦心事哪能一次性全部解决干净,尤其是储君的大事,还需要多多思考。

允炆还小。

万一等他再学一段时间,突然顿悟了也说不定。

朱元璋往好处想,同时也将话题转移走。

“听康王殿下所言,殿下也是深谙经商之道啊,不知为何,竟然提出职业税的说法?”

“说了又能咋样?你还能在大明落实阶梯税不成?”

朱成翻起白眼。

朱元璋:我还真能。

“咳咳。”

朱元璋当然不可能说,他只是咳嗽两声,压抑住内心的玩味。

哼。

毕竟他才是皇帝。

而且在这小兔崽子面前隐藏住身份,这小子估计做梦也不会想到,侃侃而谈的话语,就落入他这皇帝的耳中!

“税改嘛,实际上难度并不小,商人税也伤及士族门阀的根基,阻力极大,不会那么容易推行下去。”

朱成毫不在意抛弄着手中的草帽。

“我大明如果想要进行税改,土改,只可能在第一、三两位皇帝中进行。”

“啊?”

听到朱成所言,朱元璋惊疑出声。

朱成这句话,他咋听不明白。

为何税改、土改,只能在第一、三位皇帝中进行???

朱成难道还信命数?

“康王殿下,你这说法,何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