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老朱跪求我贪污! > 第二十六章剥皮充草

大明:老朱跪求我贪污! 第二十六章剥皮充草

作者:日月行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30 00:02:04 来源:笔趣阁

“康王殿下之才,实在难以用言语概括,他的一些言论,就算是古今典籍中,也难得寻找到一二。”

徐达赞叹说道。

这是他第二次见到朱成,第一次朱成虽然拿出来将土豆、玉米、红薯三种神奇主粮,并且提出了王朝周期论,但王朝周期论不过是个问题。

如今亲口听到朱成大谈解决之法,就算是出将入相的徐达,也不由得赞叹许多。

就算是他。

对于朱成的观点也是大感新奇,听闻之后,越是深思,越是能体会到其中道理。

“深不可测,康王殿下似乎并非专精于某一领域,在其心胸中似乎有一门学问,智慧远超我等。”

蓝玉补充一句。

“哼,那是!”

朱元璋颇为得意的咧嘴一笑,朱成毕竟是他的儿子,儿子强,做老子的自然长脸。

“而且这次康王殿下好像没有搞什么事。”

蓝玉喃喃说道。

感受到朱元璋的视线,蓝玉赶紧闭口不言,朱成作妖可不是一次两次。

他见到朱成老老实实自然觉得奇怪。

但这话。

不宜对朱元璋说。

“唉。”

朱元璋得意了一会,随后长叹一口气,心中颇为郁闷,离开王府前,朱成的一番分析,甚至洞穿他的心胸,就连老朱自己都不得不承认。

朱成将他的想法分析的非常透彻。

——甚至还领先一步。

想到朱元璋没有想到的地步。

‘藩王不可为帝’、‘朱允炆受儒家思想影响过多’、‘儒家乃国之祸害’。

字字落入朱元璋耳中。

就连现在,响起朱成说的那些话时,都不由得身体寒颤。

“可惜。”

朱元璋大感惋惜的摇了摇头。

虽然他没说前因后果。

但蓝玉和徐达都知道,朱元璋是在为朱成的藩王身份感到惋惜。

如果朱成不是藩王。

继承朱元璋的衣钵,那大明,必将走上一个新的强盛!!

可惜……

藩王为帝的危害,朱成已经讲得很清楚,一旦朱成成为太子。

那朱元璋设立的‘藩王拱卫京都’想法,反而会成为大明的危害。

“陛下,您不必思考过多,您如今年富力强,必将长命百岁……”

徐达宽慰道。

“嗯。”

朱元璋无奈的点了点头,也只能将皇储的事情暂时搁置住。

“如果能再活个30年,那时候的允炆,应该也能担当大任了吧。”

朱元璋用只有自己才能听见的声音喃喃自语。

许多问题。

只有留出时间,才能得到答案。

“陛下无需多虑,康王殿下所说的话,不过是一些猜测而已,允炆他虽然和大儒走得比较近,但未必就如康王所说一般,已经遭受过分侵蚀。”

蓝玉想了想,还是决定说出口。

“也有道理。”

徐达附和道。

朱元璋眼睛一亮,心中又涌现出一抹希望,对啊,万一朱成对朱允炆的猜测不实,实际上朱允炆没有那么糟糕呢!!

一时不聪明,没有大问题。

只要思想不滑坡就行。

“快马加鞭,回乾清宫,朕要去大学堂见允炆。”

朱元璋立刻下达命令。

他倒要看看。

朱成说的对不对!

……

大学堂。

朱允炆正百无聊赖的坐着,桌上摆着一些典籍,但他却没有丝毫看的意思。

愁眉苦脸。

思考到底是哪里惹得皇爷爷不开心!

“圣上到!”

就在此时,一道尖细的太监声音从大学堂入口处传来,吓得朱允炆一激灵。

赶紧将几本典籍打开,摊在桌上,随后立刻跑出去,迎接朱元璋。

“皇爷爷!”

朱允炆跪倒在地。

来的人只有朱元璋,说到底啊,老朱还是疼爱朱允炆,这关键的问题,就算是徐达、蓝玉,也没有丝毫资格旁听。

“起来吧。”

朱元璋笑呵呵的,丝毫没有朝堂上的那份威严,也让朱允炆放松不少。

“谢皇爷爷!”

“走,进去吧,皇爷爷看看你在读什么?”

“是!”

朱允炆领着朱元璋进入大学堂里面,由于是关禁闭,也没有先生教导。

当看到朱允炆的桌子时。

朱元璋和朱允炆都沉默了……

刚才太过匆忙,朱允炆匆匆忙忙将书本摊在桌子上,没想到书本竟然放反了。

朱元璋何等的人精。

一瞬间就明白了朱允炆的意图。

朱允炆偷看朱元璋。

朱元璋装作没看见,他现在的目的,并非责问朱允炆的学习,对他好一点,让他等下能畅所欲言。

“呼——”

朱允炆在心中长舒一口气,赶紧将那本典籍拿在手中,将这低级错误掩饰住。

“皇爷爷对不起,之前在朝会让您生气了。”

朱允炆乖巧的道歉。

“嗯嗯。”

朱元璋嘴角咧起一抹笑意,抬起手,摸了摸这位年纪已经不小的皇孙的脑袋。

见到朱允炆道歉,朱元璋还真是心中一暖。

果然如同朱成所说啊。

朱允炆在他心中,有着截然不同的地位。

“你现在还小,许多道理不明白,难免犯一些错误,皇爷爷希望你知错能改,成为一名好帝王。”

朱元璋语重心长的说道。

朱允炆在听到前半句时,隐隐有些撇嘴,但一听到‘好帝王’这几个字,瞬间双眼发亮。

“皇爷爷,允炆一定争取成为一名好帝王!”

果然!

他皇爷爷还是看重他,甚至当做帝王培养,之前在金殿上生气,可能是自己的行为,不符合少年帝王吧。

——一定是这样。

上次在朝会,自己太过谄媚,作为皇位继承者,的确有些不太合适!!

朱元璋三言两语,就让朱允炆有些飘飘然,心中防备卸掉。

开始激动起来。

“皇爷爷再问你,如果你成为皇帝,会怎么做啊?”

朱元璋笑眯眯的问道,像是拉家常。

就算蓝玉、徐达在此,估计也看不出来,这位洪武帝,正在询问关乎未来太孙命运的问题。

按常理,朱允炆肯定应该支支吾吾,说上一些恭谦的话。

可朱元璋之前三言两语,已经让朱允炆膨胀起来。

颇想将心中的豪情展示出来。

“皇爷爷,孙儿如果继位,绝对勤政,还要效仿先贤,垂拱而治,让咱大明子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咯噔。

朱元璋心中一沉,垂拱而治啊,这个词,不正是朱成说过不久的词语么?

‘垂拱而治,就是将权放给大儒’。

嘶——

看起来,朱允炆在不知不觉见,真的被大儒侵蚀的很严重!!

不过老朱的表情并没有出现任何异样,而是笑眯眯的继续问道。

“还有呢,有没有想做什么大事?”

“嗯……”

朱允炆一阵迟疑,心中也在纠结要不要说,可看见朱元璋一脸掬笑,便也继续说下去。

“孙儿觉得,藩王权力可能过大,如果可以,孙儿还是希望能够将权利集中。”

“几位老师也曾说过,分封制弊大于利,自古以来乱世都是由分封制开启。”

听到朱允炆大谈分封制的弊端。

朱元璋失望的闭上眼睛。

对了。

又让朱成说对了,朱允炆不光赞成‘天子垂拱而治’,也觉得分封制不利于大明发展!

他也不想想。

如果分封制真的那么不堪,为何有那么多王朝选择分封制?

分封藩王,就番不就地。

是他老朱亲自决定的政令,大明安国的政令。

“……”

朱元璋心中怒火无比,当时他确定分封制的时候,大儒们就曾多次劝阻。

当时朱元璋以铁血手段压制大儒不敢再说。

可没想到……

那些大儒,竟然从自己的孙儿入手,在孙儿年幼的时候给他灌输分封制的弊端。

这些家伙,真的该死!

“允炆,是哪位老师跟你提过分封制的弊端?”

朱元璋‘和善’的问道。

“李昌文、高嵩明、还有几位……”

朱允炆想了想。

李昌文、高嵩明,不出意外,还有的几位,分别是刘振玉、徐长远、王德永。

这几位,都是在朱元璋提出分封制时,大肆上书否定的。

没想到。

这些人不是老实的接受藩王制度,而是偷偷摸摸的挖皇家的墙角。

该死!!

通过这种方式干政,难道他们就不怕死吗!?

“皇爷爷……”

朱允炆可怜兮兮的看着朱元璋,他感受到气氛有些不对劲。

“允炆,你不要再跟他们学习了,皇爷爷给你换几个老师。”

朱元璋压抑住心中的怒火,勉强扯起一个笑容。

“另外,天子要问天下事,不能所谓的垂拱而治;分封制的弊端……你皇爷爷也很清楚,但那是稳定我大明根基最好的方法。”

他耐心的解释。

“哦……”

朱允炆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继续在大学堂读书吧,少读一些儒学的书籍,对治国安邦没有任何意义。”

朱元璋丢下这句话,便是转身离开。

朱允炆愣愣的站在原地。

也不知道自己刚才的回答,到底让他皇爷爷满意,还是不满意。

没发火。

但皇爷爷走时的表情,好像也挺奇怪。

……

大学堂外!

“拟旨!”

朱元璋咬紧牙关,声音仿佛从牙缝中挤出来,眼瞳中充斥着怒火。

“李昌文、高嵩明、刘振玉、徐长远、王德永,五人剥皮充草。”

“是。”

掌印太监惊恐的应声告退。

剥皮充草。

这位洪武帝登基以来,都没有发过这么大的火儿啊。

“二虎。”

“臣在。”

随着朱元璋一声呼喊,一位身穿龙鱼服的锦衣卫从角落的阴影中走出。

“彻查教导过允炆的所有老师,心术不正,妄图通过影响允炆来控制大明者。”

“宁杀错,勿放过!”

“是。”

随着朱元璋两道命令,一场腥风血雨,也是在应天府上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