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老朱跪求我贪污! > 第二十八章老朱……没钱了

这……

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被老朱这番言语惊得一塌糊涂。

“陛下,不可!”

胡惟庸跪倒在地。

随着胡惟庸跪下,文武百官如同推金山倒玉柱,一片片跪倒。

山呼不可。

朝堂上还保持站立者,只有寥寥几人,蓝玉、徐达、刘伯温,以及几名还在懵逼的小官。

“陛下,土地乃是人民立根之本,将土地全部收缴,恐怕……”

胡惟庸谏言道。

其余跪倒的臣子亦是跟着响应,他们都不知道朱元璋到底是什么想法。

“朕并非要将土地从人民手中抢走,而是要保护别人从人民手中抢走土地!!”

“收拢土地之后,朕会原封不动,将所有土地分发给子民、氏族。”

“不过所有人,都不再拥有土地的所有权,而是向我大明租赁100年!”

“100年后,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则自动续期。”

“以后的土地交易,也是交易租赁权。”

“而且租赁土地越多者,需要缴纳更多的税费,胡惟庸,你胡家在淮西应该有良田万顷吧?”

“是……是……”

沉浸于朱元璋解释的胡惟庸突然被点名,连忙应声道。

“万顷良田者,粮税需缴65%,丈量天下之后,就是如此。”

朱元璋轻描淡写的说出一个恐怖的数字。

听的胡惟庸瞳孔紧缩。

——65%的粮税!

还让不让人活??

原本胡惟庸只需要缴5%左右的粮税,还经常因为官职而免掉大部分。

“陛下,您的意思是,以后收税,根据持有田产多少来计算?”

胡惟庸敏锐的察觉到问题关键。

“对。”

朱元璋咧嘴一笑。

“多产者,应当多缴税,胡惟庸啊,在现今的税收制度下,你所缴纳税款,也就顶100户正常三口之家,你觉得合理么?”

“……”

胡惟庸张了张嘴,他当然想说合理,特么一分钱不交更合理!

可是……

龙椅上的老朱,却是给他莫大压力,他知道,如果现在跟老朱抬杠。

下一秒,他就是一具尸体。

都不用上法场。

锦衣卫不是没在金殿上杀过人,他可不想破‘锦衣卫金殿杀人官阶’的记录。

“陛下圣明。”

胡惟庸咬紧牙关,脸色难看无比,嘴巴里像是含着一根针,吞吞吐吐的说道。

“收税入田,多得者多缴,穷困百姓免于高税负,真是亘古未有的决策。”

这决策好吗?

当然好。

听到老朱说完租赁土地和阶梯税后,刘基眼睛都亮了。

愿意支持吗?

真不愿意!

谁都知道,如果这两条政令推行下去,他们家族的体量将会大幅度减少。

彻底丧失成为一方门阀的机会。

“陛下,不可啊,土地乃是人民所有,并非天子所有,圣人曾经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此举恐让天下人寒心!!”

一位大儒出列。

“咱觉得天下人民在知道朕的决定后,不会寒心,反倒是士族门阀,一个个急的不得了。”

朱元璋冷笑。

大儒。

又是大儒!!

“还有谁不同意吗?”

朱元璋又问道。

“陛下三思。”

“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陛下三思。”

又有两位大儒出列,一口一个‘诗经’、一口一个‘典籍’。

“全部收押昭狱。”

朱元璋一摆手。

立刻有锦衣卫走进来,将几位反对的大儒架起来往外走!

“陛下,我们不过是谏言!”

“我们为黎民苍生啊!”

“昏君!”

“我等一死,你将成为千古唾骂的暴君!!”

几位大儒。

不断踢蹬,但他们的身体素质,又怎么能和锦衣卫扳手腕?

他们怕死!

但大儒深谙求饶只能死更快的道理,反倒一个个表现得慷慨正义。

愿意为国家赴死。

而且还用‘史书’来威胁朱元璋,得罪史官遗臭万年的皇帝并不少。

但是……

这些对朱元璋没有任何意义。

他早就知道这些大儒是什么东西。

浩然正气?

他们不配!

当这几名大儒看到昭狱里面的‘稻草人’后,就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了。

至于史书?

丈量天下的朱元璋,怕史书上有污点???

执行丈量天下的政令,杀几个反对的人而已,就算屠灭半个朝廷。

只要新版鱼鳞册出世。

一切时功非过。

“还有不同意的吗?”

朱元璋咧嘴一笑,右手扶着龙椅的把手,身体微微前倾,‘和善’的环顾群臣。

所有和朱元璋对视的臣子,都低下了头。

朱元璋很满意。

他这才确定,朱元璋所说的‘第一、三位才能办成此事’这句话非虚。

丈量天下、税收改革。

阻力莫大。

皇帝魄力、威压稍小一些,就会被群臣、氏族所阻拦,哪怕是朱标重活。

朱标继位,恐怕也顶不住这份压力。

非得展露出血腥手段。

让群臣、氏族惧怕,方可通过这条政令!

“陛下……臣,臣有话说。”

“嗯?”

正当朱元璋得意的时候,竟然又有反对的声音,他本能的想要发怒。

但当看见谏言者时,他也不由得皱起眉头。

郭恒?

这位户部侍郎有能而且清廉,为何会阻拦这条政令?

“但说无妨。”

只要不用‘圣人’、‘论语’压人,正常的交流,老朱肯定得给一个开口的机会。

“回禀陛下,国库可能支撑不住如此大的开支了。”

郭恒苦兮兮的说道。

他硬着头皮也得说啊,不然后面老朱问他要钱,他怎么办嘛。

“北征之事在即,军饷开销过大,造船司又拿走部分库银,丈量天下之事臣以为乃是圣明之举,可目前大明实在无法支撑。”

“……”

朱元璋闻言,深深皱起眉头,用手搓捻着胡须,脑内开始疯狂思考。

丈量天下,必然是劳师动众之举,所消耗人力、物力不计其数。

铸造战舰。

关乎于开海的事情,也不能暂停,而且第一笔钱已经给出去,现在断供,估计朱成这混蛋也不会把钱退回来,岂不是白亏一笔钱?

北征就更不用多说了。

元朝余孽。

必须消灭!

这可如何是好……

朱元璋头一次觉得缺钱,而且不是缺一星半点,而是却一大笔钱!!

群臣见到朱元璋皱眉。

心中暗暗窃喜。

——丈量天下何等困难,估计老朱也就是一时兴起。

土地改革,税收改革。

都是建立在丈量天下的基础上实施,如今丈量天下这步都无法执行。

他们也就不必过分担心了。

朱元璋看着窃喜的臣子,自然知道他们的想法,心中恼怒。

甚至想要让他们捐出一些钱款。

但是……

丈量天下本就绝氏族发迹之路,再让氏族掏钱,多多少少有点把人往死里逼的意思。

兔子急了还咬人呢。

能削弱、控制士族门阀,朱元璋也不会优先考虑赶尽杀绝。

“丈量天下之事,必须要执行,圣旨传达给四位亲王,让其进行准备。”

朱元璋摇了摇头,朝会时间太短,无法想出办法。

让这些本就不愿意丈量天下的臣子出谋献策,和希望猪自己躺上屠宰台没区别。

“今日朝会就到这里吧,蓝玉,徐达,刘基,三人来御书房,朕有事询问。”

朱元璋站起身,丢下一句话,离开金殿。

刘基一怔。

早感觉陛下和凉国公、魏国公走得很近,朝会结束之后经常一起讨论、交流。

这次怎么带上他啦?

虽心中疑惑。

但刘基还是和蓝玉、徐达一起,去到御书房。

“刘基先生,你对丈量天下之事,有何看法?”

朱元璋开门见山的问道。

刘基之才,不必多说,而且在朝堂上,刘基是少数第一时间没有反对朱元璋丈量天下提议的臣子。

其余人是懵逼,不知道如何回答。

但是朱元璋相信,刘基一定不是没有反应过来。

在丈量天下这件事上。

刘伯温。

或许能给他提供一定辅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