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西汉那些事儿:草根皇帝刘邦 > 第一百四十二章 搅动汉初异性诸侯王造反的男人:陈豨登场

刘邦在长安长乐宫,举行岁首大典,真正体验到皇家的威仪。然,他没有高兴多久,打破了他的太平美梦。

这个人就是刘邦的兄长,他叫刘喜。

话说,刘邦称帝后分封了两批诸侯王。

第一批七位异性诸侯王:楚王韩信、梁王彭越、赵王张敖、韩王信、淮南王英布、长沙王吴芮、燕王臧涂。

随后,刘邦对内部进行整顿,攻破临江国共敖、逼反燕王臧涂、擒拿楚王韩信、平定颖川侯利几叛乱、改封韩王信。

为了大汉王朝安全考略,刘邦分封第二批诸侯王,以血缘亲疏、信得过的人。

他们是齐王刘肥、楚王刘交、荆王刘贾、代王刘喜、燕王卢绾。

也可以说,刘邦第二次封王,是以刘姓为王。

就这样,刘邦的兄长刘喜,被封为代王。

史料对于这位代王,记载的信息不多。

只知道,他是刘邦兄长,职业务农。

刘太公也经常拿他和刘邦作比较,说刘邦不如这个儿子有本事。

刘邦继位后,还拿这件事嘲讽刘太公,问他:你常以我无赖,治产业,不如兄长。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

刘邦为了制衡异性诸侯王,封同性诸侯王。由于刘邦几个儿子,除了庶长子刘肥、嫡长子刘盈年纪大点,其他几个儿子要么还小,要么未出生。

刘喜是刘邦兄长,属于宗亲。再加上,刘邦需要压制异性诸侯王,需要封同宗。

或许,刘喜在刘邦未发达的时候,善待这个弟弟。因此,刘邦封刘喜为代王。

毕竟,刘邦大哥刘仲,其嫂子待他不好。刘邦建汉统一后,分封同姓诸侯王,唯独不封嫂之子刘信。经刘太公劝说,才怀着情绪封刘伯之子刘信为羹颉侯。

刘邦不要求兄长刘喜有征战天下的本领,但,守住一块疆土的能力还是有的。

所以,刘邦想到了把代,这块疆域交给兄长来管理。

刘邦做错了两件事:

1.低估了匈奴的破坏力。

2.高估了兄长的能力。

刘邦想要依靠宗亲,守卫汉家天下。所以,分封兄长为王。

然,令刘邦很失望。他这个兄长,没有打仗的能力,也没有守疆的能力,连战的勇气都没有,只知道逃跑。面对匈奴进攻,做了一件有辱君王尊严的事:弃城逃跑。

代王刘喜,不战逃跑。这是大汉王朝,第一个没有恪尽职守,选择逃跑的诸侯王。

韩王信抵挡不住匈奴,没有逃跑,也在前线兢兢业业,恪尽职守。若非刘邦一封训斥书信,他也不会反刘投匈。最终引发了,汉匈百年战争。

那么,代王刘喜逃跑,刘邦又会怎么做。

按照汉律,应该将代王刘喜斩首,以儆效尤。

但,刘邦没有杀了兄长,只做了一件事:剥夺兄长代王的爵位,贬他为合阳侯。

对于代王刘喜逃跑,刘邦没有重处,有两种观点:

1.刘邦个人感情,对兄长不忍。

2.刘氏宗亲以刘太公为首的人,向刘邦求情。

刘邦虽没有杀了兄长,但为了维护汉家威严,他剥夺了兄长一切爵位。刘喜无功被封王,戴罪而被降爵。大汉王朝第一位刘姓诸侯王凄惨的结束了自己一生。

然,他和刘邦的恩怨,没有结束,而是波及到后代子孙。

正所谓,老子不行,儿子厉害。

刘喜的两个儿子都是厉害的角色。

长子刘濞,次子刘广。

刘广,这个人物并不出众,史料记载不多。只知道,他被封为德侯。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想让德侯刘广的儿子续吴,让元王的儿子刘礼续楚。但,由于窦太后干预,不许立吴王之后,许立楚王之后。

刘濞的故事,相当精彩。他性情极为剽悍勇猛且有野心,夺回父辈失去的荣誉。

刘濞先被刘邦封为沛侯,在刘邦平定淮南王英布的过程中,刘濞以骑将,破英布军。

刘濞从军有功,刘邦顾及吴郡接壤东越等国,乃需选壮王镇之,

公元前195年,刘邦惧怕江东不服,封刘濞为吴王,都于沛。

汉文帝时,他坐断东南,富可敌国。

汉景帝时,他举起“清君侧”的反旗,是七国之乱的发起者。

刘濞,历经刘邦、汉文帝、汉景帝三代人,是汉初危险人物。一人搅动,汉家天下内乱。

当然,这是后话。

白登山之围后,韩王信不甘失败,多次联合匈奴南下,入侵大汉。

这一次,韩王信进攻代国,代王刘喜逃跑。

随后,韩王信攻占了一个战略要地:东垣。

来看一下,东垣的地理位置。

东垣能够建城,要提到一个诸侯:中山国(这个诸侯国,我在战国风云人物君王篇:赵武灵王讲诉过)。

东垣城由中山国建造,它傍依滹沱河南岸,西依太行山东麓,东邻滹沱河冲击平原,扼守太行出口,衔燕赵、控中原的地理位置。

赵武灵王数伐中山,这座城发挥重要作用。东垣城也是滹沱河流域的中心城市。

公元前228年,秦始皇灭赵,在原赵地推广郡县制,设立恒山郡。

东垣为恒山郡的治所。

韩王信拿下东垣,就能切断燕代与大汉之间的联系。

史料没有记载,刘邦第一次东垣之战详细情况。

但,根据残存的史料信息,还是能够得到一点信息。

此次,刘邦打得很轻松。

不仅收复东桓,还收复代等大量疆域。

刘邦将打下来的代,封给了第三子刘如意。

因为刘如意年幼,没有前往封地代,而是留在长安。

东恒之战,让刘邦认识到一点。

替他坐镇北疆,威慑匈奴,这个人要是一位悍将。

不仅能打,还要忠心可靠。

就这样,一个人物登上了历史舞台。这个人就是陈豨。

刘邦将代赵的军政大权,全权交给他负责。

殊不知,这个人物,才是对大汉江山危险最大,一人挑动异性诸侯王反。

当然,这个时候,他的能力出众,深受刘邦信任。

也可以这样说,韩王信叛乱,搅动大汉王朝北疆鸡犬不宁。

陈豨是这次动乱,最大的收益者。

来看一下,陈豨的个人资料。

陈豨,战国时魏国宛朐人。他出生在战国末期,历经秦末汉初。

太史公虽没记载,陈豨早年事迹,也没记载他是如何加入刘邦。

但,根据残存的史料,还是能够理清脉络。

陈豨是魏国人,他有个崇拜的偶像:信陵君公子无忌。

他的成长是屈辱与光荣同在。

光荣:信陵君时代,助赵伐秦,攻破东郡,合纵诸侯抗秦。

屈辱:信陵君死后,不是战败,就是割地自保。

亡国:公元前225年,秦始皇亡魏,设立东郡,宛朐也归它管辖。

秦二世继位后,天下群雄并起。

魏氏后裔魏王咎参加起义,投靠张楚政权陈胜。

陈胜部将魏人周市,背上光复梁地,自己不愿称王,迎回公子咎,宣布魏国复国,定都临济。

魏王咎光复魏国故地,还打上刘邦的地盘:方与、丰邑。

随后,魏王咎好运用完了他迎来了一个强大的对手:秦末名将章邯。

临济之战,章邯一人破三国诸侯联军,齐王田儋战死,魏王咎自杀,周市战死,项它逃亡。

魏地,又落入秦国掌控。

东阿一战,刘邦跟随项梁,战败章邯,又光复魏地。

这时,魏地俊杰,前来投奔。

其中有三个人最有名:靳歙、傅宽、陈豨。

陈豨以特将身份,独自率领将士五百人,在宛朐县加入刘邦阵营。

特将,是秦汉武官名,它的职责,是率兵征战。

它还有两层意思:

1.独自统率、指挥军队。

2.独当一面的将领。

从特将两个字可以看出,陈豨的身份不低,他擅长:打仗。

刘邦西进反秦,陈豨的事迹没有记载。记载了,或许被人为抹杀。毕竟,傅宽、靳歙等人,都在诸侯反秦中大放异彩,被封君。

你说,陈豨没有机会建功,这也说不过去。

刘邦西进亡秦,陈豨随军霸上。

秦王子婴被杀,刘邦被封为汉中王。其中,汉军阵营也有了第一批侯爵:樊哙、周勃、曹参、夏侯婴、靳歙等功臣将领被赐爵为侯。

其中,陈豨也被封侯。遗憾的是,这个侯的名字,没有被记载。

这些人是史书记载里少数几位在霸上时期明确封侯的人。

刘邦出汉中,定三秦,号召诸侯伐楚,彭城大战,这些事,身为侯爵的人都参战了。陈豨,总不能坐在一边,看别人建功立业。

再说了,刘邦入汉中,走了很多将领。

陈豨,没走。

彭城大战,诸侯反刘投项。

陈豨,也支持刘邦。

陈豨再一次出现在历史舞台,是以游击将军的身份,独率一军,随韩信、张耳定代。

前有伐魏,中有定代,后有破赵,还有征齐,追杀项羽。

陈豨,不可能消极怠工,眼睁睁的看着别人立下大功,没有参加吧!

项羽乌江自刎,刘邦建立大汉王朝,不仅封了诸侯王,还封了很多诸侯。陈豨,被封为阳夏侯。

刘邦攻打燕王臧涂,他也去。

简单说:

陈豨有个偶像:信陵君。

诸侯起义反秦,他有个身份:特将。

行军霸上,亡秦后,他被封列侯。

他还有一个不同寻常的简历:跟随韩信以游击将军的身份,定魏破代。

刘邦建立大汉,他也是被封的第一批因功封侯:阳夏侯。

刘邦给他的评价:素来办事可靠。

韩王信叛乱,匈奴南下,大汉北疆不稳,尤其是代地与匈奴接壤,是非常重要的地方。

刘邦需要一个人用强硬的手段,守卫边疆。

这个人被刘邦选了出来,他就是陈豨。

刘邦以陈豨为代丞相的身份督统赵、代两国的边防部队,北方边境的军队全都归他统领。

殊不知,这个人成为大汉潜藏巨大的隐患。因他之故,天下异性诸侯王掀起了反刘浪潮。

平定韩王信叛乱,周勃、夏侯婴、樊哙等几人表现很出色。

可,谁也没想到,陈豨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且,史料也没有记载,他在这次平叛中有什么贡献。

就这样,陈豨登场了。

他前半生的记载,默默无闻。后半生,凭借一己之力,搅动天下异性诸侯王反刘。

但,这时候,陈豨还是安分守己。

他,忠于大汉,忠于刘邦。

是刘邦值得信任,又值得托付,还十分倚重的人。

陈豨,我总算登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