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西汉那些事儿:草根皇帝刘邦 > 第一章 童年

西汉那些事儿:草根皇帝刘邦 第一章 童年

作者:游家二少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43:22 来源:笔趣阁

按照写战国风云人物的习惯,介绍一个人物的时候,我总会制作一份关于他的简历,延续以前写作习惯。这一次,也不例外。

那么,就从农民出生的草根皇帝汉高祖刘邦的个人简历开始。

姓名:刘邦,曾用名,刘季,刘老四(这个名字有点争议,有的喊他刘老三)。

生卒:公元前256年12月28日-公元前195年4月25日。

出生地:丰邑中阳。

职业:游侠、泗水亭长、沛公、砀郡长、汉王、大汉第一位皇帝(干得最出色的职业。)

特长:击筑唱歌、爱交朋友。

功绩:亡暴秦,灭霸楚,建立大汉。

座右铭:我乃布衣,稀里糊涂当了皇帝。

社会成员:

父亲:刘太公刘煓,职业农民。

母亲:野史记载叫王含始,职业农民。

兄弟:老大刘伯(农民),老儿刘仲(死的早),老三刘叔(夭折),刘邦老四,老五刘交(文化层次最高)。

人生经历:

公元前256年-公元前221年:游手好闲,没有固定职业。

公元前220年-公元前210年:泗水亭长。

公元前209年-公元前202年:沛公(亡暴秦)、汉王(灭霸楚)。

公元前201年-公元前195年4月25日:大汉第一位皇帝。

事情的开始,要从公元前256年说起。这一年,秦取周九鼎,宣告历时八百年的周王朝走向终结。周赧王,也成为了东周末代天子,也是最悲情的天子。这位天子振臂一呼,号召诸侯伐秦,得到的反应,却是鸦雀无声。

这位周王朝末代天子,留下了一个成语:债台高筑。

同年,12月28日,楚国丰邑中阳刘姓农民家诞生了一个婴儿。这个婴儿,就是后来大汉建立者汉高祖刘邦。

对于不平凡人降生,总会有很多神话故事,也会伴随不自然的天象。生下的人,长相也与普通人有区别。如五帝之中的尧,其母怀他之时,先是刮起大风,后卷来红云,又出现赤龙。尧的特征,脸形上锐下丰满,八采眉,长头发。

刘邦未生之前,其母刘媪怀他,也出现了不自然的异象:电闪雷鸣、天昏地暗、蛟龙缠身。

生出来的刘邦有这样的特征:外貌隆准,美须髯,面呈龙相,左腿上还有72颗黑痣。

对于这种不自然的天象,那时的人,总是充满畏惧,也无法用科学的知识来解释。通过这些不自然现象,就是为了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刘邦不是普通人。

当然,此时的刘邦,不过是生在楚国丰邑中阳刘姓农民家的婴儿。这位刘姓的主人,他叫刘煓,也就是刘邦的父亲刘太公。

据史料记载,刘太公出生于公元前271年。别看刘太公才十六岁出头,他已经是几个孩子的父亲。

与古人十几岁生子,现代人与之相比,只能发出一声冗长地叹息。

此时,刘太公面对刘邦出生,在想什么?我想会深深地叹一口气:这个不太平的世道,又多了一张吃饭的嘴,这可咋办啊!

或许,刘太公会感到高兴,他又多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还不是一般人。

战国以前有上古八大姓,只有血统高贵的人,才能拥有姓。比如战国七雄之中的燕国、韩国、魏国的国君姓姬;赵国和秦国的国君姓嬴;齐国的国君姓妫;楚国的国君姓芈。

上古八大姓,衍生出了许多氏。如赵国被称为嬴姓赵氏,魏国被称为姬姓魏氏,韩国被称为姬姓韩氏,楚国被称为芈姓熊氏,齐国被称为妫姓田氏。也可以说,拥有姓的人,先祖很厉害。拥有氏的人,也很厉害。

对于刘氏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出自祁姓,为炎帝尧陶唐氏之后。另一种是出自姬姓,为周太后的后裔。

对于刘邦这一支起源于谁,是个未解之谜。在战国诸多名将和风云人物之中,也很少留下刘氏子孙的故事。刘邦的先祖替他们留下了氏,到刘太公时,已经没落成为农民。

据野史记载,刘邦的爷爷,是丰邑的县令。

丰邑,位于魏国和楚国交界地带,也是战乱之地。楚国和魏国为了争夺这个地方,打得不可开交。有时候齐国和宋国,也来横插一脚。在刘邦爷爷那一代,丰邑属于魏国。到刘邦爸爸这一代,丰邑成为了楚国的领地。

因为领土归属变迁,刘邦成为了楚国人。刘太公也成为了楚国的农民。

不管刘太公高兴也好,伤心也罢!十六岁出头的刘太公,又多了一个儿子。

在这之前,刘太公已经有了三个儿子,老大刘伯,老儿刘仲,老三刘叔(有争议,据说老三是刘邦)。按照伯仲叔季排列顺序,刘邦属于老四,就被称为刘季。后来,刘邦还有一个弟弟刘交。

刘邦也因为这个排列顺序,有了第一个名字:刘季。

刘太公拥有名字叫刘煓(这个字,还不好写),还给出生的儿子按照伯仲叔季排名,这说明,刘太公是读过书,受过教育,生活条件不差。否则,他给孩子取名,不是狗儿,就是猫儿,或者刘大、刘二、刘三、刘四之类。

再加上刘太公十六岁出头不仅成家立业,娶妻生子,还有四个孩子,这说明丰邑中阳的刘家,经济实力能够支撑养活一大家人。

此时的国际大环境,属于战国后期。秦、赵两国打得两败俱伤,伤了元气;韩、魏孱弱,只想自保;齐国自从被乐毅率领的五国联军攻破临淄之后,选择偏安;燕国被将寡兵疲的赵国吊打,没有发言权。

中原诸侯打得不亦乐乎,刘邦生在楚国,没有历经大的战火。楚国在楚考烈王的统治下,助赵伐秦,北上亡鲁。也可以说,刘邦出生的日子,是楚国从楚怀王之后,最好的日子。刘邦身为楚人,是最幸福的。

刘邦就这样一天天长大,等待他的第一件事:读书。

无论哪个时代,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都是一件大事。有条件的父母,会让孩子去读书,学习知识。刘太公看着儿子到了读书的年纪,也做了一个决定:送他去读书。

由于刘邦家庭环境不错,刘太公交得起学费。因此,刘邦开始了读书生涯。

还有一位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他与刘邦一起读书。这个人就是卢绾。

据史料记载,卢绾的父亲与刘邦之父交好,两家是世交。卢绾与刘邦同里,两人同日生,出生的时候乡民曾持羊酒祝贺两家。二人长大后为同学,又相敬爱。

通过这些信息,这说明了刘邦的童年过得并不糟糕:不愁吃喝、不愁穿、还有人一起去读书、刘太公在丰邑中阳人缘也不错。

刘邦的童年,是幸福的。随着年龄的增大,一个现象发生了:长大后的刘邦,不爱读书,觉得读书没意思。

我记得小时候,我刚上学的那会。刚开始去读书,三五成群结伴去学校。时间久了,觉得没意思。尤其是打雷下雨天,就不想去读书。

读书那会,想着一件事:好久才不读书啊!

当然,不读书的后果,就是挨揍。毕竟,小孩子是要去读书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刘邦不喜欢读书。刘太公又会如何教育不读书的刘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