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西汉那些事儿:草根皇帝刘邦 > 第七章 秦始皇最大的疏忽

据太史公留下的文献记载,婚后的刘邦,依旧过着我行我素的生活。刘邦借助吕家的势力,每天与沛邑的狐朋狗友吃喝玩乐,还不顾家,在外欠了一屁股债。为了突出自己的个性,刘邦精心制作了一顶竹皮帽,被当时的人称为刘氏冠。

最可怜的人,莫过于吕雉。她不仅做好妻子的本分,为刘邦生儿育女。还尽到儿媳的责任,孝敬公婆。为了生活,她还要带着孩子下田干农活。

一个出生豪族,家有万金的掌上明珠,过着这样的生活。很多人都在看吕公的笑话。也有人,替吕雉打抱不平。最让人不能接受的一件事:刘邦还有一个私生子,叫刘肥。

据史料记载,刘肥是刘邦与曹氏一个女子所生。但,刘邦没有明媒正娶。

按理说,这种事一般女子是不能忍。吕雉不仅忍了,还把刘肥照顾得很好。都说,后妈有很多坏心眼,总会欺负别人的孩子。所以,后妈不好当,也当不好,会经常挨骂。

吕雉却处理了这个困扰古今的难题,扮演了合格的后妈。不能说,后妈,就一定是坏人。至少,吕雉没有为难刘肥。相反,吕雉带着儿女下田务农,刘肥却过得相当滋润。

刘邦和吕雉形成了鲜明的角色对比。

刘邦扮演坏人的角色:吃喝玩乐、不顾家、到处赊账。

吕雉扮演好人的角色:照顾公婆、相夫教子、下田干活、为后妈正名。

谁能想到,年纪轻轻,出生在大家的吕雉,会经历这些事。不管后来吕雉成为怎样的人,至少,这一刻,她心思单纯,尽到了女人该有的本分。

一个人的离开,最终打破了这种平静的生活。这个人就是大秦王朝的建立者:千古一帝秦始皇。

公元前210年9月10日,千古一帝秦始皇,最终走完了人生的旅程,享年四十九岁。谁也没想到,这位千古一帝,死在了巡游路上。

这个地点,叫沙丘,也被称为困龙之地。殷商时期的纣王,战国时期赵国的雄主赵武灵王,千古一帝秦始皇,都命丧沙丘。

秦始皇建立丰功伟业,最终逃脱不了死亡之神召唤。为了让自己千秋功业能够传至万世,秦始皇给子孙后代留下大批能臣悍将。

文有李斯、冯去疾、蒙毅、冯劫等人;武有北疆统帅蒙恬、王离,南有任嚣、赵佗等人。

不仅如此,秦始皇为了更好巩固打下的基业,还做了几件事:

军事上:修直道,修驰道,修万里长城,北击匈奴,南平百越。

文化上:书同文、车同轨。

经济上:统一度量衡。

秦始皇做这些事,就是想要后代子孙,继承他的千秋盖世功业,传至万世。这也是,秦始皇最后的心愿。然,秦始皇忽略了两件事,小看了一个人,让他建立的大秦王朝,顷刻覆灭。

第一件事:未立皇后。

第二件事:没立太子。

小看的人:中车府令赵高。

秦始皇怎么也没想到,精心安排好的剧本,传万世的美梦,最终被赵高这个小人物修改。进而,引发了大秦内部,权力角逐,导致大秦历经数百年基业,轰然倒塌。

当然,秦始皇这个英明神武的男人,不仅是取得盖世功勋,成就千古一帝的伟业,也为后世留下了很多谜?

他的身世之谜?

为什么不立后?

为什么不立太子?

他的死因之谜?

这些谜底,随着秦始皇去世,最终被淹没在历史尘埃之中。

秦始皇临死前,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谁将继承他的基业。

太史公为我们留下了一段话:始皇恶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上病益甚,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

这段话,表面上是让扶苏回到咸阳,主持葬礼。实际上,还有另外一层含义:让扶苏继位。

秦始皇起病太急,诏书还没有发出去,就去世了。随着,秦始皇去世,大秦内部,发生了权力争夺。

现在来介绍一下,秦始皇犯下最大的疏忽,从而让这个擅自修改秦始皇剧本的人物登场。他的登场,导致大秦内部分化,从而加剧了大秦走向覆灭。

这个人,就是赵高。

一提起赵高,这个人物在历史上臭名昭著,骂声一片,是大秦覆灭的罪魁祸首。谁能想到这个臭名昭著的小人物,是一个相当励志的人物。他不仅改变自己卑贱的人生,还与大人物博弈胜出,推到了大秦。

来看一下赵高的个人简历:

姓氏:嬴姓赵氏。

生卒:公元前256年-公元前207年。

职业:中车府令-郎中令-丞相。

成就:密谋沙丘、立胡亥为帝、逼杀扶苏、强杀蒙毅、干掉蒙恬、腰斩李斯、望夷宫之变、弑杀秦二世、扶立秦三世、逼反章邯。

名言:做人要有梦想。

赵高出生日期,没有明确记载。他比秦始皇小三岁,与刘邦同岁。对于赵高的身世,据《史记·蒙恬列传》记载:赵高者,诸赵疏属也。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贱。

赵高父亲是文官小吏,他母亲有罪,出生在隐宫,这样的家庭背景,想要在秦国脱颖而出,简直是天方夜谭。谁也没想到,出生在隐宫的赵高,不仅逆袭改变命运,还推到了大秦王朝。

不知道,赵高童年和青年时期,是在怎样的眼光下成长。但,赵高的人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人要有梦想。

赵高的梦想就是摆脱自己贫贱的命运。

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要想出人头地,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当兵打仗换军功,另一条是认真读书考取功名。

赵高的父亲是文官小吏,子承父业,当兵打仗,行不通,就走读书考试这条路。史料没记载,赵高是如何读书。但,史料告诉我们,赵高读书是相当厉害,用现在的话说,绝对是学霸级别的人物。

先来看一下赵高的仕宦经历:史学童-史-令史-尚书卒史-中车府令-郎中令-丞相。

从这份简历可以看出:赵高一生很努力。

赵高通过努力学习,在同龄人脱颖而出。无论是学前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都是班上名列前茅。赵高从一个被别人捏死的小人物,通过当学霸,认真学习,一步又一步,爬到了最高,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通过赵高的事迹,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读书能够改变命运,是有用的。那些说读书没用的人,一定是没有理解到什么是读书,更没有认真读书。

赵高不仅读书,还读好书。通过知识的力量,成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赵高没有因为取得小成就,就停下学习的步伐,他还要爬到最高,不想被任何人欺负。

史料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些有关赵高读书的同时,还培养特长。

知识渊博,书法精湛:

赵高作《爰历篇》,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

成绩好、个人能力强、才智不错:

秦国的官僚制度严密完整,文法官吏的升迁多由例行考核,积年累进。赵高从少府属下的诸多尚书卒史中脱颖而出,除了成绩好,还与个人能力、才智有关。

喜欢修习刑律狱法:

精通法律的专才,有家学渊源的法学名家,被秦始皇任命,教导胡亥学业。

运气好:

得到秦始皇的信任,被任命为中车府令。

秦朝对于中车府士是有严格的硬件要求:

会驾六车、十年的工作经验、年龄不超过四十、身高超过七尺五、身体素质过硬、武艺高强、开八石强弩。因为这个严格的条件要求,整个秦国,只有八百名中车府卫。

中车府令是中车府卫之中的翘楚,用当今的话说,中车府卫是高手,中车府令就是高手之中的高手。史料也对中车府令形象有一个概括。其车御佩剑置弩,束带着冠,髭须飘逸,威武沈稳,正是中车府官属的形象。

史书上说赵高工作勤奋,行事坚韧不拔,果断敢行,魄高大强壮,骑术车技精湛,娴熟于弓剑兵器,武艺高强,是秦廷中文武双全的人才。

赵高能够改变命运,有个人的内在因素:选择读书,且读的书籍很多,专攻一门课程刑律狱法。再加上,他的字写得好,擅长书法,学问也高,个人能力和行事作风不错,骑术车技精湛,娴熟于弓剑兵器。

外在因素:秦始皇不拘一格任用人才。

从赵高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要读书,读好书,侧重点读书,不要忘了培养特长、爱好。

赵高通过自身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硬件,尤其是文字、书法和法学造诣,以及骑术车技精湛,最终进入了秦始皇视线之内。

秦始皇亲自提拔赵高为中车府令,重点培养。就连赵高犯了罪,当斩,也被赦免。不仅如此,秦始皇还把小儿子胡亥的教育问题交给了他。

秦始皇最大的疏忽,就是让赵高兼任了一项工作:行符玺令事。

赵高不仅是秦始皇身边最主要的安保人员,还是行符玺令事。且赵高在这两个工作岗位干了二十年。

蛰居数十年的赵高,趁着秦始皇去世,他要把心中的仇恨发泄出来。沙丘是秦始皇的终点,是赵高新的起点。

你们等着,曾经欺负我的人,一个都不会放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