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西汉那些事儿:草根皇帝刘邦 > 第二十一章 张楚政权的末日

章邯来了,陈胜的好运就结束了!

陈胜在大泽乡,点燃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势。各路大军,都取得不错的成绩。其中,有一路大军取得的成绩最骄傲。这一路,就是西征军周文所部。

就在起义军如日中天,谁也没想到,张楚政权,败得也快。

这个叫戏水的地方,不仅是章邯战功的起点,也是张楚政权覆灭的开端。

话说,陈胜封吴广为假王,率领周文、田臧、李归等,五万人马西征。陈胜给他们制定的终极目标:亡秦。

吴广等部将,率军来到荥阳,遇到了一个与他们死磕到底的人物。他就是三川郡守,大秦左丞相李斯的儿子李由。

荥阳,久攻不克,两军僵持不下。这个时候,周文站出来,献上一个计策:绕过荥阳,直取函谷关,打进咸阳。

周文这种战术,相当于孤军深入,十分冒进。但,为了打开局面,还是得到吴广的支持。周文率军,绕过荥阳,一路往西打。号称秦国东出第一要塞的函谷关,也被攻破。

周文来到戏水,他的大军离咸阳不到百里。此时,周文的军队,已经有十几万,越战越勇。周文见咸阳近在眼前,看到了灭秦的希望。他将会成为张楚政权,第一个攻破咸阳,亡秦的大功臣。

那么,这个周文是谁,他竟然能够取得如此显赫的战绩?号称最强的秦国,为什么阻挡不住这伙盗贼?山东六国诸侯联军,合纵攻打秦国,数十万精锐将士都没能攻破函谷关,却被斩木为兵的人攻破?

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周文不是普通的人!他曾跟随春申君黄歇、项燕混过。

用一句话说,这个人不简单。

他能文能武,会用兵,号召力强,有凝聚力,还会喊口号。再加上,天下苦秦的人,真的很多。周文从东向西,投靠的人越来越多。

现在来回答第二个问题:强秦为什么不能阻挡这伙盗贼。

秦廷忙于内斗,把这些人当成盗贼,放任不管。地方势力,望风而降,或被斩杀,响应起义。像李由那样有本事,与起义军死磕的人太少。

接下来,回答第三个问题:函谷关是秦国咸阳门户,也是秦国抵挡诸侯西进最重要的一座关隘。战时,这座关隘很重要,受到秦国高层密切关注,派重兵把守。因此,山东六国合纵,攻打了多次,都没能攻破函谷关。

秦始皇一统天下,这座雄关失去了军事意义。再加上,周文来得太快,秦廷没做出反应。这座雄关,如同摆设。周文没费多大劲,就攻破了函谷关。

胜利来得太快,也让周文产生了一个错觉:灭秦,犹如探囊取物。

直到秦二世清醒不想玩了,派出少府章邯。周文的好运用完了,他也将面对真正的对手。

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周文打到戏水这个地方,停止不前。

虽然太史公没有介绍是什么原因?发挥脑洞想象,无非有三种情况。

1.自身原因:周文兵疲将寡,需要修整。

2.外在原因:秦廷派出精锐拦截,周文不得进。

3.气候变化:戏水雨季,河水泛滥,周文缺少渡河工具。

周文攻破函谷关,抵达戏水,没有趁势西进攻灭咸阳的具体原因不知道。但,在戏水,章邯和周文相遇了!

周文西进亡秦,章邯东出平叛。

两雄相遇,谁会更胜一筹。

接下来看一下,影响大秦和张楚之间的国运一战!

时间:秦二世元年九月(公元前209年)。

主将:秦少府章邯对战张楚周文。

由于史料残缺,没有记载,这场仗是如何打的。双方用了什么计谋,阵亡了多少将士。太史公只记录了结果:章邯胜,周文败。

这场仗的胜负,意义重大。

证明了少府章邯,不仅管税是一把好手,打仗也很厉害。也开启了,章邯征战天下之路。同时,也预告张楚政权走向末路,周文的好运,到头了。

所向披靡的周文败了,退出函谷关。从没有打过仗的少府章邯,组建骊山刑徒,率领乌合之众,爆发了惊人的战斗力。

章邯赢了,万众瞩目,他成为大秦冉冉升起的将星,一跃为大秦军界大佬。这一场仗是章邯的小试牛刀,只是他名将功业的开始。

章邯!你的表演时刻,开始了!

章邯打赢了周文,将盗贼驱逐出函谷关。一个奇怪的现象发生了:章邯没有趁胜追击,反而休整了两个月。

对于这种反常的现象,有以下观点:

1.戏水之战打得很惨烈,章邯解了咸阳之危,驱逐周文,自身损失也不小。他需要补充军力,大力修整。

2.临时组建的骊山刑徒,反击周文,是权宜之计。章邯在等正规军,补充军力。也可以说,组建骊山刑徒地目的,是解咸阳之围,

总之,戏水之战,两个月后,章邯东出打响了第一仗:曹阳之战。

此战,章邯的对手,还是老朋友周文。

章邯犹如开挂一般,又打赢了。周文战败,又往后退,来到渑池。

渑池这个地方,并不陌生。秦昭襄王和赵惠文王在这里斗智斗勇,蔺相如捍卫国体的事迹,被后人津津乐道。

这里将会成为章邯和周文之间,最后的决战。

结果,章邯又打赢了,周文战败自杀。

章邯诛杀周文,断张楚政权陈胜一臂。下一个被章邯盯上的目标:田臧和李归。

田臧、李归曾是假王吴广的部将,荥阳之战,打得艰难。田臧、李归以陈王令为由,诛杀吴广,并将其脑袋送给陈胜。陈胜没有处罚田臧,反而认可对方这种行为:封田臧为令尹,持大将军印。

攻荥阳,战敖仓,成为了田臧的任务。

章邯盯上田臧、李归,有两个原因:

1.战略位置:荥阳威胁到函谷关,附近还有一个大秦的粮仓。

2.解救盟友:李由是李斯之子,不得不救。

章邯又开挂,击杀田臧,斩杀李归。章邯扫清威胁函谷关战略要地荥阳,解救盟友之后,他的目光,对准了终极目标:陈胜。

面对章邯率领的正规军,张楚政权一触即溃。很快,章邯率领大军,抵达张楚政权国都陈。

陈胜见秦军来得太快,只能坚守国都,殊死抵抗。

面对章邯重兵围攻,陈胜身边能战、可战的人,少之又少,甚至出现了一个尴尬的现象:帐前无将。

陈胜派出使者前去赵、魏、齐、燕等地求援,这些人有的拥兵自立,有的一团乱象,还有的在争地盘。

吕臣等人忠心陈胜,可惜,路途太远,来不及。

这个时候,一个人站了出来。他就是蔡赐。

蔡赐是张楚政权的上柱国,也是陈胜肱骨第一文臣。周文、田臧、李归被杀,张楚政权土崩瓦解。陈胜帐前无将,其他人又不支援。危难之际,一个文官,站了出来。

文官出谋划策,还可以。行军打仗,就是弱项。蔡赐勇气可嘉,身为文官,做武将的事,独率一军,前去迎战章邯。

结果:为国为君战死。

蔡赐死得其所,他用自己的身躯,来报答对陈胜知遇之恩,也不辜负自己声望。他值得后人竖起大拇指,称赞其英勇。

章邯攻破城门,又与张楚军巷战。

值得提的是有一个人,他叫孔鲋。他被誉为战斗的儒家,是为反抗暴秦壮烈牺牲的人。这个人,还有一个身份,是孔子的八世孙。

孔鲋有什么值得传颂的事迹?

现在来谈谈这个人物,为什么值得被记住。

孔鲋的父亲孔谦曾为魏国相邦。他与张耳、陈馀交好,被封为文通君。

秦始皇亡魏,孔鲋逃到卫国末代国君卫君角封地野王避难。秦始皇下达焚书令,他从卫国,回到鲁国,做了一件事:藏书。

他把《论语》、《尚书》、《孝经》、《仪礼》之类著作藏于故宅墙壁之中。这些侥幸躲过文化浩劫的儒家经典,直至汉武帝时,鲁恭王(汉景帝之子刘余)为扩建宫殿,破坏孔子旧居,才重现于世,这就是儒学史上著名的古文经。

他不为名利,隐居嵩山。

还有一个优秀的弟子,叔孙通。这个人就是后来被称之为睁着眼睛说瞎话也不会脸红心跳。他在秦二世时期当过博士,也在项梁、楚怀王、项羽身边做过事。他最大的政治眼光,就是跟着刘邦混,制定了朝礼。后来,还成为汉惠帝的老师,也被吕后尊敬。

陈胜大泽乡起义,讨伐暴秦。孔鲋去了,还带着弟子去。陈胜听闻,亲自出城相迎。并让他在张楚政权担任博士、太师。

陈胜诛杀葛婴,他谏言,不被采纳。

就在所有人看到张楚政权形势一片大好,他看到危机。提醒陈胜小心点,也不被采纳。

章邯破城,陈胜率领亲信逃跑。孔鲋拿出了儒家的气节,杀身成仁。

想当初,陈胜振臂一呼,群集响应。如今,帐前无将,连身边的文臣都战斗,儒家也拿起刀剑战斗。足以见得,后期的陈胜,混得有多差劲。

陈胜逃出陈,退到下城父,却走到了穷途末路,被亲信车夫庄贾击杀。

当初,这个贫民男儿,坦右臂,在大泽乡起义,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他不仅喊出了口号,还实现了这句口号,建立张楚政权,做了一个君王梦。虽然,这个梦很短暂。但,也很美好。

从秦二世元年七月(公元前209年7月)大泽乡起义,至秦二世二年十二月(公元前208年12月)败亡,历经六个月,可谓是‘兴也勃,亡也忽’,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陈胜被杀,也标志着第一次由贫民举旗的反秦运动,在张楚政权的号召下,以失败告终。反秦运动,陷入了低潮。

有句话说得好,倒下了我一个陈胜,覆灭了张楚政权,还有千千万万个陈胜站起来,建立新的政权。

大秦,无力回天,等着你的只有一条路:毁灭。

眼下,只不过是你的,回光返照。然而,还不是主角的刘邦,也开始了他反秦之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