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西汉那些事儿:草根皇帝刘邦 > 第三十六章 刘邦做先锋

临济之战,章邯大获全胜,一人战齐、楚、魏三国诸侯联军。齐王田儋战死,魏相周市战死,楚将田巴战死,魏王魏咎**。

章邯打出战神的威名,保住了他不败的神话。也让章邯的声威,传遍中原大地。然,这次临济之战,逃脱了三个人。

一个是田荣,归国后扶持田儋儿子为王,重建齐国。日后,齐地,他有很强的发言权。

另一个是魏豹,逃到楚地。在楚怀王的支持下,借兵复国,魏地成为了他的天下。

还有一个是项它,项氏族人。他为项氏带回了有关秦军战力第一手资料。

当然,这时的章邯是无敌的!可惜,他的无敌神话,到此为止。

现在,他有一个重量级别的对手正在等待他。这个人就是项梁。

章邯一战破三国,斩杀两王一相。

这一刻,他俨然是秦国的守护者,是秦国的战神。章邯要抓住这次机会,继续打造自己。他拿出了早就列好的死亡名单,攻打下一个诸侯:齐国。

章邯下一个要平叛的地方:齐地。

齐王田儋战死,这是一个天赐良机。章邯要抓住这个机会,趁势追击,就能一鼓作气,平定齐地反秦势力。

因此,章邯平定魏地后,立马做出了一个决定,率军北上,追击漏网分子:田荣。

临济之战,齐王田儋战死。但,他的堂弟田荣,带着残余势力,往北跑。

田荣跑,章邯追。这场追逐战,来到了一个地方,它叫东阿。这就是秦末战争历史上继临济之战后,又一场大战:东阿之战。

来看一下,东阿之战的基本信息。

时间:秦二世二年七月。

交战方:秦对战齐、楚。

主将:秦章邯对战齐田荣、楚项梁。

现在来看一下,终结章邯不败神话的战斗:东阿之战。

终结他不败神话的人:项梁。

田荣亲身经历临济之战,见识到章邯的勇猛,也目睹了兄长田儋的死。惨败之后,田荣带领部将往北逃。他要以最快的速度,逃回齐国。

章邯才不会放过这条大鱼,也想趁势平定齐地。所以,他在后面疯狂的追赶。

不得不说,田荣的心里素质相当可以,有很强的抗压能力。面对章邯,还是惨败,他没有让齐军出现一个现象:溃败。

相反,他一边不要命的逃,另一边想办法稳住士气。

也许,是逃累了,跑不动。

也许,是田荣知道逃不掉。

田荣做了一个决定:章邯,我不逃了,我要和你决战。

田荣选择了一个地方,它叫东阿。

东阿,东依泰山,南临黄河。西周时,设邑,叫柯邑,原属卫国,后归属齐国,改名为阿邑。

战国时期,这里是齐、赵两国边境,境内有大清河流经入海,河曲形成大陵,地处鲁西平原,黄河之滨大陵曰阿。

东阿即齐阿邑,西阿属赵。

秦灭齐,设县,称东阿,属东郡。

田荣跑到这里,不跑了,有两个原因。

一是真的跑不动了,也无路可退。他再跑就会把战火点到齐国境内。章邯就会势如破竹,攻灭齐国。

二是东阿这个位置好,南边有条黄河天堑,是一道天然的防御。东边又是泰山,后方安全。

所以,田荣渡河之后,烧毁桥梁,阻击章邯北上。

田荣正面打不赢章邯,那就守。

田荣不仅知道利用天然的地势防御,还知道号召诸侯来援。田氏三王田儋战死,其堂弟田荣,登上了历史舞台。

这一刻,田荣是主角。

收到田荣求救信的人很多,赵王歇、燕王韩广、楚将项梁、田荣弟弟田横。

来救援的人不多,只有项梁和田横。

堂兄田儋战死,哥哥田荣被围。田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田横率军驰援,责无旁贷。

项梁在薛地召开大型会议之后,扶立楚怀王,也确立了自己在楚地反秦的首领地位。

项梁见章邯太猛了,不仅在临济,大破齐、楚、魏三国诸侯联军,斩杀两王一相,还准备趁机攻破齐地。章邯攻破齐地,下一个会攻击的目标是谁,不言而喻。

项梁绝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他要站出来,承担起反秦的中坚力量。

章邯很厉害,是不败的战神,但,他要破了章邯不败的神话。

项梁在,章邯的好运就到头了。

他,才是真正的战神。

只要他出场,章邯就得靠边站。

项梁要和章邯正面打一仗。赢了,他就是天下第一的战神。

于是,项梁做了一个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救援齐国。

田荣在东阿,项梁在薛。东阿在薛西北,相聚两百里。前去救援的路线,只有一条,沿着泗水北上。

其中有两个军事要塞挡在泗水中上游:一个是亢父,另一个是爰戚。尤其是亢父,地理位置险峻,还是一座坚城,有大量的秦军驻守。

亢父,地势十分狭峻险要。

来看一下,史料对它的记载。

亢父是低洼之地,道路多艰险泥泞,少有宽阔的通途。泰山在左,亢父在右。

《战国策·齐策》苏秦说齐宣王曰:今秦攻齐则不然,径亢父之险,车不得方轨,马不得并行,百人守险,千人不得过。

在战国时期,齐国在这里居高临下修建亢父城,设立军事重镇。

项梁只有拿下亢父,攻占爰戚,才能畅通无阻的北上去东阿救田荣。

此时,离亢父最近的人,是沛县刘邦。就这样,刘邦被项梁选中,前去打头阵。

项梁这样做有两个目的:

1.试探刘邦的态度,看他听不听召令。

2.借秦军之手,让刘邦当炮灰,名正言顺削弱刘邦的势力。

那么,刘邦能拒绝不打吗?

答案:不能。

刘邦根据地在沛、丰,方与、胡陵也是他的势力范围。如果不去,就会面临一个艰难的处境:西边、北边有秦军。南边、东边有项梁军。再加上,他军中有五千士兵和十名五大夫军官是项梁的人。

不去,后果很严重。

去,刘邦也知道项梁的用意。

一个艰难的选择,摆在了刘邦面前。

经过权衡利弊,刘邦做出了一个选择:执行项梁的命令。

刘邦这样做,也有两个目的:

1.自救,趁机扩大自己的实力。

2.他也是反秦一份子。救齐,也是救自己。

后来证明,刘邦再一次做出了正确选择,也为以后做大做强,奠定了基础。

刘邦接到项梁的命令,率领沛丰等军力北上。

根据太史公留下的信息,记载刘邦带了几名战将:曹参、樊哙、周勃、夏侯婴、奚涓。

吕氏兄弟、萧何,留守沛县。周氏兄弟、任敖,留守丰。刘邦做这一手准备是总结了雍齿背叛的教训。他率军出征,项梁、秦军会不会来攻占他的大本营,他也不知道。

至于张良,趁着项梁拥立楚国王室后裔为楚王,他也提了一个意见,拥立韩国王室后裔为王,增加盟友,为秦树立敌人。项梁答应了。这人,就是被后来被称为韩王成。

按照线路,刘邦的进军路线:沛丰-胡陵-方与-亢父-爰戚-东阿。

可,刘邦遇到困难,进攻亢父,没有成功。

刘邦没有选择与亢父死磕,相反,他实行了一个迂回战术。

他绕过亢父,先攻爰戚,再打东缗,消灭外围的秦军势力。

亢父,成为了一座孤城。

一个人的到来,最终攻克了亢父。这个人就是项羽。

刘邦作为先锋,前一刻登场。

后一刻,项羽,也来了。

刘项二人之间,又会有怎样的故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