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西汉那些事儿:草根皇帝刘邦 > 第五十一章 秦二世来帮忙了

杨熊接到命令,一伙盗贼西去,刚攻破陈留。他们下一步作战计划,围攻(启封)开封。

先来看一下,开封的历史。

夏朝(帝杼)曾在开封建都,史称老丘。

春秋时,拥有小霸王的郑国第三代国君郑庄公,将它改名为启封,取有‘启拓封疆’之意。

战国时,魏国首霸第三代君主魏惠王迁都大梁,这是开封有明确历史记载的第一次建都。

秦始皇灭魏,实行分封制,开封作为败亡国的国都,被改名为浚仪县,属三川郡。

汉初,因避汉景帝刘启名讳,将启封更名为开封,这便是开封的由来。

开封告急,能够前来援助的秦军,只有北边杨熊。然,杨熊不知道一个现实情况,守将赵贲,在开封以东被盗贼击败,损失惨重,只能退回城内,避而不战。

杨熊负责北略赵地,也是秦二世派出东征平叛将领。

如果说章邯、王离、司马欣、董翳,这四人是正面平叛。赵贲、杨熊就是守住平叛后战果,兼职扫荡残余反叛势力。

由于史料记载匮乏,没有记载,杨熊出生时间、官爵、世家等相关信息。只是刘邦西进亡秦,遇见一位秦军将领。从残存史料和野史记载,杨熊身世也不简单。

他的祖父是替秦始皇打天下的杨端和。

杨端和是秦国一代名将,攻魏伐赵,不曾败过,就连亡赵,开始也是他负责。他是秦始皇时期继王龁、蒙骜、桓齮之后,又一名能打的老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亡赵开始将领是他,破邯郸人物是王翦。

也可以说,杨熊出生名将世家。只不过,他的家族没有王氏、蒙氏显赫。

赵贲有难,杨熊不能见死不救。于是,杨熊从北边而来,抵达白马。他没有想到会在这里,碰见刘邦军。

前不久,杨熊接到消息,刘邦军在围攻开封。刘邦突然出现在这里,打了杨熊一个措手不及。一场遭遇战,就这样展开。

刘邦西进遇到第二个敌人的名字出现了,他就是杨熊。

白马在开封北边,从地图上看去,距离也不近,有好几百里。白马北边就是秦军朝歌,再往北就是安阳。安阳在黄河南岸,黄河北岸就是棘原。这里驻扎,章邯军主力。

刘邦出现在白马,用了一种战术:百里奔袭作战。

虽然史料没有记载,刘邦这次作战,带了那些人。但,总不能是刘邦一个人去打吧!所以,据推测不仅刘邦来了,还带了大批能打的将领,他们的名字是曹参、樊哙、夏侯婴、靳歙、傅宽等将。

这场遭遇战,刘邦打赢了。杨熊战败,也没有出现溃逃现象。按道理说,杨熊败退路线应该往北才对,他选择了南下。

这说明两个问题:

1.杨熊接到命令,不惜任何代价,都要南下与赵贲汇合,阻挡刘邦西进。保证,秦军粮道安全。

2.白马遭遇战,杨熊是分兵阻击。

杨熊真能跑,从白马一口气跑了百里,来到曲遇。曲遇离开封不足三十里,要不到半日就能完成任务。

刘邦也真能追,一口气追到曲遇。

一个跑不掉,被追上,就会送命。另一个追上,就会要他命。

杨熊和刘邦在曲遇再次相遇,这场相遇,不再是小打小闹,而是一场决战。

赵贲听说北方来援军,率军前去接应。

刘邦是不会让杨熊和赵贲汇合,形成一股强大的作战力量。于是,刘邦兵分两路,一路攻击杨熊军,另一路阻击赵贲北上。

刘邦开辟两个战场,一个在曲遇,另一个在开封北。

开封北,这个战场樊哙表现很优秀。樊哙取得骄傲的战绩:以卻敌先登,斩侯一人,首六十八级,捕虏二十七人,赐爵卿。

赵贲又被打败,只能再次退回开封。樊哙打扫完战场,率军北上,加入曲遇战场。

曲遇之战,是刘邦西进伐秦,面临第二场大战。

为了打赢这场仗,刘邦倾注所有力量。这也说明一点,杨熊不是简单的人物。

来看一下刘邦军参战名单。

决策者、指挥者:刘邦。

将领:沛县起义元老曹参、樊哙、夏侯婴、樊哙等人;定魏投奔的战将傅宽、靳歙、灌殷等人;吕泽部将郭蒙等人。

虽然曲遇之战,也是被一笔带过。

不知道双方投入多少兵力,阵亡多少将士。或许是刘邦敌后战场的光辉,被项羽正面战场的光辉所掩盖。但,根据太史公留下的资料,比如世家、列传中记载,还是得出一个结论:大胜。

来看一下,刘邦军名单上取得辉煌战绩的几位战将:

曹参:虏秦司马及御史各一人。迁为执珪。

夏侯婴:捕虏六十八人,降卒八百五十人,得印一匮。

灌婴:战疾力,赐爵执帛,号宣陵君。

从这几位表现来看,刘邦大获全胜,杨熊败得很惨。

杨熊败而不乱,溃而不散,还想着如何反攻。他没有向东跑,而是选择向北跑,一口气跑了百里,来到一个地方:阳武。

阳武在曲遇西北,大梁在曲遇东边,开封在曲遇东南,西边有荥阳、洛阳秦军。

刘邦军在曲遇,随时都有可能被围歼,全军覆灭。为了打破这一局面,刘邦将追击杨熊的任务,交给傅宽。

傅宽能够接受这个任务,是因为他有个特殊身份(魏国五大夫爵位的骑将军官),还有一支特殊兵种(骑兵)。傅宽投靠刘邦时,他身份是骑兵将,这身份相当于特种兵老大。他手中骑兵,相当于特种兵。

因此,傅宽才能率领骑兵,能够有效追击溃败的杨熊。

也许是一起来投靠刘邦的灌婴(宣陵君)、靳歙(临平君)等人作战表现太优秀,都被赐爵封君,刺激了他。傅宽不能被比下去,他要努力战斗,取得骄傲战绩:斩首十二级,赐爵卿。

杨熊刚在阳武落地,还没站稳脚跟,追兵来了。杨熊白马战败,曲遇再败,尤其是曲遇之战,让他见识叛军的厉害。他出战,又被击败。现在,他的心态彻底崩了。

杨熊率领正规军,前去剿灭叛逆。没想到被叛逆追着跑,太丢脸了。

杨熊不能往北边跑,也没往东边跑,南下无路。他绕了一个圈,跑到荥阳。

杨熊跑到荥阳,打算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只有剿灭叛逆,他才能捍卫自己的尊严。他要效仿李由,依靠荥阳城固守,阻挡叛逆前进,为援军到来争取时间。

正所谓想象很美好,现实很残忍。

一个人的出现,让杨熊美好想象落空,还让他进了鬼门关。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秦二世。

话说,陈胜部将周文打到戏水,秦二世洗心革面,打算当一个有作为的好皇帝。秦二世以少府章邯组建骊山刑徒,东出平叛。又让长史司马欣、都尉董翳,前去辅佐。如今,又调王离助阵。

如此强大阵营,竟然没有平定叛乱。秦二世怒了,认为是前线平叛将领没有认真办事。

为了督促将领,早点平定叛乱。秦二世想了一个办法:抓典型。

也就是说,秦二世拿平叛不给力,战败的将领做表率。斩杀这些不作为的将领,激发其他作战的将领。

杨熊这个倒霉鬼,就成为秦二世选中的目标。

杨熊从北南下,白马、曲遇、阳武,三战皆败。不仅损兵折将,还败逃到荥阳,有辱大秦威名。这种人不拿来抓典型,天理难容。

秦二世派使者前往荥阳,做了一件事:斩杀杨熊。

可怜的杨熊,身为平定叛乱的将领,一心平叛,三战虽败,却牢记使命。他没有死在叛逆手中,却被秦二世抓了典型被杀,真是可怜啊!

按理说,秦二世抓典型,是没错的。他深在咸阳,不知外面情况。所有人都告诉他,那些人是盗贼,不足为惧。他不知道这伙盗贼已经成了气候,强大到足以与秦军正规军作战。

秦二世不明白真实情况,拿杨熊抓典型,反而帮了刘邦大忙。毕竟,杨熊打了三仗,依旧顽强,对刘邦来说,是一个强大对手。

秦二世替刘邦消灭这个对手,简直是帮了一个大忙。

杨熊死了,有两个人很高兴。一个是秦二世,另一个是刘邦。

秦二世高兴,是抓到典型,告诫平叛的人,不好好工作,下一个就轮到你。殊不知,秦二世这种行为,不仅没有起到震慑手底下人认真工作,反而让下面的人感受到很大压力,也叫高压。

这种政策,会有两个效果。

好的效果,是杀鸡儆猴,激发斗志。坏的效果,大家都不愿意工作,起来反抗。毕竟,平叛不是一件容易事,赢了没奖励,输了就得死!

这也是后来,章邯为什么不愿继续平叛,反而投降项羽原因之一。

刘邦高兴是少了一个对手,避免被杨熊和赵贲夹击。毕竟,项梁战死,就是因为没有彻底根除隐患。

杨熊、赵贲虽败,但有能力组织反攻。刘邦西进,就会腹背受敌。前有杨熊在荥阳阻挡,后有赵贲在开封追击。

秦二世自掘坟墓,而不知,做了这样好事,还留名。

刘邦见了,心里面会偷着乐,说不定还会给秦二世写一封感谢信。谁能想到杨熊的弟弟杨喜((汉二年,在杜县投奔汉高祖刘邦,被任命为郎中骑。),因为参加围杀项羽行动,被封侯!

杨熊死了,刘邦被前后夹击的威胁暂时解除。

刘邦实行下一步作战计划,开拓新战场:颍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