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西汉那些事儿:草根皇帝刘邦 > 第五十七章 大秦罪人:李斯

关中地区,被称为四塞之地。西有大散关,东有函谷关,北有萧关,南有武关。

刘邦进军路线,南取宛城,北上武关。

春秋时,武关是楚国领土,也是秦楚两国交界。秦岭以北属于秦国,秦岭以南属于楚国。武关位于秦岭以南,被楚国称为少习关。

秦襄公辅佐周平王迁都,正式被封为诸侯,建立秦国。秦固有领土狭窄,为了拓展生存空间,南下占据少习关,并改名为武关。

武关,也成为了秦楚交战最频繁之地。

秦占据地利,胜多败少。及至楚怀王时期,张仪欺楚,丹阳一战,大败楚军。楚怀王怒,悉国之兵伐秦,破武关,打到蓝田。

这条路,楚怀王曾走过。

现在,刘邦也走这条路。

武关,地势险峻,建立在峡谷间一座较为平坦的高地上,北依少习山,南濒险要,山环水绕,险阻天成,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刘邦抵达武关前,曾派人出使秦廷。这个人留下了名字,他叫魏人宁昌。

这里就会有很多问题:

刘邦抵达武关,为什么派宁昌出使秦廷?

刘邦为什么会有这个举动?

刘邦拿什么身份派人去秦廷?

刘邦连宛城都不想打下,就赶着抵达武关。拿下宛城,下一步就该西入秦,攻破第一道关卡:武关。

对于刘邦派出使者入秦这个举动,就会让人发出一声质疑:为什么?

刘邦对于山东诸侯而言,是西路军起义统帅。对秦廷而言,是叛逆份子。一个叛逆份子,跑去跟秦廷谈判,秦廷会答应?再说,谈判需要有资格,要有条件。

刘邦有什么资格与秦廷谈判?

明朝末代天子崇祯在位时,也发生一件事。李自成打到北京,兵围紫禁城,想要做为筹码与明朝谈判。他的条件只有一个:当西北王。

为了争取这个条件,他还附送一个要求:如果他能够封王,还能替崇祯平定东北满清隐患。

崇祯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拒绝李自成这个条件。因为大明天子懂一个道理:与反贼谈判,很丢脸。

这是对天子的羞辱,作贱天子的尊严。崇祯要维护天子的脸面,拒绝谈判。

李自成有谈判实力和条件,都被拒绝。刘邦这个时候连武关都没能攻破,拿下南阳,充其量是有点威胁,秦廷会肯与之谈,不要脸面?

答案:不会。

秦廷是不会把刘邦这伙盗贼放在心上,更不会与之谈判。

史料没有明确记载,刘邦为何打出派使者入秦谈判这张牌,他到底想干什么?他的动机是什么?按理说,刘邦拿下南阳后,又汇合两路人马。他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速战速决,攻破入秦关卡,进入关中。

刘邦怎能大张旗鼓告诉秦廷,我来啦!你们守好关卡哦!

莫非是刘邦,出错了牌?本该顺过一张小牌,来了一个王炸!其目的就是为了打出气质?

看了史记等相关资料后,我才想明白,刘邦为什么派魏人宁昌入秦。

个人认为,刘邦这么做,有以下原因:

1.在气势上,压倒秦廷。

2.离间秦廷君臣。

3.为自己树立仁义的标榜。

4.刘邦有意向项羽示弱,他没有能力西入关中。

刘邦有没与秦廷谈判的资格?结合大环境来看,是有的。

王离二十万大军在巨鹿,被项羽击败。如今,章邯率领二十万大军,向项羽投降。现在,秦廷没有主力。灭亡,只是时间问题。所以,刘邦这么做,就是为了攻心、离间。进而,想不费吹灰之力进入关中。

从后来的历史看,刘邦派宁昌入秦,达到了一个效果:赵高愿意谈判。

还导致了一个结局:加剧秦朝国政动荡。

秦二世被诛,赵高被杀,加快了大秦灭亡的步伐。

项羽劝降章邯,刘邦也想劝降秦廷。在这种背景下,刘邦出了一张牌:派人入秦。

来看一下,刘邦打出宁昌入秦后,带来什么效果。

秦二世三年八月,刘邦抵达武关,派魏人宁昌入秦。

谈判这种事,是相当高难度。谈判者,没有点真本事,是上不了台面。这件差事,不是谁都可以干。他不仅要有大局观,掌控局势,还要有临机应变处事能力。稍微一个细节没有处理好,完不成任务也就算了,还会殃及自身送命。

所以,出使这件事,难度系数是相当大,还要有胆量、不怕死。尤其是你后台的实力比谈判对象更弱小。

宁昌入秦,没有见到秦二世,见到秦廷管事的人:赵高。

现在,赵高的身份是百官之首,大秦丞相,还独揽军政大权。

那么,李斯去哪里呢?

来说说李斯和赵高最后的博弈!

李斯、赵高因为利益,关系恶化。李斯想除掉赵高,赵高想拔出李斯。于是,两人的较量,以无声开始。

李斯平叛不给力,又经常在秦二世奢靡淫乐的时候出现。所以,秦二世很生气,说了一句:要你们何用。

又有人检举李斯与盗贼来往。秦二世大怒,下了一个令:审查李斯。

负责审查的人:赵高。

赵高抓住这个机会,对李斯打击报复。由于,李斯身份显赫,不仅是大秦丞相,儿女与秦始皇儿女结为亲家。再加上,李由是三川郡守手中有兵。

赵高没有心急,选择了慢慢玩。

李由战死雍丘,赵高逮到机会,除掉李斯。赵高用了酷吏最经常用的手段:屈打成招。

只不过,赵高精通法律,玩出手段更高明。

李斯不认罪,就打。

李斯认罪,翻供,继续打。

今天,赵高派人来问候。

明天,赵高也派人来问候。

后天,赵高也要来问候。

赵高没事,就来问候李斯。问候期间,还要有娱乐活动:打李斯。

李斯被打怕了,为了不被挨打,赵高派人来,他认。

秦二世派人来,他不认,诉说自己牢狱之灾。

怎知,派来的人,都是赵高的人。秦二世正在玩,哪有时间管李斯死活。

李斯精通律法,知道案子最后一步,皇帝会亲自过问。他本想秦二世过问的时候,来翻案。现在,李斯彻底绝望,他分不清来者是谁的人。无论谁来问,他统一口径都认。

赵高见差不多了,回禀秦二世审判结果。秦二世并没有大手一挥,喊一声:拉出去杀了。

秦二世派出使者,前去确认是否属实。李斯不知道这一次,真的是秦二世派出的使者。所以,他认了。

秦二世大怒,下令对李斯处于极刑。

李斯被判腰斩,灭三族。临死前,李斯最后的遗言:我多么想和儿子一块儿牵着大黄狗,在咱们老家门口追兔子呀!

可惜,他这个愿望不能实现了。

这也说明,历经宦海沉浮,李斯想要的生活:不是王权富贵,功名利禄。而是想与子孙平平淡淡地活着。

李斯因为两只老鼠,悟到了人生哲学。

拜在荀子门下学习,投在吕不韦门下进入秦廷。一封劝逐客书,成为秦始皇打天下、治理天下,最重要的人才。

杀韩非、佐秦始皇、推行郡县制、秦始皇陵墓监督者、沙丘密谋、除蒙氏。历经宦海沉浮三十多年,屹立不倒,却没想到晚年斗不过赵高。最终,迎来他的归宿,被腰斩,祸及三族。

谁能想到,李斯是大秦丞相,位居百官之首,是秦始皇肱股之臣,左膀右臂。他的子孙与王室联姻,显赫如李斯者,太少了。

怎知,秦始皇死后,李斯人生跌入不见天日的深渊。谁去管,他曾经辉煌的历史。

谁也没想到,李斯晚年,落得如此下场。

临死前,李斯对过往的岁月,进行短暂回忆。他为何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他明明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三十几年,宦海沉浮,犹如黄粱一梦。

李斯是哪一步走错?

是扣押秦始皇遗诏,密谋沙丘;还是以秦始皇名义,赐死女婿扶苏;或者是除掉蒙恬、蒙毅兄弟;又或者,过度纵容秦二世诛杀王室。

李斯没想到,秦二世杀了太多人,最终也要杀他。

如果扶苏不死,蒙恬、蒙毅兄弟还在,秦始皇儿女还活着,他的结局会不会被改变?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李斯败了,输给了赵高。

他从篡改诏书,参加沙丘密谋,赐死扶苏开始,走向黑暗。就以自己被腰斩,结束黑暗。临死前,李斯想通了一切:原来老百姓的生活,才是最美好。

若懂早点,他或许能美梦成真,与儿子回到老家放犬逐兔。可惜,李斯现在才懂。

李斯,精通律法,一生为大秦。最终,也成为了大秦的罪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