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西汉那些事儿:草根皇帝刘邦 > 第七十三章 陈平加入

鸿门宴,刘邦被欺辱再前。项羽负约,分封刘邦入巴蜀再后。从这些事情,刘邦得出一个结论,他与项羽不能和平相处,而会成为争夺天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对手。

他和项羽建立起来的革命友谊,就这样结束了。

此时,天下格局发生了变化。

刘邦定三秦,拥有巴、蜀、汉中三郡,占据秦国故地,俨然成为了西边霸主。

项羽搞定楚怀王,占据彭城,成为西楚霸王。

田荣定三齐,自立为王,平定齐国故地。

陈馀赶走张耳,迎回代王歇,改立赵王歇,成为北地霸主。

燕王臧涂,击杀辽东王韩广,成为东北霸主。

南边有三股势力:九江王英布、临江王任敖、衡山王吴芮。

新一轮诸侯,问鼎中原,俨然成为了战国争霸时代。而,真正有力量,争霸天下的人只有两位:东边楚霸王项羽,西边汉王刘邦。

所以,楚汉争雄格局就这样形成。

项羽剥夺刘邦拥有的一切,刘邦要用双手拿回来!不仅如此,刘邦还要变本加厉剥夺项羽的一切。

夺取关中,是第一步。

攻河内,是第二步。

第三步,就是与项羽争天下。

刘邦用最短时间,平定三秦,并用王道治理关中,站稳脚跟。随后,刘邦东出函谷关,渡过黄河,趁着项羽苦战齐地,发动突袭。

刘邦从临晋东渡,进入河内。

河内是西魏王豹势力范围,西魏国定都平阳。按道理说,刘邦进入西魏王势力范围,免不了一场恶战。一个奇怪的现象发生了:西魏王不打,直接加入刘邦。

现在,来说说西魏国的历史。

话说,临济一战,章邯斩杀齐王田儋,逼死魏王咎。魏王咎弟弟公子豹,逃出升天,来到楚国。楚怀王为了扶持多方势力,借兵给他平复魏地。

魏王豹作战勇猛,攻克了十几座城,光复梁地。巨鹿之战,他也贡献了一份力量。随后,跟随项羽入关亡秦。

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王,也承认魏王豹亡秦功勋。但,把他封地从梁地改为河内。为了区别反秦时候,出现两个魏国(魏王咎在梁地、魏王豹在河内),魏王豹被称为西魏。

项羽这样安排,魏王豹很不满。但,忌惮项羽淫威,不敢发声。等到刘邦东进,魏王豹果断响应,一起讨伐项羽。

当然,魏王豹见刘邦定三秦,降服河南王申阳,韩王郑昌战败被俘。他的实力,打不赢刘邦。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

西魏王豹加盟、翟王董翳降、塞王司马欣降、河南王归顺、韩王郑昌被击败。

项羽以诸侯王为屏障,阻挡刘邦东进的策略就被化解。刘邦解决殷王司马卬就能抵达西楚国势力范围。

此时,刘邦如有神助,打得很顺利,俘虏了殷王司马卬。刘邦南下抵达修武,遇见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陈平。

陈平这个人物,绝对是刘邦定天下、守天下、治天下,最重要的灵魂人物。如果说张良是阳谋战略家,陈平就是阴谋战略家。

来看一下,陈平那些事,是如何从穷**丝,逆袭自己人生。

陈平出生时间没有记载,他是阳武户牖乡人。他出生平民,家庭环境不好,却有三十亩土地。

这个人有个特点:不喜欢干农活,喜欢读书。

他有一个好哥哥,叫陈伯。正因为有陈伯,陈平才能专心读书。但,嫂子待他不好。

《陈丞相世家》留下了这样一段对话:

人或谓陈平曰:“贫何食而肥若是?”

其嫂嫉平之不视家生产,曰:“亦食糠覈耳。有叔如此,不如无有。”

陈伯很爱护弟弟,直接做了一件事:这样的老婆,不要也罢。

在陈伯眼中,他就是因为不读书,改变不了命运,他的人生只有一条路:务农。

他的人生就这样了,绝不会让弟弟走同样的路。所以,他主动承担起家务,供弟弟读书。也许,陈伯心中是这样想:咱们家,总要有一个人读书。自己没机会读书,那就让弟弟读。

用现在的话说,老大迫于生活,没有选择,却要让老二有更好的选择。老二混好了,也会给他长脸。

陈伯绝对是一位称职的兄长,牺牲自己,也要成全弟弟。

陈平还有一个特征:长得高,又帅。

太史公用了三个字来形容陈平长相:长美色。

每个时代,都会面临一个问题:长大了,就要成家。

陈平也不例外,长大了也要考虑这个问题。也许是陈平书读得多,接触了很多优秀的人。所以,他出现了一个现象。

富人之女不嫁:陈平名声不好,只知道读书,不务农,成为当地人笑话。富家女,看不上他。

娶穷人之女感到羞辱:陈平读了很多书,有学问,人长得还帅,认为穷人女配不上他。

这就像现代人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条件好的,看不上你。条件差的,你看不上她。

你单着,我单着,大家都单着。

陈平娶妻有个条件:娶有钱的富家女。

陈平对自己也有清醒认识,只要达到这个条件,他放宽了要求。比如以前对学历有要求,现在取消了学历。或者,对身高、长相,也放低了要求。

有个人,叫张负,是当地富人。这个富人有件头疼的事:孙女嫁不出去。

他孙儿嫁不出去,并非该女子是弱智、长得不好看,而是她有一项技能:克夫。

此女嫁了五次,五个丈夫都死了。这件事传了出来,没有人敢娶她。

张负心想:他孙女嫁不出去。

他孙女也是这样想:这辈子别指望嫁出去。

陈平这样想:这辈子是没机会娶富家女为媳妇。

为了补贴家用,陈平做了一件事:替别人料理丧事,挣点生活费。

陈平做这件事,有一个独特的现象:早出晚归。

张负在一次丧事中,看见了陈平,对这个独特现象感到好奇。有好奇心就会去了解。

张负见帮忙料理丧事的人都走了,陈平走得很晚。然后,张负暗中跟着陈平到了陈家,见陈家住在偏僻的穷人巷子里,拿破旧席子当门。

张负感到很奇怪,陈家这么穷,但,凭借陈平长相,娶个妻子也不是难事。

为什么这个人不娶呢?

古人主张,门当户对。张负见陈家,如此贫寒。按照剧情设定,下一刻,他就会转身离开。

然,张负是一个用眼睛看世界的人,发现了一个现象:陈家门外有很多富人留下的车印。

从这个现象,让张负发现了一件事:陈平虽穷,并非池中物。如果遇到贵人,他早晚会出人头地。

陈平的现状,宛如刘邦。吕公相中刘邦,张负相中陈平。后来,张负做了很多功课,去了解陈平这个人,更加坚信他这个判断。这个穷困潦倒的美男子,终有一日会飞黄腾达。

张负做了一个决定,对儿子张仲说:他要把孙女嫁给陈平。

张仲听后,不答应。他知道陈平的事迹:好高骛远,不劳而获。

为了拒绝这门亲事,他说了这样的话:陈平家境不好,又不务农活,是很多人耻笑的对象。我怎能把女儿嫁给他。(平贫不事事,一县中尽笑其所为,独柰何予女乎?)

张负说了这样的话:哪有仪表堂堂像陈平这样的人会长久贫寒卑贱。(人固有好美如陈平而长贫贱者乎?)

就这样,张负做通了儿子的思想工作,把孙女嫁给陈平。

张负不仅给钱陈平行聘,还给钱让陈平办婚礼。甚至告诫孙女:毋以贫故,事人不谨。事兄伯如事父,事嫂如母。

当时,很多人都说,张负这家人没有眼光,把孙女嫁给穷鬼陈平。但,张负相信自己的判断,他也认为做出的决定是正确,属于长线投资。一旦,陈平富贵,将高不可攀。

后来事实证明,张负眼光正确:他的孙女嫁给了大汉丞相,张家也显赫一时。

张负很高兴,克夫的孙女嫁人了,还是潜力股。

张家女也很高兴,有人敢娶她,还是一位长得好看得帅哥。

陈家也很高兴,娶了一个白富美。陈平也没拒绝,毕竟,克夫女,符合他择偶条件。

陈平利用娘家资源,开始绽放他的才干。一件事,一句话,彰显了陈平不甘平庸。

这件事就是分肉。

陈平将祭肉分得很均匀,得到众人一致赞美。

陈平说了一句话: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

随着,天下风云突变。

陈平加入反秦事业,投靠魏王咎。

魏王咎给他一个职务:太仆。

陈平献策,魏王咎不接纳。再加上被人猜忌。陈平知道在魏国混没有前途,他干了一件事:离开魏国,另谋出路。

陈平听说项羽威名,在河上投奔。项羽也没怠慢他,给了他一个官职:卿。

陈平跟随项羽入关中,灭秦。

陈平再次登上舞台,项羽乃以平为信武君,将魏王咎客在楚者以往,击降殷王而还。拜平为都尉,赐金二十溢。

殷王司马卬再叛,导致项羽大怒。将诛定殷者将吏。陈平惧诛,乃封其金与印。

陈平投奔刘邦,被人盯上,见他穿着打扮,被认为是用钱人。为了活命,陈平想了一个办法:脱掉身上所有衣服。

陈平来到修武,遇见了一个人魏无知。

魏无知是谁呢?

他是信陵君(刘邦偶像)孙子,跟随刘邦,且说得上话。陈平又遇见一个人,他叫万石君奋。万石君身份是中涓,他姐姐是刘邦妃子。

这次被刘邦召见的人有七个。刘邦招待这些人吃饭,吃完饭就让这些人回去休息。

陈平站出来,推销自己,说了这样的话:臣为事来,所言不可以过今日。

这句话表明了两个意思:

1.突出自己与众不同,他来这里能够为刘邦解决问题,带来利益。

2.强调自己献策的重要性,引起刘邦的主意。

同时,还表达了另外一层意思,刘邦若听,他就讲。若不听,他就走。

刘邦喜欢和有脾气的人打交道,与陈平交谈,更加喜欢这个美男子。

他们谈了什么,史料没有记载。可以想象一下,刘邦最关心一件事:东出伐项羽。

陈平带来的消息,就是关于项羽。也许,陈平献策如何灭项羽。

刘邦听了很高兴,问他在楚当什么官。

陈平回答:都尉。

刘邦很大方,拜平为都尉,使为参乘,典护军。

刘邦这个举动,引发了诸将不满,这些人说了这样的话:一日得楚之亡卒,未知其高下,而即与同载,反使监护军长者!

刘邦听后,不为所动,更加宠爱陈平。

就这样,陈平加入刘邦阵营,开始为大汉献出一份力。而,陈平这一次跟对了人,逆袭了整个人生。

陈平将会成为刘邦打天下强大助力,若可以评选,他能够评选为汉初四杰。

陈平给刘邦带来了亡楚方案,以及楚国的最新消息。

接下来,刘邦又会如何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