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西汉那些事儿:草根皇帝刘邦 > 第一百五十二章 陆贾和赵佗

刘邦想要解决南越问题,又不想用武力。就这样,一个人再次登场。

他就是陆贾。

再看陆贾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出色的外交家之前。先来,回顾一下陆贾的几次闪亮登场。

第一次登场:配合郦食其有说武关守将。

第二次登场:游说项羽,释放刘太公、吕后等人质。

第三次登场:进献新语。

诸侯反秦,介绍了陆贾第一次登场。

楚汉争霸,介绍了陆贾第二次登场。

现在,来谈谈陆贾第三次登场。

话说,刘邦建立汉家天下,轻视儒生。

陆贾没眼力劲,又经常在刘邦面前,推荐儒家经典:《尚书》、《诗经》。

刘邦很生气,说了这样一句话:我马上打天下,要诗经何用。

陆贾也是有脾气的人,但,懂得极力压制脾气,反问了一句:马上得天下,能否在马上治天下。

刘邦陷入沉思,得到一个答案:不能。

陆贾是读书人,知识文化水平高,又引经据典,阐述前朝衰亡,后朝兴盛,尤其是秦亡汉兴,论证仁义治理天下的重要性。

进而,流传下来一句经典的话:马上能打天下,但,不能马上治天下。

马上打天下,需要用武将。

治理天下,还需要读书人。

陆贾向刘邦阐述了,读书人治理天下的重要性。

刘邦脾气不好,但,对方说得对,他还是要听。

陆贾说得对,刘邦采纳了他的意见,开始改变对儒生、书生的看法。随后,刘邦给了陆贾下达了一个任务:把知道的写出来。

陆贾一口气写了十二篇,被称为《新语》。

书中的内容不仅开阔了刘邦眼界和胸襟,还得到了他的赞赏。

陆贾也获得了一个至高无上的荣誉,成为汉代第一位力倡儒学的人,他也是西汉伟大的思想家。

陆贾提倡以儒家为本、融汇黄老道家及法家思想,提出行仁义、法先圣,礼法结合、无为而治。

他的思想理念,为西汉前期的统治思想奠定了一个基本模式。

赵佗自立为帝,出兵攻打长沙国。

刘邦正在国内平叛,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攻打南越国。

为了不让大汉多一个敌人,刘邦选择了招降。

就这样陆贾,又一次登上了历史舞台,从而又有一个响亮后世的称谓:汉初最优秀的外交家。

刘邦为什么把招降南越王赵佗的任务交给陆贾,有以下观点。

1.陆贾有名声。

2.刘邦身边无人可用、无人可信。

尤其是郦食其死、张良归隐不出、陈平跟随刘邦平叛,汉初四位外交家,唯有陆贾有空。

3.陆贾主动请缨。

汉十一年(公元前196年),陆贾带着王玺,以及刘邦招降南越王赵佗的使命,从长安-洛阳-长沙-南岭-番禺。

用现在的计算方式,从长安(西安)到番禺(广州),有一千六百多公里。

陆贾出行用的方式很原始:水运和两条腿。

也可以说,陆贾是用两条腿,历经千辛万苦,一路颠簸,走到番禺。

就这样,两个相同的年龄的人,见面了。

太史公在《骊生陆贾列传》,有这样的记载。

陆贾对赵佗的第一印象:穿百越服饰、椎髻、摊开腿。

按照中原习俗,服饰和发型是有规定的。

不是中原习俗搭配,就被认为是蛮夷。

汉初以前,区分中原人与少数民族,是以服饰搭配,饮食起居,以及文化。

中原人衣开右衽,长袍大袖,头戴衣冠,又被称为冠带之国。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变革社会风俗,让华夏人穿上了裤子。但,那时,赵武灵王遭遇到空前的阻力。

也可以这样理解,你看他穿的什么衣服,就知道是什么人。

陆贾初见赵佗,对他第一印象相当不好,用两个字形容:蛮夷。

高级的外交家,不会把情绪放在脸上,但,他们也会通过其他方式表现出来。

通过脑补想象,赵佗和陆贾见面,是这样的。

陆贾要介绍自己的基本信息:

他是什么人。

他要表明自己是汉使的身份,也要说来南越是干什么。

陆贾态度谦恭,语调柔和,还有配上一张笑脸。

赵佗关心两件事:

他是谁?

来南越做什么?

当然,陆贾出使南越,要做很多功课,尤其要掌握赵佗的基本信息。

比如,他是哪里人?

父母兄弟朋友安在?

赵佗与陆贾对话,是占据主动地位,居高临下,甚至傲慢无礼。

陆贾压制住自己的情绪,说了一句话缓解双方关系:足下乃中原人,亲戚昆弟坟墓在东垣(刘邦刚改名,叫真定)。

陆贾从家乡入手,触动赵佗情绪,让他思念家乡,拉进亲切感,进而让赵佗放松警惕,减少对他的敌意。

接着,陆贾态度逆转,提了一个反问句:今,足下反天性,弃冠带,这是背点忘祖。

然后,陆贾开门见山地指出问题,再次反问: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

陆贾不给赵佗说话的机会,告诉他这样做的后果:祸且及身矣。

赵佗也是一位有作为的人,据南海、桂林、象三郡,东边还有占据闽越国部分疆域,北边占领长沙国部分领土,其拥地东西万里,被汉使陆贾一顿奚落,他没有抵触情绪,是不可能的。

赵佗为了更好管理南越,主动改变饮食结构和服饰搭配。他是丢掉了衣冠,但,怎么叫违反天性。

他若不主动改变,与南越融合,或许就客死异乡。

当初为了攻破岭南,占领百越,大秦死伤数十万将士。

他能占领南越,得到百越认可,裂土称王,成为南方霸主,岂能不英雄。

陆贾说他建立的功业,是区区之地。

说他与大汉作对,祸难将至。

赵佗很生气,据野史记载,他干了一件事:拔了陆贾衣冠,泼了一盆冷水。

你衣冠好看,我给你拔了。

你看不起我建立的功业,就让你吃点苦头。

然后,开启了新一轮的对话。

赵佗割据岭南,巩固政权,开疆拓土,对外界消息闭塞。

所以,赵佗关注有两点:

1.现在的中原,谁说了算。

2.中原之主,厉不厉害。

赵佗想要知道的事情,就是陆贾要说的。

陆贾说南越区区之地,不能与大汉抗衡。

接着,陆贾抓住了一个中心思想:刘邦是天命所归。

陆贾为了证明这个观点正确,更具有说服力,列举了这些事迹。

比如诸侯反秦,第一个打进大秦国都咸阳。

又比如刘邦出巴蜀,征服天下,平定诸侯,诛杀项羽,灭掉楚国。用了五年时间,结束西楚霸王时代。

三年反秦,五年灭楚,建立大汉王朝,这不是人力所能办到的,而是上天辅佐的结果。

赵佗听了这些话,第一反应:莫非刘邦真的是天命所归。

赵佗目睹了六国诸侯相继覆灭,见证了秦始皇以摧枯拉朽之势,扫**,并八荒,建立大秦王朝,成为前无古人的皇帝。

大秦,何其雄哉!

可,秦始皇死后,大秦数百年基业,三年而亡。

刘邦第一个打进大秦国都咸阳,不厉害吗?

答案:厉害。

赵佗也听说了,灭秦之后,二十六岁的年轻人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王,建立西楚霸王时代。

正是因为,中原战火不息,南越得以发展。

可,赵佗没想到被天下人歌颂的大英雄项羽,竟然败了。

刘邦战胜项羽,结束西楚霸王时代,建立大汉王朝,成为第三个皇帝。

刘邦不厉害吗?

答案:厉害。

刘邦三年反秦,五年灭楚,建立大汉,这不是上天选中的命运之子,那是什么。

陆贾也不能把赵佗逼急了。否则,他就会得到这句话:打就打,谁怕谁。

陆贾话锋一转,又宣扬刘邦的仁善:天子怜百姓新劳苦,故且休之。

大汉王朝王侯将相都想打,大汉天子不想战火波及,伤及百姓,南征作罢。

不是大汉打不赢你,是大汉念及百姓,不想打。

随后,陆贾表明自己来南越,面见赵佗的目的:大汉皇帝遣我授予你南越王的金印,剖符为信,互通使臣。

这句话是说,我来南越,是大汉皇帝的命令。

我的身份,是大汉使者。

我来这里是传达大汉皇帝的话,送你金印,封你为南越王,互通使臣。

陆贾说的这句话也表明大汉王朝愿意承认南越国合法存在。但,有个前提条件,接受大汉分封,是大汉的属国。

只要赵佗接受金印,就是大汉的一部分,受到大汉庇护。

南越依旧是南越,赵佗依旧掌控南越。

陆贾说了好处,还要说坏处。

你接受,就成为大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不接受,就会遭到大汉举国讨伐。

陆贾制造声势,先说了他来南越的不快:我是大汉使者,前来南越宣读大汉皇帝昭令,分封你为诸侯王。你应该到郊外远迎,面向北方,拜倒称臣。

你不迎接,不称臣,桀骜不驯,羞辱大汉使者。

还想要以百越之地,对抗大汉。

陆贾告诉赵佗这样做会来带怎样的后果:大汉会先掘你祖坟,诛你宗族。再派大军,攻打南越。

南越百姓见大汉重兵压境,就会反戈相向,杀了你,投降汉朝,犹如翻手掌那么简单。

这就留下了一个成语:易如反掌。

陆贾这番话,震慑住了赵佗。

随后,赵佗行动上做了这样的反应:蹶然起坐。

赵佗立刻站起来,用中原人的礼节,说了一句话:我在蛮夷住久了,忘了中原人的礼节。

赵佗用这句话,化解了针锋相对的矛盾。同时,也间接向陆贾道歉。

我那样对你,不是羞辱你,不尊敬你。而是,我在蛮夷住久了,忘了礼节。

这句话也表明,赵佗知错,却不改错。

陆贾也不计较,他得到了赵佗的态度。也从这句话看到了赵佗的软肋有两点。

1.赵佗不是数典忘祖的人。他思念家乡,也思念家乡的人。他远离家乡十几年,很久没有亲自祭拜祖宗。

2.赵佗忌惮大汉王朝的实力,他在越地统治时间少,不稳固。

赵佗和陆贾正面交锋结束,又开始了侧面交锋。

赵佗趁着秦末乱世,诸侯争雄,抓住机会,割据岭南,自立为王。他成为南越王之前,就关闭通往中原的道路,以至于消息闭塞。

中原发生了什么事,他都不知道。

在很多人眼里,赵佗不出番禺,不知天下事,是个坐井观天的人。然,赵佗问了这样一句话:我和韩信、萧何、曹参相比,怎么样。

这三个人都是汉初的风云人物,也是帮助刘邦打天下最重要的人。

赵佗这样问,有两个意思。

1.我不出番禺,也知道天下事。

2.他想知道在陆贾眼中,他跟与刘邦打天下的人相比,怎么样。

陆贾没想到身居番禺的赵佗,竟然知道这几个人物。

陆贾转念一想,赵佗不知道刘邦平定异性诸侯王那些事。尤其是韩信被杀的那些事,没有传入番禺。

否则,想要招降赵佗,就会很难。

陆贾没有贬低赵佗,而是选择实话实说:你比他们强点。

赵佗听了很高兴,他进行试探,又问:我和大汉皇帝相比谁更强?

陆贾要维护刘邦的颜面,没有直接说,而是说了这样的话。

先说刘邦的丰功伟业: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继承三皇五帝之也,统治中原。

再说刘邦占据中原的优势:居天下最富裕、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政出一家。这是天下没有的事情。(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轝,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泮未始有也。)

又列举了赵佗的劣势: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崎岖山海间,譬若汉一郡。

陆贾加重语气,反问:你何乃比于汉!

赵佗知道比过刘邦,大笑:我不能在中原打下基业,所以到这里。

随后,赵佗说了一句,表达了他内心不快:我若在中原,就没有他什么事。

据史料记载,陆贾出使南越,相当成功。不仅完成了刘邦交给他的使命,分封赵佗为南越王。

还赢得了赵佗的好感,被留下来饮酒作乐好个月。

陆贾临走前,赵佗说一句话:与你交谈,我能够知道未知的事情。

还做了一个举动:送给陆贾一个袋装包裹,还有不少礼品,价值千金。

陆贾终于完成拜赵佗为南越王的使命,让他向汉称臣。

刘邦兵不血刃就解决了南边的隐患,为了表彰陆贾的功劳,封他为太中大夫。

刘邦先击败陈豨,令叛军不成气候。

又诛韩信,斩彭越,安抚赵佗。

就在形式一片大好,他迎来了人生中最大的危机:淮南王英布造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