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西汉那些事儿:草根皇帝刘邦 > 第三十五章 章邯杀两王一相

秦二世二年六月,项梁兼并楚地反秦势力,拥护楚怀王之时。章邯围攻临济,开始了他的一个伟大作战计划:围点打援,彻底消灭中原反秦力量。

他要通过一战,消灭中原的火种,让这片大地,没有反秦的武装力量。这段时间的征战,章邯也累了。他不想转战各地,四处灭火。

他是一个出色的灭火员,但,也不能到处灭火。否则,火没熄灭,还把自己累得够呛。

聪明人是不会干这种费力,又没有效果的事。聪明人是会找到火源的根部,速战速决。

临济,就是章邯找到的一处火源。他也利用,这道火源,引出其他火种。章邯布下天罗地网,又抛出大量的诱饵,等待大鱼!

当齐楚诸侯联军来了,还来了齐王田儋,楚将项氏。章邯知道,他的计划成功了。但,他还是不敢大意。毕竟,大鱼不是那么好捕捉。唯有扑灭火源,他才能笑到最后。

大鱼来了,章邯决定收网。

此战若胜,捕捉到这些大鱼。中原反秦力量将会得到极大削弱。他也不用四处扑灭火苗。

章邯也将建立至高无上的功勋,他也将成为继王翦、蒙恬之后,又一位大秦名将。只要他打赢了诸侯联军,捕捉到这些大鱼。他的名字,将会留在大秦史册。

面对魏、齐、楚三国诸侯联军,组成强大的阵营。章邯一反常态,改变了原先的作战计划。

按照章邯原有的作战风格:他会速战速决,结束战斗。

破周文部是这样,攻破陈地也是这样,就连攻吕青还是这样。在章邯地词典里面,只有一个词:前进。

但,这里却不是前进,而是后退。

章邯面对诸侯联军,做了一个假动作:示弱。

随后,下达了一个作战命令:不得出战,主动后退三十里。

章邯的这种行为,不仅秦军很多人不理解,就连诸侯联军也摸不着头脑。

章邯,你不是想我们来吗?

我们来了,你怎么不打,就退了?

怎么,害怕我们!

秦军部将的想法也是这样:我们围而不攻,不就是为了等这一刻。不战而退,这太丢脸啦!

然,秦军是正规军,训练有素。主将说做什么,他们就要做什么。

章邯说打,他们才能打。

章邯说不打,他们就不能打。

章邯说前进,他们不能后退。

章邯说撤,他们不能反对。

章邯没有将自己的作战计划,告诉部将。反而写了一封信,让部将送去给诸侯联军。这段话被记录了下来,内容是这样说的:诸公远来,师老疲敝。章邯不忍趁人之危,故且退。请三日后再与诸公一决高下。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撤军,不是怕你们人多势众。我是体谅你们远道而来,太辛苦了。我不是趁人之危的那种人,先撤退。等你们休息好了,三日后,我们再一决高下。

从这封书信之中,看出了什么呢?

章邯替对方考虑,主动撤退。

其次,约好了开战的时间:三日后。

魏王咎、齐王田儋等人看了这封书信,认为章邯是害怕他们,不敢战,只能退。章邯害怕,却能说出这样有水平的话,实在是要竖个大拇指。

不愧是文化人啊!

撤退,还要找个名正言顺的理由。

战场上,只有胜负。但,诸侯联军还是有少数人心下犯疑,这会不会是章邯的计策。其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心生大意,再出奇制胜。

诸侯联军,派出几路人马去打探,才发现章邯是真的退兵。且,按照信中说的那样,退兵三十里。

魏王咎、齐王田儋得知,大喜不已。他们不会认为章邯是体谅联军远道而来的辛苦,而是错误的估计了自己战力,低估了章邯的实力。进而,他们得出一个错误的结论:都说章邯如何厉害,也不过如此!

诸侯联军来了,章邯主动撤退。临济之围,没打,就解围。接下来,就是诸侯联军,坐在一起,商议如何合力击败章邯。

魏王咎是求助者,为了感谢远道而来的客人,好酒好肉是免不了。相互吹捧的话,也说了不少。

诸侯之间,相互吹捧,有点过头了。他们相信,凭借诸侯联军强大的军事力量,定能击败章邯。反秦大业,也能马到功成。此时,他们已经看到了胜利的号角。

用几个字说:他们骄傲了!开始吹牛了!

他们的这些行为,也是章邯想要的效果。

随后,章邯亮出了他真正的姿态,他不是怕,而是以退为进,故意示弱。接下来,就是章邯的反击。

章邯身为一军统帅,知道开战的时机很重要。因此,他做了很多假动作。

首先,主动后退三十里。

其次,为了让联军相信是真的,章邯又做了一个假动作:写信示弱。

语言是门艺术,博大精深,每个人立场不同,同一封书信,看到的东西也会不同。

章邯的角度是照顾齐、楚、魏诸侯联军远道而来的情绪,尊敬对手,同时也是为了迷惑对手。

齐、楚、魏诸侯联军看到的是秦军不敢正面与他们开战,暂避锋芒,是怕他们,逃跑了。

章邯用行动告诉他们,我不是逃跑,也不是怕了你们。我只是告诉你们,我不喜欢按照常理出牌。

白天,章邯深怕诸侯联军不知道他走了,选择大张旗鼓的撤军。

晚上,章邯深怕诸侯联军知道他要来,他选择悄悄地来。

走的时候,大张旗鼓。

来的时候,连声招呼都不打。

这不是章邯忘了打招呼,而是,章邯把他们当成了战利品,他要悄悄地施行新战术:夜袭。

不要认为,夜袭就是趁着晚上,去偷袭别人。如果夜袭,这么简单,每个人都会用。

夜袭是很高明的一种战术,他的难度系数相当高,并不是谁,都能趁夜发动这种战术。对于夜袭,它有很高的要求。无论是主将,还是士兵要注意的环节,特别多。

作战将士,必须是精锐,纪律严明,还要有足够的经验。

要熟悉四周的路线、地形、地貌。

了解敌军的分布情况。

事前要做充分地准备和计划:比如什么时候发动攻击?如何攻击?如何区分是敌是友?如何传达指令?什么时候进攻,什么时候后退?

气候也是影响因素。

冷兵器时代,夜袭成本很高。成功的案例,也非常少。大举夜袭的案例,也不多。想要靠夜袭,扭转战局的情况,很少见。也可以说,夜袭在冷兵器时代,不仅成本高,成功率还低。稍微不注意,夜袭战,会变成被对方围歼战。

所以,夜袭无论是对将领,还是对士兵,都需要超高的要求。一个环节出错,就可能全盘皆输。夜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对于这种战术,兵家用得相当谨慎。

只有章邯这种军事天才,才敢使用这样的战术:夜袭!

这说明,章邯会用兵,也很自信。

章邯夜袭留下了几个字:负戈衔枚。

章邯正是用了高超的战术夜袭,一举击垮了齐、楚、魏三国诸侯联军。导致,田儋战死,周市战死。

魏王咎参加完聚会后,回到城里,躲过了一劫。然,只是暂时躲过。

当魏王咎看着城外尸体堆积如山,秦军复来。他知道,自己大势已去。为了再替老百姓做点事,魏王咎选择和章邯谈判。

魏王咎还是很有骨气,他谈判没有卑躬屈膝,也没有跪地求饶,更没有选择投降。他要章邯答应他一个条件:别为难他的子民。

章邯答应了这个条件。毕竟,这些子民,不仅是魏国的子民,更是他大秦的子民。

还有一个原因:章邯敬佩魏王不为己,为民的高尚气节。

魏王咎见章邯答应了,他可以放心走了。他为了不辱君王的尊严,选择了举火**。

这里,从他开始。

他,也要从这里结束!

百姓,可以降你!

臣子,可以降你。

我,绝不降你。

魏王咎走完了他复兴祖业,当王,短暂又壮烈的一生。

章邯败魏、齐、楚三国诸侯联军,斩杀齐王田儋,魏王咎自杀,攻杀魏相周市,擒杀楚将田巴,击败楚将项它,威风凛凛!

一战灭两王,杀一相,这是他的战功赫赫。然,又一个人等待着章邯,即将出场。

他,要终结章邯不败的神话!

这个人就是项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