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西汉那些事儿:草根皇帝刘邦 > 第八十五章 汉初三将集结

荥阳城内为什么会有两千女子?这两千女子为什么会身穿铠甲?她们知不知道刘邦投降的消息是假的?以及她们的下场,史料没有提及。

对于这件事,也有不同的看法。

站在道德制高点,他们认为陈平这个主意太缺德,会大力声讨、重点谴责。站在陈平的角度,他的任务是保全刘邦。哪怕以再多的人为代价,他也会这么做。

所以,阴谋家是很可怕。他们做事不会根据法律,或者道德约束。只要能达目的,他们都会选择不择手段。

阴谋家做那些事儿,上不了台面,也不受史官和百姓,甚至也不受当权者喜欢。

总之,陈平用离间计,先除掉项羽身边的臂膀:历阳侯范增(最高谋臣)。

后造成钟离昧等将,遭到项羽猜忌,不被重用。

跟着又使出李代桃僵、美人计,助刘邦逃出荥阳。

他做为谋臣,不但出色完成任务,还保住刘邦。

刘邦脱困,回到关中。萧何又给他准备好粮草,以及作战士兵。萧何给刘邦一个信息:你放心去打,我是你最坚强的后盾。

刘邦想到荥阳之战的耻辱:议和被拒、纪信替他而死、两千女子为他牺牲、狼狈突围。

刘邦要报仇,消灭项羽,才能消除心中这口恶气。

就在这时,一个人站了出来。这个人留下了一个姓名,他叫袁生。除此之外,再也不知道这个人相关信息。

现在来看看,就在刘邦恼羞成怒,想要集结关中将士,与项羽再战之时。袁生的出现,对刘邦有什么帮助?

刘邦刚打了败仗,很愤怒。一句话不对,就会遭受牵连。袁生胆子大,站出来,劝谏刘邦,提了一个新的战略:南下武关,走宛、叶,抵荥阳。

这个战略,相当于再开辟一条新的战线,也可以叫敌后战场。

刘邦听了,没有说话。

袁生先表达了一个观点:楚汉陷入僵持,战局对汉不利。

随后提出了一个新的战略:出武关,南下宛、叶,打破僵局。

跟着说了这个战略地好处:即可以分散楚军力量,减轻荥阳,楚军带来的军事压力,又能将九江王英布、衡山王吴芮(项羽诛杀英布妻儿,其女儿也在被诛杀行列。)反楚势力连成一片,还能震慑保持中立的临江王任敖。

随后,袁生说了怎么打:固守不战,牵制、消耗楚军。

袁生又说了对于汉军伐楚的大战略:决战荥阳。

最后来了一个总结性发言:分散楚军多方力量,使敌方疲惫,汉军休整,进而战胜楚军,赢得天下。

刘邦最感兴趣的就是最后那句总结性发言:战胜楚军,赢得天下。

有句话说得好,发脾气是本能。将脾气压下去,这才叫本事。刘邦就是这样的人,他压制住脾气。刘邦采纳袁生意见,率军南下出武关,抵达南阳。

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王,但,还有人没被分封,形成一股强大的割据势力。其中,南阳就是其中之一。

南阳这块地,夹在楚、汉、临江三者之间,独立生存。

占领这块地盘的人,他就是王陵。

来看一下,王陵割据南阳那些事。

话说,刘邦西进亡秦,在洛阳遭遇惨败。他听取张良意见,南下取南阳,出武关。

南阳郡守打不赢,在其门客陈恢帮助下,投降刘邦,被封为殷侯。刘邦继续西进,在丹水沿线,遇见襄侯王陵、高武侯鳃。

刘邦还与这二人建立了革命友谊,攻克通往武关秦军军事据点。尤其是王陵,他和刘邦在沛县早就认识。刘邦以兄长,待王陵。

刘邦出武关,进入咸阳。王陵留在南阳,平定秦军势力。

等到项羽封侯诸侯,有意忘了南阳,忽略王陵。南阳形成了一股割据势力,这块地盘,王陵说了算。

南阳,地理位置很关键,尤其是楚汉争雄时期,王陵成为刘邦和项羽,拉拢、争取的对象。

王陵和刘邦认识很早,都生活在沛县。按理说,两人关系应该不错。事实告诉我们,他们关系并不好。

王陵是沛县豪族,刘邦是外来人,大秦泗水亭长,身份上有差距。再加上刘邦行事作风,王陵从不正眼看他。

刘邦沛县起义,王陵单独拉起一支起义军。

从个人感情上,王陵心向项羽。毕竟,项羽是贵族,还有显赫战功,是这个时代最优秀的男儿。

最终,发生了一件事,让王陵倒向刘邦。

这件事就是王陵母之死。

刘邦定三秦后,做了一件事,派人出武关,借道南阳去迎接刘太公及妻儿。

王陵母也在沛,王陵关心母亲安危,派人去接母亲来南阳。

项羽听说这件事后,派人在阳夏,阻挡刘邦军和王陵军北进。也让项羽产生一个错误信号:王陵投靠刘邦。

刘邦定三秦之后,借口为义帝报仇,号召诸侯讨伐项羽。

彭城大战,刘邦先胜后败。其父亲、妻子被俘。王陵母亲,也被项羽当成人质。

刘邦派陆贾入楚谈判,要求项羽释放人质。王陵也派使者前往,寻回母亲。

项羽直接拒绝刘邦,谈都不和陆贾谈。却在王陵使者来谈之时,让王陵母东坐,开出一个条件:招降王陵。

王陵母虽然是个妇人,但识大体、懂大局,她不顾自己安危,对王陵使者说了这样的话,也可以说是临终遗言。

王陵母先发表一个观点:让王陵恭谨侍奉汉王。

她说这句话的原因:汉王是个宽厚的长者。

王陵母心向刘邦,认为儿子跟汉王,前途一片光明。为了让王陵没有后顾之忧,她拔剑自刎而死。

项羽听说后,不但没有反省这位妇人为什么会说话。反而大为恼火,烹煮王陵的母亲。

王陵因为母亲的死,更加记恨项羽,从此结下血海深仇。

王陵打不赢项羽,就选择一个有机会打得赢的人。于是,王陵下定决心跟从刘邦平定天下,也为母亲报仇。

刘邦从武关南下,途径王陵割据的南阳,抵达宛、叶等地。

刘邦这样做,有两个目的:

1.分散楚军力量,扩大战线,减轻荥阳军事压力。

2.汇合九江王英布,招兵买马。

九江王英布伐楚,战局不利。其国都被项羽大将龙且、项声攻破。英布很狼狈,跟着随何从小道入汉。

英布见刘邦,发生一件不好的小插曲:刘邦正在洗脚。

按理说,英布是败军之将,丧家之犬,刘邦拿洗脚时间来接见他,已经够给他面子。

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会感恩戴德,别说刘邦洗脚,就是替刘邦洗,他也会认为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

可,英布不一样,他从骊山刑徒到拜将封王,是靠战功走到今天这个地位。他和刘邦身份同等,都是诸侯王。

在英布眼里,刘邦这样做,明显是羞辱他。

英布很生气,简直是怒火中烧。他不高兴摆在脸上,也很后悔前来投靠刘邦。甚至,他有种自杀的冲动。想想自己一生,怎会落到如此地步。

虽然不知道刘邦为什么在洗脚的时间见英布?

也许是刘邦真的很忙,只能抽出洗脚的时间。

或许是刘邦想羞辱一下英布。毕竟,英布反秦时是跟项羽混的。现在英布落难,刘邦正风光无限。羞辱一下英布,也很正常。

又或许,刘邦正在洗脚,听说英布来了,没想那么多就见他。结果,被英布误会。

总之,刘邦和英布第一次见面,闹得不愉快。犹如刘邦见高阳酒徒郦食其那样。

这一次,也不例外。刘邦采取了补救措施。

当英布回到被安排住的地方,却看见这样一幕:见到帐幔、用器、饮食、侍从官员很豪华,与刘邦一样。

英布的心情从跌落谷底,又攀登人生巅峰。他产生了一个错觉:刘邦还是很重视我的。刚才他急着见我,我却误会了。

再加上,酒宴中,刘邦等人精彩表现。英布将初次见刘邦发生的不愉快,抛在脑后。

英布根据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得出一个判断:刘邦是性情中人,虽然言行举止不太好,但相处起来比较轻松。与项羽相处,更多的是畏惧。

英布正式做了一个决定:加入刘邦,讨伐项羽。

就这样,英布成为刘邦帐下猛将,汉初三将集结完毕。

韩信、英布、彭越被称为汉初三将。是这个时代,最出类拔萃的名将,也是能够与项羽对战的男人。

韩信北伐燕赵,东攻齐,执行会战荥阳的大战略;彭越在梁地,袭扰楚军粮道,支援刘邦正面伐楚战场;英布加入,攻打项羽大后方,让其不能竭力对战汉军。

汉初三将来了,属于项羽西楚霸王时代,不多了。

项羽,做好迎接暴风雨来临前的准备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