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西汉那些事儿:草根皇帝刘邦 > 第九十章 韩信东征第四个诸侯国:李左车献计降燕

随着,陈馀战死,赵王歇被杀。韩信,又平定两个诸侯国:代国和赵国。

尤其是灭赵,韩信创造了一场经典战役,给后世留下一个成语:背水一战。

诸侯反秦时,项羽在巨鹿之战,留下一个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还有一个成语:破釜沉舟。

楚汉争雄时,韩信在攻赵,也留下了一个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和一个成语:背水一战。

破釜沉舟,项羽一战封神,奠定西楚霸王时代的基础。

背水一战,让韩信后起之秀,名动诸侯。也成为新一代年轻战神,留名后世。

伐赵之后,韩信不会停下来,他要继续用兵。他下一个攻击诸侯目标:燕国。

攻赵之战,韩信有一个很大收获:降服李左车。

来看一下,韩信是如何在赵军溃不成军之时,降服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武安君李牧之孙李左车。

韩信背水列阵,展开反击,赵军大败,溃不成军。韩信对部将,下达一个命令:以千金悬赏,活捉李左车。

随后,出现这样一幕剧情。

李左车被绑,送到韩信面前。

史料没有记载,李左车是被谁擒拿。也不清楚,李左车是在什么情况下被俘。但,史料告诉我们,李左车被汉军将领活捉,送到韩信面前。

韩信和李左车见面,会有怎样的场景。幸运的是,太史公给我们留下了这样一幕场景,以及他们之间对话。

韩信见了李左车,第一件事,主动放低姿态。

韩信不是以胜利者自居,而是表现出谦恭,爱贤,亲自为其松绑。韩信做的这件事,在三国时期,曹操经常这样干。

韩信,不仅亲自上前为他松绑,还邀请李左车东向而坐,自己向西对坐,犹如学生对待老师那样恭敬。

韩信这样做只有一个目的:发自内心尊重李左车,想要招降他。

对于,韩信出现这种行为,汉军将领见状,感到奇怪。汉军大将军韩信对败军之将李左车也太恭敬了吧!

李左车心里也犯嘀咕,暗想:韩信想干什么。

李左车败了,也做好赴死准备。大丈夫死可以,绝不受人侮辱。然,李左车没有想到剧情会这样发展。按照剧情设定,他是败军之将,兵败被捕,等待他的结局只有一个:被羞辱。

汉军诸将,问了韩信,一个李左车也想的心中疑惑:韩信背水列阵,是兵家大忌。他是如何打赢这场,看似不可能打赢的战争。

韩信给出这样的答案:置之死地而后生。

韩信是这样解释,他利用人求生的本能。将士没有退路,为了活命,只会奋战到底,爆发惊人的战斗力。如果他给将士留下一条活路,就会出现一个现象:将士溃逃,岂会用命。

李左车听了这句话,他知道眼前这个少年,很厉害。他,输了,并不冤枉。

韩信解答部将用兵疑惑,面向李左车,虚心求教,问:听闻先生贤明,精通谋略。我打算北攻燕,东攻齐。如何才能取胜,请先生教我?

李左车并不想给韩信出主意,说了这样一句话: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败亡之虏,何足权大事乎。

这句话,表面上看去,李左车认为自己是败军之将,没有资格谈论天下大事。实际上,是李左车不想给韩信出主意。

他败给韩信,也认为输得并不冤。但,他心里还没有认可韩信。

韩信自然知道,李左车的想法,更想得到对方认可。韩信不仅会打,更珍惜这个人才,还照顾李左车被俘的情绪,说了历史上一个名人:百里奚。

韩信爱史书,也熟读春秋,他说了这样一段话: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非愚於虞而智於秦也,用与不用,听与不听也。

跟着,韩信说了陈馀失败的原因:是没有采纳李左车的意见。

如果陈馀善待贤者,不刚愎自用,采纳李左车的意见,被生擒的人就是他韩信。

韩信照顾李左车的尊严,也为他找一个合适的台阶下。再加上,韩信对待英雄态度很谦恭,以及没有把李左车当成败军之将。

韩信再三咨询他如何伐燕,还要他不要拒绝。

李左车认可眼前这个年轻人,说了一句后人耳熟能详的话: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李左车表示愿意献上计策,也说了陈馀有百战百胜之计,一旦而失之,军败鄗下,身死泜上。

接着,李左车又说了,韩信东渡大河,定魏、破代、伐赵,俘虏魏王豹,生擒代相夏说,诛杀代王兼赵相的陈馀,擒杀赵王歇。韩信名声传扬四海,声威震动天下。

按照剧情,李左车会捡好听的话,恭维韩信。然,李左车话锋一转,指出汉军存在一个不好现象:百姓劳苦,士卒疲惫。

进而得出一个观点:这种现象,是不利于作战,尤其是对燕作战。

韩信不仅听进去了,还让对方继续讲。

李左车对韩信指出,强行用武力对燕作战,会有怎样的后果:燕国苦寒,城池坚固,容易陷入旷日持久战。如果不能速战速决,拿下燕地。齐国也会效仿燕,据守边界。战事就会对汉军不利。一旦,燕齐僵持不下,不利于刘项分胜负。

李左车还说了一句让兵家记录笔记的话: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

韩信听得进去别人的意见,尤其是比他优秀的人。如果韩信学陈馀,仗着自己战功显赫,不理会李左车的意见,甚至说一句,你算什么东西,败军之将敢在我面前指手画脚。

恭喜韩信,他将失去一个优秀的人。也错过一次,定燕伐齐的策略。

韩信认可对方说的话,继续放低姿态,询问方法。伐燕,他应该如何打?

李左车给他一个建议:先虚张声势,后采取实际行动。以说客形式,不战而屈人之兵。韩信现在要做的,就是休养生息,巩固战果。

韩信不仅听了,还听进去了,更采纳对方的计策。

伐赵之后,韩信做了三件事:

1.停止战争,休养生息,稳定代国和赵国秩序,恢复经济发展。

2.抚恤遗孤,犒劳将士,保持高昂的作战士气。

3.对燕一边大兵压境,另一边以说客为主,招降燕王臧荼。

韩信用三个月,平定魏、代、赵三个诸侯国,其疆域广袤无垠。尤其是赵地,经过惨烈的战斗。在邯郸一带,还有很强的赵军作战力量。

这个时候,又一个人站了出来,他就是靳歙。

来看一下他的战果:活捉赵将司马二人,军侯四人,招降赵军官兵二千四百人。

攻克邯郸,迫使邯郸郡的六个县投降。

独自率兵拿下平阳,亲自斩杀驻平阳的赵国代理相国,他所率领的士兵斩杀郡守一人,迫使邺投降。

韩信定魏、破代、平赵,用了三个月。镇守代、赵,巩固战果,花了一年多时间。

韩信用李左车计策,以说客形式,做燕王臧荼降汉伐楚的思想工作。韩信派出的说客是谁,史料没有记载。

据估计,这个说客是蒯通。

燕王臧荼听了韩信派来的说客之言,做出一个举动:不战而降。

就这样,韩信又增添功勋,不战降燕。

按照,韩信制定北举燕赵,东攻齐,决战荥阳,这个大战略。拿下齐国,就完成了战略部署。却没想到,刘邦在正面战场打得很狼狈,屡战屡败。

韩信也不得不多次抽调精锐,支援刘邦,进而拖住他执行大战略的进程。更让韩信没想到,他和刘邦再次见面,会被夺去军权。

刘邦剥夺韩信军权,重新集结兵力。他又会如何与项羽决战到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