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允冠百王刘秀传 > 第170章 伏虎降龙4-5

允冠百王刘秀传 第170章 伏虎降龙4-5

作者:风非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30 20:01:21 来源:笔趣阁

31-4

刘秀带着亲军返回洛阳,朝中百官庆贺收降赤眉。刘秀只是淡然一笑,毫无欣喜之意。刘秀很清楚,收降赤眉不过只是了结一事,现在还有千头万绪的事情等着他去了结,远的不说,近的就有刘永、秦丰、邓奉、董、彭宠、董宪、张步、李宪等势力。

宛城被围行将一年,坚镡孤军坚守,岌岌可危。

蓟县被围已近半年,朱浮独木难支,城池恐怕旦夕将破。

逃亡东方的刘永依靠董宪与张步的支持卷土重来,日渐强大。

张步图谋反叛,一直蛇鼠两端,年前刘秀派光禄大夫付隆出使张步,至今音信全无。

秦丰自称楚黎王,北结邓奉,新纳延岑,重新变得坚不可摧。

这些都需要刘秀一一了结。

刘秀首先收到朱浮的快报,蓟县被彭宠与张丰死死围住,已经无法得到外面的任何粮草,城中粮食已尽,情况危急,请求刘秀支援。刘秀权衡再三,认为彭宠器量狭隘,虽然有张丰响应,但他们的气度、能力与实力不足以成事,不会成为威胁,当不急于平定。而南方的几股势力,兵力强盛,声势浩大,占据了中原与南方之间的富庶之地,而且与东方的刘永、李宪等势力相互勾结,互通有无,形成了相互联动之势,势必要早日铲除,否则往后越加难以平定。刘秀给朱浮回复道:“去年赤眉军盘踞长安,无法无天,我判断他们在粮食吃尽后必将撤往东方,我们最终将降服赤眉,后来证明果然如此。如今,北方的叛逆,为形势所迫,也必不能长久维持现状,内部一定会发生变化,必会出现互相争杀。当前朝廷军粮紧张,必须等到小麦收割后才能考虑行动。”

过两日,付隆的密信送到洛阳。付隆在信中道:“臣为陛下出使张步,本当如愿,不料张步贪图刘永封王的诱惑,忽起反叛之心。现在我不幸为叛徒所囚禁,无法继续应有的任务,臣愿陛下早日发兵,剪灭逆贼。臣不敢以自己的性命为念,只是愧疚未能完成陛下交给的使命。如果有朝一日能够生还朝廷,我愿因辱没使命而受死,如果我不幸葬身逆贼,那么我的父母兄弟就要连累陛下了。付隆只能在远方遥拜陛下,愿陛下、皇后和太子永远享受四方朝拜,愿大汉江山如日月永久。”

最初,刘秀派太中大夫付隆持节出使青、徐二州,招降各地割据势力。付隆为人信义有节,所到之处向吏民发布檄文,讲解大义。当时刘永被盖延击败,很多依附刘永的人便纷纷归降付隆,被刘永封为辅汉大将军的张步也派出属下随同付隆到洛阳,呈上奏章与鳆鱼以示归降。后来睢阳人再度反叛,归降刘永,刘永派人封张步为齐王,封董宪为海西王。张步惧怕刘秀的强大,又贪恋刘永给的王爵,便故意将刘永封自己为王的事说与付隆,希望从刘秀那里也能得到同样的封赏。付隆当即拒绝道:“高祖曾向天下昭告,非刘氏不得为王,现在以足下之功,最多只能封十万户的侯爵。”张步不满足于封侯,便扣留了付隆,而接受刘永的王爵,付隆在关押中秘密写信给刘秀。

刘秀见信后立马召见付隆的父亲付湛,将付隆的奏章递给他。

付湛看完后,热泪盈眶,跪地拜道:“陛下圣明,臣愿陛下不必以付隆为念,早日平定逆贼。”

刘秀流着泪,扶起付湛道:“付隆是大汉的忠臣,朕恨不能答应张步,得求付隆生还。”

付湛道:“陛下万不可违背高祖之约,让我付家成为千古罪人。付隆死不足惜,只愿陛下江山永固。”

刘秀泪流不止,连连叹气。但刘秀知道现在既不能封张步为王,也不能率兵征讨张步,因为还有比张步称王更紧急的军务在等着他。

南方,困境重重!

宛城,危在旦夕!

31-5

当初邓奉反叛时,南阳人董在宛城起兵响应,正在南阳平乱的坚镡立马率领将士回击。但宛城坚固,一时难下,坚镡组织了一支敢死队,在夜晚时分登上城墙,砍死守城人员进入宛城,而后在宛城击败董。董逃到堵乡,与邓奉联合。

邓奉在新野击败吴汉后率大军来攻打宛城,被坚镡击退。自此宛城便一直在邓奉与董的南北围击之中。这期间,一同入城的右将军万脩病死,只剩坚镡独守宛城,而后岑彭、吴汉等人多次率军来救,但始终无法突破邓奉的防线。

宛城被围一年来,道路堵塞,粮道断绝。宛城军民初始每日还能分配到少量粮食,后来粮食没有了,坚镡带领军民在城中种食蔬菜,与大家共度艰难。每每遇到邓奉或董进攻,坚镡身先士卒,带领大家奋勇抵挡。坚镡身上多次被城下矢石击伤,但他镇定自如,毫不退却。坚镡的勇敢与坚韧感染了城中的每一个人,大家相互激励,努力坚守,苦苦等待着援军,全城军民相信坚镡一定会带领大家等到胜利的时候。

一次次听到援军北来,又一次次听说援军受阻,就这样希望着又失望了,失望了又希望着。

自邓奉反叛以来,刘秀已先后派出吴汉、岑彭等九名将军,都被邓奉一一击败,朱祐还被邓奉生擒。最令刘秀难以容忍的是,邓奉与董、秦丰等势力相互勾结,对抗洛阳,刘永、张步等人正是借助邓奉在南边的牵制,才得以重新壮大。

宛城在邓奉与董的压力之下,日渐艰难。宛城乃当世大城,当初汉军和绿林军正是从攻取宛城开始征战天下。王莽的宛城坚持了五个月即告陷落,长安也由此不保,刘秀的宛城已经坚持了十一个月。

此时的宛城,粮草尽绝,万民恐慌。

城中军民每日都会走上城墙向北张望,远方每一次尘土飞扬都会掀起众人心中的希望,众人既盼是洛阳的大军,又怕是邓奉的进攻。

坚镡不忍喝退众人,只能叮嘱守城的巡逻士兵加倍小心。

这一天,艳阳高照,春风拂面,一如往日。

日日翘首期盼的军民又在城上张望,又看见了围城的兵马在移动,越来越多的兵马!那些兵马没有向城墙涌来,而是沿着两边散去。

城上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人人凝神静气,注目张望,连坚镡都过来了。整个宛城如静止了一般,所有人呆呆地望着远方。兵马渐近,已经能看见彼此交战的身影,城上人紧张的心都快跳出来了,又是一次援军在攻击,只是不知这一次,援军能否突破邓奉的防线。远远望去,只见有人被挤倒在地,有的车辆被弃置一边,人影绰绰,队形凌乱。城上人第一次看到与往日不同的景象,人人瞪大了眼睛,满眼全是惊疑、紧张和希望。

忽然有人喊道:“皇上来了!”

“皇上来了!”

旗帜上鲜明的“汉”字随着快马上下翻飞,刘秀骑着战马,岑彭、耿弇、贾复、傅俊、王常、臧宫等将领紧紧随在刘秀身边,后面的大军滚滚而来!

城上的人欢呼起来,有人喜极而泣,有人跪坐在地,有人泪流满面,有人放声痛哭。

坚镡也不禁热泪盈眶,刘秀还是当年征战的模样!坚镡身子摇摇欲坠,觉得再也无法支撑,但他不敢倒下,他还要召集将士,要随刘秀一起出征。

刘秀亲征的消息很快传遍整个宛城,饥饿的军民们奔走相告,一年苦苦的期盼终于等到了这一天,死气沉沉的宛城终于在阳光下鲜活如生,这一天是宛城人最盛大的日子。虽然战事还没有终结,但刘秀亲征的消息已经让这个城市充满了生机与希望,让所有军民艰难的等待得到了幸福的告慰。

刘秀率着军队进入城内,无数的军民跪迎在道路两旁,人人泪流满面。刘秀看见城中军民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也是万千感慨,但他没有时间感慨,只令坚镡将士继续留守城内,便带着兵马穿城而去。

原来邓奉听说刘秀亲率大军南下,不敢与刘秀对抗,只留董在堵乡防守,然后率军连夜后撤走。邓奉刚走,刘秀的兵马便进到堵乡。董听说刘秀御驾亲征,也不敢交战,派部将带领数千人阻拦,自己赶紧撤退。刘秀令岑彭做先锋,大败董的部将,追至堵阳,董只得率众投降。

刘秀马不停蹄,一路追到宛城,穿过宛城后,继续追击,直到小长安,刘秀的兵马终于追上了邓奉。

邓奉只得迎战,刘秀亲自率众作战,大败邓奉。

邓奉逃回营寨,刘秀率军包围。

过了一会儿,邓奉袒露着臂膀被朱祐押送到刘秀面前。

朱祐押着邓奉向刘秀请罪,刘秀当场赦免朱祐。

而后邓奉叩头请罪,刘秀看着邓奉年轻而愧疚的神情,不禁充满了怜惜。在宛城之畔的小长安,刘秀曾经失去了亲人——二姐刘元和二哥刘仲,如今二姐夫家的亲侄儿就跪在自己面前请罪,自己怎么能忍心杀了他。他是那么年轻而勇猛,他是那么阳光而单纯,而他的罪过又是那么让人心碎。

站在刘秀两旁的将领们愤怒地看着邓奉,恨不能将邓奉碎尸万段。

邓奉一脸平静,所有的愤怒与仇恨,他视而不见,他只在乎刘秀之心。邓奉看了一眼刘秀,见刘秀满眼责备与怜惜,不禁满心羞愧,低下头,不敢再看。

刘秀没有做声,将手一挥,令人将邓奉押下去。

刘秀扫过众人,平静问道:“各位将军,如今邓奉投降,大家有何建议?”

众人见刘秀面无表情,都不出声。

朱祐抢先道:“陛下,邓奉是诚心归降……”朱祐见刘秀脸色冷峻,神情不悦,不敢再说。又见众人眼含怒意地看着自己,猛然意识到自己不应该来替邓奉求情,至少第一个为邓奉求情的不应该是自己,毕竟自己是邓奉的俘虏,又是自己押送邓奉来归降。

几个月前,朱祐率军救援坚镡,被邓奉阻击并生擒。朱祐被俘后,一直被邓奉待若上宾。其实在邓奉内心深处,并没有真正想过要背叛刘秀,邓奉当初起兵不过是因为对吴汉暴行的激愤。对吴汉等将领的屡战屡胜,并没有带给邓奉欣喜,反而让他陷入了更大的无奈与迷茫,但事已至此,他知道再也没有回头路。擒获朱祐后,邓奉又心生侥幸,他知道朱祐与刘秀从小交好,又同在长安求学,两人感情深厚。所以,从生擒朱祐那天起,邓奉对朱祐就格外友善,自己终究有一天要面对刘秀,他需要有一个人把自己带到刘秀面前,朱祐就是最适合不过的人选。吴汉等人知道朱祐被邓奉生擒后不仅没有与邓奉翻脸成仇,还与邓奉成为亲密朋友,都非常愤慨,这些将领们被邓奉打败,心中痛恨邓奉,连同朱祐也一起恨了,众人此前已建议刘秀解除了朱祐的官职和爵位。

耿弇见大家不说话,按耐不住,上前道:“陛下,邓奉本是深受陛下信赖的将领,却公然反叛陛下,不仅给百姓带来了灾难,而且给朝廷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对陛下统一天下带来灾难性的影响,臣以为当诛杀邓奉以警示他人。”

耿弇和邓奉都是刘秀手下年轻的猛将,如今却走在不同的两端,刘秀心情复杂,一言不发,又看向其他人。

岑彭道:“陛下,邓奉反叛,横行经年,陛下若不亲征,恐怕宛城军民都难以保全。陛下亲至,邓奉尚不知悔改,还与陛下交战,若非战败,只怕仍要负隅顽抗,此种恶行,不可纵容。”

刘秀默不作声,在心里为邓奉难过,邓奉啊邓奉,你为何让如此多的人恨你,怪只怪你勇猛鲁莽而不知天高地厚。刘秀突然看向王常,问道:“汉忠将军以为呢?”

“陛下,光复汉室就不能纵容反叛。”

刘秀点点头,明白了众人之心,自己如果一意保全邓奉,只怕让众位将军寒心。邓奉年纪轻轻,却击败了自己手下这些历经恶战的大将军们,还杀了无数朝廷将士,在将士心中已铸成了不可饶恕的过错。

刘秀心中虽然痛惜邓奉,但也无可奈何。

刘秀对众位将军道:“邓奉背信弃恩,反叛朝廷,给国家与百姓带来深重灾难,罪不容赦,当予以处决。”

刘秀心中一酸,说不下去,也不忍再去看望邓奉。

处决邓奉后,刘秀到宛城看望城中军民,论功行赏。坚镡晋升为左曹,深受刘秀信赖,被常留身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