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命唯汉 > 第六十七章 张不疑:你已有取死之道!(5K章)

西海(青海湖)。

刘盈驻马湖边,虽然鼻头冻得通红,但却没有丝毫离去的意思。

冬日的青海湖寂静高远,没有点点黄花,没有茵茵绿毯,唯有枯萎的黄色,直插天空的雪山,以及冰蓝一片的湖面。

漫步湖边,广袤无边的冰盖恍惚间让人有一种置身北极的错觉。

随着视觉往湖里去,是冰与水交接的地方,尚未完全冻结的湖面在冬日寒风吹动下,层层碎裂,形成参差不齐的冰面,银光闪闪,斑驳神奇。

张不疑慢慢走来,轻声吟诵:“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刘盈抿着嘴巴,一言不发。

原因很简单,那厮念得是相传周穆王西游之时,和西王母相互唱和的一首诗。

所以,刘盈不仅不回答,反而轻磕马腹,稍稍远离了一下张不疑……

张不疑满脸受伤的神情,他不过是一时兴起,念了一首诗而已,要不要这样啊……

另一边,韩信手指远方:“别闹了,他们来了!”

刘盈手搭凉棚极目眺望,只见湖边尘土飞扬,大约有数千骑兵正在快速靠近,从那一面青色描绘有吞月猛兽的大旗上,可以判断来的正是月氏人的军队。

“终于来了。”张不疑拥着一条厚实的熊皮大氅,摇了摇头:“他们人好少啊……”

“这不废话吗?”刘盈回了一句,打马上前:“月氏此刻正在和匈奴交战,前来汇合的能有几千人就很不错了。毕竟他们失去了一半的河西草原,现如今的控铉之士两三万顶天了。”

韩信轻轻点头,但张不疑却问道:“不是说月氏是西域诸国的领袖吗?难不成还不能号令他们的军队一同参战?”

“别的不说,如果今天西域诸国都派出了军队,至少能画一幅《汉太子会盟西域七十二国》图……然后再在长安做一幅浮雕……”

嗯,你是懂刘盈的……韩信看着瞬间石化的刘盈,手捻胡须笑而不语。

沉默良久,刘盈则用力一拍大腿:“说的好啊,我咋没想到?狗日的月氏王,平日里牛皮吹到了天上,真到了关键时候,就来这么两三个人!看我以后怎么收拾他!”

张不疑愣了一下,和韩信面面相觑,心中同时为月氏王开始点蜡。

嗯,月氏王身边的乌孙王,在他们几个看来,已经是个死人了……

毕竟刘盈的心眼小,刘邦的心眼也不大,之前好多年乌孙王都不来朝觐,要不是一直诸事缠身,刘邦早就御驾西征了……

片刻之后,头戴金冠,身穿豹纹皮裘的月氏王纵马飞来,他看着策马缓缓上前迎接的刘盈,翻身下马,放声大笑:

“哈哈哈哈……太子,我没有来晚吧!”

嗯,在汉军从长安城开拔的时候,他和乌孙王就已经先一步返回了河西,调集军队,绕开匈奴人掌控的地方,从祁连山南麓和汉军汇合。

刘盈看了看那些三千多身穿单薄皮甲,连金属头盔都没有的月氏骑兵,压下心中鄙夷,同样爽朗大笑:“哈哈哈哈哈……没来晚,刚刚好!”

月氏王笑了一会,从身后马队里牵出一匹浑身呈淡粉色的高头大马:“汉国有句俗话,叫做好马配英雄,这匹汗血宝马就送给太子殿下了!”

张不疑满脸艳羡,双眼一眨不眨,嘴巴渐渐张大:“好、好马啊……说一声价值连城也不为过!”

韩信挠了挠头,小声嘀咕:“不就是匹白马,还价值连城?也就是你们这些钟鸣鼎食的膏粱世家,把钱不当钱看……”

对于韩信这种重兵不重将的人来说,要是月氏王送上一万匹好马,那他必然不吝赞美,但如今就只有一匹好马,送给刘盈之后,想来又是个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的下场。

张不疑斜撇一眼,满是鄙视,只是在韩信将视线投过来的时候,神色如常,解释道:“这才是真正的汗血宝马!诸如乌骓之类的杂色马,充其量就是个汗血马,称不得一个宝字!”

“哦?”

“何以见得?”

不光是韩信,就连刘盈也来了兴致,转头看向一脸赞叹中的张不疑。

而在另一边,月氏王也慢慢挪了过来。

毕竟他是送礼的一方,自然不好自卖自夸,因此若是有人替他解释,他自然乐得开心,而且他凑过来还有别的原因,那就是假如张不疑说的对了,他就当捧哏,如果张不疑说的不对,他就纠正!

于是张不疑满脸得意的说道:

“这是我爹告诉我的,说是白马分为两种,一种名为后天白,指的是青马随着年纪增大毛色逐渐褪为白色,也就是俗话说的‘七青八白’。”

“顾名思义,就是白马生下来的都是青马,八岁以后,随着年纪增长,它的毛色会越来越白。”

“而这匹马,是先天白,也就是胎里白。指的是生下来就是白颜色的,因为其被毛是透明的,而其身体呈粉红色,故呈现淡粉色的毛色,也被称为桃花马。”

“嗯,先天白和后天白最大的区别,就是先天白为肉色皮肤,四蹄浅粉,而后天白即便是浑身毛发已经白了,但口鼻和四蹄依旧是黑色!”

到底是累世富贵之家……刘盈点点头,张不疑所说的先天白,应该指的是那些基因缺陷导致黑色素缺乏,因此患上先天性白化病的马,这种马他也有很多,只是从来没有深究过。

至于后天白,这让刘盈想起了历史上比较有名的一支军队。

白马义从。

公孙瓒组建的这支军队,骑乘的坐骑应该就是那种毛色蜕变为白色,年龄在七八岁的青马。

久经训练的战马,再加上同样久经训练的骑士,青史留名也属正常。

而在另一边,张不疑一脸艳羡的继续吹嘘道:

“我之所以说这匹桃花马是真正的汗血宝马,就是因为汗血马皮肤薄,隐隐可看清血脉流动。当这种桃花马跑起来之后,皮肤上挂满汗珠,阳光照耀下整匹马就像是在流血一样!”

“于是,就有了汗血之名!”

“毫不夸张的讲,这种马即便是在大苑国,也应该是国宝级别的存在,也不知道月氏王花了什么代价,才把它弄到手?”

迎着刘盈征询的目光,月氏王谦卑一笑:“汉军远道而来,为我月氏作战,小小礼物,不成敬意……”

一瞬间,月氏王的谦卑恭顺,和傻愣愣站在原地,空着手的乌孙王形成了鲜明对比。

或许,这就是他的取死之道……张不疑捏了捏下巴,恋恋不舍的注视着被牵走的汗血马。

…………………………

汉军中军幕府。

觥筹交错,人声鼎沸。

这里不仅是在给月氏王和乌孙王接风洗尘,更是在宴请南方高原上的羌人首领。

嗯,正是有了乌孙、月氏两王的背书,这些羌人首领才有了踏入汉军军营的胆量。

毕竟前秦卑鄙无耻,爱用法力诈术,时常把他们骗入秦人的军营。然后摔杯为号,将他们抓为俘虏……

当初他们的老祖宗,无弋爰剑就是这样做了秦人的奴隶!

因此,那些和秦人语言类似,长相类似的汉人,也同样不值得他们信任!

但话虽如此,这次汉军带来的酒水,似乎比秦人的酒好喝,也比那些他们从汉人走私商人那里换来的甘蔗酒要好喝的很多……

醇厚、清冽,入口如刀,下腹如火,虽然有一种怪怪的味道,但让人欲罢不能!

重要的是,不要钱!

嘿嘿!

这就别怪他们给那个年轻的汉人娃娃上一课了!

在羌人的鲸吞豪饮中,坐在刘盈身边的张不疑牢牢抓住自己面前的酒杯。

毕竟上一次在南疆,刘盈也是宴请了当地的僰人头领,然后摔杯为号,刀斧手冲上前来,将对方一一擒拿。

嗯,摔的是他的杯……

因此,张不疑也是满脸提防。

不过刘盈并不打算现在就和羌人翻脸。

羌人比僰人的提防心要强!

毕竟对于羌人而言,天堂太远而秦人太近。

从秦历公开始,羌人就被历代秦君暴打,有很多羌人不堪忍受这种凌辱,选择南迁,从青海、陕西,一路迁徙到了四川、西藏……

但这里毕竟高原,秦人不会久留,因此还是有些羌人留了下来,比如无弋爰剑的两个曾孙,一个叫‘忍’,一个叫‘舞’。

‘忍’生下了九个儿子,‘舞’生下了十七个儿子,今日来赴宴的这二十六个羌人首领,就是这二十六个羌人始祖的后裔。

而刘盈现在不对他们动手的原因,主要考虑到的西征是为了打匈奴,羌人则不急于一时。

等到击退匈奴,自然就是故技重施,让羌人知道什么是假途灭虢……

毕竟汉羌同源,不需要造核心,只需要用‘统一中国’或者是‘强迫成为朝贡国’之类的战争借口就行了……

于是,刘盈笑容满面的频频举杯,更是通过翻译和那些羌人首领商量着在他新划出的湟源县开辟榷场,用牦牛和肥羊,换取他们现在喝的这种土豆烧酒。

嗯,用洋气一点的叫法,就是沃特噶……

陇西郡这两年到处在荒山上种土豆,而土豆含水量高,不耐储存,因此除了做粉条之外,剩下的就是用来酿酒。

刘盈这次西征,除了要建立西域都护府,还受陇西人民的请求,打通这条向西贩运烈酒的商路。

重要的是,换取了羌人的牦牛之后,土豆烧牛肉这道大菜也将成为军中主食!

吃饱喝足的汉军士兵,自然战无不胜!

少顷,在二十六个羌人首领的大喜过望中,贸易协定正式达成,他们拍着胸口承诺,等到返回部族的时候,一定将最强壮、最肥硕的牲畜赶来和汉人交易!

毕竟对于高纬度、高寒地区的人而言,酒是一种必需品!

………………………………

三日后,修整结束,准确的说是将一万名长枪兵特训城火枪手之后,汉军开始出发,从湟源县向西北而去。

刘盈看着那些抱着燧发枪如同抱着媳妇一样爱不释手的新兵,不由摇头轻笑。

这,就是火枪兵迅速淘汰了旧有弓弩手的原因。

训练一名好的弓箭手,需要两三年的时间,而培养一名熟练操作燧发枪的火枪手,只需要半个月的时间就够了!

毕竟子弹的出膛速度快,三五十米之内几乎指哪打哪,不需要计算弹道,尤其是火枪齐射,射击精度神马的更是不重要!

当然了,现如今还不适合全面淘汰冷兵器。

这不仅是因为弹药的产能跟不上,主要原因还在于汉军的对手,大多处于冷兵器时期,因此即便是燧发枪加装了刺刀,也一样不是那些挥舞着大刀片子的异族武士的对手。

根据英国佬的记载,当年龙虾兵在印度作战时,偶尔会被三哥偷袭。

每到这时,就是那些从小经受训练的印度武士,为数不多的高光时刻!

他们经常抓住龙虾兵的刺刀向外拉开,另一只手则挥剑乱砍,分分钟近身肉搏击溃人数比自己多的龙虾兵……

毕竟火枪长度有限,形状导致没办法使用‘滑杆’的技巧,要捅人必须自己用手臂把刺刀往前送,因此攻击距离大约也就一米多点,而即便只是装备了红缨枪的步兵,攻击距离也在三米开外……

一寸长一寸强。

非要将热兵器当冷兵器用的代价,就是被人暴打……

所以,行进的汉军火枪兵,就看起来显得十分不伦不类了……

无他,在火枪兵的腰间插着一柄环首刀,而在他们的背后,和斗笠堆叠的是一面小巧的圆盾……

刘盈身后,张不疑追上来轻声问道:“只留下三千骑兵留守,是不是有些托大了?要知道夷狄狼子野心,万一他们偷袭我军粮道,这可如何是好?”

刘盈摇了摇头:“不怕。这里最多只有二十天的空档,而现在咱们和羌人正处于蜜月期,他们不会在这个时候攻击咱们……”

“嗯,就算是他们发动袭击,这三千骑兵也足够抵御他们一阵子了。等到二十天之后,他们还敢动手,那就是找死!”

张不疑挠了挠头:“有什么是我不知道的吗?”

“当然。那时候你喝醉了,正躺在我床上呼呼大睡呢……”刘盈做了一个邪恶的表情,旋即笑着说道:

“逗伱玩呢。”

“那是大军还未从长安出发时就达成的决议,要以湟源县为中心,再在陇西郡西边设置一个郡,名叫西海郡,统辖河湟之地。”

“因此再有二十天时间,从中原移民的一万户黔首就来了。到时候这里有三千骑兵,还有至少一万名接受过军事训练的戍卒,进攻不足,但抵御羌人还是绰绰有余!”

张不疑愣了一下,伸出一根手指:“一万户?这么多人一下子过来,吃啥?这大冷天的可种不成庄稼……”

“当然是以工代赈了……嗯,不是赈济,而是发放工钱,让他们自己去买粮食。”刘盈解释道:“你还记得大军抵达陇西郡的时候,见到的那几台忙忙碌碌的蒸汽挖掘机吗?”

“记得。”张不疑点点头:“怎么啦?”

刘盈笑了笑:“那是在为修整铁路做前期准备。如今不差钱,再加上积攒的经验,要不了多久,从长安城出发的铁路就会修到西海郡!”

“到时候,这一万户人家就会沿铁路线居住,既防止铁轨被羌人偷走,也可以利用便捷的交通,迅速发展起来!”

张不疑怔住,沉默良久:

“难怪芷阳说你的小金库里空荡荡的能跑马,原来钱都花到了这里……”

“真不愧是败家子啊!”

“这破地方,除了有点牛羊,还有啥啊,也值得专门修一条铁路?有这钱,往巴蜀,汉中、南海修铁路多好?”

鼠目寸光了不是……刘盈满是鄙夷的看了张不疑一眼,冷笑道:“很多时候拉基建不是为了一时的收益。”

“你想啊,咱们要在这里设西域都护府,自然需要大量驻军,移民屯垦,如果所有的物资都靠马车去拉,那成本就太高了。”

“因此,咱们这一代人不好说,下一代人很有可能会因为不想花这笔钱,于是放弃西域。”

“但问题的关键是,一个地方出现权力空档后,就会有另一股势力迅速填充。”

“西域都护府没了,西海郡要不要放弃?直面西方威胁的陇西郡、北地郡呢?再往后的九原郡、云中郡呢?”

“终有一天,退无可退!难不成要重蹈前秦覆辙,看着敌人兵临长安城下?”

“所以,有些事情不能等,只争朝夕!”

刘盈说完,跳下马走到路边,一手提起棉袍,冰冰凉凉的右手穿过层层阻碍,慢慢牵引,旋即,一道晶莹的水线划着完美的抛物线落下。

在他身边,张不疑也做同样的动作。

刘盈视线不自觉的向侧面移动,往下看了一眼,随即洋洋得意的抬起头,表情屑的一批:

“小小的也很可爱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